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的道教-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的道教》
作者:金正耀【完结】 



 
编辑委员会

主编:任继愈

副 主 编:汤一介焦树安张明华

编委:(按姓名汉语拼音音序排列)

戴念祖郭齐家葛剑雄

焦树安金宜久卢海燕

欧阳中石庞朴戚志芬

任继愈沈心天汤一介

王世民王兆春吴良镛

严汝娴张国风张明华

赵靖赵匡华郑殿华

周强朱光暄

常务编委:任继愈焦树安张明华

张国风郑殿华

编者献辞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

中国文化是个发展的、历史的范畴,具有包容性与持久性:除了时代差异外,尚有着地域与民族的差异性。它是在连绵几千年中,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各地域文化(包括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闽台文化等)和各民族文化(包括壮、满、蒙、回、藏等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长期地、不断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又是多地域、多民族、多层次的立体网络。中国文化是起源于上古贯穿到现在,在黄河、长江及其周围地域形成并延续至今的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共同的社会心理与习俗的结晶。

继承中国文化遗产,并不是对中国古代文化毫无选择地一概接受,而是要继承其优良传统,摒弃其封建糟粕。

今天中国正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优秀文化,正是为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的目标。要让中学生和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掌握中国文化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文化辉煌的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打下基础,这是一件宏伟的事业,也是我们编辑这部丛书的宗旨。

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成年读者以至专家来说,个人的专业知识总归有限,本丛书对于成年人也不失为一种高品位的、可信赖的文化知识读物。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这就是编者的最大愿望。

对于本丛书的批评及建议,我们将十分欢迎,力求使之趋于完善。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编辑委员会

一九九六年四月

出版说明

百册本《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是由著名学者任继愈教授主编,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由我国著名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面向青少年和一般读者的大型文化普及丛书。被共青团中央启动的“新世纪读书计划”列为第一批推荐书目。这套丛书,是在1991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

1991版曾荣获当年中国图书奖一等奖。台湾、香港商务印书馆和日本、韩国的出版机构相继选译和出版了这套丛书,丛书的英文选译本也随后面市。

新版由原先每本5万字增加为8万字。合并了一些内容近似的图书,同时增加了一些选题,对古代难辨字还注了音,并补充了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成为一套内容丰富、文字规范、装帧精美、可读性强的真正的图书精品。

丛书编委会及作者队伍强大,名家云集,他们中有著名学者,有北京大学的校长,有商务印书馆的老总,几乎都是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可以说,这套丛书,是名附其实的大专家给普读者写小书。他们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保证了丛书的科学性,文字表述方面做到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丛书是一个较为完备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知识体系。可大致分为10个专题,分别是思想、文化、教育、科技、考古、史地、军事、经济、文艺、体育。从多角度、多层面勾勒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丛书加强了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说的介绍,文理兼备,显示出编者整体上把握传统历史文化的独特视角,是一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百科丛书。同时也是一套增长知识、陶冶情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书。

内容简介:

道教自诞生之日起,就充满着神话色彩。炼丹、服气、辟谷、得道成仙、永生不死等像磁石和谜一样吸引着芸芸众生,而丘处机等“全真七子”的故事更是将道教的玄妙推向了新的高潮。

作者简介:

金正耀,1956年出生于湖北省安陆市,湖北安陆人。主要从事金属资源考古、同位素考古、传统科技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曾游学、演讲于欧美、日本及香港多所国际著名大学和学术机构,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宗教、科学、金属资源考古诸科,自著、合著、编撰、参与编撰著作十四部,发表中英日文论文九十篇。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东汉时期道教的创立

第一节 《太平经》的成书及其宗教学说
第二节 张角与太平道
第三节 五斗米道与《老子想尔注》
第四节 《周易参同契》与汉代的方士
第五节 道教的出世与中国古代文化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第一节 魏晋时代风气与道教的发展
第二节 葛洪与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寇谦之对天师道的改造
第四节 陆修静对道教发展的贡献
第五节 陶弘景与道教的神仙世界
第六节 楼观道与佛道之争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道教

第一节 隋代的道教
第二节 唐王朝与道教
第三节 唐代符箓派道教
第四节 唐代道教炼丹术的兴盛
第五节 唐代著名道教人物
第六节 唐末五代的道教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道教

第一节 宋王朝与道教
第二节 道教符箓派的发展
第三节 道教内丹成仙信仰的流行
第四节 道教尊神信仰的演变
第五节 全真道的兴盛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道教

第一节 明王朝与道教
第二节 《道藏》的编修
第三节 明清流行的道教俗神信仰
第四节 明清两派道教与民间宗教
第五节 道教的衰落

第七章 结语

辅文图片

第一章 引言

世界上各民族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宗教。它们之中,有的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衰落以至消亡,有的则一直延续到今天;有的只为本民族所信仰,有的则随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传播到世界上其他地区和民族,成为世界性宗教。

道教即是中国汉民族的宗教。它大约出现于公元2世纪前后的东汉时期,至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除了在中国本土传播外,它对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家也有一定文化影响。

“道教”这个词在古代书籍中出现很早。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大多喜欢将自己讲的那套道理称之为“道”,讲怎样治理国家的,叫“治国之道”;讲怎样健身长寿的,叫“治身之道”,等等。像孔子学派,常常到处游说,进行宣传,目的是为了使别人相信并且实行自己那一套主张,这叫作“教化”百姓。用“道”去“教化”众人,就叫“道教”。《墨子》这本书中提到“先王之道教”,“儒者以为道教”,所指即是孔子学派宣扬的尧舜禹汤这些“先王”的治国之道,以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类儒家学说。

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后,很多人也把它讲的一套道理称之为“道”,将它称为“道教”,将佛教僧人称为“道人”。直到三四世纪的魏晋时期,翻译的佛教经典文献中,还经常这样称呼,真可以说是“道冠佛戴”。

所以,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道教”一词,有时其实与真正作为一种宗教的道教并没有关系。

道教不像基督教、佛教以及伊斯兰教,它不是由某一位教主独自创立的。在道教最初兴起,便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等好几支道派组织。直到南北朝时期,作为与佛教相抗衡的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才渐渐被明确地称作“道教”。后来,这一名称就为它所专用。

道教追求的最高宗教目标是得道成仙,永生不死。它的一大套宗教教义学说都是以实现这一目标为核心的。并且,它还有各种具体的修炼方术,如炼丹、服气、辟谷等等①。这些是它宣扬的达到成仙不死的方法和途径。

初期的道教学说宣扬的主要内容还不是怎样使人变成神仙,道教以成仙不死为基本教义,是后来的事情,其中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在了解道教的基本特征时,这是应该予以注意的。

在中国文化史上,儒、道、佛鼎足而立,并称三教。所以,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对这番话,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但至少可以说,要想全面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不了解道教肯定是办不到的。

——————

注释:

①炼丹包括炼外丹和炼内丹,后面还会谈到。服气又叫“食气”,道教说通过呼吸能吸取天地日月的精华而成仙。辟谷,即不吃五谷粮食,靠吃药物和服气等办法活着,据说这样就能成仙。

第二章 东汉时期道教的创立

道教究竞创立于什么年代?关于这个问题,道教内部和道教以外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历史上有的道教信仰者说,道教是老子创立的,老子早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出生了,所以,道教至少跟天地一样古老。还有的道教经典说,道教是元始天尊开创的,老子只是后继者。“元始”的意思是最早最早,在宇宙之先。

老子本来是春秋时期的一位思想家,后来被道教神化了。小说《西游记》中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玉皇大帝拿他没法,太上老君把孙悟空放在八卦炉中烧炼,结果给齐天大圣炼出一副火眼金睛,能看透妖魔鬼怪的原形。这位跟孙悟空作对的太上老君,就是道教所说的老子,是居住在上天的神仙。

元始天尊则连一丝一毫实际人物的影子也没有,完全是道教虚构的天神。这二位被说成是开创道教的教祖,当然不可信。道教说自己跟天地一样古老,神圣无比,目的是神化自己,抬高自己,好让人们更加虔诚地信奉它。这是出于弘扬宗教的需要,不能当作历史事实来对待。

其实,道教的第一部经典《太平经》产生于东汉,道教最早的组织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都出现在东汉。所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