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袍-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大食倒欠李嗣业五千金,六百大宛马。

    使者泪汪汪的上路了,李嗣业继续在西域昏天黑地的乱搞,但是李嗣业会结交人等,比起高仙芝的那种刻薄手段,他表现的仁义太多了。

    没事情还召集西域各国的国王来饮酒作乐,一开始召集的时候一群家伙不敢来,除了和龟兹较好的几位之外全装病,李嗣业也不管他们,来的人一律招待好,惹的这些国王回去和特别有面子,而那些国王土著头目们派来的使者回去也一顿讲。

    第二次第三次召集,这些头目们全来了,李嗣业闲了无聊就留着他们,大家一起贡献酒食,同时让士兵吃好喝好,然后演武给各位头目看。

    头目们从开始的心惊胆战,到后来的鼓掌叫好,面对大堂军威再没有一点点的反叛之心,吐蕃有人悄悄前来观看,回去之后将尽唐军骁勇,吐蕃遂越发安定。他们是相当了解大食的国力和军力的,而之前安西军的一连串进攻也让他们明白了,现在的大唐不要惹,尤其是他们有一个疯子将军的时候。

    时光就这样过去,直到一个月后,越过高山越过沙漠,灰头土脸的大食使者再来。

    按着约定送上了他们的赎金,李嗣业令人带上艾发问他服不服气,艾发这段日子来受够了气,自然口口声声不服,李嗣业问他还敢单挑,像个武士一样的单挑。

    所有西域的头目全在场,李嗣业一边做着松骨活动,一边热烈邀请对方前来PK。

    艾布又不傻,知道打不过他,只能死硬说:“将军的本事不在个人的武勇,而在战争的指挥。”

    李嗣业大笑:“难道你没有被俘虏,小子,看看清楚,这位这位这位,等等,西域王公俱在此,你不敢打就算了,居然还说自己指挥很出色?死不要脸的,兄弟们记得这张脸,以后别搭理他,真是丢死人啊。赶紧给我把他乱棍赶出去。我告诉你,不是你们哈里发作梗,你早就能回去了。真是烦死人,吃我这么多东西亏死我了。”

    艾发简直要吐血了,在一群西域王公的哄笑中狼狈而走。再不敢回头,沿途大唐的骑兵们骑着大宛马得意洋洋的来回着,陌刀手们喊声震天的操练着,艾布越发胆寒,他所有的勇气已经全部没有了。

    他恨透了这群人,那些该死的西域王公们!曾经他们还对他卑躬屈膝过,如今居然和李嗣业一起嘲笑自己?

    回去收拾兵马,忍辱负重,总有一日打过来,还有该死的哈里发。使者中有艾发族人,沿途将哈里发的作为,以及家族的努力一一说明。艾发更加愤怒。

    李嗣业是不能合作的,但是拜占庭可以啊。

    回去之后反了算了。和拜占庭联合之后,先收拾了哈里发,等自己说了算之后,再来雪耻。拜占庭和大食的矛盾完全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可是这个好战的哈里发,全是他害了自己。

    李嗣业根本不去想他们的纠葛,等艾布一滚就开始和他称呼为兄弟的西域王公们说自己的梦想,要带大家将来一起打入大食,分他们地打劫他们的钱。

    并且拍着胸口担保,把话讲的透彻,说自己绝对不会让他们做替死鬼,一定会有财大家一起发,有肉大家一起吃,有女人大家一起上。

    惹的一群西域王公兴奋无比,尤其是游牧的几位土著根本就是迫不及待了。李嗣业却道:“再等些日子,最近大家先开始练兵,这一万金呢,我家皇帝是知道的,说了留下二千给我,我呢,不是一个小气的人,这二千金大家一起分了吧,就特么的小勃律国的王不地道,居然病的不能回来,没他的份了,大家分的更多点。”

    于是当庭叫士兵前来把钱物分了,李嗣业不好意思的还和大家打招呼:“兄弟我平生就爱骑马,这大宛马就不分了,你们只会比我多不会比我少。另外,之前你们送我的东西,我也就不回了,大家算扯平,亲卫,将王公们送的财物分发全军。”

    一时间唐军和西域各族领袖们全欢天喜地起来。

    李嗣业哈哈大笑,知道这群混蛋不可能真的死心塌地,但是现在能为自己趋使也是好的。起码在自己能征战的阶段不会反叛了。

    果然,当晚,有些王公秘密前来,说吐蕃拉拢的事情。

    李嗣业问他可想和自己对战?王公惶恐,李嗣业再问可愿和自己为兄弟,王公自然说愿意,李嗣业于是说:“我不挡人财路,吐蕃那边拉拢你们照样收取,要什么你们就意思意思,反正我相信你们。等将来我先收拾了吐蕃,你们跟着一起去打劫,吐蕃不气死才怪,一群低能儿到最后才发现自己上当了那多好玩?”

    “我等,是再也不会背叛将军了。”

47回 内乱

    李嗣业知道此刻他们说的是真心话。

    至于将来,大唐假如不行了,或者自己老了,杀不动了,他们恐怕就不会这样了。不过,给予唐帝国内乱的时候,边关的安定,比什么也重要。

    这次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不动用回人是最好。唐帝国后期乱七八糟的麻烦,很大程度在回人身上,而回人身后一样有着吐蕃还有大食的影子。

    李嗣业在西域的日子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着。

    安禄山得到了李嗣业含糊的话,同时看到李嗣业当真在西域为王,不奉令入长安,更是欣喜,大唐天宝十三年春,安禄山憋不住了。

    比历史提前了一年半造反的他被杨国忠已经逼的要疯了。

    知道有李嗣业真正撑腰的杨国忠现在越发的狂妄,小混子出身的家伙就这么的没有大局观,他日夜在已经非常疑心的玄宗面前说胡儿,时不时的令人问胡儿,刺激的安禄山暴跳如雷。终于忍无可忍,安禄山和史思明联合起来,说要做了祸国殃民的杨国忠。

    天下顿时大乱。

    范阳的反叛是在几天后才被长安得知的。有探子冒死回禀,天子震怒,当即密令李嗣业回军,令安西系将领封常青席元庆等出兵,再令天下各部勤王。

    因为安禄山二十万大军声势骇人。

    长安的士兵果然是废材,面对安禄山的精锐前锋,一战就败。直到封常青等率领部队前来,也是在开始时期抵御不了对方的锋芒。

    高仙芝出动,汇聚当年旧将一起,开始制定策略,这个时候,战争已经打了半个月了。

    有五千精锐骑兵,正披星戴月从西域而来,黑衣黑甲,横刀宛驹,过城不入,过镇不停,直向着潼关而来。

    杨国忠在长安一边叫安禄山果然反了,一边指挥人马赶紧冲上,无能的家伙组织组织不到位,指挥指挥不到位,叛军转眼已经到了洛阳。

    玄宗六子荣王大后方名义上总领兵马,高仙芝等为副实际领兵,赶紧带领人马向着潼关处赶。

    封常青等则准备放弃救援洛阳了。部队开始在向着潼关方向汇集,洛阳已经注定是叛军口中食。

    而西域马蹄急,李嗣业还在赶路,沿途而来无人能知道这是一支谁带领的军队,这支军队人马精神铠甲鲜明,一看就是龙虎。可是安西方面似乎没有动静啊?

    在这么大的版图上,安西这支秘密部队的举动根本没有人能真正察觉,史远给予安禄山的密报李嗣业还在西域呢。安西军马的确未曾动。

    开始阶段,将一半精力放于安西的安禄山彻底放心了,再次狂攻。洛阳很快就失陷了。东京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卢奕不肯投降,被俘后为安禄山所杀,河南尹达奚珣投降安禄山。

    而这个时候,封常青等已经在潼关聚集,高仙芝派出部队骚扰敌军,拖延敌军继续发威的时间,同时将自己的计划向着后方去汇报。荣王转手天子,天子看完之后,心中难安。洛阳长安一鞭可至,潼关如果失守的话?

    那李嗣业似乎还没有到。

    就在这个时候,封常青接到了安禄山的秘使,安禄山请封常青打开潼关,以让大军过去,富贵指日可得。封常青席元庆相视而笑,李嗣业果然是大聪明。

    两人安扶使者,随即前去拜会主将。

    呈上安禄山的条件。高仙芝大喜:“约定献关,设伏击贼。”

    两名大将也是赞同这个意见,回头就把使者带来,高仙芝悄声道:“我等早就欲反,天子刻薄,夺我辈军权,如同囚禁于长安而已,今日安节度愤怒,我安西诸将自当投靠,潼关之后一马平川,长安转手可下,尔可请安节度速来。”

    使者自然是狂喜。当即和他相约。

    高仙芝笑道:“往日行此事,不好约定日期,防止被人察觉,而今潼关上下诸将尽出我门,某一言可决之,安西李嗣业亦我旧部,已经来信说于安节度甚是投缘,安西不动。史远如今跟随李嗣业身边,足可见我等于安节度渊源。”

    “那是,那是。大将军果然英明。”

    “哈哈。天子如今欲除天下节度,收尽兵权,我等武将如走狗而已,安节度此举,天下武将无不欣喜啊。速来速来,定于五日之后午时如何。三日后,还有荣王欲来,正好某安排人手先拿了荣王再说。”

    “大帅当真?”

    “你也知嗣业如何称我?”高仙芝哈哈大笑:“自然当真,大好男儿怎能无权?”

    “我家节度说,大事成必不相忘,我家节度常言,不过是为清君侧,为天下,为自保啊,除杨国忠后,自当回兵,到时候朝堂之上,还请大帅担待。”

    “好说好说,等他下长安,嗣业也就会摆明车马了。到时候,谁能挡住安西于安节度联手一击?举国还去哪里找这五十万雄兵?李嗣业这等猛将,节度这等大才?”高仙芝客客气气表面心意,设计周全充满梦想。

    一边的封常青等也是点头,席元庆更是恨道:“某刚至太原,屁股未热,朝堂上就要调我入长安,我看天子这是欲分割安西人马的先兆,嗣业他向来豪爽不拘小节,天子最后动他,他到时候也独立难支,往日在安西我和封将军常和他深谈,他这个人我是知道的。没野心,随大流。赶紧准备,速下长安。免得再有变化。”

    安禄山使者已经欢喜的找不到北了。

    尤其是,天子最近加封了封常青为范阳节度,但席元庆却还称呼他为封将军,这种细节上的注意,正是表面了对朝廷的任命他们已经不听,也不会打安禄山的主意,大家是一伙的。

    当即使者堂堂正正出关,唐军上下视若无睹,使者沿途想到这些心花怒放,潼关守军中无能者大半,精锐却尽在安西系手中,并把住各要害,对自己根本是心知肚明的,几个小军官遇到了还客气的很,向来都是一军皆反,哪里有全军集体骗人的事情?

    再说封常青等,高仙芝等说的,都是安禄山常常说的话嘛。他们有反叛的理由!安禄山之前送的好处他们不也是收了,收了就会办事!

    于情于理,叛徒相信叛徒。

    于是大唐历史上最搞笑的一次叛变就这样以无间道的方式出现了。可是李嗣业还是快马加鞭的向着潼关而来。

    表里河山,打马而过。

    当日。

    李嗣业距潼关二百里地。

    一行人冲进了荣王大营。为首是宦官边令成,边公公近日来被皇帝叫去常问安西旧事,问高仙芝封常青等。

    放在天子面前的大唐地图上,斑驳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