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令光复军全力赴援,救出陈其美,上海才随之光复。
在都督人选上,同盟会方面竭力推举陈其美,帮会、报界和留日学生也都拥戴陈其美;光复会方面拥戴李燮和,淞沪一带的起义军警也支持他。在11月6日的会议上,正当众说纷纭、争持不下之时,帮会成员刘福彪突然举起一颗手榴弹大呼:“都督非选陈英士不可,否则我手榴弹一甩,大家同归于尽!”在这样的威胁下,其他人都屈服了,最后经过斡旋协商,大家同意由陈其美出任沪军都督。会议一结束,街头就出现了安民布告,上面赫然盖着沪军都督的大印,原来他早在起事前就已准备好了,陈其美“四捷”之名果然不虚。11月8日,中华民国军政府沪军都督府正式成立。
但李燮和不服,在吴淞也称军政分府都督,一时独立后的上海出现了两个军政府。陈其美曾派人刺杀李燮和,但没有成功。李燮和最后被迫离开上海,陈其美终于独享上海光复的胜利果实。
1912年3月,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大总统后,自然要解除革命党人的兵权。为了解除陈其美的兵权,袁世凯调他出任唐绍仪内阁的工商部总长,但因为他辞不就任,遂于7月被解除沪军都督之职。1913年3月宋教仁遭袁世凯派人暗杀,二次革命爆发,陈其美又被举为上海讨袁军总司令。
二次革命之前,袁世凯就早有准备,军力充足。国民党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因而在北洋军的打击下很快宣告失败。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只得流亡海外,躲避追杀。
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的北洋势力乘势向南方拓展,袁更倒行逆施下令通缉孙中山、黄兴、陈其美、朱执信、邓铿、李烈钧等数十人,并解散国民党,废止《约法》,国民党人遭受的迫害不可言宣。孙中山于1913年8月抵达日本,检讨二次革命的失败,认为并非袁世凯强大,而是国民党涣散,各行其是,不听中心领袖的指导所致。因此孙中山欲重组一个听命于中央领袖的政党。11月,陈其美应孙中山之命赴日本,支持孙中山另组中华革命党的事宜。
陈其美建议孙中山以帮会方式收纳中华革命党人,即所有入会人员都必须宣誓,如有背叛即赴死刑。虽然这个建议遭到了黄兴等革命元老的反对,但孙中山救国心切,还是接纳了。显然,这个组党行动本身已经与“民主共和”的观念相违背。
中华革命党声势日渐壮大,孙中山乃下令讨袁,令革命党同志潜伏各地暗中布置。是年10月陈其美与许崇智奉孙中山命潜伏广东,由东京路经上海,上海同志坚持要留陈其美在上海主持反袁工作,许崇智就上书孙中山,请准陈其美留在上海负责一切,孙中山答应了。当时上海镇守使是袁的死党郑汝成,有精兵数万扼长江咽喉,控制海军,为袁世凯的东南屏障。
陈其美和革命同志认为如果不除郑汝成,则上海形势将不利于反袁活动。11月10日是日本天皇登极典礼,驻沪日本总领事开会庆祝日皇登极,郑汝成因是上海军政最高首长,照例必须往贺,陈其美布置死士十余人,预伏于龙华到日本领事馆所经路线,英租界外白渡桥一线由精于枪法的王晓峰、王明山二人担任。10日晨,王晓峰持两支手枪,王明山怀两颗炸弹,埋伏在白渡桥侧。11时,郑汝成偕其司务长乘汽车来,将近外白渡桥,因为车辆拥挤,行驶缓慢。王明山以第一枚炸弹扔向郑车,未击中,炸弹爆炸声使行人仓皇逃避,郑的司机拟开快车,说时迟那时快,王明山再向车内掷出第二枚炸弹,轰隆一声,车盖爆裂,玻璃纷飞,郑汝成当场被击晕,车亦停驶,王晓峰攀附在车门上,用驳壳枪猛射郑头部十余发,郑当场就毙命。两位壮士击毙郑汝成后,神色自若,态度从容,弃枪就捕,从容赴义。
郑汝成是袁世凯的亲切死党,郑死后,袁世凯极为震动,令杨善德继任上海镇守使。杨没有郑精干,革命党人紧接着又发动12月5日的肇和兵舰起义。
肇和兵舰起义是陈其美一手策划的,总机关设在上海法租界霞飞路渔阳里五号,以蒋中正、吴忠信、杨庶堪等分任军事、财政、总务之责。
12月3日袁世凯欲运兵南下,命肇和舰于6日开赴广东。革命党认为肇和舰已运动成熟,如果听任其离去太可惜了,陈其美征得肇和舰长黄鸣球及舰上练习生陈可钧等的同意后,定于12月5日起义。由杨虎率领一部分同志占领肇和舰,猛轰制造局;由孙祥夫率一部分同志占领应瑞、通济两舰,为肇和舰做后援;制造局及城内一部分联络成熟的军警,立即响应。他们推选陈其美为淞沪司令长官,吴忠信为参谋长。5日下午4时,杨虎率海军陆战队同志30余人乘小汽艇袭取肇和,陈可钧等在舰上响应,顺利占领肇和舰,立即向陆上攻击。不幸另一支由孙祥夫率领的同志,所乘小汽轮没有照会,被租界巡捕房干涉,无法开出,不能按照计划占领应瑞及通济两舰。因此肇和舰遂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陆上同志听闻肇和舰的炮声,按照原计划分别向电报局、电话局、巡警总局、工程总局等机关进攻,陈其美偕蒋中正督战,但袁军炮火猛烈,革命军伤亡众多,海上、陆上都无后援,导致功败垂成。
肇和起义失败以后,陈其美、蒋介石等人逃往日本。1915年袁世凯图谋复辟,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战争,陈其美便想回国参加讨袁运动。据说陈其美在东京准备回国时,袁世凯曾派人前往游说,声称只要陈其美不过问国内政治,使资助他五十万元赴欧美考察。陈其美对游说者说:“我个人不需要这么多的钱,我想要这笔钱,无非是为了国家。一次付清,可以用作革命经费。”游说者说:“你错了,这笔钱不是想让你拿去革命,而是让你不要革命了。你如果拒绝了,那袁世凯就要把这笔款用于杀你。”
陈其美断然拒绝,坚持不接受这笔钱。回到上海后,袁世凯又许以重金,要陈其美离开上海,又被陈其美拒绝。袁世凯洪宪称帝后,东南方面最不放心的就是陈其美,因为陈其美在上海有实力有基础,又富于组织能力,号召声势并不下于蔡锷。自从蔡锷和唐继尧在云南起义后,袁所最担心的,就是陈其美回到上海响应。如果东南和西南联为一气,大局就要拱手相让了。为了保全东南,袁世凯势必要除掉陈其美。
陈其美在上海遇刺,是民初继宋教仁被刺后第二件革命党人被暗杀事件。这起刺杀案和袁世凯、冯国璋、张宗昌都有关系,不过这个案子没有像宋教仁被刺案那么有声有色。这件暗杀案是张宗昌奉袁世凯密令所主持的。
张宗昌是山东掖县人,家贫失学,父亲早亡,张宗昌因孤儿身份沦为市井无赖。18岁时前往东北,先在抚顺挖煤,后来去哈尔滨为赌场守卫,再后来来到海参崴当了胡匪,因为体格高大,膂力过大,擅长枪法,精于骑射,又天生一副绿林豪使的个性,交朋结友,挥金如土,所以很能得到当地流氓地痞的拥戴。
辛亥革命爆发时,黄兴派李徵五到东北去招兵。张宗昌的同乡王栋,平时喜欢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也爱把这些故事讲给张听,张宗昌颇受影响。这时王栋听说李徵五是代表革命党来招兵买马的,便私下和张宗昌商量,让他投效革命。张宗昌当年根本也不清楚革命军是什么内容,不过知道革命是造反,又听说黄兴招兵买马,能号召一营人就可以当管带,在当时张宗昌看来,一个管带实在是很大的官儿了,因此他就和把兄弟们一说,大家都愿追随他。他便公然号召了一两千人,前往投奔李徵五,被编为管带,取道上海。这时上海已经光复,陈其美出任沪军都督,张宗昌部被编为骑兵团。二次革命后,黄兴离开南京,张宗昌无所适从,于是投靠江苏督军冯国璋,冯国璋派任张宗昌为副官长。
南京浦口的商埠筹备督办蔡某是袁世凯的心腹,袁志凯命蔡某物色一个可靠的人筹划暗杀陈其美的工作。蔡某和张宗昌是赌友,相知颇深。有一天,蔡某约张宗昌打牌,张宗昌赴约后只见蔡某独自一人,感到很奇怪。蔡某小心翼翼地把张宗昌引进内室,郑重地问他有没有胆子替袁世凯干一件重要的工作。张宗昌这时正屈居冯国璋部副官长之职,颇不得意,正想往上爬,一听到袁世凯有密令,立即答应下来。
袁世凯称帝后,冯国璋早就离心离德,但冯国璋要巩固东南,陈其美是他最大的威胁力量,因此冯国璋要除陈其美的立场和袁世凯是一致的。所以冯国璋听闻部下张宗昌奉袁世凯命刺杀陈其美的消息时,也表支持。
于是暗杀计划就开始蕴酿布署了。
再说陈其美,回到上海后,首先运动海军第二舰队开往沪淞一带,没能成功。随后又和革命党人商定于4月12日晚12时发炮。不料12日晚上天降大雨,大炮潮湿没法放响,直到第二天凌晨3点才放响一炮,致使陆海军都无法响应。5月份,蒋介石和杨虎率军攻占了吴淞要塞,但仅仅占领了5天,由于内部叛变,又告失败。陈其美在上海屡败屡起,经费来源日益困难。他极力设法筹集,但仍没筹得所需要的款项。
此时,陈其美经济窘困的情况被袁世凯的爪牙侦知,汇报给张宗昌,张宗昌于是找着了刺杀陈其美的门路。
张宗昌找到曾在他手下当过排长,且此时正属陈其美门下的老乡程子安,让程子安假装组织了一个鸿丰煤矿公司。张宗昌又收买了原同盟会会员李海秋,让李海秋对陈其美说:鸿丰煤矿公司有一块在广西的矿地,准备向外国抵押借款,数字可达百万元。购买的外商要求,必须有一位上海名流作保,才肯买;鸿丰煤矿公司希望由陈其美出面,事成之后,他们愿意拿出卖款的十分之四给陈其美作革命经费。陈其美正苦于无法筹款,在约见了许国霖、程子安几次后,便答应了。第二天,他就去虹口一家日本洋行,那经理是他的好友,听说这事,也热心撮合,向国内总公司拍发电报,述说情由。总公司总经理跟陈其美也熟识,当即复电同意向鸿丰煤矿公司贷款一百万元,并委托陈其美担任总公司代理人,代表日方跟鸿丰煤矿公司签约。
陈其美便与鸿丰公司约定于1916年5月18日签约。
凭空就得几十万,革命党人中的很多人表示怀疑,黄郛、吴文藻等人尤其不信,觉得鸿丰仅是为了一个证人,就出几十万,实在是太慷慨了,而且作保纯粹是商业上的事,没必要找像陈其美这样当过沪军都督、讨袁军总司令却又没什么财产之类的人出面。因此,他们都劝说陈其美应该先弄清虚实。
但陈其美却说:“我们湖州人有句俗话:‘和尚要钱连经也卖。’革命需要,财政枯竭,眼前悠悠万事,该冒的险也就得冒了。”
5月18日下午,陈其美乘坐一辆黄包车,来到法租界萨坡赛路十四号寓所;李海秋则和鸿丰公司办事人员程子安等5人坐小汽车来到。陈其美将程子安一行人迎入饭厅商谈事宜,双方交换了意向书。
就在陈其美低头看意向书的时刻,程子安迅速掏出手枪,对着陈其美连开几枪。第一颗子弹击中了陈其美的右颊下部口边,第二颗子弹在其右颊略上一寸之处,第三颗子弹击中右颊近眉端之处。
当时在寓所内的吴忠信、邵元冲听到枪声,立即拔枪冲出客厅,程子安等正往外逃,双方对射起来。凶手王介凡跑在最后,当即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