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代商娇-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一声威严的低喝再次传来:“本王让你滚,快滚!”

    这一回,商娇听懂了,却无比震惊。

    南安王,竟又一次放过了她?在知道了这个足以惊天动地的秘密之后?

    要知道,若非她当年为保全自身性命,一时糊涂,答应胡沛华李代桃僵之计,设计将胡沁华送入宫中,又为了保命,一次次对她所做的,颠覆大魏皇室血统与江山的事瞒而不报……

    今日执掌大魏江山的人,说不定就是……

    可即便这样,即便知晓了她所做过的所有的事,所有的罪行……

    他却依然选择放过她?

    心下感动莫名,商娇想笑,却有泪流了下来。

    她只能再次深深地俯首于地,拜倒在南安王脚下,用前所未有的,坚定地声音,立下重誓。

    “王爷饶命之恩,商娇永铭在心……从此后,我商娇,以及我身后商氏旗下所有产业,皆惟尊王爷号令!王爷但凡有令,商娇就算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

    说罢,商娇不再多言,径直从地上摇摇晃晃地站起,转身一步一挪地朝着大厅的木门走去。

    就在她的手触到门闩,堪堪将门拉开的瞬间……

    “五年时间。”

    南安王的声音,却在她的背后幽幽传来。

    商娇的手一僵,逆着流泻满地的月光,本能地循声回望南安王。

    却见他依然隐于暗处,虽看不清神情,一双鹰眸在黑夜中煜煜发亮,全然没有了平素里落拓神伤的晦涩。

    “商娇,本王给你五年时间,好好准备。”他沉声道。

    是命令,亦是托付。

    商娇听懂了,心中一凛。

    她一言不发,回身向南安王敛衽一礼。

    一切,尽在不言中。

    然后,她踏出大厅,快步而去。

    南安王静默地坐于暗处,看着商娇长袖鼓风,快步离去的背影,独自沉思了许久,许久。

    ****

    正月初七清晨,自南安王府内传来惊天的消息:被禁足中的南安王爷元濬,在自己的王府内遇刺。

    除南安王及其管家刘恕,在以牧流光为首的,一众忠心耿耿追随南安王多年的侍卫的保护下险保平安,其余南安王府内众多的仆从、杂役、戍卫等,尽皆被一伙突如其来的蒙面流寇剿杀殆尽。

    此事一出,举世皆惊。南安王深感自己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连续三封上疏急速回京,请求朝廷彻查此事,严惩幕后真凶,当真字字涕泪,句句泣血。

    收到上疏的元宸皇帝,对自己唯一的亲叔叔在自己府内遭流寇劫杀之事深感痛惜与意外,一连派下几拨钦差前往济州查证此事。

    钦差到得济州后,见南安王一脸惊吓与病容的倒卧在床前,连起身都已困难无比,更兼此事查来查去,只查出流寇身上所携一枚玉牌,竟刻有“刘”字,一时大惊失色。

    钦差火速回得天都后,俱实以报,并上呈玉牌,皇帝亲自过目后,勃然大怒,将玉牌掷之于地,斥道:“刘宋欺人太甚!”遂以此为训,意欲增兵边境。

    然则此时太后却横加干涉,直陈此事定然有奸人从中作耿,横加生事,增兵边境之事应慎而重之,一意加以否决。

    于是,皇帝与太后之间,再次就此事爆发了严重的政见冲突。

    一时间,朝中以皇上为主的主战派大臣,与以太后为主的主和派大臣公然对立,每日早朝,总就增兵一事吵得不可开交。朝中不少老臣与南安王之间的书信联系也骤然增多了起来。

    此事闹至最后,南安王迫不得已只得出面调停,上疏回京称遇刺一事现已查明,乃王府内有流寇蹿入,意图行刺南安王,并栽赃宋国,并非宋国国君所为,意图按下此事。

    可就在风波将平之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胶州边境,却有兵士在盘查一队宋国商旅时突然发现了一封书信。信中男女情思一览无遗,道不尽的相思离恨,更盼相见相亲一叙相思之苦,让见悉此信之人无不涕泪纵流。

    但令人称奇的,并不是这封信中惊才绝艳的文笔风流,亦不是让人浮想连篇的温香软玉,而是书信开头处的“沁华卿卿”,及落款处所题“慕君若轩”八个字。

    谁都知道,当今寡居的胡太后,其闺阁之名,便为“沁华”二字。

卷九 御风踏,弑血歃,伴君覆手倾天下 415、饥荒

第415章 、饥荒

    一个“轩”字,更让人联想到两次入朝谒见太后,被太后引入深宫内帏之中,一夜之后,便令大魏胡太后改变对宋国邦交态度的,宋国年轻貌美的使臣——刘轩。

    本来,寡居的太后将他国的使臣引入内帏,并多次改变对宋的邦交态度,这本就是让国人浮想连篇的事。

    恰此时又正赶上南安王被人行刺,而所有的一切证据皆指向宋国,皇帝欲增兵边境,却被太后所阻之时……

    这封信的出现,便值得商榷与玩味了。

    一时间,几乎大魏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相信大魏的太后胡沁华与年轻的宋国使臣刘轩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某种关系。

    甚至因为这种关系,胡太后不惜屡次置大魏利益于不顾,甚至置大魏唯一的宗亲南安王的安危性命于不顾,一意偏帮宋国。

    徭役,加上私通外敌的舆论,让大魏民怨四起,一时间“罢黜太后,皇帝亲政”的请命甚嚣尘上,搅得大魏无论庙堂亦或江湖,都风雨飘摇一片。

    而在外界一片风雨飘摇,动荡不安之时,远在南秦州的商娇,却依旧默默无闻地,做着自己与世无争的生意。

    只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自正月初六拜会南安王回来之后,她便买下了一处很大的宅院,取名“惜慈院”,收养了许多因徭役而家破人亡的百姓的遗孤,不让孩子们再流离失所。

    不仅如此,商娇还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召集了旗号下的几位管事,让大家不仅将孩子们读书识字,更兼传授一些可以使孩子们受用终生的本领于他们。

    于是,安思予义不容辞地担任了“惜慈院”的首席教席,教导所有孩子们的读书识字与算术记帐,以及待人接物的礼仪;

    王婉柔则成了“惜慈院”的王大家,不仅照顾孩子们的衣食起居,更教导一些女孩子的刺绣、纺织技巧;

    叶傲天成了“惜慈院”的护卫与武术教席,照顾孩子们的人身安全,以及教导男孩子们强身健体,保家卫国的本事;

    庄百衣自然成为了“惜慈院”的御用大夫与医药教席,但凡孩子们有志医科,则有教无类,教育孩子们济世活人的杏林医术;

    更有酒楼的厨子们更是热心,但凡有空,就到“惜慈院”中为孩子们准备可口的饭菜,以及教授喜欢厨艺的孩子们学习膳食技巧。

    待“惜慈院”里稍大一些的孩子们长大了一些,有了些生活经验,商娇便将他们分派了出去,在自己旗下的产业当学徒或打工,每月发给一定的饷钱,足以令他们自给自足。

    而另一些新来的,亦或年纪小的孩子,则依然留在“惜慈院”中,由大家代为照顾。

    ……

    短短一年的工夫,有关“义商”商娇的名头,以及她所创的“惜慈院”的美名便不胫而走,不仅朱英镇上的百姓为“惜慈院”的孩子送来无数衣食,就连大魏各地的善长仁翁听闻此事,也都纷纷慷慨解囊,为孩子们蓦集善款无数。

    有了这些善款,商娇再将自己旗下产业的钱捐献出来,高价收购因服男人服徭,而生活倍加艰辛的妇女们,耕种一年所得之米粮。无论多寡好坏,尽皆以高出市价一成的价格,小斗购进,再分派至自家酒楼饭肆与“惜慈院”。因为有了商娇大量购买米粮,边境的许多人家家中有了钱,终于熬过了男人服役后的第一个寒冬,生活也逐渐安稳了下来,家家户户平和安宁了许多,边境沿线也并未出现任何乱象。

    而得了商娇照拂的百姓们,更是知恩回报。不仅为“惜慈院”贡献米粮衣服无数,更是愿意将自己来年的收成卖给商娇。

    于是,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商娇便收购了大量的米粮。商娇旗下产业消耗不完,便将剩余粮食全煮熟晾干,封装库存,以备不时之需。

    如此寒来暑往间,光阴流逝,很快便到了裕丰八年。

    这一年,注定有些不平凡。

    因为一开年,大魏便闹起了饥荒。

    修建三年的通天大佛,大魏征调了无数民夫服役,再加上官员趁机层层盘剥,造成民间十室九空,许多纷纷逃难,无数良田被荒废,无人耕种的局面。

    以前,各地州县尚还有余粮可使,可到得第三年,余粮使用殆尽,大魏便避无可避的,闹起了饥荒。

    遍地饿殍,白骨遗野,各地米粮告罄的奏折如雪花般纷纷堆积在了元宸皇帝的案头。

    年轻的皇帝看到这些奏折,心如刀割,头如斗大,却没有丝毫办法。

    因为,原该年满十四就亲政的他,依旧没有亲政。

    国舅如今乃大司马,总领天下兵权。母后强势独断,一人擅权。

    国舅与母后互为支持,朝中大臣无不伏首称臣。

    而他,虽是皇帝,是天子,却只是一个孤家寡人。

    在朝,他没有自己可信赖托付的大臣。

    在野,他没有自己的亲信,便是有一个远在济州的叔父南安王,也需得防范其狼子野心,不敢诏之回朝。

    可这局面,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那通天的大佛啊,才刚刚修到脚边台基,大魏便饥荒遍野,民不聊生……

    可母后不收手,不肯收手!

    不仅不收手,这两年来,那个妇人岂还有当朝太后的样子吗?

    裕丰六年,南安王遇刺时,那封开头题名“沁华卿卿”的信,是元宸皇帝心里的一根刺。

    可那时他尚能安慰自己,那封信并不见得就是宋国使臣刘轩写给太后的。毕竟,刘轩仅仅比自己大了六七岁而已,又怎会与太后有所牵连……

    所以,他忍,他姑息。

    可至裕丰七年,胡太后便开始肆意妄为起来。

    一切,来自一个叫杨白桦的男子。

    那个男子,来自郑州,虽未剃度出家,却精通佛理佛学,一路讲经求道,竟令许多得道高僧亦交口称奇,在这崇尚佛学的大魏,名声一时大躁。

    然后,杨白桦的风采气度,便经由这些入宫祝祷的僧众的口,传到了胡太后的耳中。

卷九 御风踏,弑血歃,伴君覆手倾天下 416、勤王

第416章 、勤王

    胡太后于是召见了杨白桦,听他讲经释疑,向他虚心求教。

    元宸皇帝也曾遥遥看过杨白桦一眼,却见那男子着一身浅蓝的闲散宽袍,面容镌秀,眉目温润而多情,站在巍峨的宫城之下仰望蓝天,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欲乘风而去的仙人之姿。

    只他的眉眼,有些像父皇,也有些像他曾经全心仰赖的少傅安思予……

    这多多少少,让元宸皇帝有些感觉心惊。

    就像……预感到有什么事情即将发生,而他却无法阻止一般。

    果然,没过多久,年轻寡居的胡太后,便将杨白桦引入了内帏。

    三日三夜。

    想到这里,元宸皇帝便恨不得咬碎自己的一口银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