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不能输送。用小柴胡。加山栀、郁李仁。肠胃气虚而不能传送。用补中益气。加芍药、厚朴。积热而秘结。用清胃散加芍药。其有热燥风燥。阳结阴结。皆不宜损中气。治者审之。附治验
一妇人痰喘内热。大便不通。两月不寐。脉洪大。重按微细。此属肝肺肾亏损。朝用六味丸。夕用逍遥散。各三十余剂。计所进饮食百余碗。腹始痞闷。正前所谓血虚火烁也。以猪胆汁导而通之。用十全大补汤。调理而安。附方
通神散 治大便实热不通。其证心腹胀痛。手不得近。心胸烦闷。而欲饮食者。
大黄炒 芒硝 槟榔 桃仁杵 郁李仁汤浸去皮酒炒各一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粥饮调。
大麻仁丸 治肠胃风结。大便常秘。而欲饮食者。
大麻仁别研如膏 大黄炒各二两 槟榔 木香 枳壳麸炒各一两
右为末。入麻仁。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水下。
皂角丸 治大肠经有风。大便秘结而不坚实者。
皂角炒去子 枳壳麸炒等分
右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苏麻粥 顺气滑肠。用紫苏子、麻子仁。水研取汁。煮粥食之。
润肠丸 治伏火风热。大肠乾燥。若因失血。或因肾虚。当滋肾水。最忌此丸。
麻子仁 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一两 羌活 当归尾 大黄煨 皂角仁 秦艽各五钱
右另研为末。炼蜜丸。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送下。如直肠乾涩。用猪胆汁导之。亦忌前药。附方
加味逍遥散 八珍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补中益气汤 四物汤 四君子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竹叶石膏汤方见二十四卷第三论 小柴胡汤方见二十四卷第三论 清胃散方见二十四卷第一论 疮科竹叶黄耆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妇人老弱风人便秘戒用利药方论第七
初虞世云。肺主气。肺气不降。则大肠不能传送。宜用杏仁、枳壳、诃子等药。若老弱风人。津液短少。大便秘涩用胡麻、杏仁、麻仁、阿胶、皂角之类。每见用駃利之药。大便虽通。精血复伤。反致他病一男子。病风淫末疾。或用駃药利之。患肺痿。咯脓血。至大便不通而死。惜哉。
愚按、前症若胃强脾弱。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小便数而大便难者。用脾约丸。若阴血枯槁。内火燔灼。脾肺失传。大便秘而小便数者。用润肠丸。此丸若用之于热甚气实。与西北禀厚者。无有不效。若用于东南及虚热而气血不足者。则脾愈弱而肠愈燥。反致虚痞矣。此东垣先生之治法也。其搜风顺气丸。中贵及西北人用之多效。东南人用之。无不致害。附治验
一老妇大便欲去而难去。又不坚实。腹内或如故。或作胀。两关尺脉浮大。余以为肠胃气血虚弱。每服十全大补汤。加肉苁蓉。去后始快。若间二三日不服。腹内仍胀。大便仍难。
搜风顺气丸 治痔漏肠风。风热闭结。元气充实者。
车前子一两五钱 大麻子微炒 大黄五钱半生半熟 牛膝酒浸 郁李仁汤泡 兔丝子酒浸蒸晒为末 枳壳麸炒 山药各一钱
右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子和脾约丸
麻仁一两二钱半 枳壳麸炒 厚朴姜制 芍药各一两 大黄四两蒸 杏仁去皮尖炒一两二钱
右为末。入杏仁膏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用滚汤送下。内杏仁研烂。妇人泄痢秘结方论第八
经云。春伤于风。夏必飧泄。盖木刑土也。土不能渗泄。则木气胜。故津液燥而秘。不可专以风治。张氏母。年七十。患痢频数。腰脚拘挛。百方不愈。用蒺藜、酸枣仁。治之即愈。黄鲁直苦秘结。亦用前药而愈。故受症有不同也。
愚按前症若因足三阴亏损。发热作渴。胸膈不利。饮食善消。面带阳色。脉洪而虚。肢体倦怠者。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脾肺气虚。补中益气汤。脾经郁结用加味归脾汤。气血俱虚者。八珍加肉苁蓉。肾经津液不足者。六味地黄丸胃火消铄津液。竹叶黄耆汤。肝木侮脾土。小柴胡加山栀、郁李仁、枳壳。膏粱积热。清胃散加山栀、郁李仁、枳壳。若燥在直肠。用猪胆导之。附治验
一老妇大便。月余不通。痰喘内热。不得就枕。脉洪大。重按细微。朝用六味丸。夕用逍遥散。各五十余剂。计进饮食百余碗。小腹始闷。此火燥而消铄也。以猪胆汁润之。用十全大补而安。后仍不通。用八珍倍加苁蓉。常服而通。
治风人大便或秘
皂荚子三百粒破作两片慢火炒燥入酥康大又炒燥又入酥至焦黑为度
右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蒺黎酸枣仁汤。空心下。良久。未利再服。渐加至百丸。以通为度。
蒺藜汤。 用蒺藜炒杵去刺三两。酸枣仁炒香一两。每用五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送下前丸。
大五柔丸 治脏气不调。大便难利。或为秘结坚硬。
大黄饭上蒸焙末 枳壳去穰麸炒 白芍药末 葶苈炒为末 牛脂熬油 苁蓉酒浸焙各一两 桃仁百枚去皮尖研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研炒黄别杵
右和匀。炼蜜丸。桐子大。米饮下三十丸。日三服。以利为度。
二仁丸 安康郡太守苦风秘。予处此方。用之甚效。
杏仁去皮尖面炒黄 麻仁别研 枳壳去穰面炒为末 诃子炒去核为末
右用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水下。未利增之。
蜜导法 用好蜜四五两。石器中微火熬。不住手搅。候可丸。以蛤粉涂手。捏如指。长三寸许。入大孔内。以手掩良久即通。未通再作。文潞公泄利。求速效。用石脂、龙骨等药。便秘累日甚苦。余告曰。此燥粪在直肠。药所不及。请以蜜导之。下结粪四五十枚而愈。
通气散 治虚人忧怒。以致伤肺与大肠。不能传送。
陈皮 苏叶 枳壳面炒 木通各一钱
用水煎服。
皂角丸、苏麻粥亦佳见前附方
补中益气丸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六味丸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加味归脾汤 八珍汤 逍遥散 加味逍遥散 十全大补汤五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竹叶黄耆汤方见二十四卷第二论 小柴胡汤方见二十四卷第二论 清胃散方见二十四卷首论妇人泄泻方论第九
论曰。泄泻之症。因肠胃虚冷而邪气乘之。经云。春伤于风。夏必飧泄。盖气伤肝。肝木旺而克脾土。属外因也。若七情不平。脾气受伤。属内因也。若饮食生冷伤脾。属不内外因也。大法寒者温之。热者凉之。滑者涩之。温者燥之。
愚按、前症若生冷所伤。用六君、、木香、砂仁。辛热所伤。用二陈、炒连、山栀。面食所伤。用六君、神麯。米食所伤。用六君、谷糵饮食不时而伤。用四君子汤。饮食过多而伤。用六君子汤。饮食停滞。人参养胃汤。脾气虚弱者。六君、升麻、柴胡。脾气虚寒。六君、木香、炮姜。肝木乘脾者。六君、柴胡、芍药。肝火克脾者。六君、芍药、山栀。中气虚而下陷者。补中益气汤。郁结伤脾者。济生归脾汤。肾气虚者。五味子散。脾气虚者。二神丸。脾肾虚者。四神丸。命门火衰者。八味丸。真阳虚败者。固真丸。仍与滞下方参用。附治验
侍御沈东江之内。停食腹痛作泻。以六君加木香、炮姜而愈。后复作。传为肾泄。用四神丸而安。
侍御徐南湖子室。泻属肾经。不信余言。专主渗泄。以致不起。一妇人年五十。不食夜饭。五更作泻。二十年矣。后患痢。午前用香连丸。午后用二神丸。各二服而痢止。又用二神丸数服。而食夜饭。不月而形体如故。
吴江史玄年母。素有血疾。殆将二纪。年居泄泻。饮食少思。面黄中满。夏月尤甚。治血之药。无虑数百剂。未尝少减。余以为脾肾虚损。用补中益气汤。送二神丸。复用十全大补汤。煎送前丸。食进便实。病势顿退。若泥中满忌参、术痰痞忌熟地。便泄忌当归。皆致误事。
桂香丸 治虚寒滑泄腹痛。或呕吐不食。手足逆冷。
附子炮 肉豆蔻炮 丁香 桂心 白茯苓各一两 木香炮 白乾姜炮各两半
右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胃苓散 治脾胃所伤。吐泻不止。水谷不分。即五苓散合平胃散。
右每服五七钱。用姜枣水煎。空心服。仍节饮食。
木香散 治脏腑虚寒。下泄米谷。口舌生疮。或呕吐不食。
木香煨 破故纸炒各一两 良姜 缩砂炒 厚朴制各三钱 赤芍药炒 桔红 桂心 白术各半两 胡椒 吴茱萸炮各一钱 肉豆蔻煨 槟榔一钱
右为末。每服三钱。用猪肝四两。批薄。以药掺拌。量入水醋盐葱姜。煮乾。空心顿食。或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粥饮下。日三服。
府传赵宜人。患泄泻。诸药无效。诊之曰。此肝肾虚也。服前散而愈。经曰。洩痢前后不止。肾虚也。又曰。诸厥固泄。皆属于下。下谓下焦肝肾之气也。门户束要。肝之气也。肝气厥而上行。故下焦不能禁固而泄痢。肾为胃关。门户不要。故仓廪不藏也。
香连丸 治痢疾。并水泻暑泻腹痛。不问赤白神效。
黄连净二十两 吴茱萸去枝梗十两
右先将二味。用热水拌和。入磁器内。置热汤顿一日。同炒至黄连紫黄色。去茱。用连为末。每末四两。入木香末一两。淡醋米饮为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滚汤下。久痢中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下。中气虚者。用四君子下。中气虚寒者。加姜、桂。
三黄丸 治热痢腹痛。或口舌生疮。咽喉齿痛。及一切虚火之症。
黄芩 黄连 黄柏各炒等分
右各另为末。米糊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汤下。
芍药汤 治热痢便血后重。经曰。溲而便脓血。此气行而血止也。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芍药炒一两 当归 黄连炒各半两 槟榔 木香 甘草炒各二钱 桂二钱五分 黄芩炒五钱
右每服半两。水煎。如不减。加大黄。此症多有因中气虚弱。脾气郁结者。治当审察。
二神丸加五味二两吴茱萸四两名四神丸治脾肾虚弱。侵晨五更作泻。或全不思食。或食而不化。大便不实。神效。
破故纸四两炒 肉豆蔻二两生用
右为末。用大红枣四十九枚。生姜四两。切碎。同枣用水煮熟。去姜。取枣肉。和药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下。
五味子散 治肾经虚弱。大便不实。或夜间或五更泄泻。
五味子炒二两 吴茱萸半两
右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其效如神。米糊为丸。亦可。
白术芍药汤 治脾经受湿。水泄注下。后重腹满。形体倦怠。不欲饮食。或暴泄无数。水谷不化。
白术炒 芍药炒各二钱 甘草炒一钱
用水煎服。
茯苓汤 治湿热泄泻。或饮食伤泻。
白术炒 茯苓各五钱
右用水煎。食前服。一方有芍药等分。名白术散。
渗湿汤 治寒湿所伤。身重腰冷。如坐水中。或小便秘涩。大便溏泄。此症多因坐卧湿地。或阴雨所袭而致。
苍术炒 白术 甘草炒各一两 乾姜 茯苓各二两 陈皮一两 丁香各二钱半
右每服四五钱。枣水煎。
防风芍药汤 治飧泄身热。脉弦腹痛及头痛。
防风 芍药炒 黄芩炒各二钱
用水煎服。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人参养胃汤方见七卷第十 论 十全大补汤 济生归脾汤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四论 八味丸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东垣补真丸方见七卷第三论妇人协热下痢方论第十
论曰。下痢赤黄。米谷不化。作渴呕逆。小便不利。心胸烦躁。脉虚大而数。此胃经虚热。津液不分。并于大肠所致。先用五苓散。次用玉粉丹、四味阿胶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