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都举行了隆重的迁葬仪式,把王允遗骨安葬在许都北郊,清潩河的西岸。人们感念他的忠义,不断有人去祭奠,香火旺盛。
那天,迁葬仪式是由尚书令荀彧主持的,献帝没有驾临,曹操也是派儿子曹丕代他参加。曹丕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可他很有胆量。当场就向荀彧提出不满意见说:“皇上能派人从长安迁来王允尸骨安葬,为何不把我哥哥曹昂尸骨从南阳迁来安葬?再者,我父不来参加仪式,是因失子悲痛未消,而皇上不来是何道理?还有,皇上迁葬恩师,应该自己写一篇祭文,才合情理。”
荀彧说:“曹公子言之有理,本官一定禀告皇上。”
曹丕说:“说吧,我不怕。”
训 丕
汉献帝刘协思念王允忠节,迁葬许都,再修墓冢,遣虎贲中郎将奉节吊祭,旌表一代忠魂,总算完成了他的一桩心愿。可是,当荀彧、王保等人向他转述了曹丕的意见后,他有点生气,想找个机会教训一下曹丕。
一连几天,刘协耿耿于怀。迁葬王允的安葬仪式,刘协和曹操都没有亲自参加,这在小皇帝刘协心中,也觉得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他想:对外打仗,是曹操的事情;处理政务,是荀彧的事情;自己可以出头露面的机会太少了。像迁葬王允这样的事,自己完全应该亲自去的,那样也可以再扩大一些王允的影响,在朝中多出现一些像王允那样的忠臣。他想再亲自到王允的新坟上去祭奠,想到这里,于是他就去征求国丈伏完的意见。
正好伏完来后宫看望两个小外孙。刘协就说出了自己的心愿。他向伏完说:“我亲自去祭奠王允,行不行?”
伏完:“行。”
刘协:“我想亲自念一篇祭文,行不行?”
伏完:“行。”
刘协:“那就请您老人家替我写一篇祭文吧!”
伏完:“不行。”
刘协:“怎么不行呢?”
伏完:“皇上早已不是初通文墨,而是能够下笔千言,有物有序,颇有见地了,自己写吧。”
第38节:第六章 祭师训丕(5)
刘协:“你这不是逼着鸭子上架吗?”
伏皇后这时才在一边插言:“你这是怎么给老人说话的,让你自己写一篇祭文,怎么就是逼你呢!一你可以写出好文章,再者老人可以帮你修改一下。你要大胆下笔,今后批阅大臣奏疏,也要多下工夫才行哪。”
刘协说:“好。寿姐姐说的话很对,我自己来写祭文,我对恩师王司徒也最有感情。”
献帝刘协让赵兴传旨,宣召尚书令荀彧到金殿见驾。荀彧到后,献帝说:“朕想去王允墓前祭奠,你看什么时间去比较合适?”
荀彧:“现在还是炎热夏天,要不再过两个月,毓秀台也筑好了,秋分时节皇上祭天之后,再去祭奠王允好吗?”
刘协:“祭天与祭王允是两回事儿,朕想近时就去祭奠王允,爱卿以为如何?”
荀彧:“皇上要是一定要去祭奠王允,当然是什么时候都是可以的。”
刘协:“朕要文武百官陪同祭祀,可以不可以?”
荀彧:“皇上颁旨,百官陪祭,当然是文武大臣都要去的。”
刘协:“你去请曹公一同去,可以不可以?”
荀彧:“曹公军务繁忙,如若不能去,也请皇上见谅。其余事情,微臣都会妥善安排的。”
刘协:“你去向曹公说一下,到时候他若真不能去,也就算了。”
荀彧去向曹操汇报了这件事,曹操说了一个字:“去。”
夏末六月,仍然是骄阳似火。清潩河水滚滚南流,呜呜咽咽,好似在为新近迁葬在它西岸的王允司徒哭泣,又好像是在唱赞歌,谁也说不清楚。
献帝刘协圣驾到坟前举行御祭,百官陪祭,曹操也亲自来了,场面非常热闹。许都百姓闻讯,十里八乡的人们也都赶来看热闹,也都是对王允怀有敬意。
锣鼓喧天,爆竹阵阵。
汉献帝刘协,亲自宣读祭文。他读道:
故司徒王允,字子师,太原人。他是朕的恩师。一生光明磊落,廉洁奉公,恬静寡欲,忍辱负重。心存周勃之志,胸怀霍光之心,韬晦寻机,除灭国贼。戮董卓于长安北掖门外,扶王室于危难之中。人皆苟全性命于乱世,唯王司徒置生死于不顾。
平贼的余波未息,祸水的波澜又起。李傕、郭汜扰乱京师,兵围内庭,深宫一片混乱,内侍请朕宣平门平乱,也唯有王司徒相随。危急时刻,从楼上跳下,横剑贼将面前,血溅凤凰楼,为国捐躯。壮烈情景,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使顽石点头、匹夫起舞,使人惊叹、为之垂泪。
兹赖曹公迎朕于许都,朝纲稍定,国事日宁,朕思司徒忠烈,迁葬许都,再建墓冢,以慰司徒的在天之灵。愿恩师在九泉之下安息!
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献帝刘协读完祭文,已是泣不成声。百官与万民齐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献帝刘协一心迁葬王允,并御祭新冢,缓释了他内心时时怀念恩师的沉痛之情,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昭示王允的忠烈精神,给文武百官树立榜样。而曹操也亲自来参加这次御祭,他也要在各诸侯和黎民百姓面前,显示对皇上的尊重,以便更好地“奉天子以令不臣”。君臣的行动,也都迎合了民意。
当日,曹丕也随父来了。献帝命李武把他喊到身边,问他:“曹丕,朕采纳你的谏议,御祭王司徒,亲拟亲读祭文,你又有何感?”
曹丕童言无忌,说道:“陛下对王允的评价过高啦。”
刘协大为恼火,训斥道:“曹丕,朕告诉你,祭文所述,乃朕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亲有所感,而你什么也不知道,休得胡言乱语!”
曹丕并无畏惧,说道:“陛下息怒,依丕之见,王允有两大过失:一是逼死蔡邕,二是逼反李傕。”
刘协道:“曹丕,你又是不知内情,口出狂言。蔡邕是大文学家、大音乐家、大书法家,名声很大。朕父皇灵帝在位之时,就下诏让他书写了《熹平石经》,名扬天下。到朕即位,董卓任命他为左中郎将,朕也完全同意。董卓乱政伏诛,大快人心,蔡邕却因为给董卓收尸被王允下狱,不幸自杀。朕与王允都非常惋惜。至于李傕,他见董卓已除,假言愿降,而坚持割据一方,岂是真降!他攻入长安,王司徒舍生取义,朕也身受其害。董卓烧了东京,李傕烧了西京,此贼必诛!你父还将再征张绣,为曹昂等人报仇;朕也将命谒者裴茂借用大司马张扬所率之兵,去讨伐李傕。”
曹丕:“陛下知道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吗?”
刘协:“你怎么知道蔡文姬呢?”
曹丕:“她的父亲是我父亲的好朋友,我的父亲常常提起她。”
刘协:“朕告诉你吧,她是一个美才女,朕在东逃的途中,还见到了她,后来被羌兵冲散,官兵百姓死伤无数,朕至今万分痛心。从那时起,也就不知蔡文姬的下落了,生死难料。”
这时,曹操走了过来,说道:“只要蔡文姬还活着,我一定要把她找回来。”
第39节:第七章 妍姣二妃(1)
第七章 妍姣二妃
毓 秀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八月,秋分。
许都皇城西南隅的毓秀台刚刚建成,这是曹操专为小皇帝刘协准备的祭天的地方。
许都分为内外两城,内城即皇城,周长九里二百一十九步,约五百亩见方,地面高出平地丈余,是许国古城;外城,约为内城的四倍,这是曹操迎献帝都许后所扩建的。毓秀台位于皇城的西南角,高四丈五尺,占地约六亩。台上的祭祀场所,四周雕栏玉砌,正中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坛庙,叫玉皇殿。庙顶为圆锥形,庙基为方形,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说。殿中有一尊塑像,仪表端庄,叫玉皇大帝,或称天帝,百姓呼为老天爷。传说人间的皇帝就是天帝的儿子,故称“天子”。修建毓秀台,就是专供天子刘协在每年的春天和秋天祭祀天地之用,以祈丰年。秋分祭天,也叫告天,就是人帝向天帝告慰之意。
曹操实行屯田,给官民带来了丰衣足食,改变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局面,许都地区成了“人心向天子,万民赞曹侯”的天下。城郊四周,花团锦簇,桑林遍地;五谷丰登,碧波涌天,到处是一派繁荣景象。天子刘协登上毓秀台祭天,司空曹操率百官陪祭,站在远处观望的百姓,熙熙攘攘,人山人海,禁军兵士在毓秀台四周认真警卫,保证皇帝和大臣的安全。秩序井然,热闹而不混乱。
告天的仪式完毕之后,献帝刘协想到城外郊野转一转、看一看,曹操满口答应。小皇帝刘协乘坐辇车,曹操骑着一匹大红马,陪同献帝到郊外视察。这时秋作物都已收割结束,家家大囤满小囤流。农民都在地里整地种麦。有用锨挖的,有用锄头刨的;也有用牲口犁耙的。这种繁忙欢乐的景象,是小皇帝从来没有见过的。他下了辇车走向一位正在干活的老农,问道:“你整理这地,准备种什么?”
老农正在用耙耧地,就停下耙说:“准备种小麦。”
献帝问:“到什么时候才能种上小麦?”
老农说:“现在还不到时候呢?”
几个青年农民围过来,他们一起背着农谚说:
秋分早,
霜降迟。
寒露种麦,
正适其时。
小皇帝刘协不懂这农谚的含义,问老农说:“他们说的是什么意思?”
老农解释说:“现在是秋分时节,种小麦还有点早,等到寒露时节,种小麦正合适,若要等到霜降,再种小麦,那就有点迟啦!”
刘协与农人告别,来到一条大河边。他登上堤岸,看到大河两边到处都是桑田。片片桑树林里,都有姑娘们在采摘紫红的桑葚,一片欢声笑语。
就在这金秋晴朗的时日里,献帝刘协却萌动了春心,他想到了在洛阳一条老河边邂逅的两位姑娘。两位姑娘帮他摘的紫红桑葚又酸又甜,时过一年了,那味道现在在他嘴里还能回味出来。正好那时在两位姑娘离开之前,赵兴也赶到了,赵兴也许还记得当时的一些情况。他这时就问身边的赵兴说:“赵兴,你还记得去年在洛阳为朕摘桑葚的那两位姑娘吗?”
“记得,记得。”
“你还记得她们姓什么吗?”
“好像一个姓张,另一个姓潘吧?”
“你还记得她们的名字吗?”
“启禀皇上,奴才忘记了。”
小皇帝刘协记得,他说:“一个叫张妍,另一个叫潘姣,对吧?”
赵兴说:“对对对,皇帝记性真好,一点不差。”
刘协又问:“她们的长相你总该还记得吧?”
第40节:第七章 妍姣二妃(2)
赵兴说:“记得,记得,张姑娘是个瓜子脸,潘姑娘脸形稍微圆一点,反正两个人长得都很好看。”
刘协又问:“你看清楚她们脸上长有黑痣吗?”
赵兴说:“那时只有一会儿工夫,奴才怎会看得清楚呢?再说当时皇上一直瞅着她们,奴才也就不敢多看。”
刘协说:“张姑娘眉心上有一颗黑痣,潘姑娘下巴有一颗黑痣,真是巧合,我无意中一看就记住啦。”
曹操这时听得有点不耐烦了,他说:“皇上一直和赵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