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鲁迅评传-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國I ?±^1 X ^ X 〃^…^…^〃 ^…^^…^ 1。  ?、 :
鲁迅评传
便在也是伏园所办的《贡献》上登出,上有郑重的小序,说明着我托词不载的
事由单。〃①在鲁迅看来,这又是《新青年》的旧戏重演了。他有几句沉痛的结
语:〃虽然因为毁坏旧物和戳破新盒子而露出里面所藏的旧物来的一种突击
之力,至今尚为旧的和自以为新的人们所憎恶,但这力是属于往昔的了。〃② 从那一时期的政治社会气氛来说,鲁迅之在上海,处于国民党政权之下,
也和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京时代,并无不同,甚至更低沉得多。他之所以转向积极反抗的路,也还是这一种低沉的气压迫出来的。他曾经这么说过:〃倘若有人问我,可曾预料在4革命'的广州也会有那样的屠杀?我直说,我真没有料到。姑不论我也是抱着《美梦'到广州去的,在那里,还在'合作'时候,我就亲眼见过那些嘴脸,听过那些誓言。说我深于世故,一切世故都会没有用的。……还是太老实、太相信了'做戏的虚无党真上了大当……我终于吓得口呆目瞪……血的代价,得的教训就只有明白了这上当。〃③
他说:〃我只是弄弄文字的人,以为对于战斗的青年有些小帮助,有时还是特意为了满足他们的希望而鞭策自己,政治上的事情不曾怎样去细想过。到我那里来的青年,有的大概真是共产党员罢,但我也只是风闻,他自己不说,我是不去问的。头几天还见过面的,忽然知道他已经不在世上了。〃〃这回也还是青年教训了我。……我相信进化论,以为青年总胜于老人,世间压迫杀戮青年的大概是老人,老人要早死,所以将来总要好一些。但是不然,杀戮青年的,就是青年,或者告密,或者亲自捕人。过去军阀杀青年,我悲愤过,这
回我还来不及悲愤,早已吓昏了。我的进化论完全破产!。〃④他看见了新的
阿0时代,一切,一切,都是如此。
从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一年,这五年间,蒋介石所发动的内战(所谓〃剿
共〃以外的军阈战争),以及国民党内部的〃苦迭打〃,一直不曾停止过。其间有蒋汪合作时期,也有蒋胡合作时期,有改组派南走粤北走燕与地方军阀合
作反蒋的时期,也有西山会议派与地方军合作反蒋的时期。就为政局动荡不
①②③④
《鲁迅全集》第4卷,第176页。同上书,第179页。
转引自《冯雪峰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9页。同上书,第149、150页。

定,所以控制文化的力量有强有弱,有紧有松。对于鲁迅大体是不利的,却也
没有什么大不利,因为他一直过着《且介亭》生活(鲁迅晚年的杂文,都以〃且介亭〃为名。〃且介亭〃即〃租界〃二字之半,意谓住在北四川路底,过着半租界
生活〉。上海以外,当然是国民党党老爷的天下,对于书报的检查,各行其是, 对于上海出版界是大不利的。
鲁迅曾在《二心集》的序言,说到一九三〇年间他自己的生活。他说:当
十九年的时候,期刊已渐渐的少见,有些是不能按期出版了,大约是受了逐曰加深的压迫。《语丝》和《奔流》,则常遭邮局的扣留,地方的禁止,到底也还是敷衍不下去。那时;他能投稿的,就只剩了一个《萌芽》,而出到五期,也被禁止了,接着是出了一本《新地》。此外还有曾经在学校里演讲过两三回,那时无人替他记录,他说:当时讲了些什么,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只记得在有一个大学里演讲的题目,是《象牙塔和蜗牛庐》。大意是说:象牙塔里的文艺, 将来决不会出现于中国,因为环境并不相同,这里是连摆这〃象牙之塔〃的处所也巳经没有了;不久可以出现的,恐怕至多只有几个蜗牛庐。蜗牛庐者,三国时所谓〃隐逸〃的在那焦先曾经居住的那样的草窠,大约和现在江北穷人手搭的草棚相仿,不过还要小,光光的伏那里面,少出少动,无衣无食无言。因为那时是军阀混战,任意杀掠的时候,心里不以为然的人,只有这样才可以苟延他的残喘。但蜗牛角里哪里会有文艺呢,所以这样下去,中国的没有文艺, 是一定的。
自从鲁迅加入了左联,左翼作家拿着苏联的卢布之说,在当时的大小报上纷纷宣传起来。他说:〃卢布之谣,我是听惯了的。……上海《晶报》上就发表过《现代评论》社主角唐有壬先生的信札,说是我们的言动,都由于莫斯科的命令,这又正是祖传的老谱,宋末有所谓'通虏,,清初又有所谓'通海,,向来就用了这类的口实,害过许多人们的。所以含血喷人,巳成了士君子的常
经,实在不单是他们的识见,只能够见到世上一切都靠金钱的势力。〃(!^唐有壬,汪精卫派要角之一)
一九三一年舂间,鲁迅曾经替美国《新群众》月刊写过一篇报道文字,题为《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曾经说过:〃现在,在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的
文艺运动;其实就是唯一的文艺运动。因为这乃是荒野中的萌芽,除此以外, 中国巳毫无其他文艺。属于统治阶级的所谓'文艺家、早已腐烂到连所谓《为艺术的艺术'以至'颓废,的作品也不能生产,现在来抵制左翼文艺的,只有诬蔑、压迫、囚禁和杀戮;来和左翼作家对立的,也只有流氓、侦探、走狗、刽子手了 。〃①(禁期刊、禁书籍,不但内容略有革命性的,而且连书面用红字的, 俄国的作品,连契诃夫和安特莱夫的有些小说,也都在禁止之列)
他又说:〃这样子,左翼文艺仍在滋长。但自然是好像压于大石之下的萌芽一样,在曲折地滋长。所可惜的,是左翼作家之中,还没有农工出身的作家。一者,因为农工历来只被压迫,搾取;没有略受教育的机会;二者,因为中
国的形象一的方块字,使农工虽是读书十年,也不能任意写出自己的意见。〃②他的话当然是带愤激之情说的,可是十分真实的。
《鲁迅全集》第4卷,第270页。
同上书,第274页。十六晚 年
鲁迅在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去世,那时还只有五十六岁。他患肺结核
症,是一种可怕的病症。据肺病专家美国13医师的诊断,鲁迅是最能抵抗疾病的人。关于这一点,鲁迅在他的《死》中,有一段最有趣的记叙:〃大约实在是日子太久,病象太险了的缘故罢,几个朋友暗自协商定局,请了美国的0医
师来诊察了。他是在上海的唯一的欧洲的肺病专家,经过打诊、听诊之后,虽然誉我为最能抵抗疾病的典型的中国人,然而也宣告了我的就要灭亡;并且说,倘是欧洲人,则在五年前已经死掉。这判决使善感的朋友们下泪。我也
没有请他开方,因为我想,他的医学从欧洲学来,一定没有学过给死了五年的病人开方的法子。然而0医师的诊断,却实在是极准确的,后来我照了一张用X光透视的胸像,所见的景象,竟大抵和他的诊断相同。〃①那是那年五月
间的事,再挨了四个月,他便去世了。
笔者就把一九三二年以后,鲁迅在上海这五年,属之于他的晚年。他晚年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淞沪战争爆发。原来,日本军阀的侵略东北,发动于先一年的九月十八日。那晚,日军攻陷了沈阳,便是有名的〃九,一八〃事件,那年冬天,整个东北都沦陷了 ,这一年的一月二十八日晚间,日军突犯闸北,我驻防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迎战,也正是有名的〃一 ^ 二八战役〃(这一战役的经过,可参阅拙著《中国抗战画史》〉。那时,鲁迅的寓所正在火线中,他们一家的遭遇,见之他给许寿裳的信札中颇为详尽。
甲)二月二十二日信季芾兄:
因昨闻子英登报招寻,访之,始知兄曾电询下落。此次事变,殊出意料之外,以致突陷火线中,血刃塞途,飞丸入室,真有命在旦夕之概。于
二月六日始,得由内山君设法,携妇孺走入英租界,书物虽一无取携,而大小幸无恙,可以告慰也。现暂寓其支店中,亦非久计,但尚未定迁至
何处①。
注)一月二十八日下午,日方所提要求条件,我方已完全接受, 而曰军仍进攻闸北,故云〃殊出意料之外〃。
乙)三月二日信季芾兄:
顷得二月二十六日来信,谨悉种种。旧寓至今日止,闻共中四弹,但
未贯通,故书物俱无恙,且亦未遭劫掠。以此之故,遂暂螓伏于书店
上,翼不久可以复返,盖重营新寓,为事甚烦,屋少费巨,殊非目下之力所
能堪任。倘旧寓终成灰烬,则拟挈眷北上,不复居沪上矣。
被裁之事,先已得教部通知,蔡先生如是为之诛法,实深感激。惟数
年以来,绝无成缋,所辑书籍,迄未印行。近方图自印《嵇康集》,清本咯
就,而又突陷兵火之内,存佚盖不可知。抆部付之淘汰之列,固非不当, 受命之日,没齿无怨。现北新书局尚能付少许版税,足以维持,希释念
为幸②。
注)鲁迅原任囯民政府大学院〔后为教育部)著作员,到此被裁。
丙)三月十五日信
季芾兄:
快函已奉到。诸事至感。在漂流中,海婪忽生疹子,因于前曰急迁
鲁大江南饭店,冀稍得温暖,现视其经过颇良好,希释念,昨去一视旧寓,除
迅震破五六块玻璃及有一二弹孔外,殊无所损失,水电瓦斯,亦已修复,故
评拟于二十左右,回去居住。但一过四川路桥,诸店无一开张者,入北四川
传路,则市廛家屋,或为火焚,或为炮毁,颇荒漠,行人亦复寥寥。如此情
形,一时必难恢复,则是否适于居住,殊属问题,我虽不惮荒凉,但若购买
《鲁迅全集》第12卷,第67页。
同上书,第69页。
食物,须奔波数里,则亦居大不易耳。总之,姑且一试,倘不可耐,当另作计较,或北归,或在英法租界另觅居屋,时局略定,租金亦想可较廉也①。
注)三月二日,淞沪战线,我军后退,双方巳入半休战状态。
一九三一年以后,鲁迅并不想住在上海,他的心意中还是怀念着北京,北京的文化空气比上海切实,但是,长城战役以及塘沽协定以后的华北,已经逐渐变色,文化人纷纷南下,他当然不能再北去了。上海以外的城市,他尝试过厦门和广州,也是不适合他的久住的,结果,只能在上海住下去。他所住的北四川路底山阴路大陆新村,乃是半租界范围,属于日本军人的势力(日海军陆战队建造一所堡垒式的司令部,恰在北四川路底,山阴路一带都在机枪扫射中)。在那样恶劣的政治空气中,他不能不在半租界地区苟安着,帮着他的忙,有一个久住上海经营书业的内山完造(他在北四川路底开了一家内山书店)。鲁迅和内山交游之密切,在一般朋友之上,我们从他们两人的谈话中可以看见。鲁迅差不多在重大困难时,总能获得内山的帮助,而内山恰巧是一个曰本人;在那个中日仇恨益深的时期,这样的交谊,也是十分困难的。我们且看内山回忆录中所说到的他们之间的谈论片断,其中有着最丰富的人情味。有一天,鲁迅对内山说:〃老板,孔老夫子如果此刻还活着的话;那么他是亲日呢,还是排日呢?〃内山笑道:〃大概有时亲日,有时排日吧。〃鲁迅听了 ,他就哈哈大笑起来了。他们接着又谈到时事上去,鲁迅问他:〃老板,你以为胡汉民到不到南京来?〃内山说:〃我不晓得,政治家的动向,对于我是没有兴趣
的,所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