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立群读史记 秦始皇-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斯只好认罪,因为要是不认罪,很可能把他打死,他受不了重刑就认罪了。李斯就等着将来的复查,反正秦二世要派人复查的,赵高也明白秦二世一定会派人复查,赵高怎么办呢?他事先就派了十几拨人,都是他的门客假装成秦二世的御史、谒者来复查案件,这些人一说我们是奉二世皇上的命令来复查案件,李斯就马上翻供,这一翻供,这些假钦差就立即变脸,把李斯给重打一顿,等李斯的伤稍微好了一点,又来了人,说我们是秦二世的使者,李斯又翻供,又一次往死里打。李斯连吃了几次亏以后不敢翻供了,到了秦二世真派人来的时候,李斯竟然不敢翻供,还以为是赵高的门客,李斯就全部认罪,承认自己谋反,承认自己有罪。于是马上就报到秦二世那去了。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李斯是个政治家,赵高是个阴谋家,政治家永远是斗不过阴谋家的。赵高这一招把秦二世,把李斯两个人全骗了。秦二世拿到李斯签字画押的口供,还非常感激地对赵高说,说如果没有你,我差一点被李斯给骗了,所以就判决李斯死刑,这才有了开始的处死李斯全家,灭三族。李斯一死,赵高就堂而皇之当上了丞相,当然他这个丞相前面加了个字,叫中丞相,所谓中丞相,就是中国古代的官,只要加个“中”,都是可以自由出入皇宫的。这样李斯就走完了自己一生流血的仕途。
  '画外音' 对于李斯的死,有人认为李斯对秦王朝忠心耿耿,最终反受冤屈而死,令人同情。但也有学者认为李斯是一个极端自私,贪生怕死的小人,为了个人利益,他陷害老同学韩非;为迎合秦始皇,他建议焚书;为保住自身,他参与沙丘政变陷害忠良。李斯最终被赵高诬陷,惨遭杀害,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那么,对于李斯之死的真正原因,王立群老师又有怎样独到的见解呢?
  李斯作为一个两朝元老,开国元勋,他为什么会被杀呢?也就是李斯之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觉得是三条:第一,赵高野心勃勃;第二,李斯难辞其咎;第三,皇帝制度难抗,这三条是导致李斯死亡的主要原因。我们先说赵高,赵高在沙丘政变之前,只不过是一个赶车、管大印的一个小官,沙丘政变以后,他做了郎中令。而赵高的野心是没有止境的,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有一句成语,叫欲壑难填。赵高已经做了郎中令,郎中令是九卿了,他满足了吗?他还没有满足,他还要设计把李斯除掉,因为除掉李斯以后,他就可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手握重权的丞相了,那比郎中令的职位要高得多,郎中令不过是皇宫的警卫司令,他要做了一个丞相,那个权力当然远远高于郎中令的权力了。所以赵高诱骗李斯去进谏,然后三次在秦二世正和美女玩得高兴的时候,让李斯去打秦二世的兴头,最后导致李斯被杀。其实赵高这个人一直在借刀杀人,他先借胡亥之手杀扶苏,二借胡亥之手杀蒙恬、蒙毅,再借胡亥之手杀李斯,而且每一次都做得很成功。所以李斯应当说是被赵高作为一个政治对手除掉的,这就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李斯难辞其咎。李斯自己有责任啊,自己虽然是被冤杀的,但是他的被冤杀,其实他自己有很大责任。李斯责任在哪儿呢?第一,助纣为虐,篡改遗诏。沙丘政变没有李斯的参与不可能成功,这叫助纣为虐,篡改遗诏;第二,鼓励秦二世严刑峻法,这还要牵扯到李斯的一封很有名的上书,叫《行督责书》。督是监督,责是处罚,李斯在自己的儿子受到审查的时候,他曾经给秦二世上过一封《行督责书》。李斯流传到今天,最有名的是三篇奏书《谏逐客书》、《行督责书》、《狱中上书》,这三篇奏书中间,被大家所熟悉的是《谏逐客书》,《谏逐客书》历代王朝的文学选本都选它,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还选它,《谏逐客书》非常有名,所以《谏逐客书》为李斯赢得了千古芳名。而《行督责书》给李斯带来的是千古恶名,因为他这个《行督责书》就是要皇帝对大臣和百姓进行严厉的监督处罚。这样一来,秦二世在专制独裁路上就越走越远,这个独裁和专制越发展,李斯的死就越成定局。秦二世本来就是专制独裁,这一封《行督责书》导致了秦二世更加专制、更加独裁,皇上越专制越独裁,他杀个把大臣越不当回事,那么李斯之死不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吗?这就是说李斯对自己的死亡也是难辞其咎。
  最后一点是皇帝制度难抗。李斯之死和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息息相关,皇帝制度使皇帝凌驾于所有的大臣之上,大臣的生死荣辱,完全取决于皇帝的一句话。这样一来,专制制度使一切大臣都无法行使自己的职责,一切都以皇帝的是非为是非,以皇帝的好恶为好恶,大臣们揣摩着皇帝的意图去说话。当一个王朝、一个政府所有的大臣,所有的官员都要看着上级的脸色去行事,揣摩着上级的意图去办事的时候,这个政府、这个王朝,其实已经完全失去了活力了,失去了它生存的基础,这个王朝就会迅速地腐朽。所以秦始皇制定的这个皇帝制度,也是导致李斯之死的重要原因。那么,秦帝国的政坛在李斯之死以后就能够稳定下来了吗?赵高掌权后能够平安无事吗?风雨飘摇之中的秦帝国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已经死去的冥冥之中的秦始皇,将会用怎么样的复杂心情看着他死后发生的这一幕一幕的血案呢?我们下集再讲,谢谢大家!
  39:胡亥之死
  '画外音' 上一集讲到,赵高为了大权独揽,他用阴谋诡计扳倒了两朝老臣李斯这块最大的绊脚石。在秦始皇沙丘病故的短短两年之内,赵高先后参与杀死了秦始皇的钦定继承人扶苏,重臣蒙毅、蒙恬,以及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子女。最终赵高用沾满了鲜血的双手,铺就了自己的权力之路。据《史记》记载,李斯死后,秦二世就拜赵高为中丞相,国事无论大小,一律取决于赵高。按理说,赵高此刻可以高枕无忧,尽情享受权力的快感了,然而赵高还不知足,他竟然又把谋杀之剑指向了秦二世胡亥。在李斯死后的一个月,赵高就在朝廷上导演了一出“指鹿为马”的闹剧。那么“指鹿为马”事件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杀机呢?赵高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野心,对胡亥使用了怎样的阴谋诡计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秦始皇》之《胡亥之死》。
  上一集我们讲到李斯之死,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在秦始皇死了以后有多少人被杀。秦始皇一死,第一个被杀的就是他钦定的皇长子、法定的继承人扶苏;紧接着被杀的是秦始皇的重臣蒙恬、蒙毅兄弟两个;再往下,秦始皇二十多个儿子,十几个女儿被杀;再往后,就是沙丘政变的三巨头之一的李斯,一个一个都被杀。看到这段历史,就像看那个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一样,只要上了船,一个一个早晚都得被杀。因此在李斯之后,必定还有一个人要被杀,这个人是谁呢?就是秦二世胡亥。这就很奇怪了,起码有两个问题:胡亥是赵高举荐的,而且赵高杀了李斯做了丞相,赵高一向是坚决支持秦二世的,这个坚决支持按今天的网络名词叫“力挺”,赵高力挺秦二世,秦二世也要被杀,这是第一个不可思议;第二个不可思议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皇帝是什么地位啊?至高、至大、至尊、至贵。皇帝要被杀,不可思议。但是,不可思议归不可思议,历史事实终归是历史事实,李斯死以后,下一个被杀的就是秦二世胡亥。那么,胡亥为什么被杀呢?这里边究竟有着多少曲折的内幕呢?我们这一集就讲胡亥之死。
  李斯之死是在秦二世二年的七月,到了八月份,就是李斯死后的一个月以后,发生了一件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事。这一天,秦二世很意外地上朝,他好长时间不上朝了,这一天很破例,他上朝召见文武大臣。在朝会的时候,当时的中丞相赵高使了个眼色,然后一个侍从牵着一头鹿上来了。上来以后,赵高就对秦二世说,这是一匹宝马良驹,我把它献给皇上。秦二世瞪着眼睛看了半天,这明摆着是一头鹿,丞相怎么说是一匹良马呢?这不是鹿吗?丞相是不是弄错了?赵高笑而不答。秦二世就问他左右的大臣和侍从,三种答案:有的人说是“鹿”,有的人说是“马”,还有的人说不认识。秦二世就蒙了,他想到,是我眼花了,还是大臣们和左右的人脑子都进水了,怎么会连鹿跟马都分不清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成语——“指鹿为马”。这件事情发生以后出现了两个后果:第一,秦二世回到宫里精神恍惚,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越想越觉得自己的病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得了什么病?是眼睛的病还是脑子的病,搞不清楚了;再一个是赵高,赵高下了朝以后,把那些凡是说是“鹿”的大臣,一个个找理由全杀了。这一次“指鹿为马”事件,让剩下来的大臣都明白了,再遇到事儿,赵高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咱别说实话了,说实话的结果就是被杀。照这样看来,赵高的权力不是大得不得了吗!大臣们都不敢明白地告诉秦二世这只鹿是“鹿”,都没有人敢说真话了。到这个程度,赵高可以说是肆无忌惮了
  '画外音' 李斯死后,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他也害怕大臣们联合起来反对他。为了试验大臣对他的真实态度,赵高精心策划了一起在历史上遗臭万年的政治事件——“指鹿为马”。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黑白颠倒的事件对秦二世胡亥也是一个莫大的侮辱,说明此刻的赵高已经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了。已经二十多岁的秦二世胡亥就是再糊涂、再有病,也不至于分不清鹿和马,胡亥难道看不出这是赵高对他的挑衅吗?这时候,一件重大历史事件的推进使得胡亥找到了问责赵高的突破口。
  恰恰在这个时候,赵高心里非常胆怯。为什么呢?因为关东的起义军的声势越闹腾越大。你可以把朝中的这些人,像扶苏啊、蒙恬啊、蒙毅啊、公主啊、公子啊、李斯啊都杀了,但是你杀不了起义军啊。函谷关以东的起义军一天比一天声势大,赵高就害怕了。他是丞相,负责处理朝中大事的,他怕什么呢?怕秦二世追究他的责任,因为秦二世有可能追究他的责任。他怎么办?干脆装病不上朝,不上班了。赵高一不上班,秦二世果然“使使责让高以盗贼事”(《史记·秦始皇本纪》),就是派了个使者去责备赵高,山东的盗贼为什么至今越闹腾越大。赵高一听秦二世使者的话,心里更害怕了。害怕之极的赵高立即召来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女婿咸阳县令阎乐,一个是他的弟弟赵成,这三个人在一块儿商议。赵高说现在是天下大乱,皇上没有办法,想拿我来问罪,我的意见是废胡亥另立皇上。结果,他的女婿和弟弟举双手赞成。三个人商量要发动第二次政变,杀胡亥。这事怎么做?因为这回杀的不是一般的人,不是李斯了,不是蒙恬、蒙毅了,这个事可马虎不得。他们先和郎中令说好,郎中令是管宫廷警卫的,就是中央警卫团的团长,先和郎中令说好,让他做内应,再派自己的女婿阎乐带一千多人直接往秦二世胡亥的宫中杀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