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续镜花缘-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缡浚杏嘁煌虻魍?诜朗厮!惫醯溃骸扒浼掖χ玫玫保耪账氡懔恕!惫醮季砹蓖税啵坌湟环鳎萃嘶毓�
  二路元帅郡主坤蕙芳,并左右护卫使韦氏姐妹与宾师易紫菱等众将来到校场,调齐人马并海军人等,发炮起行。老国舅、国丈与两位相国,还有朝中的文武诸臣,都送至十里长亭。老国舅与郡主父女之亲,两位相国与左右护卫使夫妻之好,另有许多关爱之处,笔难尽述,再三珍重而别。郡主别了阿父,两位夫人别了夫君,带领大兵,于路秋毫无犯,洁浩荡荡径奔淑士国来。在路行程非止一日,暂且按下慢表。
  且说那边鹤鸣关上的元帅花如玉,被淑士国公主用葫芦中的邪法把洪水淹没兵马,屯扎不住营寨,与军师枝兰音商议退守鹤鸣关,分拨精壮军士日夜严防。关上多加灰瓶石炮并攒箭手等,以御攻城之兵,特派大将苗秀鸿、红赛珠、水碧莲、云飞凤分守四门,梭巡严密。城外淑士国的军马分布四面,日夜攻击。公主束莲芳急欲报那驸马之仇。见军士攻了三日仍然未破,心生一计,传令军士准备木筏应用,造得愈多愈妙。军士奉令置办,不上五日已造成七、八十排木筏,禀知公主。
  这日晚上,公主在营中用过夜膳,到了二更时分,带领八名宫娥、五百名步兵,趁着星光悄悄而行。到了鹤鸣关的吊桥旁边,扣定丝缰,口中念念有词,便向怀中取出那个小小葫芦,拔去塞头,对着护城河内倾倒。登时水势滔滔,宛如潮涨的一般涌将起来。公主那边滴水全无,遂带了宫娥步兵,慢慢的策马回营,传令军士把造成的木筏运至鹤鸣关前,以备乘筏攻关。军中有能攻破此关擒获花如玉、花逢春者,每名赏给白银五千两。此令一出,淑士国的许多军士莫不奋勇当先。公主着五百名步军把那木筏拖到鹤鸣关下,点齐三千军士,乘了木筏速速攻城。军士领令而去,公主便去安寝,高枕无忧。暂且不题。
  话分两头,再言鹤鸣关上守关的军士,忽听得城下水声汨汨,各自惊疑。慌忙点上火把四下照看,见护城河中水势大至,约有三四尺高。急急报知守城的大将。先是红赛珠登城,军士张了许多火把望下看时,大吃一惊,其时已近三更时分,红赛珠飞马来报元帅。那边苗秀鸿亦已赶到,秀鸿忙问何事,赛珠就将水涨城濠之事说明。二人话未说完,前面云飞凤与水碧莲也是飞马而来,要禀元帅。二将问起情形,水碧莲那边城下水已高至四五尺了,“咱等只得禀明元帅作何道理,候令定夺。”四将都在辕门。时已三鼓,辕门上的守将俱已归寝,无从禀报。欲思击鼓,又无鼓槌。
  正在无计可施,苗秀鸿人急智生,道:“不如寻些砖块石片来抛击。”三人听了,都道:“苗将军说的不错。”各去寻觅石片砖块。不多时,四人拾来,向鼓上乱抛,登时鼓声吟吟,接连不绝。元帅花如玉在帐房中,见夜色已探,正思就寝,宽去了外罩的衣裙,走向镜台前,把元色罗帕包了云髻,除去耳环,揭起罗帐,坐在床沿,脱去了三寸弓鞋,重把金莲缠裹好了,放下罗帏。
  尚未就枕,忽闻鼓声如雷,慌忙推枕而起,穿了弓鞋,拔上鞋根,鞋带也不及系了,亲自开了帐房门,唤起随营伏侍的丫环,速到外边查问,为何鼓声如此紧急。丫环领命出外,见外面的军士都已睡热,只得迳往辕门开看,恰好四员大将正在那里抛击。丫环忙问何故,四人都道:“有紧急军情面禀元帅,元帅在那里?”丫环道:“众位将军可随婢子到中军帐,待婢子去禀报便了。”于是丫环在前,四将在后,走近帐前。只见元帅晚妆已卸,秉烛而立。四人抢步上帐,各打一恭,便禀道:“城濠水涨已有四五尺高了,恐怕又是淑士国公主使的邪法,要来灌城。请元帅定夺。”
  元帅听了大惊失色,便唤丫环快些备马。军中连忙点起灯火。丫环听了也都着急,可怜都是金莲小足,顾不得地下的高低,如飞的一般,往后槽牵了元帅的马匹,也不及鞍辔,元帅飞身上马,正要加鞭,不料足上的弓鞋忽然堕地。忙唤丫环附耳道:“快到帐房中将鞋上的带子取来。”
  众将见元帅住马,正自不解,及见丫环取将带子来,俯首去拾弓鞋,见元帅的金莲又尖又细,真是不盈一握。丫环忙与元帅穿上弓鞋,系了鞋带。元帅羞得满面通红,连忙加上几鞭,到了关下,跳下马来,飞步金莲,迳上城来,望外一看,只见城外一片汪洋,水势约有七尺多高。只吓得面如土色,魄散魂飞。呆了半晌,只得步下城楼,复又飞身上马,回到衙中,即命丫环打起聚将鼓来。军师枝兰音早巳惊醒,起身穿好了衣服,报时钟已交四更二刻,疾忙来到元帅军前。只见元帅也不披挂,也不穿裙,元帕包了云髻,耳环也不带,大有慌张之色。兰音紧走一步道:“元帅打鼓聚将,不知何故,乞道其详。”元帅道:“本帅正要来请军师商议。”遂将城外水势浩大,倘灌入城中,满城将士岂不都要变做鱼鳖。
  军师听了也惊得目定口呆。元帅再三请计,兰音道:“事在燃眉,别无良法,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元帅以为何如?”元帅道:“军师之言有理。”当下传令大小三军,速速收拾马匹器械、辎重粮草,退守白璧关去。“军师道:”避水退兵,城上须虚设旌旗。每城扎缚二三十个草人,身上穿了军士号挂,腰间系着梆铃,以疑敌兵。“元帅道:”军师计划周详。“便传令能载坤:”速命军士去备草人,如法布置好,随本帅到白璧关驻扎。关中旧有的军士尽数带至白璧关来。“能载坤一声”得令。“立传军令,忙去办理。
  元帅传令已毕,天色大明。军士疾忙造饭,各各饱餐一顿。元帅便唤随身的丫环,梳了云髻,带上耳环,穿好衣服,也吃了些饭食,连忙上马。又见军士飞报:“城中有水透进来了。”元师忙请军师作速上马同行,传令守城的四将:“待城上布置好了,也就收兵前来。”命花逢春断后,偃旗息鼓,径往白璧关来。
  在路行了半日,时已过午,军士埋锅造饭。能载坤等也赶上了,禀道:“启上元帅,城中之水已有四尺余高,幸而元帅早走一步,不知如今的水势怎么样了。”元帅道:“老将军与众位将军都辛苦了。”当下各自用过午餐,元帅传令趱行。将近黄昏时分,离白璧关尚有二十里之遥。元帅便令:“就此安营,明日再去报知守关主将便了。今晚扎定营寨,大小三军暂且安歇。”军士领令安营。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十三回 水碧莲乘牛破浪 韦宝英走马取城
  话说女儿国兵马大元帅花如玉与军师枝兰音,带领众将并大小三军退走白璧关,离关二十里安下营寨。到了次日,元帅传令花逢春,往白璧关去报知守关主将席上珍,修葺城垣,开广河道,预备保守之策。花逢春一声“得令!”飞马而去。
  话分两头,且说淑士国公主搬演邪术,把洪水来淹了鹤鸣关。那些关外的居民淹死了不计其数。当晚高枕而卧,到了次日起身梳洗,用过早膳,便命宫娥备马。随身有八个宫娥,都会武艺,又带了三千人马,前往鹤鸣关去取城。帐下一声“得令!”宫娥牵过马匹。公主飞身上马,八个宫娥也跨上鞍鞒。三千人马往前飞奔,如风驰电掣一般,不多时已到了鹤鸣关。见水势虽大,离城垛尚有八九尺高。军士正要乘了木筏攻城,只见城上旗幡招展,城垛中仍有军士把守,摇铃击柝之声耳中不绝。木筏上的军士摇旗呐喊,只是不敢近城。公主传令军士速速攻城。军士勉强撑了木筏,上前攻击。但见城上的军士屹立不动。攻城的军士个个惊疑,慌忙禀知公主。公主纵马上前亲来观看,果见那些守城的军士在城上摇铃击柝,毫无畏惧之色。那水已渐斯的退了三四尺了。原来这水虽是泛滥,都是邪术引来,只须一昼夜之后,就要消退的。这里公主正在相持不下,暂且不表。
  再说那二路元帅郡主坤蕙芳,偕左右护卫使相国夫人韦丽贞、韦宝英并宾师易紫菱、海军都督兼二路先锋梅凤英、运粮官掌中珍等,星夜领兵前来救应。兵抵白璧关,传令军士速去禀报关上守关总兵席上珍。关上总兵闻报,连忙到关下来迎接,参见了二路元帅,心中暗暗想道:“咱们的国王真是没有见识,为何都差这些妇女领兵对敌?怪不得连打了几阵败仗,失了鹤鸣关。前次的兵马大元帅花如玉,是个未嫁的闺女。现在二路元帅坤蕙芳,又是个已嫁的妇人。再看那许多旗号,左右护卫使是相国的夫人,二路先锋梅凤英也是个闺女。恐怕此关也难把守。”席上珍见了这些妇女,心中着实担忧。当下郡主便问鹤鸣关的消息,席上珍就将鹤鸣关被水浸灌,现在元帅花如玉在这里白璧关外,离关二十里安营下寨。郡主听了便道:“老将军请回。”当下传令众将与大小三军,作速趱行。席上珍款留不住,只得送至关外。郡主便与总兵作别,加上一鞭,飞也似去了。转瞬之间,二十里程途已到。军士通报大营。元帅花如玉闻报,出营迎接。彼此都到营中各自相见。郡主便问鹤鸣关的水势如何。花如玉就将淑士公主的邪术引水甚是利害,“关外水势约有七八尺高,关中亦已透进水来。因与军师商议退走白璧,等候救兵。今得郡主降临,真是苍生有幸”。郡主道:“元帅太觉客套了。”郡主见元帅年轻貌美,又是武艺精通。元帅见郡主玉容韶秀,和蔼近人,谈谈说说,彼此话得投机。郡主便道:“咱们何不结为姐妹?”元帅道:“只是不敢仰攀。”郡主道:“元帅何须谦逊?请问青春几许?”元帅道:“小妹虚度一十九岁了。请问姐姐的贵甲子?”郡主道:“愚妹今年二十一岁,只得要叨长了。”当下郡主便命丫环排了香案,神前结义,愿同生死。自此姐妹相称。郡主道:“愚姐闻知这里三军被洪水淹没,故此将熟谙水性的海军带来,并于主上前奏请分水犀牛也带在此。即请贤妹升帐,调军遣将,去救鹤鸣关要紧。”元帅道:“如今应得姐姐调遣。”郡主再三不允。元帅道:“妹子已是败军之将,姐姐本是主上钦命的二路兵马元帅,又是当今的国戚。并且姐姐年长。姐姐既许妹子认做手足之亲,妹子理应听姐姐的指挥。”郡主推让不得,只得勉强依允。元帅又传先锋花逢春进帐,拜了姐姐。易紫菱也请进帐中相见,彼此都是姐妹相称。元帅又传命丫环去请军师枝兰音叙话。不一时,军师请到,先与易紫菱相见,彼此各道契阔。紫菱道:“兰音姐姐到了这里女儿国来,起居动作竟与男子一般无二。妹子倒学姐姐不来。”兰音道:“姐姐若穿戴了袍帽,自然也像个男子了。”当时帐上帐下的许多将士都暗暗私议道:“二路元帅同来的那位易宾师,明明是个男子,为何画眉掠鬓,缠得一双小小的脚儿?这里的枝军师明明是个男子,易宾师又是叫做他姐姐。这是怎么解说?”一人道:“哥啊,你还不知道么?除了这里女儿国,他们那些人都是男女颠倒的。咱与你幸而生长在这里,若生长在他处,也要穿耳缠足,不得预闻外事了。”那些将士正在交头接耳的私议,忽闻元帅传令道:“二路元帅的军士分扎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