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做水坝时学到的皮毛,用在啥都不懂的伊妹面前,在他面前炫耀炫耀,也算是技术人才。
正因为如此,余哥心目中只有领导,没有平民,更不会有同事,结果和同事的关系紧张也就不奇怪了。
伊妹和余哥在坪村的住处居住,在此期间,领导之一的刘小姐到了小城。
他们二人接到信息,双双回到了小城县城。
在接到了刘小姐之后,就到了小城宿舍。搬迁通知已经张贴了半年,可是人们纹丝不动,均在原住处居住。余哥和伊妹因为德志不在,也就不着急到外面找房子。没有德志,达不成意见,找了房子也没用,干脆将此事搁浅。伊妹和余哥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随着刘小姐的来到,二人均想在领导面前表现表现,也就不把对方当回事,在刘小姐面前邀功请赏。
这次刘小姐来,没有住宾馆,而是住在德志的房间,那里的所有都是公家配置的,既然是公家的东西,来了客人都有权享用的。这次刘小姐来小城的任务之一是,要考察新的项目。
项目还是以水利为主,没有考虑其他项目。当然,和水利配套的就是卫生项目,包括培训。从第二年的项目开始,由自己来掌管资金的使用。也就是在关键的时候,将由德志他们自己来掌控项目的进度和资金的调配。
难怪余哥想单干了。这一下好了,谭主任没什么戏了。从一开始,谭主任就被注定是被利用的,利用完了,没价值,就要离开。这个决定,从一开始就做出了的,只不过刘小姐很沉得住气,没有随便给前线的工作人员透露罢了。要说熟悉官场的潜规则,刘小姐跟着大姨妈也了解了一些,至于守秘密的事,想必是大姨妈齐老师的小聪明使然了。
他们这次考察的村,是根据大姨妈齐老师的安排,她从省基督教协会听说了有一个村里出了基督徒,听说信心很好,受到一定的迫害,她动了恻隐之心。刚好有当地的水利技术人员听说dashing基金会的事迹,就写了报告,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省民委提出申请。加上当地村里出了一位县委书记的秘书,被分配到乡里任党委书记,力荐要照顾他的老家。这次考察就决定将这个村作为考察村。
其实不用考察,走走过场而已。
刘小姐要求二人写考察报告。在写作方面,余哥根本无法和伊妹相比,但他不认输,不肯求人。伊妹也不知道怎么写。不是不会写,而是不知道写什么。
刘小姐走时,留下了伏笔,是让他们一起写,把各自懂得的和对方分享,共同写出比较好的报告来。但是二人并不理解领导的良苦用心,而是自以为是,都想独自写出报告。结果,都写不好。被领导打回重写。二人为此争吵过多次,但交报告的日期一天天地近了,二人还是不能达成一致。
结果,届时没有交出报告。余哥就是狠。
刘小姐将二人一起严厉地批评了一顿。其实,这是装腔作势,演戏给伊妹看的。她们骨子里是喜欢余哥,恨恶伊妹的,但又故意掩饰这一真情,给外人以慈悲的印象。
最后,二人总算将报告完成。二人各自写了自己懂的一部分,由伊妹来总结,将二者糅合在一起,总算交了卷。余哥根本不承认是一枚的功劳,就是死,也不承认自己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处处争宠,不甘落于人后。
但是还是有事发生。一天,余哥和伊妹回县城,路上在等车的时候,在山脚下的一户人家喝茶。这个农户是开矿的。有钱。手机放在茶几上,伊妹无聊,拿起手机玩,不知道将手机拨给谁。她想起给自己拨号。当车来的时候,她就上车了。
回到家里,她就收到一条短信,非常暧昧。伊妹很生气,就回了信骂他。结果,那人死皮赖脸地又发来更加露骨的挑逗性短信,把伊妹气个半死。她很无助,嘤嘤地哭个没完。又没有人劝解她。
所以发了短信给德志。德志远在大原,鞭长莫及,根本不可能立马赶回小城去救人。
德志就发了短信给伊妹,要她让余哥帮她。但是,她回复说,还不如不说,说了还更气人。
接连几天,那人竟然不依不饶地,没完没了地向伊妹发起进攻了。但是仅限于发发无聊的短信。伊妹也打电话过去,骂他,但收效不大,他继续发,她继续骂。口水战由此拉开。
伊妹认为这是典型的性骚扰。她的心情糟糕透顶。
一次,从乡下回来,乘坐麻木,结果,被麻木师傅宰了五元钱,她立刻想要去修理人家。余哥肯定高兴都还来不及,根本不会去帮她。结果,她又发短信给德志,德志同样无力回天,只说一些安慰的话,但于事无补,已经挨宰了,钱也出了。打人报复也不是基督徒的作为,不该这么想,更不该这么做了。
在这一段时间,伊妹总处于人生的低谷阶段,德志不在她身边,仿佛丢了魂魄,有体无形了。她对德志的思念,与日俱增,甚至有些茶饭不思了。
这样,她就把无尽的思念放在发短信上了。有时候德志一天就能收到100多条短信。这使德志简直无法安心学习了。德志也很担心现在的伊妹。德志在三人中间,是缓冲地带,二人有了矛盾,可以找他倾诉,德志仿佛是个调解器,双方的纠结,能在他这里得到纾解。三人同事,缺了德志还真不行。没了德志在三人中间,极有可能二人要分开。这样的分开其实早有伏笔,领导由于嫉贤妒能,她的才华盖过了领导,领导就不会重用伊妹。所以延长她的试用期。至于是否正式录用,这是悬而未决的事。伊妹似乎已经有了离开机构的强烈想法。她在给德志的短信中也透露出来这一念头。只不过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至于什么时候下决心。只有上帝知道了。
第080章 送精下乡
德志对把归州的事无法管辖,在一起的日子不觉得什么,不在一起的日子仿佛都缺少了什么,这种大半年的磨合,特别是德志和伊妹那种无法表白的情愫,在离开的这一段日子都仿佛是对方生命中的一部分,无法分割。但是,德志比较理智,没有越出那红线,这样的友谊才会长久而纯洁。
德志和宋浪在养猪中心的学习,在经过四天的集中培训之后,其他人都即将离去。大家很开心,杨志勇说,等一会儿到外面照相,留作纪念,每一位学员都有一张。另外,每一位学员都将获得培训结业证书,有荷兰人雷鸣签名的结业证书,带有一点幽默色彩。
照相就在外面的矮墙边,墙角堆积着积雪,这学不会化的,外面温度相当低,感到有一种两个天地的差别。宋浪照相,从来不笑,这次同样没笑。他的严肃,没有影响到大家照相的热情。德志兴高采烈参加照相,为的是可以弥补一下宋浪的不足,毕竟他俩代表了结构,一言一行都会给人留下对机构的印象。所以,要谨慎从事,不能马马虎虎。
照完了相,大家纷纷进入室内。室内如同暖春天气。宁愿呆在室内,不愿到外面出风头。外面万物肃杀,一片萧条。砖墙很厚实,赭色的一溜院落墙,围着这一片猪场。办公区、生活区和猪圈,以及两排猪圈之间的菜地,都是很合理的。
后来德志了解到,这里的布局和设计都是出自荷兰人雷鸣之手,他的设计非常完美。即使这样,他也不骄傲,他对后面的树林的开发,还在酝酿之中,经过很多次,和杨志勇协商。设计好了又改,改了又改,什么时候定稿,还不好说。
德志学养猪是陪宋浪的,根本对养猪一窍不通,只是机构的规定,凡有项目,都要有两名同事一起来做,否则就不行。这个制度的执行,目的是杜绝一些人犯错误。德志才来的时候,还不懂,认为是领导对自己的不信任,心里别扭了好长时间。
宋浪以前和宋波在一起做过养猪的项目,他听从于宋波,积累了一些经验。可惜,那个项目失败了。但对于猪的了解,比德志要强得多。
德志从小在城市长大,根本不认识猪,更别提养它了,所以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
猪的起源就需要学会授精。德志跟着种猪场的尤清仁学习采精技术。
采精的对象是公猪,杜洛克,很大的一头猪。德志看着尤清仁打开猪栏,呼唤着公猪,公猪看见了尤清仁,很高兴,马上哼哧哼哧摆着尾巴跑过来,德志没有忘记配合尤清仁关上到外面的铁栅子门,公猪看见德志在阻挡,就拐弯进了旁边的采精栏。
公猪被尤清仁引着,在圈里跑了一圈,然后两只前蹄搭在铁皮上,铁皮上裹着麻袋,上面撒的有发情母猪的尿液。
杜洛克公猪趴在母猪假体上,露出粉红色的尖尖的下体,尤清仁戴上了橡胶手套,抓住公猪下体的一端,轻轻地抚摸,那活儿慢慢地伸出来,是螺旋状的,公猪被弄得很舒服,哼哧哼哧的声音在猪圈上空回响。橡胶手套很光滑,尤清仁上下摩擦公猪的下体,让德志过来也试一试。
德志看着也挺简单的,见尤清仁招呼自己,他就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双新的橡胶手套,戴上后,蹲在公猪身旁,开始学着尤清仁的样子,给公猪摩擦。公猪开始往外射,开始出来的是清亮的水,尤清仁说:“这些清水一样的不能要,里面的精虫少,不容易成活。取中间的精虫,最后的也不要。”
德志一边操作一边答应,尤清仁特别有耐心。宋浪也在一边看着。但拉长着脸,一点都主动,也不插嘴。
德志在纸杯上面蒙了一层纸,套上皮筋,接住精水,经过过滤后,这些温暖的精水,就在纸杯里面了。然后,尤清仁将公猪杜洛克赶回猪圈。公猪很欢快地跑回猪圈,它今天的任务算完成了,如释重负,哼哼着跑了。
尤清仁回来,带着德志和宋浪,将纸杯拿回试验室,在显微镜下,检查精虫的活力和密度,合适的,就拿走;不合适的,就抛弃重新取精。
德志经过尤清仁的指导,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精虫的活动,认为这就是比较好的。尤清仁说:“这次采的还不行,要等明天采的情况了。”
杨志勇进来说:“今天又有养猪农户打电话来问,什么时候能到他们村里去配种,母猪都发情好几天了。”
尤清仁说:“好的。我们明天去。今天的精虫活力不太好。”
当晚,种猪场停电,宋浪发挥了特长。他拉着二胡,一曲又一曲地换着,大家听得很带劲儿,尤其是尤清仁很是佩服,简直是五体投地了。他不断地问这问那,借着烛光,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着宋浪的动作,希望在一夜之间懂得很多音乐知识,并且很快就能像宋浪那样拉得那样棒就好了。
可惜,宋浪一到晚上九点,必须要睡,否则就很难受。他今天破例和大家说了句:“身体不适,要去睡了,晚安!”大家都很意外。
好在停电的时间不很长,大家看到来电了,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过了晚上,就是新的一天。早晨,吃过早餐,然后去采精。像往常一样,进入工作区,必须要消毒和换衣服。德志和宋浪都照做不误,另外,时间要抓紧,不能停留在猪圈里有太多的时间。
今天由尤清仁亲自来取精,因为马上就要下乡,给发情的母猪配上种子。公猪杜洛克看到尤清仁后,很是高兴,积极主动地等候在栅门,嘴巴一拱一拱地,想要吃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