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太好了。”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胡斌看到时间快十点半了,不能再耽搁,耽搁到中午,陈洪波要留他吃饭,他就没有理由推辞了,而一吃饭就必定要喝酒,一喝酒就什么事儿都耽误了。
胡斌于是就提出离开。
陈洪波就不拦他了。
两个人就下楼来到了下面,胡斌和陈洪波就告辞了。
陈洪波就急忙为他筹备土特产去了……
第四百零八章 浓浓的乡情
胡斌把车开到了县城的边缘,心里想这一次到父母的坟上,和每一次都不同,这一次自己要到很远的地方,以后回来的机会就很少了,应该给父母买一些东西,祭奠一下父母的亡灵。这么想着,胡斌就到临街的一个铺子里,买了一大堆冥币,又在路边的一个水果摊儿处买了一大兜子水果,放进车里,就开车向着家乡的方向驰去了。
一个小时之后,他已经来到了村口。他就沿着村外的一条路,绕过村子,向着父母的坟地上开去了。
很快他就来到了父母坟地的附近,胡斌的心情就沉重了起来,他停下车,提着买来的东西,迈着沉重的步子向着父母的坟头儿走了过去。
父母的坟头上,已经长满了青草,随着风的吹拂,看上去就老人的头发在飘舞。
胡斌对着坟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就跪下来,把买来的水果放在了坟前,又掏出了那一大叠子冥币,放在了地上,掏出打火机,就点着了。
随着火苗子的燃起,胡斌觉得他和父母真的进行了神交。
胡斌心里默默地说道:“爹,娘,儿子来看你们了,儿子就要到省城里去了,以后回来的就少了,希望你们在那边,好好地生活,送给你们的钱,不要不舍得话。”
胡斌这么念叨着,似乎真的看到了父母,在点头答应他。那一刻他的心里,就有了一丝丝的欣慰。
胡斌心里继续念叨:“爹,娘,咱们家世世代代,都是种地的,从来没有出过吃皇粮的,如今儿子不但吃了皇粮,还做了官儿,这也算是给咱们家族争光了。”
胡斌似乎就看到了他的父母也欣慰地微笑了起来。
然而胡斌知道,这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他的父母是什么也不会知道的,父母为培养他,吃尽了苦,收够了罪,而他在当上了领导之后,却并没有怎么让父母享福。这绝对不是一句忠孝不能两全所能够搪塞得过去的,事实上,是他醉心于仕途,对父母的关爱太少了。
想到这里,胡斌的心里就是一种悲凉,这个时候,他才真切地感受到一句话的真是含义,那就是,树欲静而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胡斌此刻就处在这样的尴尬和无奈之中。
看到冥币已经完全燃尽了,胡斌就站了起来,他就最后看了一眼父母的坟头,转身向着停车的方向走去了。
胡斌坐进车里,就开车向着村子里去了。
很快他就来到了自己老家的门前,下了车。
家里的大门敞开着,说明王嫂子还住在自己的家里。
胡斌就走进了自己的家里。
院子里,一个农村中年妇女,正在那里忙着家务,看到一个小伙子走进了家里,就停下了手里的活儿。
仔细一看,原来是胡斌。
王嫂子的那一惊非同小可。
“你是胡斌兄弟吧。”
“王嫂,我是你胡斌弟啊。”
王嫂子,急忙拉了一条凳子,让胡斌坐下,为他倒上了水,就坐在了他的身边。
“胡斌,你今天怎么回来了。”
“嫂子,我就离开市里,到省城里去工作了,所以回来看看,刚才到父母的坟地上去看了看,再回来看看你。”
“你看我着记性,我们志强头几天打电话了,说你就要离开了,他还说,你不能参加他婚礼了,还给了他们一万块钱呢。他一个小孩子家结婚,你给他那么多干什么呢。”
胡斌说:“嫂子对我们家这么有恩情,志强结婚是大事,我给他少了,心里过意不去。”
“胡斌,你真是的,他现在能挣钱了,不用给他那么多。”
胡斌说:“嫂子,要当婆婆了,心里高兴吧。”
“怎么不高兴呢,我活了这大半辈子,盼的就是这一天,胡斌,这都是你帮助的结果啊。”
“嫂子,我能帮什么忙啊,是你的儿子太能干了。”
“说到底,还是沾了你的光啊。”
胡斌说:“见到儿媳妇了吗。”
“见到了。很漂亮,也很懂道理,第一次来家里,还给我买东西呢。”
胡斌说:“志强的对象只不错。”
“胡斌,你也见到了。”
“我和他们两个在一起吃饭了。”
“胡斌,你侄子都要结婚了,你什么时候结婚呢。”
“嫂子不急,我找了对象,就带回来让你看看。”
“好,好。”
两个人正说着话,就从外面进来了一帮子人,胡斌一看,原来是村支书和村长,带着几个人进来了,他们看到门口停着一辆车,就猜到是胡斌回来了,所以就进家了。
他们在市里完成了几个小区的硬化任务,就回来了,每个人都挣了不少。
支书一进家门,就说道:“胡斌,你回来了,怎么不和大叔说一声呢。”
胡斌说:“刚刚进家门,还没有顾得给大叔打电话呢。”
王嫂子就急忙招呼来人坐了下来,为他们倒上了水。
支书坐下之后,说:“胡斌,快打中午了,大叔今天请你吃饭吧。”
胡斌说:“大叔,不要麻烦了。我一会儿就得走了。”
“怎么这么紧呢。”
胡斌说:“我下午就得赶回去。”
“有急事儿吗。”
胡斌说:“大叔,咱们都是自己人,我就告诉你们吧,我不在市里了。”
“你要去到哪儿去啊。”
“我调到省里去了。”
支书等就吃了一惊:“胡斌,是不是又要升官了。”
“差不多吧。”
支书说:“胡斌,你太有出息了,为咱们村里挣了脸面,你官做大了,不要忘记外咱们村里百姓多做好事儿啊。”
“那是当然的。”
村子说:“胡斌,少喝一点,我们为你祝贺一下吧。”
“大叔,谢谢你们,今天真的一点酒都不能沾。”
支书说:“既然是这样,那就不喝了,村子里也没有好东西,你走的时候,就带点土特产吧。”
胡斌说:“大叔,别麻烦了。”
支书已经逃掏出了手机,和司机小李子打起了电话。
要他到自己家的欲米地里拜一些嫩欲米,他们家的欲米种的早,现在已经可以吃了。
村长说,他们家的果园里有早熟的苹果和梨子。
其他人也说,他们家地方地里花生已经可以煮着吃了。
支书就叫小李子到自己家和这些人家的地里一样儿都弄一些,快快过来。
小李子就电话里就愉快地答应了。
大家就坐在院子里继续说话……
。
第四百零九章 浓浓的乡情(二)
胡斌和村支书等在院子里说了一会儿话,就听到门外响起了汽车的喇叭声。支书说:“一定是小李子那小子来了。”
支书的话刚刚说完,就看到小李子一拽一拽地进来了,这家伙吃的很胖,所以走起路来,就跟一只鸭子似地。
小李子一看到胡斌,就急忙和胡斌打招呼。
支书说:“李子,怎么样,我叫你弄的东西带来了吗。”
小李子说:“大叔的话就是圣旨,您就是叫我摘天上的星星,我也会给您弄到啊。”
“好小子,大叔没有白疼你,都是带来了什么。”
“按大叔说的,弄了一箱子皇冠梨,一箱子早熟苹果,还有一袋子嫩欲米,半袋子嫩花生。”
支书说:“太好了。”
胡斌说道:“李子,弄那么多啊。”
支书说:“都是自己土地里长出来的,也不值什么,你吃不完就送人。”
小李子也说:“胡斌哥,这东西在咱家里不怎么稀罕,但是到了城里,说不定很稀罕呢。“胡斌说:“你说的对,城里人对这东西可喜欢了。“胡斌看了看快到中午了,就提出要离开了。
王嫂子说:“胡斌,吃了午饭再走吧,我一做就好,现成的很。“胡斌说:“王嫂子,不能吃饭了,回去还有很多事儿呢。”
“既是这样,嫂子就不留你了。”
支书和村子就有点留恋地说:“胡斌,你这一去,什么时候才回来啊。”
“也没有准儿,但是我肯定还会回来的,这里是我的根,我不回来,还能飘到哪儿去呀。”
“是呀,落叶还要归根呢。”
支书又叮咛道:“胡斌,到了省里,一定要好好干,当上了大领导,咱们村子里的老百姓也跟着沾沾光。”
胡斌说:“大叔们放心吧,我混好了,不会忘记乡亲们的,大叔,你们没有事儿的时候,也到省里去玩玩,我吃住全管。”
支书就高兴地说:“好,有时间我们一定去,咱也开开眼界。”
胡斌说:“各位大叔,王嫂子,我走了。”
胡斌就向着门口走去,大家一直把他送到街上。
小李子急忙打开了他那辆车的后备箱,胡斌就看到里面是一下子皇冠梨子,一下子苹果,个头儿都那么大,色泽是那么的鲜艳,还有两个编织袋儿,每一个都鼓囊囊的。
小李子就把这些东西一件件地搬到了胡斌的车上,因为胡斌的车里已经装有他为夏彩云父母买的东西,这些东西放进去之后,后备箱的盖子都盖不住了。
胡斌就和乡亲们告辞,然后就开车离开了村子,向着县城方向驰去了。
快到县城的时候,已到了中午。胡斌心里想,不如先到夏彩云的父母家里去吧,中午就在他们家里吃饭,这样也可以和两位老人多说一会儿话儿。
这么想着,胡斌就开车直接来到了夏彩云父母的家门口。
他下车取出了为老人买的东西,又把土特产也一样拿出一些,就抱着走进了夏彩云父母的家里。
今天也真是凑巧,因为是星期天,夏彩云姐妹和他们的老公都在这里。
一见胡斌忽然间来到了家里,一个个都感到十分的惊喜。
夏彩云的父母更是喜出望外,兴奋之情难以表述。
夏彩云的妈妈说:“胡斌,你来了呀。”
“爸妈,我来看看你们二老啊。”
“胡斌,你不知道,我和你爸整天念叨你呢。”
夏彩云的爸爸说:“怪不得大早起我的眼皮子就跳个不停,我还纳闷是什么事儿呢,原来是胡斌要来了。”
夏彩云就看了胡斌一眼说:“胡斌,你看爸爸妈妈想你都想成什么样子了。”
胡斌就看了一眼夏彩云,夏彩云也回了他一个媚眼,就红着脸把目光转向了别处。
婚后的夏彩云,几乎没有多大变化,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和以前比起来,更加漂亮迷人,也更加有气质了。
胡斌接着说:“爸爸妈妈,你们的身体可好吧。”
“很好。”
胡斌说:“我也看着二老是越活跃年轻了。这叫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夏彩云的爸爸说:“可不是吗,现在我活着越来越有劲头儿了,彩云也结婚了,彩虹也给我们家添了一个孙子。”
夏彩虹在逗着孩子玩儿,那个小家伙已经有点人模人样了。
夏彩虹也一样地漂亮迷人,只是她看上去有点发福了。
胡斌就来到夏彩虹跟前,摸了摸小家伙的脸蛋儿。
夏彩虹说:“宝贝儿,喊舅舅啊。”
胡斌说:“我下一次回来的时候,就会喊舅舅了。”
夏家的人还没有吃饭,但是饭菜已经做好了,这个时候,两个女婿就急忙支好的桌子,放好了椅子,把饭菜端到了桌子上,放上了餐具。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