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氏却是知道的,笑道:“夫人跟着孙老爷在外多年,倒把上京的俗礼忘了,单凡女儿出嫁前,必要去观音寺上一株香,祈求菩萨保佑,嫁人后多子多福,合家平安和顺。”

    赵夫人适才想起,眼里不觉有些心疼,“竟忘了这事儿,这么热的天儿,你们女孩儿出门可注意些,别中暑了。”

    哪里就有赵夫人说的那么热,不过是日头底下颇叫人受不了,阳光照在皮肤上火辣辣的。不似南方,阳光温和许多。

    周氏也明白赵夫人担忧的是童若秋,怕把她未来儿媳妇热出病来。一时心里涌起颇多感触,也衷心地觉得童若秋有福气,还没过门她婆婆便心疼了,以后过门婆媳之间相处定然不错。又想到自己当年初嫁给童老爹,接着目光就落到童若瑶身上,也不知以后自己的女儿会遇上什么样的婆婆。

    说了一会儿话,赵夫人起身告辞,周氏送她出门,临走时赵夫人又道:“等我问准了,就告诉你,适时再找人登门拜访。”

    周氏连说了好些谢语,目送赵夫人离开,才转身回到屋里,笑着对童若瑶道:“如果这一次准了,我也了却了一桩心愿。”

    童若瑶装作不明白,故意问了一句,周氏道:“赵夫人提到徐州知府蒋大人的夫人,与她相识,恰好来了上京拜访亲戚,随同的还有蒋夫人的小女儿,说是预备在上京寻一门亲。”

    知府系从四品外任官,品级在老爹之上,何况做到了徐州知府,家道定然不错,能看上他们家么?童若瑶觉得这事儿一点儿都不靠谱,可周氏那么高兴,她也不忍扫了兴。

    晚上吃饭之际,周氏问童若远,再去欧阳先生哪里,能不能把孙博文带去。童若远想了想,点头答应了。童若瑶算是明白,赵夫人为什么会突然这么好心,可明显提到的这家姑娘,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赵夫人如此看重欧阳先生,也许周氏对欧阳先生也就不会存在那么多成见。童老爹自然是非常坚决地让童若远去,只说在哪里呆上一两年,下一次大考定然榜上有名。

049:黑脸就了不起!  

  老太太原也打算去庙里祈福,奈何早起身子便不适,只得不去了。她不去张氏就松了口气,现在虽还没到酷夏,老太太也一把年纪了,从家里到城外观音寺,少说也有一个时辰的车程,倘或路上有个好歹,不知要生出多少事儿来。
  何况,女儿童若秋出阁在即,万万不能出什么篓子。
  老太太不去,马车就宽松许多,在童若秋的要求下,童若瑶和她坐一辆,另外便是跟着她的两个丫头。小玉大概也了解张氏,所以找了借口不去,这样张氏已经显得有些勉强了,童若瑶厚脸皮地装作没看见。
  面对周氏,张氏倒是很客气,让陈妈妈陪着,她们坐了前面的马车,童若绾和童若涵还有其他跟着去服侍的丫头婆子坐了最后一辆马车。
  考虑到路程,出门的时候太阳才露脸,马车动起来,童若瑶就忍不住撩开帘子看外面。
  童若秋坐在对面,看着童若瑶,只见她里面穿着一件藕色绢质薄衫,外面套了一件丁香暗纹对襟比甲,下面着一条黛色、酱紫拼成长裙,裙摆和群中用大约三指宽的丁香色布连接,上面细细碎碎绣着一些碎花。虽然怪异,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昨儿不是给了你衣裳了,为何穿这样的?做一条裙子的料子都不够,需要用其他的来拼凑?”童若秋说的嫌恶之极。
  童若瑶笑了笑,倒没在意,因为这是大实话。童若秋在张氏的庇佑下,应该是没吃过苦的,哪会知道这样完好的料子丢了可惜。可还真没见有人穿这样的裙子,今儿早上周氏还说了她,可她觉得今儿出门,这一身衣裳才凉快,再说,童若瑶自己觉得挺漂亮的。
  “二姐给的衣裳长了些,又来不及修改。再者,东临那边很多人做这样的款式穿呢!”撒个小谎,让自己镇定一些,别被异样的目光打击。
  童若秋十分惊讶,童若瑶看她脸色就知道她心里想什么,不外乎是惊讶盛产纸鸢的东临难道都是穷苦人?
  童若瑶叹口气,看着童若秋正色地问:“你觉得不好看么?”
  童若秋摇摇头,“好看是好看,可……”
 “这衣裳只要穿着舒服,看着舒服就结了。”再套用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童若秋不赞同,顺便挪了挪位置,企图离童若瑶远些。这让童若瑶颇有点受打击,还有点儿后悔不该特立独行,好吧,这是个教训,以后定要注意些。
  没人说话,耳边传来熙熙攘攘的喧哗声,童若瑶撩开帘子一角,走马观花地瞧着热闹的街道和或忙碌、或散漫的行人,以及林立在街道两边的商铺。
  童若秋以及跟着她的两个丫头皆露出嗤之以鼻的表情,在心里嘀咕着土包子。可见童若秋看得津津有味、浑然不觉,童若秋按耐不住,也学着童若瑶撩开她那边的帘子,打量着外面热闹的人流。
  直到出了城,风扬起了沙土,两人才放下帘子。前面是张氏和周氏她们乘坐的马车,如果这辆马车走在前面,就不会有沙土眯眼了。
  上京气候相对干燥,官道虽平坦却是土路,童若瑶怀念起那些走在柏油路上的日子。
  对面童若秋也甚为无聊,看着童若瑶,突然问道:“这衣裳是你自己做的?”
  这不废话么?一家子的衣裳都是她和周氏做,还包括脚上穿的鞋袜。
  “那裙子上的刺绣也是绣的?”童若秋撇撇嘴,似是有些嫉妒,可又装着瞧不起的样子。到底也没维持多久,“有空给我做一条裙子如何?就要你这样的。”说着,好像怕童若瑶不答应,就先开出条件,“料子我给你,再多给一匹。余下的便是你的。”
  有求于人,态度是不是改号一点儿,童若瑶很为难,“我的针线也不好,自己穿着丢人就罢了,不能让二姐也丢脸。”
  童若秋立马就不高兴了,“不过是叫你做一条裙子,就这般为难,亏我对你好。”
  这话童若瑶真不敢恭维,扯着脸皮笑了笑,垂着头没说话。
  童若秋瞪了她一会儿,又觉得没意思,眼睛盯着那裙子左看右看,越看越觉得新鲜。少不得语气软了下来,要让童若秋出口气人童若瑶没想过,但现在的态度倒还成。点头道:“这裙子针线复杂,话费的时间也多,只怕二姐等不及。”
  童若邱见她答应做,忙点头道:“不碍事,我能等。”
  “那好吧。”答应了,但什么时候能组号就不一定了。只是,童若秋是不是也太直肠子了?这裙子其实也挺简单的,随便找个师傅,画个图稿,未必就做不出来。她的衣裳,不都是找外面的师傅做么?
  又走了好一会儿,马车终于停下,童若瑶率先下马车,立刻便被眼前的宏伟的建筑倾倒,直到看清楚那高高的匾额上大大的烫金字体,写着“观音寺”才确定这是一座寺庙,而不是宫殿。
  张氏派了廖妈妈先进去和庙里的道姑打招呼,看着廖妈妈进去了,才扭头朝周氏笑道:“已经没有原来的模样了,这是后来重建的。”
  周氏眼里感叹着,微笑道:“是啊,倘或不是跟着来,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
  许是天气热的缘故,寺庙门外除了她们再没有旁人。童若瑶感叹完宏伟的建筑,又觉得寺庙外围的绿化不错,这些自然的没有经过人工雕琢的花草植被,在初夏耀眼的阳光下,发着细碎却不刺眼的光。
  阳光有些刺痛露在外面的肌肤,风却格外清爽,带着花的芬芳草的清香,童若瑶忍不住用力的呼吸。童若秋蹙着眉头盯着她,只觉得在阳光下,四妹脸颊发亮,嘴角荡开的笑似有些炫目,特别是她穿的衣裳,裙摆散开,一瞬间好似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她看得有些发怔,心里有些酸酸的。
  童若绾和童若涵站在另一边,身后各有一名跟来服侍丫头,另一边张氏和周氏说话,其他人都静静地站在原地等候。片刻,便有道姑从里面出来,招呼大伙进去。
  在寺庙厢房略作休息,吃了些茶水,听周氏和张氏一人一句地说着关于上京出嫁女孩祈愿的来源。竟追溯到了前朝,说是前朝开国皇帝和皇后,便是在这里成婚,后来成就大业,一代帝王帝后百般恩爱。童若瑶听了好笑,一个朝代走向灭亡,必属乱世,可那样的伟人,一出生便定然不同常人,怎么可能在寺庙里成亲。
  只当做故事听罢了,童若秋却听得入神,问道:“可有记载?”
  张氏和周氏愣住,不知怎么回答。这是野史,怎么可能会记载?就是说也省掉了称谓i,还是童若秋问她们才略略提了提的。
  “到底是吉利的事儿,倘或真如人所愿,定然要多捐香火钱。”周氏笑道。
  看着这观音寺变化多大,她们休息的这间厢房,虽然简朴,却十分宽敞。
  童若秋也不敢多问,好像怕把自己的姻缘给搅和了。张氏又向周氏问起郑家,童若瑶一怔,下意识地看了童若绾一眼,见她依旧安安静静地坐着,好像心思压根不在这里。
  周氏刚开口,便有道姑进来请她们。张氏立刻就拉着童若秋走,原来这出嫁女孩儿要拜的是她们这些没有定下亲事的女孩不用拜的。等她们走了,周氏看了剩下的人,笑着道:“既然来了,就去拜拜观世音菩萨。”
  童若瑶没意见,也想出去看看,童若绾和童若涵也跟着出来,道姑便领着她们往大雄宝殿去。寺庙格局大体相同,供奉的菩萨相差也是大同小异,但顺着拜下来,周氏明显有些气喘。
  童若瑶扶着她,扭头一瞧,童若绾和童若涵好像也吃不消,双颊微红,“还是回去歇歇吧,赶了半天的路,又在日头底下走了这些时候。”
  周氏点点头,从兜里拿出五两银子,防才还满脸笑容的道姑,瞬间黑了脸,想接不接的。童若瑶瞧着,忙道:“娘累坏了,先去歇歇喝口茶。”
  周氏坚持道:“还是先让师傅去点两盏长明灯。”她唯一的愿望,就是祈求各路菩萨保佑她这一双儿女顺畅。
  道姑勉强扯出一抹笑点点头,周氏便报上了儿女的名字,看着道姑拿着银子进去,才让童若瑶扶着回去。
  童若瑶是早就东绕西绕,绕晕了头,幸而遇见一个小道姑,带着她们回到方才休息的厢房。童若瑶扶着周氏坐下,倒了茶给她。张氏和童若秋刚好回来,看张氏兴致勃勃的模样,和童若秋微红的脸,周氏强撑着问了几句。
  张氏恨不能昭告天下,自然毫不保留地全部都说了:“小时候就给他们测过八字,因为匹配才说下的,所以皆是上上签,还说明年就能抱上外孙。”
  “恭喜,恭喜。”周氏笑着看了看童若秋,童若秋耳根子都红了,扯了扯张氏的手臂,羞答答地嗔怪道:“娘,别取笑我了。”
  张氏心里高兴,“还有几天便是别人家的媳妇了,我这心里……”说着,又流露出作为母亲的不舍来。
  周氏笑道:“二姑娘有福就是弟妹的福气。”
  张氏转忧为喜,“可不是,虽然出嫁了,到底都在上京,还在一处。”
  孙博文要留在上京,赵夫人走不走不知道,但赵夫人说出这样的话,那她丈夫孙大人回京的事儿算是十拿九稳。据说,赵夫人把原来的宅子彻底翻修了一遍,又置办了好些东西,看来是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