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羲之评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庋吹溃骸ㄖ烊盖疟咭安莼ǎ谝孪锟谙ρ粜薄>墒蓖跣惶们把啵扇胙俺0傩占摇!á荨 缎褪槠住げ菔槎贰#ㄗ瞬幌辏腥巳衔窃恿晡馕墓笏#蕖 缎褪槠住げ菔槎贰
 

三、少有美誉
永嘉五年(311 年)六月,匈奴首领刘聪命刘曜、石勒攻克了西晋都城洛阳,怀帝被俘,这位阶下囚于永嘉七年(313 年)死于平阳(今山西临汾西)。这段时间社会动荡,人心惶惶,加之司马睿在江南招揽人才,北方士族大批南迁。书法与文化教育联系在一起,当时的平民百姓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缺少文化,更谈不上有什么书法家。而士族中的人文化程度较高,自然书法家全集中在他们中间。北方士族南迁,北方的书法也随之带到了江左。这就是书法史上常说的〃渡江〃。由于交通等原因形成的两大书派,这次得到了会合与交融,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并为书法新秀的成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王羲之家于313 年随琅邪王氏家族迁居建康。①王羲之自小求知欲很强,善于思考,对什么事都想弄个究竟。他十二岁的时候发现父亲经常一人待在书房里,拿出一本书来阅读,神态极其虔诚和认真,然后磨墨写字,最后小心翼翼地将那本书放在枕中。王羲之乘父亲外出的机会,偷偷地溜进卧室,将那本书拿了出来。此书原是卫夫人所藏的蔡邕的《笔论》②,先由王旷存放,等王羲之年龄稍大一些以后,便作为教科书学习之用。
蔡邕,东汉陈留园(今河南杞县)人,官至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
〃蔡邕飞白得华艳飘荡之极,字之逸越,不复过此。〃①《笔论》是他的著作之一,是一本传授笔诀,进以书法启蒙教育的学习真书、行书的好教材。
王羲之看到这本《笔论》后,按图索骥,不断地临习,纠正自己的笔法错误,在书法上大有长进。作为父亲看到儿子的进步,自然喜出望外,感到由衷的高兴。当父亲仔细察看儿子的书法时,突然警觉起来,终于发现了秘密:断定儿子对于枕中《笔论》必〃窃而读之〃。②王旷直接了当地提问儿子① 根据《临沂县志·古迹》载:〃王右军故宅??诸王南迁,舍宅为寺〃。 此寺几经更名,金皇统四年(1144年)修建时。觉海和尚集唐代著名书法家柳 公权墨迹面成的〃集柳碑〃碑文,以记盛况。碑文云:〃其地盖东晋右将军王羲 之逸少故宅也。昔晋祚中缺,元帝渡江,临沂诸王去乱南迁。〃〃晋祚中缺〃是抬 两晋怀帝从311 年被俘到313 年〃驾崩〃一段皇位空缺时间。《晋书·王舒传》云: 〃及元帝镇建康,因与诸父兄弟俱渡江委质焉。〃王舒系王导的弟弟,王氏家族的 南迁是在元帝改建邺为建康后,正式改名的时间是313 年,故王羲之南迁为313 年。此注参照唐士文《王羲之生卒年和南渡时间》一文。② '东汉'蔡邕的《笔论》流传于后世颇为神奇,首先得到密传的是他的 女儿蔡文姬,其次是韦诞,后来钟繇〃苦求巨法,诞不与〃。韦诞死后将《笔 论》带进了坟墓,钟繇无奈之下密令将韦诞的坟墓掘开,得到了《笔论》。钟繇 从书中得知,〃多力丰筋者胜,无力无筋者病。〃其朽法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钟繇并未将密传的《笔论》公开,他死后将此书也带进了棺材里。公元230 年, 钟繇死后五十五年(公元285 年),他的学生宋翼用他老师的方法破了钟繇墓。将 蔡邕密传的《笔论》抢救出来。宋翼遵循书中的笔法进行创作,名声大振,并写 了续集。宋翼是钟繇的学生,钟繇死后五十五年墓方被打开,这时宋翼至少七十 岁多了。卫夫人十二岁左右,大约过三十年才传到了大王手中。起初是王旷得到 《笔论》,后交给卫夫人以授王羲之,这就是所谓的〃枕中秘〃。
① [唐]张怀瓘《书断》。
② 《笔势传》称:〃羲之年十二,见前代《笔论》于旷枕中,窃而读之。旷 曰'汝何来吾所教也。'羲之笑而不答,其母曰'汝年幼小,看用笔法未能晓解, 纵获父教,恐复不能秘借。'旷乃语羲之曰,'待汝《笔论》从何而来,儿子笑而不答。王羲之父母认为羲之年纪幼小,〃看用笔法未能解晓〃,准备待儿长大以后将《笔论》向他传授。这时王羲之向父亲恳求道:〃今借而用之,侍成人晚矣〃,父亲感到孩儿言之有理,就答应儿子的要求。王羲之拿〃笔论〃整天如痴如醉地临摩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启蒙老师卫夫人看到羲之在书法上超乎寻常的进步,更是万分欣慰。
据《世说新语》和《晋书》记载,王羲之幼年时言语不畅,有〃涩讷〃之疾,长大以后却变得〃辩赡〃,即能言善辩了。王羲之机敏过人,才华横溢,与一般纨绔子弟绝然不同。他十三岁时曾去拜谒当时的名士周。周老先生官拜礼部尚书,德高望重,赢得很多的人敬仰。他识才、爱才,竭尽全力推举人才。由于他在朝廷有一言九鼎的作用,所以经他褒奖、推荐得到重用的人数很多。当时的文人学士,群趋而至,都想得到他的品题。
王羲之到周府上,只见华堂满座,他老人家设宴款待宾客,经过仆人引见,周接见了王羲之,〃 察而异之〃,通过交谈感到这位少年才学超群,将来必成大器。普希金小时候在皇村学校读书,有一次他当众念完他写的一首诗歌时,他的老师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对大家说,俄罗斯未来的伟大诗人就在这里,这位伟大诗人非普希金莫属,结果是一语中的。而周对王羲之的预言也是准确无误的。当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学术高度的人才能发现。也许是当时受经济条件所限或许是缘于某种刁俗,炙牛心为一种名贵的菜肴,宋代虞侍诗云:〃客来愧乏牛心炙,茶罢空堆马乳盘。〃炙牛心待客,具有礼仪的性质。据说这道菜主人请谁先尝谁就是最高贵的客人。周在众多客人没有动箸之前,首先割中心炙给王羲之品尝,这一举动震惊了满堂宾客,大家对面前这位外表普通的孩于顿时刮目相看了。
王羲之受到如此的殊荣和礼遇,一时名声大播。周因王羲之的关系与王家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周认为:王导有管仲遗风,王羲之有廉颇、蔺相如的气度。
少年王羲之还深为从伯王导、族伯王敦器重。当时阮裕有重名,为王羲主薄。王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薄。〃阮裕字思旷,是一位博学多才、仗义豪爽、〃兼有诸人之美〃而很有作为的青年,在王敦的眼中,阮裕是一代典范。可是王羲之与其相比,却没有任何逊色之处,当时阮裕已是青年,羲之却是一个少年,羲之经过一个阶段的成长,在才智方面超过阮主薄是无庸置疑的。王敦对羲之不但宠爱而且寄予厚望。阮主薄对王羲之更是推崇备至,他将王羲之、王承、王悦并列称为〃三少〃。①成人,吾当授汝。'羲之拜曰: '愿早授之,使得成人已为暮学。'旷语大纲,羲之学功日进。〃① 《晋书·王羲之传》所指〃王氏三年少〃为王羲之、王承、王悦三人。《世说新语·赏誉》所指王氏三少年为:右军、安期、长豫。右军、长豫分别是王羲之,王悦的别称,安期是谁的别称呢?安期同是王应的别称、王承的表字。王应是王含的儿子。后过继给王敦。王悦是王导的儿子,他们是同辈人,年岁相差不大。而王承根据《晋书·王湛列传》〃王承,字安期〃。又说〃寻去官,东渡江,??及至建邺,为元帝镇东府从事中郎,甚见优礼〃、〃承少有重誉,而推诚接物,尽弘恕之理,故众咸亲爱焉。渡江名臣王导,卫玠、周顗,庾亮之徒,皆出其下
 

四、婚姻佳话
王羲之的妻子名璇,字子房。书法卓然独秀,被称为〃女中笔仙〃②。她熟读经书,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她与王羲之结为夫妻,虽然是父母之命,但有一段佳话传颂至今。
官至太尉、为人正直的郗鉴(269…339)虽年逾半百,但家中还有一个掌上明珠、年已及升的女儿尚未出嫁,他想物色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婿,以解决女儿的婚事。在上层社会,婚姻总是带有政治色彩,〃先求族,后择人〃,是都鉴选婿的最佳方案。当时王氏家族可谓是门第显赫,人才济济。王导丞相子、侄有十余人,考虑从中遴选一位,作为乘龙快婿,岂不美哉!故〃使门生求女婿于导〃。门生到王导家,王导请他去东厢去挑选。消息不胫而走,都知道郗家派人前来选婿,听说那位千金小姐相貌端庄,性情温柔,谁都想接往抛悬在头顾上空的〃彩球〃,与这位京城少有的窈窕淑女匹配成婚。他们一个个衣冠楚楚,谦恭有礼,温文尔雅地在大厅等候。唯独王羲之若无其事,袒露着肚皮,躺在床上大啖大嚼胡饼,他对选婿毫不在意,给门生极深刻的印象。门生回到主人家中向郗鉴享报:〃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郗鉴慧眼识人才。〃'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①,从此〃坦腹东床〃成了女婿的美称,〃妙选东床〃传为美谈。郗鉴之所以选中羲之为婿,王羲之不矫揉造作,纯真直率,风神潇洒,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品格,这自然是一个原因。但不光如此,更主要的是王羲之那时已有很好的名声在外,他满腹经纶,学识渊博,特别是他的书法已崭露头角。郗鉴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女儿及两个儿子(郗惟、郗昙)在书法上很有成就,他平时很重名节,羲之在许多方面符合他要求的标准,成为理想的女婿人选,是不足为怪的。
东晋时代人的审美意识、审美标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崇尚个性自由,特别重视人格和人的价值,讲究潇洒、傲岸、放诞的风度美,蒙以〃骨鲠〃著称的名士王羲之,被选中也反映了一种时代趣尚。
郗璇确是一位很有教养的贤淑女子,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郗鉴为了教育好子女晚辈含辛茹苦,关怀备至。西晋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加上天灾,乡野树皮、草根都被吃得一干二净,郗鉴所在的乡间也不例外,郗鉴是高平金乡入(今山东金乡),儒雅德高,平时不薄百姓,所以在那样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乡亲们仍千方百计地照顾其兄于郗迈、外甥周翼。据《晋书·郗鉴传》记载:〃初,鉴值水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鉴名德,传共饴之。时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后来粮绝,菜尽,乡亲们只好直言相告:〃各自饥困,以君贤,欲共相济耳,恐不能兼有所存。〃〃鉴于是独往,食讫,以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到了江左,郗鉴呕心沥血对他们进行教育,将他们一个个抚养成人。东晋时郗迈官至护军,周翼为剡县县令。
并论,他不可能与王羲之、王悦并称为王氏三少年。《晋书·王羲之传》之所以造成错误是引《世说新语·赏誉》时在〃安期〃是指谁的问题上张冠李戴了。综上所述,王氏三少年是指王羲之、王悦和王应,他们不但年龄相当,而且同为琅邪王氏,而年龄比他大许多的太原王氏的王承不属此列。② 马宗霍《书林纪事·闺阁名媛》:〃王羲之妻郗氏,鉴之女也。甚工书。兄愔与昙谓之'女中笔仙'。〃① 《晋书·王羲之传》。
婚后郗璇作为一个贤妻良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