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有心送来,哪里能不收的,还想着让侄儿媳妇挑几件喜欢的拿去戴,可我都看不上的,侄儿媳妇怎么看得上,不如赏给她们丫头算了。”
    王夫人竟然还送来了东西?童若瑶将惊愕掩饰住,笑道:“二婶子见多识广,确实没多少东西是没见过的。”
    黄氏就爱听奉承话,童若瑶如此一说,她便叫跟来的小玉去选几件喜欢的,嘴里还道:“喜欢什么就拿什么,甭跟我客气。还有香雪丫头的,她没来,你也替她选几件吧。”
    小玉扭头看童若瑶,童若瑶道:“虽不算是好东西,做工倒是漂亮,不如给她们姊妹的玩玩新鲜。”如果香雪说的话是真的,这些东西该是顾廷雅的吧,可顾廷雅收下也不好。
    黄氏道:“昨儿才吩咐了人去给她们三姊妹的各打一套首饰,这些就赏给丫头们。”
    童若瑶没坚持劝,小玉才凑过去选了两件,黄氏直说叫她多拿几样,童若瑶笑道:“二婶子别宠坏了她,否则她以后就经常往二婶子这里来,不想留在我身边了。”
    小玉也感激道:“夫人这里还有珍珠姐姐呢,老夫人屋里还有香珠姐姐。。。。。。”
    黄氏十分欣赏小玉似地,笑道:“真是体贴的丫头,也难怪侄儿媳妇走到哪里总是带着她。也罢,一会子叫珍珠给给各屋里的丫头都送去一两件去,这样谁也不会落下。”
    珍珠把纸笔拿来,童若瑶仿着原稿上的字迹,慢慢临摹下来。黄氏瞧着,惊呼道:“没想到侄儿媳妇的字迹也是这样的?”
    原稿字迹应该也是女人写的,不过有些凌乱,并非十分工整,童若瑶的字还算写的好吧,用童老爹的话,柔中带刚,而她最擅长的便是临摹别人的字迹,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若是不仔细看的话。
    童若瑶不好意思地一笑道:“让婶子见笑。”
    “哪里,到底是读书人家养出来的女儿,就是和我养出来的不一样,六丫头和七丫头也只能认得几个字,若论写字,还不及侄儿媳妇十分之一呢!老夫人一手字也写的极好,故而喜欢读书的女孩儿,偏六丫头和七丫头在这事儿上不用心。”
    童若瑶谦虚道:“她们年纪尚小,再说,咱们又不用去考状元,认不认得字也无关紧要。”
    黄氏不识字,这话也算说的妥当。
    从富贵堂出来,童若瑶只觉得自己手里手里拿着的不是一张纸,而是烫手山芋。递给小玉叫她收着,好在黄氏说现在秀珠的事儿没有定下,给她预备嫁妆的银子就等事儿定下之后再给童若瑶送来。
    轻呼一口气,势必要把这烫手山芋丢给别人才好,最好还是黄氏,谁也没得说。
    小玉道:“专程叫二奶奶过来一趟,就为了这事儿。二奶奶,你说二夫人是不是成心的?”
    “倒没什么,她早些要我知道,我才有时间想法子不是?”
    “我倒觉得,二夫人是专门让二奶奶和大夫人心里不痛快。”小玉虽不认识几个字,可那嫁妆单子上罗列的东西并不多,端看童若瑶的脸色也能猜着一二。小玉叹道:“大夫人疼爱秀珠有目共睹,她除了二爷又没有其他子女。。。。。。”
    童若瑶无奈一笑,不是这样,自己干嘛想着把这烫手山芋丢给别人?
    晚上去吕氏屋里吃饭,顾廷煊果然说了以后中午就不来百寿堂吃饭,连个理由也懒得想,直言不讳地流露出不喜来。吕氏脸色变了变,立刻收起,温婉而慈爱地道:“如今那边的小厨房也能开火,天气热,跑来跑去也担心你们热出病来。”
    童若瑶见她眼底一抹落寞,不觉叹口气,话虽然是顾廷煊说的,可仍旧觉得自己似乎做的有些过分。只是察觉到身后一道逼人的目光,童若瑶随即把这些想法抛开。


106:凶神恶煞的远客

    小玉将在黄氏屋里选的两样首饰拿出来,叫香雪选一件喜欢的,香雪惊讶不已,口不择言呼道:“二夫人怎么突然变得这样大方?”
    昨儿童若瑶是顺着黄氏的话,才说王夫人打发人送来的东西不算好,其实这些首饰,无论做工还是材质,虽算不得稀有,但绝对不是黄氏说的那般不堪。小玉机智,不用童若瑶指点也只选了两件不怎么起眼的赤银点翠簪子,模样大体相同,都是简易的花朵形象。
    香雪一手拿一只,细细端详片刻,很是自在随意的笑道:“模样都极是漂亮,不过更喜欢这一只。”
    将着手的举起来叫小玉看,小玉笑道:“若是喜欢,两件就那去吧,我也不喜欢这些。”遂将簪子怎么来的,也说给香雪听。
    香雪听完,未免有些悻悻然,叹口气把簪子放下,道:“看来也是不能拿出来的戴的,如此还不如让小玉姐姐收着。”
    她倒是反应极快,童若瑶赞赏的朝她一笑,这簪子当然不能拿出来戴,王夫人有结亲的想法,故而才送了这些东西来,顾廷雅自然不能收,而且黄氏也不能收,黄氏心里不是不明白这个理儿,可偏偏还是收了。
    她收了自然不会退回去,打赏给丫头虽驳了王夫人的脸面,可总比给顾廷雅她们姊妹的好,若是顾廷雅拿去又戴在头上,便是默许了这门亲事。
    童若瑶把妆奁簪子拿出来,道:“我赏你们一人一件首饰,也免得你们背着我说我吝啬。”
    香雪立刻又欢喜起来,拉着小玉过来选首饰。许是童若瑶自己以前从来没注意过,不知不觉她的妆奁簪子竟然已经装的满满的,而这还只是其中一只簪子,有些不经常戴的,让小玉收起来了。
    香雪选了一只简单的赤银簪子,小玉犹豫了许久,最后拿了一对童若瑶用不上的耳环。香雪见状,忙把簪子放下,也找了一对耳环,笑道:“白搁着反而要失了光彩,我和小玉姐姐帮二奶奶带着保持原有的亮度吧。”
    童若瑶莞尔一笑,笑骂道:“你个小蹄子拿了我的东西,反而说是帮了我。”
    香雪一本正经的道:“我说的实在话嘛,二奶奶从来不戴耳环,放着不会多出来不说,经久不见阳光,自然要失了光彩。”
    “好了,知道你嘴巴厉害,戴上我瞧瞧好不好看?”
    香雪遂对着镜子把原来的耳环取下来,换上这一对珍珠的。自恋无比的对着镜子找了找,趾高气昂的抬起胸膛道:“二奶奶瞧,这一对耳环被我一戴上,马上就光彩夺目了。若不是我戴着,它们哪里能这么漂亮?”
    和两个丫头说笑一会,顾廷煊从外面进来,两个丫头忙出去预备早饭。顾廷煊见童若瑶满脸笑意,眼底却有一丝怅然,好笑地问道:“不过打赏丫头两件首饰,就这般心疼?”
    童若瑶是撑着和小玉、香雪说笑,心里搁着事儿,哪里有心情和顾廷煊戏语,只淡淡一笑,低落地道:“五妹的年纪也不小了,不知三婶子有没有给她张罗。”
    黄氏这样态度不明的拖着王夫人,终究要闹出事儿来,到最后指不定顾廷雅愿意与否都要嫁去秦家做妾了。她是无辜的,实在不该因为郝氏和黄氏,而毁了她一辈子。何况,站在童若瑶的这个角度,郝氏愿意让顾廷雅去秦家做妾,也有和大房赌气的意思。毕竟,事情的起因在郝氏看来,是因为顾廷煊处理外面的生意不妥当,需要顾廷雅做出牺牲。
    顾廷煊见小妻子愁眉不展,心里泛起疼惜,后院女人们的心思他向来不屑于留意,直到他娶了妻,一点点了解小妻子,到现在即便不是刻意,他亦会时时刻刻注意小妻子的想法。
    牵起她的手,柔声道:“别人的事儿,你想再多也无用。”
    童若瑶叹口气,十分认真的道:“不是别人的事儿,咱们没做过什么,没必要让别人误会而怨咱们一辈子。”
    顾廷煊微微一愣,许是自己想法过于简单,三婶子和大房心存芥蒂的原因他亦没有时间多想,“你想怎么做?”
    童若瑶思量片刻,道:“咱们在上京的根基不深,三婶子认识的人也不多,老夫人才来上京不久,若是能找到合适的人,倒也不错。”可这样一来,倘或顾廷雅最后过得不好,三婶子未必不会怪他们自作主张。而顾廷雅的性子,实在不知配什么样的人才好。
    顾廷煊沉吟片刻,道:“八月初八是老夫人寿辰,这几年没有大办,今年又是整数。昨儿和二叔商议过,今儿早上便要过问老夫人的意思。”
    童若瑶眼前一亮,如此自然来客就比较多了,而顾廷雅也恰好到了说亲的年纪,老夫人若是能在众人之中替顾廷雅相中一个也是好事。只是,很快目光就黯然下去,“外面的事儿……”
    顾廷煊随即笃定的道:“咱们越是表现的松懈,对方才越是放心。”
    “如此一来,那些人就以为咱们放松了警惕,自然会露出马脚。”童若瑶随口接下,顾廷煊赞赏一笑,与小妻子说话倒是不累,一点就通,自己说得不多,她却已经知道了许多。
    费了这么大的功夫要陷害顾家,自然是两手准备,不但货船上会出现盐,上京也有盐。货船的盐被查出被人掉了包,并且已经抓住了那些陷害的人。这样扳不倒顾家,也扳不倒王家,上京的盐就预备着放进顾家的铺子里,可顾家的铺子里并没有发现,所以那些盐应该还在上京,只是大海捞针,一时半刻找不到。
    对方将盐留在上京,自然是个祸害,保不准那天就要东窗事发。偷偷运走固然好,怕就怕第二轮陷害顾家和王家。所以最好是在对方出手之前,将那些盐找到,这样才能查出背后的主谋。
    “当年海寇作乱屡屡进犯沿海一带,最后父亲大人前去才一举歼灭猖狂的海寇,只父亲大人心存善念,将那些海寇的妻儿放走。”
    童若瑶愣住,这才是顾守国牢狱之灾的原因吧?范妈妈说因为政务上的过失,对待敌人仁慈也确实是政务上的疏漏。
    “但时隔不久,那些被放走的妇人孩童也被抓了……”
    小玉进来通知饭摆好,顾廷煊没有继续说下去。童若瑶惊愕的难以回过神来,细细一想,就发觉时间对不上,当年大老爷算是一位很是年轻的就封了将军大夏大将。与现在王家的小儿子不相上下,而大老爷事发却是好几年之后……
    当年大老爷事发,恰逢先帝生母前太后娘娘八十大寿,故而大赦天下,大老爷在狱中丧命,到底保全了妻儿子孙。不过,大老爷并没有私通海寇,冤屈平反却是头几年的事儿。而当初揭发大老爷的人是谁?为什么要时隔几年才揭发,而不是在抓住那些海寇妻儿之时就揭发?
    童若瑶似是已经明白,此时看似对方真正要对付是王家,可若是没有顾家这一层关系,王家根本就不会受此牵连。
    难怪,要如此大费周章呢!
    怕顾廷煊心里有负担,童若瑶想明白之后,便没有将沉重的心思表露一二,还和往常一样去吕氏屋里请安,然后去老夫人的千禧堂。
    顾廷煊能将这些事儿的脉络告诉自己,是已将自己当能说这些话的人,心情纵然有些沉重,可却觉得于顾廷煊的心更近了。这样,还有什么是可怕的?
    刚到老夫人的正屋外面,就听到里头黄氏说起给老夫人大办寿辰的事儿。童若瑶微微一笑,黄氏总是能赶到众人前头。
    见大房的人一到,黄氏就迫不及待的朝老夫人笑道:“头几年老夫人不肯和我们一起上京,每年寿辰都是简简单单的过了,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大办一场,家里也许就没有热闹一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