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免风流云散。如今接受生老病死是自然过程,以自然心对待自然。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昧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只能从平凡的实在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把这些实在的小事做好了,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第41节:论语心得(41)
讲中庸之道的人,在处理一般人际关系中,应该要讲厚道,注意与人为善,以诚、以宽、以礼待人。要具有不计较个人得失恩怨的广阔胸怀,能够容纳各种不同意见,团结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共同把事情办好。讲中庸之道的人,决不偏听偏信,在处理问题时,总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经过分析研究,做出正确的处理。因而讲中庸,也是讲民主。讲中庸,不是搞折衷,放弃原则。因为中庸之道即是“正道”、“定理”,也就是原则,而正道只有一条,定理只有一个。讲正道、讲定理、讲原则,就是要辨黑白,论是非。不能把事物的各方面“折衷”起来,超然于是非之外,混迹于黑白之间。中与和结合起来,便经常地永恒地维持统一、一致、均衡的局面,社会就能够繁荣,天下就能够太平。
变通比执着更重要
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里孔子就是说变是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他强调了变化、变通和变革对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了变通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有这样一则有趣的故事:
在一个村子里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阿一,一个叫阿二,一天他们相约到外地去做生意,变卖了些田产,带着一部分钱财和驴子上路了。
他们到了一个生产布的地方;阿一对阿二说:“在咱们那里;布是很值钱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的钱换取麻布;带回故乡一定会有利润的。”阿二同意了;两人买了布;捆绑在驴子背上继续赶路。
接着;他们到了一个盛产毛皮的地方;阿一就对阿二说:“毛皮在咱们故乡是更值钱的东西;我们把布卖了;换成毛皮;这样不但我们的本钱回收了还能有一点利润啊!”
阿二说:“不了;我的布已经很安稳地捆在驴背上;要搬下来多么麻烦呀!”
阿一把布全换成毛皮;还多了一笔钱,阿二依然有一驴背的布。
他们来到一个生产药材的地方,阿一就对阿二说:“药材在我们家乡是更值钱的东西;你把布卖了;我把毛皮卖了;换成药材带回故乡一定能赚大钱的。”阿二说:“不了;我的布已经很安稳地在驴背上;何况已经走了那么长的路;卸下太麻烦了!”阿一把毛皮都换成药材;还赚了一笔钱,阿二依然有一驴背的麻布。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盛产黄金的城市,那里到处是金矿,但是很欠缺药材和布,阿一卖了药材;换成黄金;又赚了一笔钱,阿二依然守着一驴背的布。
最后;他们回到了故乡;阿二卖了麻布;只换得了很少的一点钱,而阿一把黄金卖了,成为当地最大的富翁。
这虽是一则小故事,但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变通”的意义有多么重要,“大禹治水”的故事时我们都读过,为什么大禹会那么聪明地用“疏导法”来治水,而他的父亲就那么的不会变通而最后必须眼睁睁地看着被拉去砍头?难道是大禹真的比他的父亲聪明吗?其实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大禹善于变通,他能够在当时骑虎难下的态势前适时应变罢了。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古代的一句名言,是告诉我们规矩的重要性,可是如果过于刻板,认为规矩只能立而不能改变,则是大错特错了。可是我们身边很多人,却都缺少那种改变的勇气和胆量。其实,规则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虽然规则是约定俗成的,但并不是没有别的方法和方式,如果不知道改变,只一味地遵守规则,是注定要被社会淘汰的。对于改变,一个思想僵化、保守的人显然是难以应付的,只有那些最为乐观而最富创造性的人才能够思路开阔地、灵活机动地对待不可避免、持续发展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恰恰是实现目标所必需的。
勇往直前是一种勇气,激流勇退也是一种勇气。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善于变通。在环境变化或者形势变化的时候,你的处世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否则你会吃亏或者败阵。适应性是人类适应周边环境的生存能力,灵活性是人处在不可改变的环境中改变自己的能力,它是活力的表现。
第42节:论语心得(42)
许多人在情况改变以后还坚持原来的方针,是因为沿着既有的方向,顺势而为要简单得多,所以不愿意立即接受风向改变的事实。因为一旦承认转向,战略也非得跟着改变,不少成功人士都相信自己的运势,也希望沿着原来的道路走下去。二战时期带领英国和法国赢得胜利的丘吉尔和戴高乐,在和平时期的选举中反而落选,就是这个道理。
情况转变时,思想必须跟着轮换也就是这个道理。有些人即使曾经灵活运用手腕多次获得成功,但还是很难察觉悄悄接近的危险和新的机会。没有经验但能够以平实而冷静的态度观察事物的人,比较能够因情况不同而改变。
在学习中,变通的原则也是相当重要的,学习时要多动脑,学问更要活学活用,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知识和学问所带来的好处。死读书的人多数无法将学问灵活运用,一旦发生状况,他们也只会生硬地搬出脑子里有限的知识,陷在矛盾与错误的生活中。不管是模仿还是学习,都要懂得灵活应用,绝不是生搬硬套就能获得同样的效果。不懂得变通与应用,只会让自己错误地踏上以为可以通往成功的道路。学习,最重要的不是理论的死记,而是知识的融会贯通,就像数学公式一样,我们背得再多,很快便又要忘记,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公式里的解题技巧与原理,不管考题怎么变化,我们也都能迎刃而解!
变通就是以变化自己为途径通向成功,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想要改变环境,就必须先改变自己。人生在世,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学会变通。因为,客观情况在不断变化,我们必须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正如诸葛亮所说:“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利而所何无敌。”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对于善于变通的人而言,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困难,只存在着暂时还没想到的方法,然而方法终究是会出来的,所以,善于变通的人只有一个归宿,那就是成功。人生在世,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一样,每个人遇到过的困难也迥然不同,那么,每个人采取的方法更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任何人遇到任何困难,都必须变通,不变通,就无法克服困难,很难走向成功。
萧伯纳说:“明智的人使自己适应世界,而不明智的人只会坚持要世界适应自己。”让我们都学会变通吧,让我们都走向成功大道吧,假如你陷入了困境,不要消沉、不要焦虑,有一条路可以绕开生活道路上的一切障碍让你到达目的地,那么这条路就是所谓解决问题的绝妙方法——变通。
世事变幻无常,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地过一辈子,所以那些已经取得了成功的人发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必须要能适时地灵活变通,否则道路就会崎岖难行。当你树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之后,你必定要制订一个相应的计划,可是,这还远远不够,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往往一件事的发展、变化在你的意料之外,你原有的计划将不再适合于已经变化了的局面,你必须对此做出改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灵活变通是必须的,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灵活应变的素质将成为你棋高一筹的标志,同时它也能把你引向成功的坦途。
第三章政务之道
求才以治天下
孔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历史上的舜帝为什么能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并为中国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是因为他有人才辅佐。舜平定天下,留万古美名,靠的是他有禹、稷、契、皋陶和伯益五个好辅才,天下就大治了。孔子还引用周武王的话。周武王说,他起来革命,打垮了纣王,平定了天下,当时真是得力于十名好辅才。就舜和周武王平定天下的事例,孔子对学生说:“才难”——真是人才难得,从历史上舜与武王的事例看,可不就是这样吗?尧舜禹三代以下千把年的历史,到周朝开国的时候,是人才鼎盛的时期,也只有十个人。而这十个人当中,还有一个女人,男的只有九个而已。在周武王的前期,整个的天下,三分有其二,占了一半以上。他还不轻易谈“革命”,仍然执诸侯之礼,这是真正的政治道德。这一段话是孔子就历史哲学,对人事的评论。在评论中表明了一种观点:得人才者得天下。
第43节:论语心得(43)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蜂起,政权更替频繁,群雄拥兵自立,纷纷逐鹿天下。当年曹操一道矫诏,立即汇集关东17路人马。这17路人马即是17路诸侯,17座山头,17条争锋斗勇的好汉。但到了最后,为何只剩下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大政治集团鼎足而立呢?可以说:“三分鼎立决于人才。”这三个集团的首脑都重视人才,礼遇人才,注意招募、选拔使用人才,因此各自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刘备劳碌奔波,势力日趋壮大,最后不但有了“五虎将”,而且得到了三国时期的顶尖人物——诸葛亮,自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东吴孙权承父兄之业,据长江之险固然不可否认,但他的江山之所以能延续几十年,不能不说得力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这一干栋梁雄才。曹操集团中,曹操本人就是一个人才,更难得的是他奉行“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政策,大量搜集、网罗人才,因此三国时期,曹操集团的人才最为整齐,阵容最为庞大。他在起事之初,本身已有一批人才,后来招募了一批,每打败一个对手,又大胆接纳一批,从而为他称雄图霸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为什么曹操能够罗致到如此多的人才?为什么许多人才又投奔曹操的麾下?应该说,他本人深谙“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从而坚决奉行“惟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策略,这是他能战胜对手决定性的原因。
历史上的曹操,曾经多次下令公开向天下求贤。他针对东汉选官的积弊,以大无畏的胆略把“德行”、“名节”、“门第”等迂腐无用的选才标准一扫而光,提出一条挑战性的选人标准——“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他要求各级官吏要不拘微贱、不拘品行、勿废偏短,把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统统推荐上来。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天发布的“求贤令”中,他鲜明地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急需要贤才。如果只有廉洁的人才能当官,齐桓公怎能称霸?难道现在就没有胸怀谋略但身穿粗布衣的平民,像姜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