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前者随他诱引之方便而说「念观两宗」,今则唯标本愿之宗旨而言「称名为宗」。可见师资一辄,异口同音。
一种法门不论如何殊胜,如果对于众生是难行,甚至不能行,则此法于众生无利益可言;何况「观佛」难,信佛救度之称名易;且「观佛」非弥陀本愿之行,称名是弥陀本愿之行。因而本书第四大门的「诸经所明念佛」举出摄取不舍之「始益」与往生净土后常见阿弥陀佛之「终益」,说明念佛有此两益,诸行没有;显示念佛胜诸行,而贬诸行劝导本愿之称名念佛;亲鸾上人据此而言:「万行自力贬勤修,圆满德号劝专称。」
又此称名念佛的根底是从本愿的信心所流出,本书第二大门第三章之〈广施问答〉的结论继承昙鸾祖师之意而言:「具此三心(信心),若不生者,无有是处。」可知有此信心即得往生,无此信心不得往生;此信心是往生之因,往生但有此因即足,至极短命之人来不及开口称名,乘此信心当下往生;若寿命延长即成一向专称之行者,故其「本愿取意文」之后又说「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前者就短命之机论一念之信,后者就平生之机论常念之行;信行不二,念念都是不疑弥陀本愿之救度。
是故,「时」是末法,「机」是凡夫,唯有信佛本愿之称名念佛的「净土门」可通入路。
四、凡入报土论:
这是本书为匡正当时教界其他各宗对净土教义的谬见而阐述的论点,南北朝以后诸家宗师纷纷提出各自对弥陀净土之佛身、佛土的看法,归纳起来大体不出以下三种:
1.报身报土:弥陀如来时报佛,极乐净土是报土,由法藏菩萨之果报所成,因而凡夫不得往生;十念往生乃是「别时意」。摄论宗诸师多主张之。
2.化身化土:弥陀净土是「事净粗国」,亦即是「事净土」,与「应化土」相同,故以弥陀如来为化佛,极乐净土为化土;凡夫虽可往生,所生的是化土,所见的是化佛。净影寺慧远大师、天台宗智大师、三论宗吉藏大师等主张之。
3.报化相通:弥陀净土通于报化,初地以上的菩萨生于报土,凡夫及二乘行者则生于化土。迦才法师、道世法师、元晓法师等主张之。
以上三说虽各不同,但都同样否定凡夫能生报土:(1)虽认为极乐是报土,但完全否定凡夫之往生,亦即指十念称佛只是种下了来世能够往生的因,藉此因未来世才有修行的缘,而待其修行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方能实现往生。而(2)(3)虽肯定凡夫能生极乐,却判定极乐是化土。
这些看法显然由于不知弥陀本愿的深义,既违经失理,且大大地阻碍了净土教的传布与发展;善导大师的弟子怀感禅师慨叹地说:「自摄论至此百有余年,诸德咸见此论文,不修西方净业。」因此道绰禅师引用圣言量显明凡夫入报土之宗义。首先判定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是报身、报土,本书第一大门第七章引用《大乘同性经》言:「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秽土中成佛者悉是化身。」因为「净土乃酬佛之因位愿行而现成者,故说皆是报土。」而于净土中得道成佛者,亦当然为报身。其次判定凡夫依靠弥陀之本愿能够往生弥陀之报土,其第八章说:「弥陀净国,位该上下,凡圣同往,……由佛愿故,乃该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并得往生。」
关于「凡入报土论」,道绰禅师的嫡传弟子,弥陀化身,名满教界的善导大师继承之,于其「楷定古今」之《观经四帖疏》第一卷〈玄义分〉七门料简的第六「和会门」之六,对于弥陀净土是报非化的义理作了精要究明之后,并设问答说:「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其《法事赞》亦言:「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又言:「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观此可知师资之释,如出一口,深可信凭。
诚然,垢障凡夫没有自力能够脱出三界六道的秽土,然而正由信托弥陀本愿弘誓,不但永离秽土的轮回,且能直入报法高妙的净土。是故,明知凡夫得入报土,在于信佛本愿。
本书文体有两个特色:一、引文取意、搜酌会通,二、念观合论、要弘奄含、随他诱引。
一、引文取意、搜酌会通:道绰禅师在本书大量引证经律论释之文多达五十余部,其引文有一特色,亦即未必依其经论之字字句句照抄不误,而是搜罗群经,斟酌其义,加以融会贯通之后,暗记经意于心中;一旦著书立说,则取其意而造文,古人将此谓之「引文取意」及「搜酌会通」。
诚然,虽有经论之文,但大多古文艰涩,义理深奥;甚或长篇累牍,望而生畏;其中难免文不尽言,言不尽意。且凡夫无智,缺乏读经眼,不免感觉难读难晓,甚至误解其意。如今道绰禅师才学渊博,慧眼高迈,搜罗群藉,撷取精华,将其深文奥义,以深入浅出的笔调,易读易解的文句,垂示于我等无智凡夫之前,使我等能够一目了然,悟入妙谛。可说契理契机,而又雅俗共赏。其用心良苦,令人顶戴感恩。
如「本愿取意文」说:「《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纵令一生造恶」之六字,《大经》虽无其文而有其义;因本愿的「十方众生」之语,不知何等众生,绰禅师深知其义,而言「一生造恶」之机。因为弥陀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之故;犹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人可以放心。故十方众生中有凡有圣,以凡为本圣人为旁;凡夫之中有善有恶,恶机为本善机为旁;恶人之中,平生之机尚有遇法得救之缘,唯独临终之机,已无其他方便,若无本愿功德力之救度,将见当下直入地狱,所以弥陀大悲,特怜临终恶机,无他方便之辈,故言「临命终时」;同时以「纵令」二字包含「一生行善」之机。如是则所有一切众生,上自上上品之大乘善机,下至下下品之五逆恶机,皆不漏于本愿。若无绰禅师的取意之文,则弥陀悲愿有隐而不彰之憾,而造恶之机无回心皆往之道;今绰禅师为天下后世彰显弥陀愿王万机不漏、平等普济的本愿深义,令人感荷。
又,本愿之「乃至十念」,时人多解释为「观念、意念」之念,失去了易行之所以易的本怀,违背了弥陀五劫思惟的本愿。绰禅师纠正之而解释为「十念相续称我名字」,以称释念,彰弥陀之本意,显易行之至极,经意由之而始显明;到了善导大师则直以「下至十声称我名号」取意之。师资之释,可谓通彻佛意,朗照古今。
尤其短命临终之机既能仅以十念往生,则长命平生之机更能获得往生决定。由此亦可知:地狱相现、必堕无间之临终恶机的十念往生,非此恶机本身之力,此恶机一生只知造恶,不知修行;乃是弥陀本愿大悲之功德力用显示于临终恶机之上,此恶机即以十念流露其回心归命、殷切望救愿生之信心;当然假若命促一息,来不及十念,则五念三念乃至一念,亦必往生;本愿成就文说:「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因为往生之功在弥陀巍巍的本愿力,不在弱怯劣的凡夫身;故不问善机恶机,往生在信非行。
「在信非行」并非排斥修行,而是欲生弥陀净土,不依靠自己修行之力。若论敦伦尽份,闲邪存诚,持斋戒杀,济贫扶弱,随缘随力行五戒、十善、六度,乃是深信因果、愿生极乐的净土行者分内之事。只是欲生彼国之人,应该首先知道众生善恶虽然轻重不等,弥陀佛心却是平等普济。若能如此体悟,则善机感念佛德更加力行善事以报恩,恶机蒙佛救度自能洗心革面以行善。故生起真正报恩、行善的力量,其根源来自对弥陀大悲的触动。
人之内心若有弥陀的生命,自能以佛心为心,以佛行为行;喜行善事,乐恕人过。因为感受到弥陀爱护我们,使我们也会爱护他人;弥陀宽恕我们,使我们也会宽恕他人;更因获得弥陀惠赐庄严的极乐,蒙受弥陀偿还累劫的冤债之故。
人虽不能爱护、宽恕他人,亦能获得弥陀的爱护与宽恕;人若一旦受到弥陀的爱护与宽恕,也必能爱护、宽恕他人;若其不能爱护、宽恕他人,便是尚未体悟弥陀的爱护与宽恕。「触光柔软」乃是法尔自然之理,故一生造恶之机,若信本愿,蒙光摄护,便能「转恶成善」,这是自然之事。(克实而论,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何罪不造,何怨不结?负人之债,不可称量;所以不是自己宽恕他人,乃是请求他人宽恕自己。)
因有本愿,使人安心,使人希望,使人善良。
二、念观合论、要弘奄含、随他诱引:「念」指称名念佛,「观」指观想、观像的念佛;「要」是要门,指定善与散善,「弘」是弘愿门,指本愿-第十八愿,本愿弘广,普救十方众生,无一遗漏,故名弘愿。绰禅师于本书中解释《观经》,大多念佛与观佛合论,已如前面第三所述;因之解释净土门之教体时,要门弘愿两者相提并论。如第三大门之第一〈难易二道章〉说明易行道时,祖述昙鸾祖师所说「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之后,又加入「起心立德修诸行业」八字。前者是信心(念佛),属弘愿门;后者是诸行(定善、散善),属要门。往生正因是弘愿门的信心,其相续相是念佛;这是本愿的内容,也是十方众生所堪,是净土门之所以称为易行道的原因,净土一门的教体。而要门的定善与散善不是本愿的内容,十方众生大多不堪,是难行非易行,所以不是净土门的教体。何以言之?其第三大门第三章「圣净二门判」说「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接着举出第十八愿取意文,这正显明净土一门的教体在于第十八愿,也是绰禅师本身之所归趣。其次说「又复一切众生」等,从「真如实相第一义空」之大乘至极的法门到小乘、世善,说明自力圣道之诸教不适合末法的时机;最后「若论起恶造业,何异暴风驶雨,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等,简舍定散诸善,而劝导专精念佛的第十八愿一法。此「圣净二门判」说明了净土门的「实法」与「实机」,到了善导大师更加显明而说体悟真实机之相谓之「机之深信」,体悟真实法之相谓之「法之深信」,一具之深信中,含「机法二实」。所以易行道净土门之教体是「信佛因缘愿生净土」的第十八愿。
「信佛因缘」是易行道的内容,是鸾祖继承自龙树菩萨《十住论、易行品》所言之「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本愿之真实行业不外于全是信心的显现,所以信行不二,而以信解释行,是以这信行不二之义,说明如实修行在于信心;此理若读《往生论注》下卷之初的「三不三信」的解释便知。
此「信佛因缘」之四字,古来有三种读法:
1.信因佛缘-以「信」为内因,以「佛」为外缘;类似《教行信证》〈行卷〉「光号因缘」之释所说的「信心之业识为内因,光明名之父母为外缘」。
2.信「佛之因缘」-信是能信,佛之因缘是所信;《往生论注》下卷说:「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