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意随心动-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家歇过脚,和家里人团聚完毕,等到南家一行人离开后,尹晓又马不停蹄的忙开了,提着早先就准备好的礼物,拉着帝诺,在尹安尹平和桑落斯恩夫妻四人的陪同之下,两人开始去走亲戚,先是去最疼爱她的外公外婆家,看一看好久不见的外公外婆,陪他们聊聊天,说说话。

  郑家外公和郑婆婆的日子很是舒心,他们仍旧是和小儿子住在一起,郑家老爷子前几年就已经正式退休,但是他人虽然退休了,但却没有放弃对中医上的专研,依旧孜孜不倦的专研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医术,有了好的收获则传给儿子和女儿共同讨论,郑婆婆则是每日里悠悠闲闲的健健身,和周围的老邻居聊聊天,再不就是关心关心她养的花儿,有兴趣的时候,两老还会和老朋友一起去四处走走,旅游一番,两老的日子过得很是别有一番风味,走过大风大浪的两位老人,他们自有他们的生活智慧来安度他们的晚年生活,而这,正是尹晓追求的。

  郑家小舅的工作也很顺利,虽然他没有自家三姐在医学上的天赋,但是人在郑老爷子的磨练之下还算勤恳,努力,没有了前世的浮夸虚浮,游手好闲等等不好的毛病,如今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在一众家人的帮助之下,和郑老爷子学了全部的医术又在医院的推荐之下在复旦大学中进修了一番,如今已是上海中医院里一名正式的中医医生;而郑家贤良淑德的小儿媳林美怡更是努力,凭借至极的不懈努力和毅力,外加亲人们的一点点儿小小的帮助,她自供完成了护理专业的进修,凭借自己的努力,从当初医院看在郑老爷子的面子上给她安排了整理中药的活计,到现在独立坚强自主的中医院护士长一职。

  在这样良好风气的家庭里,郑家小表妹和郑家小表弟自然得到了很好的影响,不提上一世本就艰苦努力很有郑家小儿媳的风格的郑家小表妹这一世依旧是努力之极,在校成绩拔尖,就是上一世热爱调皮捣蛋终是被郑家小舅施以惩罚的郑家小表弟这一世也在家人的监督和培养之下变成了三友好学生,有思想,有理想,有进步,这无疑是一个很不错的好消息。如今,郑家小表妹已经和与她同年出生的尹家小包子尹哲一样以优异的成绩由复华小学部直升复化初中部,而郑家小表弟小了自家姐姐两岁,刚好低了自家姐姐两个年级,还在小学四年级认真学习着。

  看过外公外婆,没有一丝不耐的听着两老表示他们现在的日子很好,不要她多操心什么,让她照顾好自己,给她说着他们这么些年的生活,尹晓也在闲聊之中向郑家两老挑明了她和帝诺的关系,得到两老的祝福,直到天色真的不早,而他们还有别的亲戚要去看看,尹晓才不舍的从郑家告辞出来,转而又去看她同住在上海浦东的大姨和小姨。

  经历过自家妹妹和妹夫考学有前途的指示,好胜心超强的郑家大姐连同作为教师知道学业重要的郑家大女婿,两人一起空前绝后的严厉要求四个子女,关注四个子女的学习,最终,他们下定决心的时候还不晚,孩子最高的也不过才上初中,在两人加大要求的状况下,大儿子成功考入上海一所还算不错二流大学进修工商管理学,如今早就毕业,在尹爸的帮助之下,找到了一份待遇很好前途光明的工作,如今已经娶妻生子。

  有些不偏爱学习的二女儿随后也考入上海一家大专学校学习五年制的护理专业,现在刚好毕业,正在郑家小舅妈手下实习,只待转正就是上海中医院的正式工作人员,如今人们正在一步步热衷中医,她未来的待遇肯定不会差,还有了一个谈婚论嫁职业为医生的男友,就快要谈婚论嫁。

  热爱学习并一直很努力成绩优异的三女儿也已经考入了上海一流师范大学,现在正处于大二时期,只待毕业以后就是一名光荣的人名教师,以自家表姐温柔和煦又有耐心的性格,尹晓相信,自家表姐一定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老师。

  最后,就是作为么子的小儿子,虽然因为老小最后一个孩子,不免多了些疼宠,但有名理知道厉害关系作为教师深知孩子不能娇惯,玉不琢不成器,不是谁家的孩子都能像他们三妹家那女儿一样惯不坏,可以一个劲的娇宠着,是以,就是不免疼宠小儿子一些,但为了他能有更好的前途,他们反而比对他的几个哥哥姐姐更加严厉的要求他,只因为当时他们下定决心严厉教导他们的时候,他的年纪最小,才刚刚不过小学四五年级,可塑性也是最高的,他们对他最大的希望,而如今,在他们的严厉要求之下,老么小儿子已于今年暑假高中毕业同他爱学习的三姐一样考上了上海一所一流大学,进修经济管理,如今是刚刚大一第一个学期放假。

  在最小的儿子也考上了上海的大学之中,郑家大姐和郑家大女婿终于答应了已经工作数年,并在亲人的帮助之下贷款买了房子的大儿子的邀请,到上海和他们同住。当初几个孩子会都选择考到上海上学,也是有他们的考虑成分,一是他们的亲人长辈大都在这里,有他们看着,孩子有人照顾,还有人看着不容易学坏,二是,他们就在做着和亲人在一起可以互帮互助看看的打算,不用再远隔几千里的遥远路程,经年不见一面。

  在他们来上海后,为了方便,也为了避免不是经常见面的婆媳有隔阂,两人并没有和大儿子还有大儿媳以及长孙子住在一起,而是决定要自己买房。于是乎尹爸尹妈半卖半送将他们一套刚好位于张家大儿子不远的一套三室一厅的房产卖给了他们,两位辛苦了大半辈子的人不必和大儿子挤在他们才两室一厅的房型中伸展不开,孩子还没什么关系,孩子大了要住房了自然会避免不了有摩擦,这种时间在这社会之中屡见不鲜,这个考虑和决定是他们在帮助张家大儿子他们的大外甥买房子的时候就有决定了。

  第三卷 第二百五十章家庭基金会

  第二百五十章家庭基金会

  至于郑家大姐怎么会有钱买房子,这自然是他们数年辛苦劳累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虽然不够一次性付清按目前经济价位几近百万的所有的房款,但耐不住尹爸尹妈厚道,直接以当初九十年代购房时的价格不足目前市价房款的四分之一的价格复赠完好的装修几乎有送的嫌疑卖给两人,即使是两人的存款依旧有些囊中羞涩,但是尹爸尹妈不会逼他们一次性偿还房款,而还有热心的郑家两老在,他们剩余不多的欠款都让郑家老爷子垫付了。

  而两人在偏远的向下地区供养着四个孩子上学,为什么不但不欠债,还能有一笔在乡下算是一笔极为丰厚的存款呢?那自然是他们几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等等都不用他们的钱,一切的花费都被他们的老父亲老母亲郑家两老包了。

  而郑家一个没工作的老婆婆,一个已经退休那退休金的老人哪来那么多钱供养孩子上学呢?郑老爷的退休金虽然不菲,但是供养一个孩子的所有花费就略显力薄,怎么可能还有闲钱供养四个孩子?当然不只靠他的退休金了。

  而这些用来供养数个孩子上学的钱是哪里来的,当然是这样来路证明的。当初郑家小妹抱着试试看,背水一战的心态开店,但是伴随着他们的勤奋努力,还有拉来尹爸做市场指点,附带南妈尹晓对流行的评估,他们的店越来越红火,他们又开始扩建他们的总店,而后依据总店的位置辐射开来,开启了分店,再然后分店不止开在上海,如今已经走出了上海,在数个大城市中都有分店。

  当初为了孩子出来闯荡的郑家小妹一家生活越来越好,现在都买起了小洋楼别墅型房子,出入开着小轿车,而拥有郑家小妹店面一半的股份的郑家两老的分红也一年比一年丰厚,现如今一年他们至少有数十万的进账,而且这些钱还在学习金融的尹爸和尹晓的安排之下,转成购买基金股票,年年增值,如今两老的名下至少有了数百万的存款,外加几处地段很不错的房产。

  两个老人的养老金一年比一年的富余,只是光仍在银行里不见天日的升值,它们永远只是一堆让他们略显触目惊心,但惊着惊着就成了习惯,习惯了就成了自然的数字,为了不浪费儿女们孙辈的孝心,也是为了不浪费这些钱,更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孙辈,让他们更加有成就,在郑家小妹开店两年的时间,他们银行中的存款已经是一个不菲的数目的时候,两位老人经过商量统一意见,有所决定以后又聚集能聚集的儿女,不能聚集用电话联络,向他们宣布他们老两口的决定,他们决定把他们拥有的那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拿出来建一个仿造社会基金会的形式成立一个家庭基金会,资金就是用他们这些存在银行不见天日的所谓养老金,包下他们所有儿女的儿女上学一切所用的消费,以及儿女们遇到困难,急需用钱的时候的用度。

  这一则消息被通告的一众儿女自是难以同意,不说他们早已成人,皆已经各自成家立业,还有了自己的孩子,说什么也不能让老父亲母亲为他们操心,就是那笔钱本就是他们给父亲母亲准备的养老金,他们没付出什么,靠这种有些取巧的方式给父亲母亲预备养老金就已是难为情了,现在父亲母亲有些余钱就先想到他们,但他们又哪里能好意思接受?他们之中是有人有些困难,但是几个姐妹兄弟的感情不错,稍稍周转一下度过最困难的时期就还能过得去,哪还好意思用父亲母亲的养老金,再让父母操心,给父母添麻烦?

  只是,他们的反对不同意都是无效的,两位老人坚持把钱拿出来用,不放在银行里发霉,让他们明明有余钱帮助儿女,却要袖手旁观的看着儿女艰难度日,砸锅卖铁的辛劳,他们做不到。老小孩老小孩,老人一上了年纪,那还真是较真了,还别说两位老人的性子本就倔强,做下了决定,他们心中自有决断的他们更是坚持己见,决不妥协。

  没办法,郑家的几个兄弟姐妹开始积其心思想办法,既然打消不了倔强的老父亲母亲的想法,而死命的反对只会惹父亲母亲生气,生气伤身,那是他们的不孝。那既然如此,经过商量,几人有了决断。他们可以同意两位老人爱护儿女孙辈的想法,但是他们绝不同意两位老人把他们的养老金全部都拿出了投用于他们想要成立的家庭基金会。

  按照他们的想法就是,当初在郑家小妹开店的时候,股份分十成,送给老父亲母亲两人的五成股份中,有三成实打实的是晓晓那小妮子和尹爸尹妈用自己的店铺还有实质资金折算来送给两位老人做养老金,另外两成才是他们集资,郑家小妹拿出来同样送给老父亲母亲作为养老金,而当时老父亲在晓晓的磨缠下是以那两成股份作为几个儿女谁家困难就拿出来救济谁家的理由才收下的,只是当时他们都为了能让老父亲手下,就也没在意老父亲的理由。

  但是,现如今老父亲母亲既然提出来以他们暂时用不到的养老金建一个家庭基金会,他们不行同意又不行,那就折中,只用只拿出这两成股份就好,这两成股份才是真正有理由可以用来帮助他们救济他们困难的资金,那三成不能动,那三成股份的收益真正是他们的老父亲母亲的养老金,而且还是以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