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魂散。 治产后血迷血晕。此药大能清血行经。逐旧发新。
泽兰叶二两 荆芥穗二两 川芎一两 人参五钱 甘草四钱
右为末。每服二钱 煎葱汤送下。或酒送下。即开眼。
川芎汤。 治产后去血过多。血晕不省。
川芎五钱 当归五钱 荆芥穗五钱炒黑
右作一服。水煎。入酒童便服之。■产后门附方六十四导
妇人产毕。饮热酒童便共一钟。闭目少坐。上床倚高。立膝仰卧。不时唤醒。及以酸酣涂鼻。或以酣烧炭。或烧漆器。更以手从心下。干至脐下。使恶露不滞。如此三日。以防血迷血晕。酒虽行血。亦不可多。恐引血入四肢。且能昏迷。宜频食白粥少许。一月之后。方许食羊肉猪蹄少许。仍慎言语。七情寒暑。梳头洗足。以百日为度。若气血素弱者。不许日月。否则患手足腰腿痿疼等症。名曰蓐劳。最难治疗。初问时。不问是男女。恐因言语而泄气。或以爱憎而动气。皆能致病。不可独宿。恐致虚惊。不可刮舌。恐伤心气。不可刷齿。恐致血迷。须气血平复。方可治事。犯时微染秋毛成病。重如山岳可不戒哉。产后毋得令虚。当大补气血为先。虽有杂症。以末治之。一切病根。多是血虚。皆可不发表。产后不可用芍药。以其酸寒。恐伐生发之气故也。产后大发热。必用姜乾。轻者用茯苓淡渗其热。一切苦寒并发之药。皆不轻用。或曰。用干姜者。何也。曰此非有余之热。乃阴虚生热耳。故以补阴大剂服之。且干姜能入肺。和肺气。入肝分引血药。生血。然不可独用。必以补阴药同用。造化自然之妙。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于此乎。产后脉宜洪数。产后脉细小涩弱。多死。若怀孕者。脉主洪数已产而洪数不改者死。
产后旬日之内。若见身热恶寒。腹痛恶心。呕吐之类。且行瘀血。不用便用参廿□氐补剂。亦不可用寒凉之药。须用干姜肉桂。甚者用附子可也。
产后分娩。生儿下地。觉大小便闭塞不通。胀闷难过者。因用力过度。清气坠下故也。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右药水煎服。升提清气。气升遂通。不可用大黄枳壳巴豆之类。以伤脾胃。遂成大患。若数日之后。有他症。而大便闭塞者。因血少而大便燥者。多与生血活血之药。大便自润。切不可泻药。若产妇无他症。大便闭。四五日。或六七日。此原气固也。不必过虑。○产后一二日。小便不通。作痛带赤。宜服
当归 生地 红花 白术 木通 乌药 泽泻 川芎 桃仁 茯苓 丹皮 益母草 车前子 加灯草煎服。
产后小便不通。腹胀如鼓。闷乱不省。盖因未产之前。内积冷气。
产后尿胞运动不顺。用盐于脐中填平。却用葱白剥其粗皮。十一根。作一缚。如大钱样。切用一指厚。按盐上。用大柱艾灸之。觉热气直入腹中。即时便通。神效不可俱述。
产后腹痛。当分瘀血与虚痛。将手接之愈疼者。瘀血也。宜破其血。如按实不痛者。虚痛也。宜进补药。
产后破血。宜丹皮五灵脂桃仁红花玄胡索。不可用苏木。恐发晕也。
产后消食积。宜枳壳人参砂仁良姜罗卜子。禁用山查神麯麦芽。恐发晕也。
产后恶寒发热。皆是气血虚症。左手脉不足。补血药。多于补气药。右手脉不足。补气药多于补血药。切不可发表。慎之慎之。
产后恶寒发热。腹痛者。恶血也。如腹满者。恐非恶血也。宜细详之。
产后出血过多而痛者。血虚也。养气补血为主。其血虚而补气何也。东垣曰。阳旺能生阴血也。
产后下血不透而作痛者。瘀血也。破血行气为主。煎药必须水与酒各半煎。临时入童便一盏可也。
产后有瘀血者。如纯用破血之药。不能行血。须破血药中。加行气之药。瘀血遂行。如乌药、香附、木香之类。
初生子宫悬露。七日内。用归芎汤。少加升麻柴胡各二分。七日外。用参术、归芎、姜桂少加升麻、柴胡以提之。即止。
产后因气血虚。痰火泛上作晕。二陈汤导痰。气血虚实。加减用之。
产后频频作晕。遍身麻木。手足厥冷。多服参廿□氐归芎姜桂不效者。此瘀血阻住。不得流通。急用红花一两。大黄三四钱。水煎。频服自效。
产后气血两虚。而若中风。身强口眼㖞斜。切不可作风治。宜作大虚治。书曰。以气药治风则可。以风药治气则不可。用
人参一钱 川芎一钱 黄廿□氐八钱 白术八分 防风二分 乌药三分 甘草二分 白芷三分 干姜五分 附子五分 肉桂五分 香附五分 陈皮五分
右加姜三斤。枣二枚。水煎服。不拘时。有汗。忌生姜。
产后中风。荆芥为末。每服三钱。老酒送下。立效。
产后乳母。但觉小水短少。即时病生。急用服药。盖儿吃母乳。母安则儿安。防患于未然。治之善者也。
产后一二日。小腹有块作痛者。儿枕痛也。宜用
川芎 芍药 官桂 乌药 陈皮 良姜各一钱
右用酣一盏。煎五分。空心服。即消。盖儿枕即子宫也。子宫受伤。故肿而作痛。见酣。肿即消缩。遂不痛矣。
初生子。腹疼不止。或十日内身热恶寒。按实愈痛者。是瘀血。用
川归 丹皮 桃仁 香附 陈皮 玄胡索 肉桂 干姜 砂仁 红花 甘草 白芷 川芎
右加姜三片。水酒各一钟。煎七分。入童便少许服。
产后小腹疼痛。此瘀血作楚。宜服
当归 川芎 玄胡索 桃仁 红花 香附子 青皮 泽兰 丹皮
右水酒各半煎。入童便服。
卷荷散。 治产后恶血不快。血上冲心刺痛。血晕等症。
丹皮五分 初出卷荷一钱 红花 当归 蒲黄炒
右药共为末。每服三钱。温酒入童便调下。
舒眉散。 治血刺痛。 五灵脂一两 蒲黄一两 射香一钱
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酣汤下。
产后但见轻可。身热不退。而无他症者。用
川归 川芎 干姜 白术 白茯苓
右剂加姜枣水煎。不拘时候服。
四物和真汤。 治产后血虚发热。用
川芎 当归 芍药 生地 白术 陈皮 香附 干姜 炙甘草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空心服。
如胸膈饱闷。加砂仁、枳壳、山查、厚朴。 如两胁痛。加青皮、肉桂。 如小腹阵痛。加玄胡索、桃仁、红花、苏木。 如有汗。加黄蓍。 如口乾。加麦冬。
醒脾汤。 治产后停食。胸膈胞闷。身发寒热。不思饮食者。用
陈皮 厚朴 甘草 神麯 砂仁 只实 干姜 麦芽 苍术
水二钟。姜三片。煎服。
如大便泄泻。加白术茯苓。 如大便闭结。加桃仁枳壳。 如小便不通。加大腹皮。
万金汤。 治产后发热。无分瘀血积食。俱可服之。此代代相承之秘传也。珍之珍之。
肉桂 陈皮 干姜 当归 茯苓枳壳 甘草 厚朴 半夏 桔梗 白芷 芍药 苍术 川芎 麦芽 山查 乌药 香附
加姜三片。水煎。入酒便。随症加减服之。
产后血块痛。加苏木。 临服时。加米酣半盏。 如遍身痛。亦加前二味煎服之。
倘泄泻。去枳壳、加肉果、木香、诃子。 如产后浑身壮热。重加干姜。 如腹痛甚者。加桃仁、红花、玄胡索、三棱、 莪术。 或血块血枕痛。加前味可也。如四肢肿痛。加牛膝、乳香、没药。 如遍身肿浮。加大茯皮酒炒桃仁、没药、蓬术玄胡索。 倘恶露过多不止。加藁本、干姜、香附俱炒黑 若狂言乱语。□笑讴唱。加砂仁末。五分 投药汁冲。
产后十日之外。恶寒身热。发战呕吐。汗出腹痛。以手按之。而不痛者。大虚也。宜用
当归 人参 黄廿□氐 杜仲 陈皮各一钱 白芷 甘草各三分 白术 官桂各七分 香附五分 干姜八分 加姜枣煎服。
如泄泻。加莲肉七个 肉果五分 砂仁三分
如大热、大汗。大战者。大虚大寒也。加附子五分 沉香一钱
如按实愈痛者。属虚。更有瘀血。加丹皮、桃仁、红花、玄胡各一钱
壮气丸。 治产后恶心。
白术 干姜 半夏 当归 桂心 豆仁 丁香各五分 甘草二钱五分
右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六七丸。酣汤下。
产后宿食。腹痛身热。右手关脉沉滑有力者。是也。不可用此承气汤。巴豆丸。须于补药中。加消食之剂。其食自行矣。
莱菔子炒 人参 良姜 砂仁 甘草 陈皮 山查 右剂用姜三片。水煎服。立愈。
醒脾汤。 治症药料及加减。俱载在前。
产后脾胃虚寒泄泻。用
人参 白术 陈皮 白茯苓 莲肉 甘草 砂仁 乾姜 加姜枣煎服。为验极神。
如极虚者。加附子。 如气大陷者。加升麻、柴胡。
产后虚寒。泄泻不止者。用
米仁炒 干姜煨 人参 砂仁 白茯苓白术 莲子各一两 陈皮 山药各一钱 甘草炙八分
右共为末。米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八十丸。食远米汤送下。
产后脾胃虚寒。饮食不节。或多脾泄之症。用
香附米泔浸一宿控干炒四两 砂仁微炒二两 干姜炒紫二两
右为末。老酒米糊丸。空心米汤下八十丸。
的奇散。 治产后泄泻。恶露不行。此瘀血渗入大肠。为泻。分过则愈。虽洞泄不禁。下青黑色物亦验。
大荆芥四五穗。于盏内烧成灰。存性不得犯油气。入射香少许。煎沸汤。二三呻调下。此药虽微。能愈大病。毋忽。
产后痢疾。量情调气。健脾养血。不可妄下。及轻用寒凉之药。宜
当归 陈皮 黄连酒炒八分 白术 莲子七个木香 人参 甘草 加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产后疟疾。以滋补气为急。不可用常山草果等药。
人参 当归 川芎 茯苓 甘草 山查 白术 陈皮 柴胡 半夏
加姜枣煎服。
产后手足风痛者。产后风也。气血两虚。于补药内。加风药少许。
人参 桑寄生 牛膝 白术 秦芄 川芎各七钱 川归 红花 续断 黄蓍各一钱 官桂 白芷各五分 陈皮 独活 甘草 干姜各四分 右用姜枣水煎服。四五日有热者。去姜桂。加芍药。
产后手足痛者。外服温补之药不愈者。 四物汤。 二陈汤。 黄柏 白芷称之
右用姜水煎。空心服。四五服。全愈。不可执产后不用寒凉之药说。最宜权变。
产后瘀血流入经络。瘀血流入成痈肿。脐下成块。自小渐大者。或产难。因稳婆接生。指甲误伤经络。瘀血流入成痈。凝结是也。并服补药。加行血之药。小便腹角。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