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叶老太太点头,回身又对身边丫头道:“去看看三爷和四爷谁在家里,赶紧过来。”
叶二老太太转身去了,杜太太本来就要走,叶家又有事务更不好再留,起身去了。
叶景祀来的很快,实在是找他很容易,除了睡觉时间之外去莲溪庵就对了。来的路上听婆子说了怎么回事,心中也有些惊讶。最近大半年他几乎没出去玩过,全部心思都放到静楚身上,外头各府的动静也闹不清楚。
没一会叶二老太太也带着叶菱来了,比平常外出打扮更隆重一些,脸上也都有些莫名其妙,这样的召见来的实在很诡异。
“礼亲王府世子凤曜今年十七岁,万启皇帝孝中也没有选秀,婚事便一直拖着。”叶景祀想想说着,上下打量着叶菱,有几分自言自语地道:“难道凤曜是看中了菱妹妹,想娶之为妃?”
记得冯氏丧礼上凤曜去吊唁,好像还被叶菱惊艳了一把,问过他叶菱是谁。当时他正帮着杜俊料理事情,也就随口说一句。他一向不怎么甩凤曜,对他的话也就不太当回事。
叶二老太太和叶菱都傻住了,叶老太太刚才就想到了,却是道:“这……王妃不是得选秀才能决定的吗?”
“也不一定全部选秀,只要女方各方面符合条件,宗人府批准就可以了。”叶景祀说着,选秀是常态,但例外向来不少。太妃,王妃做主给儿子寻妻,只要宗人府批准,这就可以了。
叶菱眼睛瞪大了,十分不情愿的道:“但是我的出身……是不是太高了些,不符合标准吧?”
“皇商的话……马马虎虎,若是礼亲王府满意,宗人府不会卡。”叶景祀说着,又道:“若是礼亲王府真是这个意思,我定会给妹妹讨得正妃之位。”
☆、84
大楚把平民后妃政策贯彻的很彻底;高门大户的女儿不管是想进宫还是嫁进王府都不可能,宗人府直接卡死。就是公主下嫁多半也会选些没落的勋贵,不会挑当权清贵。像安宁长公主嫁进理国公府时;除了有个爵位外啥都没有。再如庆和大长公主那样;嫁进去就直接当家。
也因此选秀是大楚后宫的重要活动之一;在京城周边地区挑选小家碧玉;地方上的望族或者小官吏人家的女儿,族人皆读书,家风良好,女儿也要知书达理。条件合格者就被带入京城;接下来就是一层层筛选;最后一关是太后;皇帝,皇后出马,先是给皇帝选,选剩下的则赐给亲王,郡王,宗室为正室或者偏房。
因为出身小门小户,能入宫为妃,或者嫁给宗族王爷也算是一步登天。尤其是王妃的家人,可以到王府居住,享受各种优厚待遇,家中父兄也能萌得六品官,虽然是闲差也是十分难得。但是享受了优厚条件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待遇,与平民后妃同行的还有毫不手软的殉葬制度。
万启皇帝的后宫还好,宋太后非常宽厚,特意跟永昌皇帝说了,殉葬虽然是祖制,但有儿有女的,在宫中服侍许久的妃嫔们还是免了,额外开恩赦免了一部分。但就是这样,仍然殉了好几百人。
王府比皇宫还要狠,后宫最多也就是生子妃嫔殉葬,至少皇太后不殉葬。王府里生有子女的侧妃庶妃自是不必说,就是生有嫡长子的原配发妻,都有可能被殉葬。
“我根本就没有见过礼亲王世子,更没有跟他说过话,他这一见钟情到底是从何而来!!”叶菱忍无可忍的跟叶二老太太抱怨起来。
她倒不是张狂到连亲王世子都看不起,亲王的标配是正妃一人,侧妃两人,庶妃两人,有名有份的小老婆就有四个。更奇葩的若是正妃无子亡故,亲王可以不用再续娶,扶正庶长子的娘为正妃,这样的制度下,妾室如何能安份守己。
再把殉葬制度算上,也是说王府的正妃除了生儿子,斗小妾之外还要每天三炷香,祈求王爷长命百岁。不然很有可能花了大半辈子时间摆平后院,好不容易熬到儿孙满堂要享老太太福时,王爷却死翘翘,自己也得去殉葬。
叶二老太太如何愿意孙女进王府,但皇家可不比一般的亲家,选中哪家就是造化。许多大户人家为了回避选秀甚至把女儿嫁给家中伙计,提前晓得了还可以回避,这回真是避无可避,就是说己有婚配,那就先把婚书拿出来。
现在凤曜自己看中叶菱,礼王妃也相看过了,叶菱的家世以及未婚状态清清楚楚,若是再做手脚,那罪就大了。叹气道:“我们住在国公府,又是累世皇商,早不在选秀之列,哪里能想到,真是无妄之灾啊……”
“祖母……我知道我不该任性,但是……”叶菱忍不住哭了起来。
她一直过的都很美好,出身不高不低,开明的祖母当家,家里还有幼弟可以依靠,出嫁之时又有大笔嫁妆相陪。拥有的如此多,她对自己人生规划的很美好,甚至想过婚后与夫婿一起走遍大江南北。
现在让她嫁到王府,公婆就不说了,只说丈夫那里侧妃庶妃侍妾丫头。就是正妃又能怎么样,受了委屈难道还能回娘家哭诉,让娘家人出气吗。至于出门……那真只能梦里才能实现,亲王郡王有爵宗室们无旨离京四十里就可以砍头。
叶二老太太不由得跟着落泪,却搂住叶菱,神情坚定的道:“女人这辈子哪有遂心如意的,从父从夫从子,还得从天命。我一辈子好强,年轻气盛时总是不信命,后来却是由不得人不信。命里该你如此,再哭诉也改变不了,那就打起精神来,好好想想将来前程。别抱怨,也别埋怨,若是含着满心的不甘进去,不如现在就剪了头发去当姑子,就此常伴青灯古佛一辈子也许还能保住小命。”
“我都懂的,就是有些不甘心……”叶菱哭泣说着,她看不上杜俊还可以直接回绝,亲王世子则不由得她说看上或者看不上,需要做的就是跪下谢恩。
叶二老太太放开她,抬手给她顺顺头发道:“把你这娇小姐脾气都收了,也不用想原来是如何如何打算,你将来的人生就是在王府里度度了。我从小把你带在身边,也带跟着你走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人事,我相信我教出来的孙女不会软弱至此,别怨命不好,别人辛苦未必你也辛苦。”
“嗯。”叶菱轻轻点头,把眼泪止住了,看向叶二老太太道:“祖母放心,我定会过的很好。”
七天之后宗人府过审,宋太后懿旨赐婚,正常情况下王爷世子也都是赐婚,这回也是走手续。凤曜与叶菱的婚事也订了下来,钦天监推算了日子,九月底成亲,宗人府操办,女方连嫁妆都不用准备。都平民后妃了,还得让女方准备嫁妆,实在强人所难。
长二房也要从国公府搬出去,这是宗人府的意见,皇商出身也算马马虎虎。但王妃出阁从国公府抬出去也不太好,这样就显得叶菱的身份太高了,不合一直以来的祖制。本来叶二老太太的意思是自己寻房舍,凤曜却说不用,亲自收拾了城外的别院。
按照祖制,叶菱嫁到礼亲王府后,叶二老太太也可以带着叶景熙到王府居住。虽然他还没晋级为王爷,但叶景熙还小,寡居祖母带幼孙,可以额外照顾。
临走之前叶老太太摆酒送行,对礼王府的突然提亲,叶家上下惊讶之后也很高兴。毕竟能嫁入王府为正妃总是件高兴的事,礼亲王作为永昌皇帝的叔叔,也算被重视。世子凤曜年轻漂亮,叶景祀也说过凤曜人很不错,又是凤曜自己看中的,嫁进去之后吃不了苦。
叶家其他姐妹还好,就连叶薇都是反应平平,国公府的小姐不可能嫁入王府为妃,这是祖制家法,嫉妒不来的。唯独叶芙得知之后又跑到叶老太太跟前大哭一回,说什么国公府的宗女都能成王府嫡妃,正经嫡长女却只能嫁个庶子,把叶老太太也哭的无语,越发觉得叶大太太是真不能再回府了。
“与姐妹们一起这一年多,临走之前也没什么东西相送,各人拿上点,也是我的心意了。”叶菱笑着说。给叶茜,叶荞,叶薇派发着东西,搬迁收拾东西时准备好的,一个多月时间她也想开了,这是她的命,不想死就得进去,不管与期望的差多少,人总得活下去,日子也得过下去。
叶茜看着叶菱,客观来说这门亲事不差,只是与叶菱的理想预期差太多。想了想笑着道:“菱姐姐聪明智慧,不管在哪里都能过的好。”
叶菱听得笑笑,又拿起桌子上摆好的一份,递给叶茜道:“这份是静楚小师傅的,以后不能再帮她的忙,临别之时,薄礼相送,望她珍重。”
叶茜接过来,道:“我代她谢谢姑娘。”
长二房上京时带的东西不多,此时走时也是几大车东西,叶景怡和叶景祀去送的,帮着整理收拾忙完了大半天。
三月中章雨柔产女,母女平安,虽然是女儿叶老太太和叶景怡也十分高兴,消息传到宫中,两宫太后也有赏赐,宋太后还亲赐了名字叶敏。洗三满月酒都是大办特办,国公府上下也是忙碌不休。杨婉真格外累些,帮着叶二太太打理家务,收礼单宴宾客不说。她与章雨柔格外交好,每日都要亲自去梧桐书院照看,还亲手缝了许多小孩子的衣服送过去。
国公府从上到下都晓得大奶奶和二奶奶十分亲密,叶荞看在眼里却总觉得有点点别拗,杨婉真的处境是需要跟章雨柔交好,但是叶景尔可是暗恋章雨柔呢,虽然章雨柔总是避着他,叔嫂不通话倒能说得过去,但不可能彻底避开,成亲之后从叶景尔眼里还能看出些意思来。
“二嫂真心跟大嫂交好吗?”叶荞忍不住跟叶茜嘀咕起来,真心相爱对夫妻来说很玄纪,男人纳妾收房都是常事,但小叔子暗恋嫂子,这种就比较禁忌,属于不能犯的那种。
叶茜不禁拍拍叶荞的头,小声道:“肯定是真心的啊,哪里会不真心。”
杨婉真是高嫁过来,跟娘家决裂,夫家两层公婆婆,妯娌小姑人口众多。叶二太太那种婆婆太难讨好了,需要她第一时间抓住的就是叶景尔。叶景尔把章雨柔当成女神一样,杨婉真想跟叶景尔过好,肯定要跟章雨柔交好。杨婉真要是给跟章雨柔瞪眼闹气,叶景尔会对她好吗。
同样的章雨柔也需要与杨婉真交好,她们俩的关系越好,大房与二房走的越近,才越不会被怀疑。更何况杨婉真本身智商够硬,就像叶二太太挑她当儿媳妇一样,这是个能成事的,性格也可以深交。
“唉,还是嫁个门当户对最好。”叶荞忍不住说着,看看杨婉真进门以来的举动,真不是辛苦两个字可以形容,过劳死都有可能。还有叶菱即将嫁入的礼王府,几次与叶菱说话的神情,只怕也是忧比喜多,想想王府制度也真是蛋疼两字可解。
叶茜叹口气道:“姑娘家嫁谁哪是自己能掌控的,二嫂不进国公府的门,就只能到其他大户人家当妾室。就是菱姐姐,那样的家境,本以为可以潇洒一生的,结果还不是抗不住皇命。就是你我,将来遂心如愿还好,不能如意日子还得过。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叶荞听得也不禁默然,说起来她还是幸运的,她户籍上的年龄才十二岁,虽然也该议亲了,却没那么着急。女子出嫁就好像抓阄,外头看着光鲜,不定就出了什么极品了。端起杯子喝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