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尊之奋起-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氏好容易才止了哭,他们吃晚饭之后天也黑了,之前尤氏哭了一通,也没有闲话的情致,便各自散了去洗睡。晚上他们家是黑的,他们家太穷,灯自然是买不起的,现在还是春天,晚的比较早,这个时候已经刷黑了,顾荣也就不抄书了,留着明天抄,现在急也没有用。
  第二天一大早,顾荣便起来了,随便吃了个窝窝头就翻开史书开始抄,前几天抄了一本论语,习惯了这个硬笔和研磨,书写的速度加快了很多,一个早上能抄五千字,抄了这个五千字,顾荣也了解到了不少的东西。大华国的开国皇帝的确是穿越的,顾荣可以肯定,现在这个世界的文字,制度法令,几乎都出自她手,四书五经等书也是她大肆宣传,以此作为教科书。开国皇帝亦是姓秦,后人封之秦始皇,出身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却不爱诗书只爱钱财金帛之物,做起商人,富甲天下。后因当皇荒淫无度,凌虐乡民,便打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名义起兵造反,最后推翻旧制度,建起大华国,建国之后大力发展商业贸易,国富民强,乘机统一四国,形成如今的大华国。然现在距离统一国家的战乱年代已是百年,历代皇帝遵照秦始皇遗诏励精图治,如今大华国正处于昌明隆盛之时,商业蓬勃兴起,百姓安居乐业。而大多人效仿秦始皇经商,文人却也清高只是骨头里也都带着钱味,她们以此为荣。
  顾荣感慨于有了先人的劳苦,才得与福泽后世,她这个无名之辈还是好好做她的好公民吧,‘达则兼济天下’的前一句是‘穷则独善其身’嘛。顾荣还真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她唯一一次的冲动就是不顾家里的反对,刚从山沟沟里出来便跑去当了一个苦哈哈的女兵,混了几年出来什么都没有,只是想找个工作有肉吃就好,没想到她居然就悲催的来到这里了。
  突然听见门外有敲门声,顾荣以为她爹或者顾鱼会去开门,也就没有动,继续抄书,现在她写字比原来好了一些,看起来更合眼干净,顾荣也抄的越发的得心应手。过了一会儿,门还响着,顾荣疑惑,难道他们出去了?走出她的屋子去开门,一拉开门,看见门外站着一个男子,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只是没想起来,疑惑的看着他。
  而男子明显没有想到是顾荣来开门,双颊晕红,衬着桃红的绵袄更是姣若春花,微低着头,耳边簪着莹白的珍珠簪子挂着流苏微微摇晃。抓着手中的篮子紧了紧,细声细语的开口说话:“顾姐姐,顾婶爹不在么?我娘昨个刚从江南回来,带了许多江南的物事,我爹爹叫我来拿给顾婶爹瞧瞧,叫他也选几样欢喜的留着,也给鱼哥儿带了新鲜花样儿给他戴。”
  ……顾荣不知道怎么接话,这个这个,好囧,尴尬的不知道怎么办,身体僵硬,面容拉长,额头冒汗。这时尤氏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哎,宇哥儿啊,可巧了,刚回来就见了你了。”尤氏抱着一个菜篮子,走进一看,见着宇哥儿双颊通红,脖子都染了色,娇羞的立在一边,在看顾荣尴尬不知所谓,尤氏一顿,接着眼睛一亮,更是仔细的打量了宇哥儿一遍,他穿着桃红白梅袄,水绿的罗裙,今年也有十二了,身子发条似的长,以后还会抽高,但现在一看也看出纤纤玉立,窈窕非凡,尤氏越发的满意,这样的顶尖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找不着。
  尤氏心里盘算好了,看见顾荣大刺刺的堵在门边,用手点了她一下,“真是个木鱼脑袋,就堵着门儿,也不让宇哥儿进门歇着。”接着拉过宇哥儿亲热笑语:“她真是这些天抄书都抄的傻了,整天眼里就只有书,一大早饭也随便吃,就忙忙的弄她的书去了,整天除了她的书,眼里再没人儿,你也别恼她让你站门外了。”
  宇哥儿低着头,轻声慢语:“婶爹说什么话呢,顾姐姐可是读书人,看书上进,我哪里能怪罪了去,我也不是那些不知理的。”“好好,宇哥儿这话可是真贴心,以后谁娶了去,那才是好福气呢。”尤氏微微试探,逗趣之时也不忘看他反应。宇哥儿的脸刷的全红了,瞥了顾荣一眼,娇嗔:“婶爹,你,这话,再说我可就不依了。”尤氏一看,心里喜乐,笑呵呵的讨饶,也不打趣他了,只带着他进屋里说话。
  顾荣觉得她已经风中凌乱了,阴阳颠倒果真需要好强悍的心脏来负荷啊,听着男人用男人的声音,羞怯不已的娇嗔细语,以男儿的身姿做着娇羞状,这其中滋味,外人不足以道也……
  顾荣没跟他们一起,去了她的屋子,继续抄她的书,她真的不想在听见那两个男人的对话了,她不想英年早逝……顾荣毛骨悚然了半刻钟,才恢复过来,执起笔便认真的开始写,一笔一划都是一丝不苟,脸色严肃认真。
  这一写,又是半日功夫,直到尤氏开口叫她,顾荣这才停了下来,出去伸了个懒腰,摇摇手臂,写字久了,手酸麻,还有些胀痛。顾荣摆手摆脚的走向尤氏,突然身体一顿……他怎么还没走啊,顾荣觉得她又开始鸡皮疙瘩起身。尤氏拉着宇哥儿的手,笑呵呵的对着顾荣:“姐儿,现在天也晚了,你去送送宇哥儿,我还要做晚饭呢,你仔细些,啊。”
  顾荣看看天色,昏黄的天边还飘着几朵乌云,太阳也挂山脚的,这太阳要一落,便真的黑了,一个小男孩一个人走的确让人不放心,也就点头应了。
  顾荣慢悠悠的在前面走,而那个小男孩埋着头,跨着小脚急急的跟着,总是落后顾荣好大距离。恩,顾荣脚步跨的更小,走的更慢,男孩也终于恢复的正常的走路。顾荣摸了摸额头,真是非常不习惯啊,她第一次感觉到这里男人的弱小,她慢慢的晃悠,人家还得跟着她跑,囧,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顾荣依着龟速走向张家,这条路她去过一次,就是那个巧姐带着她去‘文清’店的时候路过,顾荣记路的功夫可以说是过目不忘,所以她完全不担心迷路。只是得耐心的以龟速爬着前行……
  而张宇走在后面,看见他前面的顾荣,身姿挺拔,跨着大步,走得豪迈潇洒,张宇低下头,心跳如鼓,可是看着他落后了那么多,便加快脚步,只是怎么总是追不上顾荣的脚步,微微紧张,抓着裙角不断的加快脚步,后面更是小跑了起来,微喘细细。而顾荣居然体贴的放慢了脚步,张宇脸颊涨红,埋着头,也开始恢复正常走路。
  顾荣有生以来走的最慢的一次,不知道用了多久,终于到了张家的门口,顾荣终于松了口气,这种龟速,简直是累人,怎么可以走那么慢,真是太不可思议了。顾荣敲了门,张家姆爹来开门,一见顾荣,往后一瞧,见他家宇哥儿满面春情,再从上到下瞧了顾荣一会子,顾荣不说多高大英武,但看着斯文有礼,识字,前途只要去求了,哪有不好的?以前虽说浑,现在可不是改了许多,他家姑妈可是极是赞赏这顾荣,她看人可没出过错,她说是个好的,自然就是个好的。而他家儿子的表情,看来顾家姆爹也是满意,看来这事儿合拍,便抿嘴笑了,“荣姐儿来了,来,进门,吃过了饭在回去,今儿我家婆娘刚回来,做了好吃的,你爹也真是的,叫他他倒还说什么荣姐儿没的脸儿来,他也不来。这话真该打嘴,我们是什么情分,当初那事可也怪不得你,来来,进来吃饭。”
  说着,也不容顾荣反驳,便回头叫道:“当家的,荣姐儿来家里吃饭来了。”




☆、8借机

  顾荣看张家姆爹这么热情,很是莫名其妙,不过还是拒绝了,“不了,我爹在家等着我回去吃饭呢,以后有时间我请张大娘吃饭。”
  张氏张口再要留,突然宇哥儿拉了他的袖子,微摇头。张氏不知怎么回事,但也就只得作罢,“那行,那你也先进个门,看看你大娘,她刚回来还叨念你来着。”顾荣看是推不过,也就跟着进了他家。
  刚进大门便与她家大大的不同,张家的院子是一个传统的四合院,北房,南座,东西厢房,垂花门影壁,雕梁画栋。进了门,便是一扇红字大幅影壁,院子宽敞清明,栽种象征“金玉满堂”的玉兰和海棠,过了院子,到了正厅,张氏撩起油绿色的棉布门帘,让顾荣进去。顾荣一进去,屋里多宝阁上摆放着各式古董陶瓷,精细古典。顾荣一眼便看见一个高高瘦瘦的速发女人站在正椅之前,椅子红木刷漆,设有秋香色银线丝靠背,而女人穿着宝蓝绵绸长衫,背着手,在看墙上一幅书画,双耳不闻外物。
  顾荣站着,也不打扰,也看墙上,一幅仕女图,拿着团扇,神色肃穆眺望远方。顾荣半天没看出这幅画有什么可以深思的,但还是呆站着,半响,女人转过身来,盯着顾荣目不转睛,目射寒光,顾荣依旧镇定异常,神色不动。张坤最后抚掌大笑:“好,好,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真女子也。也不愧你娘多年的栽培,也不负我对你的厚望。”顾荣一拱手:“大娘的恩情厚待自是不敢忘。”张坤摆摆手,便是一番情深意切的叮嘱,不外乎生计前程,多做打算。顾荣一一答是。
  最后顾荣出了张家,依旧一头雾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想想就罢了,无关紧要的事多想无益。顾荣大步走回家。进了门,尤氏已摆好饭食,见了顾荣,笑的异常欢快:“姐儿,回来了,我还以为你要跟张大姐吃酒呢,这就回来了?”最后一句话问出,细细盯着顾荣,顾荣一无所觉,点点头,没说什么,拿起饭碗就开始吃。今天尤氏买了菜,还有丁点碎肉,居然还煮了米饭,虽是糙米,但好歹也是米。顾荣疑惑,今天他怎么这么开心,伙食这么好。只是她怎么老觉得今天的事都很奇怪,但又说不出哪里奇怪,就是让她浑身不自在,甚至有些汗毛直立。
  顾荣甩甩头,安静的吃饭,饭后簌了口便要去屋里躺下,掀开门帘的时候,顾荣一顿,原来她没注意,今晚去了张家回来才发现她家的门帘原来是破布夹着裂竹条合成,顾荣心里有些不平静,她家真是破的不能在破了,她想把他们的生活条件提升起来,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睡着柴禾,毡着破布,吃食连基本的保证都没有,在北方,一个冬天就可以将他们全部拖垮。
  晚上翻来覆去的,大半夜终于才睡下了。第二天更早的起来,全神贯注的抄书,直到天光大亮,尤氏一催再催这才去吃了早饭,饭后又是严肃认真的抄书,整天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抄书吃饭便无二事。这般日子过了大半月,顾荣将手中的书都抄完了,不得已,才要出门去‘文清’拿了新书再抄。顾荣看着出自她手中的书籍,悠然产生一种自豪感,突发奇想,是不是她也去赶考?若是她将书都抄过了一遍,算是博览全书,知识渊博了吧?
  这个念头不过一秒便消散了,依据这里的现实,一般人家供个读书人恐怕也要倾家荡产。书本这般贵,私塾束脩高可吓人,而且现如今私塾只收世家子弟或是商家嫡子,贫民踏入私塾的机会可望而不可即。如果是现代,她可以自学然后去考试,考个公务员,但是在这里,要考试,就要入学,有了老师的保荐才能入场考试,否则一切视为无效。所以当今的文人清贵非常,亦是傲慢喜财,她娘不知道当初怎么入得学还考了个秀才,但是她的确是没有门路的,所以在做着对于文人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