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到底是遭遇了便龙转凤的戏码还是压根被父母双亲给遗弃了?
到了此刻,林碧落也不得不承认,比起什么荣华富贵,身份地位来,她并不期待,她唯一想知道的只是真相而已。
人总要知道个清楚明白,以备万一。
这与她的现实生活并无妨碍。人并非靠身份地位而活着,且一定能活的长久幸福。她所以为的长久幸福是来自于自己的踏实经营,勇敢坦然的面对现实,在这个世界里简单努力的生活下去。
她所要面对的,只是自己的内心而已。
“阿……阿姐你……”
林楠听到她要求帮忙查本朝近二十年内的政治风波,以及各郡主生平趣事,便似受了惊一般,连说话都结巴了。
“你原来早就知道了?”
林碧落一字一顿,极为艰难。要在这个从来都当亲生弟弟的少年面前承认自己并非亲生,那感觉就像窃取了别人的真心一般。虽然这个行窃的过程与她无关,可是她还是觉得惶愧茫然。
林楠的目光里都几乎要沁了泪了,“阿姐阿姐,我不是故意瞒着你的。”情急之下他一把抓住了她的手,“我就是……偶然听到阿娘跟周大娘说的……阿姐我从来没当你是外人……”
少年的手掌正在长成,也不知是哪天开始,他的手已经渐比林碧落的大了些,也更有力些,他用力握着林碧落的手,直握的林碧落的手生疼,可是看到她眼里的泪花,他只觉得心疼,全然未觉自己更用尽了全力握着她的手,生怕她甩开了自己。
“阿姐——”他的声音里也带着不自觉的惊惶失措。
这个姐姐从来便是全家的主心骨,也包括他。
曾经一度,失去林保生的家整个的陷入了低潮,可是唯有她以幼小的年纪牵着他的手,在灵前,在酬谢吊唁众人之时,拉着他小声安慰他:“阿弟别怕,阿姐在这里。”
他以为她会永远在那里……
因此知道真相的那天他完全不敢直视她的眼睛,只觉得现实残酷的他完全没办法接受。她怎么会是别人家的孩子?
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他才想明白,无论她因为什么原因来到了他家,但既然做了他的阿姐,便一辈子是他的姐姐,谁也不能改变!除非某一天她振翅高飞,不再认他!
他甚至暗暗庆幸,她还不知道此事。
很多时候,被蒙在鼓里的时候,反而是最幸福的时候。
但是现在真相被揭开了,无论是她从哪里听来的,但至少她已经知道了一半真相。
“阿姐……我……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你也不用查了,这事除了阿娘,常来咱们家的周大娘也知道真相,要不我陪你去问她?”
林楠已经方寸大乱。
从小到大,他的这位姐姐从来极少掉泪,唯一掉泪多的时候便是阿爹过世之后,家中多事之时。
可是今晚她用一双忧伤的蕴含水光的眼神瞧着他的时候,林楠已经想不出用什么话来安慰她了。
大姐姐已经回了婆家,二姐姐还在备嫁,成亲的日子订到了六月初六,以后这个家里便只有阿娘与他们姐弟三个人了,最亲的人心里生隙,比什么都难受。
“阿姐,如果你不想问阿娘,我陪你去问周大娘。”
几乎是犹豫了一刻,林楠便有了决断。少年眉眼间的坚毅是从来没有过的,拖着林碧落站了起来,又抽出帕子将她眼角拭了拭,强自镇定:“你这样出去,阿娘会追问的。”他自己却微微有些颤抖。
他不知道这么大的秘密,父母掩埋了十几年,如今被他一手揭开,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只是本能的觉得,如果让他的三姐姐能够不再多想,那么索性让她知道个清楚明白。
周大娘家林碧落以前也来过。前来开门的小丫环坠儿看到林家姐弟,笑着迎他们进去:“老太太方才还在后院里坐着呢,瞧着有几分寂寞,三娘子与楠哥儿来了正好陪她解解闷。”
她去后面通报,林碧落与林楠跟着去了。
周大娘见到她们姐弟俩来,着实高兴,唤了坠儿上茶点,“三娘子可有些日子没来了。只年初来拜年,到如今足有两三个月了。楼房都盖好了,也不摆个暖屋酒?”
林碧落朝林楠使个眼色,教他在外面盯着坠儿,待得林楠出去了,她张口便道:“半个月前,义成郡主来找我……”
她语速极慢,说的时候便观察周大娘的脸色。
“郡主……她可有说些什么?”
见周大娘脸色都变了,林碧落便加了把火:“她让我……问大娘好!”
话音方落,周大娘便猛然间直起了身子,连声音都变了:“什么?她知道我在这里?”
林碧落心脏猛的缩成了一团,一字一顿:“她知道……你在这里看着我!”这句话完全是肯定句。本来只是试探周大娘的,可惜被周大娘当成了义成郡主问她的话,她顿时几步凑了过来,扶着林碧落的肩膀:“大姐儿,你……你千万别害怕,她不会把你怎么样的!她可是你的亲姨母!别怕!”人却已经朝着窗外去瞧,似生怕别人听到一般。
林碧落已经傻住了!
她没想到真相来的如此快捷,几句话便被她诈了出来。
她却不知道,义成郡主在康王府颇有威严,府中仆人但有隐瞒,结果都不太好。而且她与义安郡主虽然行事为人大有不同,但是待这个唯一的亲妹妹却是极好极好的。
可惜义安郡主有好些事却宁可告诉身边的丫环,也不肯告诉亲姐姐。
并非是两姐妹不亲,而是太亲了,妹妹的什么事情当姐姐的都想插一手。而且义成郡主极为强势,与义安郡主的温和不同。义安郡主曾说过,假若她们俩不是姐妹,恐怕都不能好好相处。
有一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姐妹间的尴尬处境:道不同不相为谋。
同样一件事,姐妹俩的意见总是相左。
☆、第61章过往
周大娘的屋子除了必要的寻常桌椅;连茶具也只是街边粗陋的十五文一套的粗瓷茶具,假如林碧落是个旁观者,她势必不能相信从这个老妇人的嘴里听到的本朝宫闱巨变;她曾是见证人。见证过无数人无数家族命运的起伏……
而林碧落;只是其中的一个。
很久之后,她都没办法把这个故事与自身联系到一起。它听起来更像是一则传奇故事,而故事之中的年轻夫妻只是鹣鲽情深不忍分离,这才在政治分波来临之际,将自己甫出生的女儿托付给了寻常市井人家,期望她能平安健康的长大。
元守二十二年春;康王府大郡主萧锦嫁了吏部侍郎虞传雄。彼时朝局不稳;先帝虽然立了太子;但是很明显的他日渐一日的显露出了自己更喜欢二皇子的倾向。
太子与二皇子皆是先皇后所出。
先皇后善妒;且母家当年在先帝争帝位之时出了大力,先帝即位之后却又将外戚冷落,不管是出于对先皇后娘家的愧疚,还是出于先皇后的性情,又或者是先帝从不起眼的皇四子拼杀上来,异母兄弟硕果仅存了一个幼弟,还去了大相国寺出家为僧,其余兄弟皆被贬,散落四方,生死不复相见,痛定思痛,这才对先皇后暗中对怀孕嫔妃下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先帝在位之时,宫中也只出生过三个孩子,太子萧和,二皇子萧慎,还有小公主萧淑,兄妹同胞。
先太子为人勤勉,话不多却待人宽和,颇有长兄风范,对弟妹很是友爱。可惜他唯一的缺点便是不善说好话。这原本也不是什么致命的缺点,身为未来帝王继承人,有无数人捧着叩拜着,哪怕皱一皱眉头,也有无数人猜测他的心思。
他一出生便被立为太子,又小得先帝亲手教导,本来父子关系很好,但是先帝身体江河日下,他这个太子却已经有顶梁之势,年愈二十五,决断之力渐显,有些地方又与先帝政治理念不合,按照林碧落的理解,就是当爹的不想放权但耐不住身体不行,时不时便要太子来监国一下,他来休养一番。
但是休养归休养,却完全没办法放权,于是时不时的……要把监国的太子拎出来敲打一番,意思便是,江山还是老子的,你只是代管。代管而已。
这会儿,太子能干与不能干,都是问题。
又有二皇子在先皇病榻边上日夜侍疾,小话吹着,小风灌着,天长日久,先帝便与太子日渐离心。——萧和日夜操劳国事,面对偌大国家,连妃嫔都没时间去幸,哪有机会侍疾?
但这在二皇子的忧心提示下,在先帝眼中便成了不孝的罪证。
元守二十四年春,先帝身体渐有起色,已开始重掌朝政。而萧锦在这年的四月里,生下了虞世兰。对于康王府来说,这是喜事一桩。
康王年届六旬,一生征战,只得了两个女儿,虞世兰虽然姓虞,但却是康王府第三代骨血。连先帝听得康王得了外孙女,还赏了许多东西下来。
先帝与康王是堂兄弟,一个爷爷的孙子。皇家血脉,正统嫡支与其余宗亲有着君臣之别,原也亲近不起来。康王府上一辈王爷便是掌兵的,到他这一辈接了祖业,依旧带兵,但是康王年轻时候,大力协助先帝争夺帝位,有着伴驾从龙之功,于是在亲兄弟们贬的贬,出家的出家,先帝对这位堂兄弟倒格外看重。
又或者,康王无子也是一个原因。
那时候康王还活着,时不时进宫与先帝唠唠嗑,时不时帮太子说说好话,等二皇子来了,再说说太子的坏话,哪怕先帝君心似铁,也时不时的对太子的态度有所变化。
朝中的天气那会不是随着四季轮回而轮回的,而是随着先帝待太子的态度而改变的。
这些事情,周大娘这个在康王府当差的奶娘原本是不会知道的这么清楚的,不过她侍候的义安郡主与府里的容绍青梅竹马,二人时常聊些时政,也不避讳她。甚至在义成郡主出嫁之后,康王爷给二人订了亲,二人见面之时更要有人相陪。
周大娘便义不容辞的担当了这一重任。
来一她年长,二来康王妃也很信任她。
容绍彼时已在军中领职,却仍旧住在康王府。
康王爷当年在北地征战,有次遇险,多亏得身边近侍容谦舍命相救。等康王得胜还朝之后,便将容谦唯一的儿子容绍接进了府里,亲自教养。
彼时容绍只有四五岁,正是懵懂稚儿,尚不清楚阿父的过世对他的命运有多么大的改变。
萧锦已经六七岁,对主仆名份已经有了概念,且正对行使主人权利热情之时,对容绍压根看不起。幸得萧怡才两三岁,真是傻乎乎的年纪,容绍每日除了练武习字,其余的空闲都喜欢跑去陪萧怡玩。
萧锦已经学着修习小小淑女的功课,时不时在宗室小贵女们的聚会上出出风头,吟个诗什么的,对萧怡这种奶娃娃压根不感兴趣。
孩子天生喜欢比自己大的孩子,萧怡对这位耐心细致陪着她玩的阿兄很快便喜欢上了,每日醒来便闹着要找。
康王府的后花园很大,足够容绍牵着才能小小奔跑还时不时会跌倒的萧怡去冒险,去寻找乐趣。
康王对两小儿能够一起手牵手长大,似乎一直是乐见其成的。也许在他的心里,容谦能够舍命护主,他的儿子也具备着一样优良的品质。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没有看错人。
林碧落所能理解的,义安郡主的奶娘周氏,确切的说应该算是容绍与义安郡主共同的奶娘。任谁一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