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刚经讲录-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了三谛的道理,要怎样去修学呢?譬如你发心讲金刚经,天天讲,年年讲,尽此一生讲,生生世世讲,但是不许著相,这样子你就修学对了。你讲金刚经就是在‘庄严佛土’,但是不去著这个讲经有多少功德与讲经的相,你只要尽心尽力的去讲,这就是‘即非庄严’。你完全站在法布施的立场上去讲,以三轮体空的心去讲经,行法布施,这样子就与‘三谛’的道理相合。又譬如你作功德,随力随份,三宝门中来,三宝门中去,于三宝门中行布施时,供佛供法供僧,造佛殿,造佛像,给佛贴金,庄严佛身,这是供佛。印送经典,请法师讲经说法,这是供养法。打斋供众,为僧伽服务,供养僧众饮食、衣服、卧具、医药,这是供僧。把这些布施的功德回向法界众生,愿他们离苦得乐,自他同登菩提觉岸,这样随份随力的去行布施功德,而且不去著这个相,一著相就与大乘法不合,这样子修学就会导归于中道第一义谛,这种庄严佛土的功德将是无量无边的,这样子就是依三谛的道理在修学。

庚三、总以结示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的文法很特殊,他是由印度文法翻成中国文法的,鸠摩罗什在翻译此经典时,是在东晋朝姚秦时代,是用中国古文,加上印度文翻译出来的。因此现代的人读起来很难理解经义。经上释迦佛说法大都是用问答方式,一问一答,就像我们现在二个人在谈话,辩论这个道理一样,在这一问一答之间,把道理辩论明白,使大家都能明白为目的。经文绝不用高深难懂的文法与文字。这部金刚经的经文就是当时的中国古文,是由梵文翻成这种文字的,虽然是深奥难懂,但是若是你能够把金刚经的义理完全深入了解之后,读诵起来还是跟白话文一样。现在有人提出,要把古文的佛经翻成白话文,这个意见很好,但是这个工作不是简单轻松的。首先你要明白,用白话文做一些普通的文章,都已不容易把他作好,何况要依著艰深难懂的佛经义理翻成白话文章呢!经典上的道理,你没有完全了解以前,是无法究竟无缺的把佛经义理完全传达出来的,所以这个工作是很困难的工作。有的人就依著自己的意思,硬要把经文完全翻成白话,那叫做粗心胆大。为什么呢?因为他翻出来的经典,不懂的人还是看不懂,懂的人根本不去看。为什么呢?因为懂的人知道他翻得不够味,不懂的人看了他所翻的不同义理的文字,看了还是不懂。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把经文的道理究竟说明白。讲到这里,我还是鼓励各位,把金刚经的经文读熟悉了,把经文的义理了解熟悉了,这样读诵起来就会感到义味重重,不忍放手,这样就会越读越觉得古人翻译得微妙恰当,会出口赞叹不已。读诵金刚经没有什么艰难,所谓艰难的地方,是因你对文不熟,义不熟,只要你把经的文义都弄懂了,读诵起来就不会有障碍,一路通顺下去了。

现在讲总以结示,为什么要‘住心无住’这个道理呢?‘是故须菩提’,这‘是故’二字,是决定之词,这里就是要把前面说过的经文总结起来,固定最后决定的道理。不用‘是故’,难以总结前文。‘是故须菩提’,这句话是要表达前面经文中,须菩提与释迦佛,一问一答,为什么要授记无住,严土无住的道理,世尊再给他补充一下,这一段文就是要来作一个圆满总结。‘是故须菩提’,要知道‘庄严佛土,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之故及前面授记无住之故。‘须菩提’这是告诉当机者,‘诸菩萨摩诃萨’,这里是指著发心的人讲的,不是指那些已证圣位的菩萨。菩萨是大乘弟子,摩诃萨是大菩萨;菩萨是指发权教大乘心的人,摩诃萨是指发实教大乘心的人。这里不按证圣果的人来讲,这是依金刚经下面有一句明文,是‘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是为了发心的人说的。‘应如是生清净心’,那些证圣果的人,他的清净心已经生起来了,他才能证入圣果,所以‘诸菩萨摩诃萨’不是指著证十地菩萨,证等觉的菩萨,不指著证圣位,证圣果的人,而是通指发大乘心,发最上乘心的人而说的,应该这样的生起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我们的心被外面的六尘境界一染污,就不清净了,不清净的心,叫妄心。尘有染污之义,我们一生心一动念,都是对著外面的境界才生心动念的,你的眼睛看见外面的色境界,这就动了色的心,耳朵听见声音,你就动了声的心,你闻到香的味道,你就动了香的心,你吃了东西,尝到甜酸苦辣咸淡,你就生了味的心,身体上接触到冷暖涩滑,你就动了触尘的心。五个尘境虽然都没有去接触,但是你心里面在打妄想,这叫做法尘。一天到晚想东想西,心中不能了然无尘,都是在分别取舍上起诸尘劳妄想,一下子想东,一下子想西,心落个生灭不停,自生法尘,这样心就不能清净了。你能离开六尘,这个心就无所生了。现在叫你不住六尘,但心不落于断灭,生这个不被六尘所染的无住清净心。这个清净心不容易生,一生出来,心就解脱自在了。下面是总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无所住,是真心得自在的真实受用处,不被一切六尘所染,不住世间六尘境界,心安住在无所住中,这个心才清净。依禅宗的话头叫做‘净裸裸,赤洒洒’,这个清净心生出来,没有一念为六尘所染,昼夜六时中,这个心还是‘净裸裸,赤洒洒’,活活泼泼,这就叫做清净心。禅宗里还有一句话‘但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一些些’就是一点点。你有一念取著六尘的心,心就被六尘所染污,我们的真心原本就像大圆镜子一样,你被六尘所染,就像这个大圆镜上被擦上黑墨。心为什么会被六尘所染?因为你取执六尘,贪爱不舍,念念住著,你本来的无住真心才会被染污,这就是‘但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心印疏引禅宗的公案说‘直饶你寸丝不挂,万里无云,即虚空也该吃棒子’,意思是说我什么都没有,我空空洞洞跟虚空一样,你应该挨棒喝,应该要吃棒子,因为你虚空还没打碎,粉碎。参禅谈何容易呀!难在清净心生不出来,就是生出来他还会走动,你是不是能使他安住不动呢!如果昼夜六时都是清净心,那你成佛有份了。修顿超法门,不一定要等到三大阿僧祇劫,一念清净心,就与实相般若相应了。

你们要特别注意此处经文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金刚经的经心,也是金刚经的经眼。每一部经都有他最重要的核心,这个核心的句子,也就是全部经文的经心。这等于一个人的五脏六腑以心为主一样,也等于六根中眼耳鼻舌身意的眼睛是最重要的。你心中是不是开智慧眼,就在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上。你必须深深的把他的妙处抓到,再进一步的拿来受用,你才能会有开悟的一天。‘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八个字,大家要用心注意,作精深的研究。他是什么意思呢?了解了这个清净心是怎样生,你才能学会参禅,于学教上才会有大开圆解的一天,于参禅才会有个大彻大悟的这一天。现在举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公案告诉大家,大家听过了以后,也就知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八个字的重要性了。

禅宗由初祖达摩传入中国,传到惠能为第六祖,从六祖后禅宗大兴盛,遍布整个中国,以后就不再称祖师了,都叫做禅师。中国禅宗分成渐禅与顿禅。渐是渐次性的慢慢由浅入深,一步一步的来,五祖座下的神秀大师在中国北方传这种渐禅。顿禅是顿超的,由惠能大师在南方传布流通一顿超法门。神秀大师与惠能大师都是五祖弘忍大师座下弟子,一个在北方传渐禅,一个在南方传顿禅,这叫‘南顿、北渐’。可是以后,南方的顿禅大兴起来,而北方的渐禅慢慢的消失减退而失传。因此以后中国已没有渐禅,中国的禅宗完全是顿禅。禅宗遍及中国后,大多数的寺院都加上了‘禅寺’,如‘某某禅寺’,少数教下的才叫做‘某某讲寺’,那是少之又少,这就是禅宗遍于中国的原故。也有一部份的人说,禅宗遍于整个佛教,他代表佛教实践修行的精神。但是中国顿教禅宗是由谁发扬光大呢?就是由六祖惠能大师。六祖惠能大师的顿教禅是从那里出来的呢?就是打从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里出来的。六祖惠能大师从小父亲就别世了,母亲守节把他辛苦的养大,家里非常的穷困。他长大以后非常孝顺母亲,靠砍柴卖来的几个钱来过生活,生活非常清苦。每天要把山上砍下来的柴锯好劈好捆好,挑到城里面去卖,不是马上就可以卖得出去。有一天他把柴挑到路边,等著买柴的人来买,他站的地方正好是人家的窗口旁边,此时里面有一个居士在那里念金刚经,六祖惠能大师,他是有大善根的人,传说他是三地菩萨再来的。他在那里一听,马上就听懂了,这就是‘文字般若’现前,他听懂了以后就随文作观。人家在那里念,他就在那里作智慧观照,这个观想就是‘观照般若’。当他听到人家念到经文中的一段‘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下碰到了他的真心,就豁然开悟了。开悟后就不是一个普通的凡夫了,不跟凡夫的知见一样,他就进去请问这位居士说:‘请问老先生你念的是什么经典?’,老居士就告诉惠能大师,他所念的这部经典叫做金刚经。六祖惠能大师马上开口赞叹说:‘这部金刚经太好了。’老居士很惊奇,一个乡下打柴的年轻小伙子,只廿岁左右的粗大汉,你怎么知道金刚经好呢?六祖惠能大师就告诉他,我听到你念到经文上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里突然间就明白过来。居士一听就说,那你讲讲让我听听看,这个居士也懂佛理,但是没有六祖惠能大师懂得透澈。听完后马上惊讶赞叹,你这个年轻人了不得,真是稀有难见,你是宿世于佛法中有大善根的人,我这金刚经是跟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学来的,看来你是个有大善根的人,你应该再去亲近五祖弘忍大师,不要埋没人才。五祖在黄梅,黄梅在湖北,六祖这时正在岭南,就是现在广东少官。惠能大师就说:‘我是十分愿意去亲近五祖大师,不过我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我家里很贫穷,只靠著我打柴过生活,我不忍心抛下母亲。’此时这个念金刚经的居士一听,马上发了大心,要成就惠能大师的道业就说:‘你安心去亲近弘忍大师,你母亲我会把她接到我家里住,一切生活的费用我会供养她,这个问题你不用操心,我给你盘缠钱(旅费),因为这里到湖北的黄梅有好几千里的路程,你安心去好了,一切我都会帮忙你。’这就是六祖惠能大师听到这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的公案。从这个公案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件事,就是这个最初帮助六祖去黄梅亲近五祖的居士,真是太伟大了!要是没有他的发心帮忙,那时六祖惠能大师的因缘又不知会怎样!佛门中是讲因缘成就的,凡事都要因缘具足。佛法要我们在未成佛道先结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