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配了香薷2份,白扁豆1份,厚朴1份放在锅里,加入大半锅水,滚开后转小火煎煮了约摸一刻钟,关火,等待冷却后,调入蜂蜜,香薷饮便熬制好了。擦了擦手,小西路过校场边时,看到站在前排的向以南和李朝东依然神采奕奕的样子,不禁微微一笑。
向以南和李朝东到寒山书院之后都和其他学员一样住在书院,秦小西也是偶尔路过遇到时才能见到他们两个了。这两孩子都黑了也瘦了,但好像高了些。秦小西一边打量着有些心痛和自豪。
“夫人,你看他们的鞋子都磨破了。”青儿站在一旁,也很是心痛。
秦小西低头一看,两个人果然穿着一双半破的鞋子:“好像不是我做的那双?”
“恩……好像不是……”青儿左看右看确实没看到那两个贼晃眼睛的字。
秦小西苦着一张脸说道:“为什么他们不穿啊,我可是辛辛苦苦做了很久才做出来的。”
青儿没有说话,心里却想着小夫人真是时而精明得奇怪,时而痴傻得可爱。
为期一个月训练完了之后,所有的学生有三天假。之后便开始正式的学习。秦小西由于在寒山寺和安平讨论医书忘了时间,回到家时向以南和李朝东已经早一步到了向府。与他们一起的还有胡家两兄弟、周立以及另一个秦小西不认识的男孩。
小西先是和他们打了个招呼,便问道:“南儿,你们还带了一个客人回来,怎么不介绍介绍?”
“小西,这是梁晓伟,我们班的学生。”李朝东急忙说道。
秦小西见李朝东心急的样子,知道人定是他请回来的,怕自己责怪才这么着急着说话。于是笑了笑:“有朋友是正常的嘛,我家南儿和东儿也有自己的朋友了。”说完,秦小西拉着梁晓伟坐下,又给他倒了被茶。
“大家都坐,胡钦你招呼下你的兄弟。”秦小西一边笑,一边叫青儿去拿来了西瓜和绿豆汤,“天气还有些热,这段时间大家都累了,得好好休息几天才行。来解解暑。”
李朝东像安了弹簧似的,一坐下去马上就跳了起来:“小西,你不知道。这刘校尉,以前我还觉得他挺斯文的,一上了校场,谁也不认!老让我和以南比其他人多跑。”
“哦?”
“没的事。这是严要求。”向以南淡淡地说。
秦小西笑着摸了摸向以南的头,眼里全是笑。
“哼!”李朝东拿了一块西瓜狼吞虎咽起来,“这向以南平时一点也不让我碰,就对小西有好脸色。”
“你这小子!”秦小西轻轻敲了下李朝东的头,“就知道自己吃,也不招呼下你的同学?”
“唔……都说要被你打笨了!”李朝东抹了抹嘴,“梁晓伟别客气,我们家小西很好客的。你就当在自己家。”
秦小西拿了一块西瓜递给梁晓伟:“来,快吃,解解暑,一会就吃晚饭了。”
※※※西瓜皮分界线※※
“对了。我给你们两做的鞋呢?”由于事先不知道梁晓伟的到来,吃完饭后秦小西叫青儿陪着他们聊天,自己带着李朝东和向以南去给梁晓伟准备房间。
李朝东见向以南悠然地牵跟在小西后面看也不看自己,一点不顾友爱之情,只得说道:“恩,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梁晓伟是自己一个来的寒山书院,而且到了书院之后便没见他的家人出现过。李朝东这人本来就很仗义,见邻桌的梁晓伟不善言谈,瘦瘦弱弱的样子心里便有些同情他。再加上梁晓伟干什么都是一个人,而且常常被一些同学欺负,李朝东就不自觉的去出头帮助他。渐渐的,李朝东干什么都喜欢叫上梁晓伟一起。由于训练的强度比较大,梁晓伟又是一双破旧的布鞋,没折腾几天,鞋子破得不能补了。李朝东见他的鞋不成样子,而且脚都磨出破了皮,就把小西给他做的鞋子送给了梁晓伟。
“原来如此。”秦小西点了点头。
李朝东看了秦小西一眼:“小西,你不会怪我把鞋子送给了梁晓伟吧?”
“怎么会呢?应该的!”
“嘿嘿。我就知道小西不会怪我!”
秦小西见一旁的向以南一直不作声,便问道:“南儿的鞋呢?”
“我放在柜子里。这是小西第一次给我做的鞋,得好好收起来。”向以南侧过头,笑着说道。
秦小西不自觉的露出两个酒窝:“这傻孩子,以后我常常给你做。一直到你娶妻,就该你媳妇给你做了。”
“要是你嫁人了怎么办啊?”李朝东话音刚落,就看到一个怨怼地眼神看着自己,不禁流出了冷汗。
“到时再说吧。”秦小西一直往前走。随口说道。
“嘿嘿,我瞎说的,我脑子不正常了。”
秦小西听到李朝东讨好地说道,刚回过头想要笑话他,却看见李朝东跌到在石板地上,抬起头一脸的鼻青脸肿:“东儿,你怎么啦?”
“没事,他摔倒了。”向以南拉起小西的手向前走去,头也不回的说道。
整理好梁晓伟的房间后,秦小西叫李猴子去把梁晓伟叫过来看看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不一会,大厅里的几个人都走了过来。梁晓伟见到房间连连说好,脸上很有些窘迫的样子。秦小西和李朝东安慰了他半天,他才定下了心神。
“秦掌教,很好了,已经很好了。真是感谢您。”梁晓伟恭敬地说道。
“别客气。我们向府历来就好客。在向府我就什么都不是,你叫我小西便可。”
“……”梁晓伟嘴巴动了动,又紧张起来,貌似实在叫不出口的样子。
秦小西给向以南使了个眼色,向以南便连忙带着梁晓伟看了坎普,又给他到了杯水。秦小西和几个少年陪着梁晓伟一起聊了很久,他才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梁夫人的家人以前是奉天的士族,后来家道中落嫁给了家境一般的梁父。梁夫人虽然美丽但是刻薄非常,梁父不堪折磨,过了几年接了一个青楼的女子做小妾,梁夫人心里怨恨非常却又不得不做出一付高姿态。在这样的环境下,梁晓伟自然从小就十分的怯懦,小姨太生了一儿子后,他在梁父眼里就越发的没有了地位。梁晓伟在两年前听到了秦小西在西涧所作的诗都向往非常,因此知道寒山书院的事后就告诉家里自己要到这里来。
小姨太自然乐意,梁家虽然没什么钱,但那一亩三分地在乡下人眼里还是颇具价值的,而家里少了一个人和自己的儿子争地位她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就在梁父的耳旁鼓动他让梁晓伟来寒山书院。梁夫人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梁家实在没多少钱专门请个先生,想到儿子读了书兴许有走上仕途的希望,也就一咬牙吧从娘家带来的首饰卖了一些支持梁晓伟读书,并告诉梁晓伟不能考上三年一次的殿试就不用回梁府了。
秦小西听完之后皱了皱眉,问道:“晓伟,你自己到寒山书院是想干什么呢?是为了逃避,还是为了通过殿试,或者其他什么?”
“我不知道。”
“你还小,但某种意义上说也不小了。每个人的人生都在自己手上,你应该自己学会选择,并承担起自己的选择。”
“我……”
秦小西看着他,又看了看自己周围的几个少年:“你们都应该想好,在寒山书院,你们想要得到什么,或者是做什么?我希望你们离开书院的那天能够告诉我。”
“恩……”几个少年点头道。
“那么,梁晓伟,以后的假期你可以都在我们向府。这里随时给你留着房间。”秦小西看着梁晓伟认真地说道,“老天在关上一道门的时候,总是会给你留下一扇窗的。”
梁晓伟看着秦小西半响,方才说道:“谢谢你,掌教……”
路标
由于合并章节,因此故事内容直接接到33章去了。
25到32都没有没有没有没有内容啦~别看了!
不好意思,妨碍你看书了,这里四月向你表示抱歉
秋天的苹果树
寒山书院的西南角有一棵苹果树。听说是很早的时候被向老爷子从北方移植到南淮来的。说实话赵叔没有说这是棵苹果树的时候,秦小西只把它当作一棵很小的树,更别提料想到它居然有几十年的岁数。
这棵苹果树树体矮小,树冠紧凑,大约只有3米高的样子,冠径3。5米左右,看样子应该是一种矮枝苹果树。由于从北方移植到南方不适应这边的气候,加上长时间的没人修剪,这棵苹果树已经很久没有开花结果了。
第一次看到苹果树的时候,青儿见结不了苹果,有些失望。秦小西笑了笑解释道:苹果树是北方的水果,如果它种到南方,没有了每年至少二十几天的温度低于0度的气候,它会认为没有过冬天而不准备开花结果。
晴儿恍然大悟:“原来是水土不服啊……”
“恩,算是吧!”秦小西说,“如果是在北方,到了5…6月份天气才真暖和起来,有了昆虫,苹果才会开花让昆虫帮忙授粉,而成熟是需要阶段的,等它成熟时刚好已经是秋天。”
“真是可惜了这么一棵树,如果是在北方,恐怕已经开花结果了吧。”青儿摸着树枝总觉得有些可惜。
秦小西顿了一会,方才感叹道:“命中有时终注定,命里无时莫强求……”
“也许,它可以开花的。”过了好一阵,向以南开口说道。
“哦?”
“也许它是在等一个让它开花的人出现。”
青儿一听立刻笑了起来:“我到了向府这么多年,也没发现少爷有这么浪漫的时候。”
“真的!”向以南也不恼怒,脸色平静地说,“总有一天,会有一个人的到来使它开花结果的。”
“怎么可能呢?”青儿说:“李朝东,你觉得呢?”
“我?我不管这个,有苹果吃就吃,没苹果吃就吃其他的。”
“你就知道吃,你快成王婶儿养的阿豪了!”
“别拿我和猪相提并论,真是的!干嘛给猪取名字啊!”
……
“小西,你觉得呢?”向以南看着秦小西,也不管旁边的李朝东和青儿吵闹得厉害。
秦小西想了想,说:“也许吧,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不是吗?”
向以南没有在说话,只是看着苹果树微微地出神。而秦小西看着向以南,突然觉得这个少年已经有些难以捉摸了。
书院的训练结束后,2个班的学员开始进入正式的书院生活。虽然分为了2个班,但其实大家是在一起上课的,只不过各自自习的地方不一样。之所以这样安排,秦小西考虑到这样双方竞争的感觉会比较的强一点,而且安排实践或者活动比较好组织。由于古代的教育大多数是靠自觉,整个寒山书院除了秦小西这个掌教之外,就只有赵三和王二两个巡视和掌管伙食的几个下人。整个书院的运行和杂物琐碎,都是由学员自己组阁操办,颇有点现代大学学生会的意思。刚开始的时候,秦小西会帮助着做些决定和解决一些事情,慢慢的她就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做了。
除了最开始训练的时候有些不适应,经过一段时间的认识,学员们渐渐接受并且习惯了寒山书院。在秦小西引导下,他们开始尽可能多按照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和生活。在提出学员们自己组阁之后,秦小西限定两个班在半个月内推选出自己班的3组阁成员,并通过竞选出2位书院执事负责大小事物。这种规则和管理办法在奉天还属首次,学员们很是新奇,一个个议论纷纷。向以南和李朝东习惯了秦小西的天马行空倒觉得没什么,而胡家兄弟和周立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半个月之后,秦小西收到两个班的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