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交完税,拿着交税凭据刚走出税务大厅的门,还没走到电瓶车旁边呢,就接到了田老三的电话。
“名扬,店里忙完没?”田老三在电话里问道。
“忙完了!”饶名扬回答道。
问清楚饶名扬店里已经打烊,交税的事也办完了后,田老三就在电话里告诉饶名扬,说碧水湾小区b栋楼下面的那4间门面已经被他买了下来。叫饶名扬去他建筑公司那里拿钥匙,并介绍装修公司的老板和大师傅给他。
听到田老三说已经把门面买到手,饶名扬也顿时兴奋了起来。
只要门面在田老三手上,自己就根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完全放心大胆的把门面当成自己的产业进行装修、布置,而不用担心来自房开商或房东的阻扰,想装修成啥样都行。
租金是两人已经说好的,暂时不用给,等饶名扬餐厅开起来,赚到钱了再给。以两家人的关系,田老三又是存心还人情,饶名扬也就不用讲客气了。
但是,田老三拿出几百万,帮了饶名扬这么大的忙,烟都不请一根,也实在说不过去。
不过,饶名扬平时不抽烟,所以也没法给田老三散烟。于是,他就在路上找了家名烟名酒店,花了1000多,买了两条软中华。
在田老三的建筑公司办公室见到田老三时,他正跟另外两个人在办公室里的茶几上斗地主。
饶名扬打了个招呼,将两条用黑色塑料袋装着的软中华放到了田老三办公桌上。
“什么东西?”田老三一边出牌一边问道。
“两条烟,给你的。”饶名扬答道。
“嗯,放那儿吧!”田老三点了点头,没说话,专心的打牌去了。
两人的关系,饶名扬买不买东西,买什么东西,都是无所谓的事,只是饶名扬的一点心意而已,田老三也不会跟他讲客气。
一把地主打完,田老三才开始给大家互相介绍。
原来,那两个人正是田老三给饶名扬介绍的装修公司的人。年长一点,40岁左右的中年人是装修公司的老板,姓付。年轻一点,30多岁的年轻人,是付老板手下的装修大师傅,姓李。
李师傅虽然看着年轻,才30多岁,但他初中毕业就开始给别人当学徒。在装修这一行,已经干了十多年,是湄谭装修圈里有数的几个大师傅之一,手下带出来的徒弟都已经好几十人了。
更难得的是,李师傅年轻,脑筋转得快,也很容易接受吸收那些新的装修材料和方法。
只要看完要装修的商铺,雇主说出用途、要达成的效果、装修材料的预算,李师傅就能给出大体的设计思路。
当然,现在是没法决定这些的,田老三只是介绍大家认识一下。真正的开始,还要等饶名扬拿了钥匙,签了租赁合同再说。
大家聊了一会儿,约定过两天去看房子后,付老板和李师傅就与饶名扬互相留了电话离开。
那两人走后,田老三就把4间门面的钥匙拿给了饶名扬,然后叫办公室秘书打了个租房合同,两人商量着把租赁合同签了。
本来,田老三是说没必要签合同的,以他们两家人的关系,还签合同,不是就说互相信不过,在两家人胸口上放刺吗?
但是,当饶名扬说他要拿正式的商铺租赁合同去找县政府要贷款扶持时,田老三就不反对了。
在这份租赁合同里,两人根据碧水湾小区商铺的平均年租价格提了些价,4间门面的年租金就是60万,三年180万。尽管合同上写的是租金一年一交,第一年也要交60万。
饶名扬要签这个正式合同的目的就出来了:这么大一笔租金,饶名扬可交不起,必须要县政府进行贷款支持才行。
把租金提价,写得贵一些,既显得规模大,也夸大一下饶名扬的资金缺口,请县政府务必拿出最大的支持力度来,否则这个湄谭美食名片的项目就有可能夭折。
这个项目对县政府的税收贡献是不大的,但对县政府打造的旅游美食宣传策略,却是一个极大的补充,可以带动游客在其他方面的隐性消费。
一个拥有黔州省名优小吃大赛白金大奖美食的县份,显然比没有这个奖的县份,对外地游客中的吃货要吸引力大一些。
第二天,饶名扬就接到了陈震山秘书的电话,说县政府办公会议已经通过决议,决定扶持获得了黔州省名优小吃白金大奖的饶名扬酥肉绿豆粉为湄谭的美食名片,对饶名扬酥肉绿豆粉所在的餐厅进行资金、政策上的大力扶持。
这个事,由分管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的陈震山副县长负责。因此,秘书叫饶名扬赶紧带上所需的全部证件和证书,去县政府找他,他安排人带饶名扬去办相关手续。
带上所需的证件和荣誉证书,饶名扬赶到县政府,先和陈震山聊了几分钟,感谢了陈县长的支持后,就退出了办公室。
然后,陈震山的秘书找了一个40多岁的科员,交代了一番后,就让他带着饶名扬去办相关手续了。
接下来,在这位科员的带领下,饶名扬走了六七个部门和银行,填了十多张表格,证件复印了几十张,才算走完了所有的程序。
这还是陈县长亲自交代的事,下面各部门全部开绿灯,饶名扬走到哪里都毫不耽搁,但最后搞完也已经是到了下班时间了。
如果是普通人自己跑这些部门,没有三五天绝对填不完。
接下来,就是等待县政府各个部门和银行的审批入档了。
据那位科员说,即使有陈县长的亲自交代,他这个事情也至少要1个星期才会有结果,只能慢慢等了。
第62章 开始装修
申请资料递交了上去,但饶名扬不可能真的等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下来了才开始装修,那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于是,在等待政府部门审批的同时,饶名扬已经可以启动装修程序了。
不过,在装修开始之前,饶名扬必须邀请到周娴莹,请她给自己参考一下。
不然,光靠自己和父亲、田老三等人的思维和眼光,肯定有许多设想不到的地方。即使有装修界的老师傅指点,饶名扬也觉得不放心。这方面,必须找周娴莹这个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来参考一下才行。
何况,他还一心想把周娴莹挖过来当一品居的经理呢,正好趁此机会多接触接触。
和周娴莹的谈话比较顺利,饶名扬一提出来周娴莹就答应了,让饶名扬大为不解。
实际上,上次饶名扬邀请周娴莹去一品居当经理,她下意识的就拒绝了。只是当时没说出来,委婉的说法是回去考虑几天。
那时候,在周娴莹心里,一个资产上亿的五星级大酒店,一个花园街的小早餐店,傻子都知道在哪儿更有前途,何况是她这样的职场女强人。
但是,当她回去仔细一想之后,就知道自己犯了个错误,把她每天吃早餐的那个花园街小店和饶名扬口中的一品居等同了起来。
尽管饶名扬说那个一品居环境会更好、面积更大,但她当时没细想,下意识心里就觉得与天壶大酒店的差距太悬殊,没必要考虑。毕竟,一个早餐店,即使扩大规模,又能扩大到多大去呢?
结果回来一想,周娴莹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饶名扬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她80万年薪的要求。
敢答应这么高的年薪需求,饶名扬没有一点底气是不可能的。而底气的来源,肯定就是他获得黔州省名优小吃大赛白金大奖的酥肉绿豆粉。
周娴莹每天只是早上来吃一碗早餐,就去上班了,她自然不知道饶名扬每天的营业额。
然而,从饶名扬上次谈话的底气来看,就花园街这个小店,饶名扬已经赚得不少了,竟然敢80万年薪请人当经理。也就是说,饶名扬有把握新开的一品居每年纯利润是80万的很多倍。
当然,这个也可能是吹牛。不过,根据这几个月的接触来看,饶名扬不是一个爱吹牛撒谎的人,比较老实,应该不是在跟她胡吹。
另外,饶名扬说除了绿豆粉外,他在一品居开业后还将推出杂酱面,后面还会研究其他的美食,争取将一品居做成全聚德那样驰名中外的美食品牌。
全聚德是多少年的老品牌了?
这个目标,定得有些大了。但饶名扬酥肉绿豆粉又特别好吃,这点周娴莹是必须要承认的。
除了早餐在饶名扬这里吃以外,平时的中餐晚餐周娴莹不是在酒店里吃就是在外面的高档饭店吃的。
但是,无论看起来多么光鲜高档、吹嘘厨师多么高级的饭店,做出来的饭菜都没有饶名扬酥肉绿豆粉带给她那么大的味觉刺激。
因此,以全聚德为目标,虽然看起来好高骛远了一些。但考虑到饶名扬独一无二的酥肉绿豆粉,似乎也不是那么太毫无实现的可能性。
考虑到这些因素后,周娴莹虽然还是没有想要真的辞去天壶大酒店的职务,去饶名扬的一品居当经理。但是,她对饶名扬和他的一品居,却产生了一些兴趣。她想知道,饶名扬哪儿来的底气,以全聚德为目标,还敢开她80万一年的年薪!
于是,饶名扬请她帮忙参考一品居的装修问题,周娴莹就顺水推舟答应了。
然后,趁周娴莹有空的时候,饶名扬把父亲、田老三、装修公司的付老板和李师傅几个人全部叫到了碧水湾小区门面那里,群策群力,商议一品居的装修设计。
亲自来到现场,看到并排的4间门面足足有400平米后,周娴莹暗自点了点头,觉得这个饶名扬的新餐厅确实具有一点规模了。
随后,饶名扬向周娴莹提出了他对店铺的用途、期望后,周娴莹和李师傅商量着,给饶名扬提供了一套装修方案。其中,果然是周娴莹提的建议最多。
最后,李师傅明言,根据周娴莹的装修方案,施工队需要1个月的时间和50万左右的装修费用。
装修费饶名扬不怕,他怕的是质量。
最后,在各方见证下,饶名扬跟付老板签署了商铺装修合同。规定施工队入场后,饶名扬先付10万预付款,用于支付民工工资。
然后,施工队施工完成,通过了验收后饶名扬需要再支付给施工队10万。剩下的20多万,由田老三作担保,半年之后再付。
当然,后面的20多万余款不是精确数目,要根据最后的施工质量和消耗的材料进行核算。
跟周娴莹也商量好了,周娴莹还是要经常抽时间过来看施工进度。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合适,或者需要改设计的,由周娴莹和李师傅商量解决,饶名扬全力支持她1。
装修的事情定下来后,饶名扬跟父亲饶德信在家商量了一晚上后,饶德信开始每天打车去碧水湾小区监督装修公司的施工进度。
饶名扬每天都被店里的事羁绊着,无法脱身。因此,就只能由父亲去监督施工队,把好质量。
10月中旬,省电视台的拍摄组来到了湄谭,找到花园街的饶名扬酥肉绿豆粉拍摄采访了一早上。
下午,又听说饶名扬准备将门店搬到另外的地方去、扩大规模后,记者自然也想拍摄更多的素材,就跟着饶名扬去了碧水湾小区正在装修的门面那里。
最后,又到处采访了一番后,省电视台记者才离开了湄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