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豪门重生手记-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蕙娘只胡乱搪塞,见文娘显然不信,她甚至都有些语无伦次,“唉,就稍微拌了几句,你别管啦――等你出嫁以后就明白了,夫妻间肯定都是磕磕碰碰的……”

    文娘又打量了姐姐几眼,面色忽然一沉,跳下椅子就往外走,这一出来得突然,蕙娘都吃惊了,“上哪去呢?”

    “撒谎!什么磕磕碰碰,能让你这么上脸呀?你都这样了……肯定不是小事!”文娘气哼哼地,“我知道你,你不想让娘、三姨娘担心……肯定也没脸和祖父诉苦,你不用说,我说!我告祖父去!他权仲白有什么了不起的,还给你气受?呸!亏我素日里还看着他好呢,原来也是个坏蛋!”

    蕙娘真不知自己面上是何等神色,居然让文娘轻易地就调转了阵脚――从前还因为自己说了权仲白,又哭又闹地‘我哪里不如你’,现在就是‘他权仲白有什么了不起’。这胡搅蛮缠,变脸如翻书的一面,她倒是半点没改……她又是好气又是好笑,“你得了吧你,还告祖父呢,你有本事自己收拾他呀。自己的事还顾不过来呢,就会瞎操心。”

    文娘虽说不大懂事,可也不是傻子,不是几句话就能糊弄过去的,她到底还是略作解释,“我和你姐夫没什么大事,就是前阵子家里变动大,他心情不好,这一阵子都比较消沉。你还不知道我,我见着这作样子就烦,恨不得几耳光抽上去――可惜,他不是你,是你呀,就真抽了!”

    蕙娘一边说,一边不禁轻轻拍了拍妹妹的脸颊,自己笑起来。文娘半信半疑地,瞅了她好几眼,才勉强道,“谁说我瞎操心了,你是我姐,我能不管你吗?你不知道,你刚才那样,别提多可怜了……”

    她扳着姐姐的脖子,语气认真起来,“我知道,你心里话不爱和别人说。我也是泥菩萨过江,自己且还管不过来呢,你要和我说了,我也只能为你着急上火,确实帮不了你什么。可有些事你不能一个人扛着,我就帮不了什么,陪你说道说道,着急着急也好哇,姐,权家的事我也都听娘说了。姐夫因为亲哥回老家去,和你闹别扭了?”

    文娘平时总是想方设法地给她添乱,真难得如此贴心,字字句句,都说得蕙娘心底熨帖,她抚了抚妹妹的脸颊,“真是长大了……放心吧,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你姐夫性子左了点,再过一段日子也就好了。”

    文娘却仍不放心,再三逼问,蕙娘被她烦不过,只得搪塞她,“我不告诉你,我和祖父细说去,这事说了你也不明白。”

    “我回头可是要问祖父的。”文娘难得把姐姐逼到这个地步,她嘴儿一翘,也有点得意。“要是你没说,祖父少不得又要把你给请回来,到时候,免不得又是一番折腾,你要挨祖父的数落,我可不管了!”

    蕙娘恨得去拧文娘的手背,“人大了是吧,不服管了是吧?我还没捏你呢,你倒是捏起我来了,算学学得如何了,说会看账,能看懂四柱账了没有?我这都不说借贷账了,龙门帐、三柱账有什么不同,能告诉我不能?”

    两姐妹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很快就到了午饭时分,娘因还有几样见面礼没赶出来,只得依依不舍地先回花月山房去做针线了。按焦阁老平日里的起居来看,再过一两个时辰无论如何也都回府了,四太太想安排她到小书房等候,可蕙娘自知此时心乱如麻,连文娘都能看出不妥。她实在不想用这种面貌去和祖父说话,再三犹豫、再三思量之下,倒是游荡到了南岩轩里去探三姨娘。

    现在焦家人口更少,两个姨娘都可以自行居住一处了。只是三姨娘、四姨娘素来和睦,多年做伴已经养成习惯,依然还是分住在南岩轩两侧,此时也正坐在一起说话,见到蕙娘进来,都有几分诧异。三姨娘问,“不是要去小书房等你祖父吗?”

    正说着,四姨娘已经随指一事出门去了,蕙娘随口道,“我心里不大爽快,过来您这里坐会儿。”

    三姨娘更为诧异――却并不大惊小怪多加盘问,只道,“那也好,许久没和你这么坐着说话了,心里想得慌呢。”

    说着,便和蕙娘在窗前对坐着说些家常琐事,安安闲闲地叨咕着南岩轩里的几棵树,今年叶子发得晚,花开得早,到了夏日里,后院的葡萄藤上结出了紫葡萄,居然还是甜的,子乔自己爬着摘了,吃了好几嘟噜,倒比外头贡的更觉得新鲜……

    说着说着,蕙娘有点坐不住了,她竟和文娘一样,慢慢地就滚到了三姨娘怀里,把头伏在她膝盖上,半闭着眼睛似听非听的,竟似乎是有了睡意。

    自从被焦四爷接到身边教养之后,蕙娘就很少这样和生母撒娇,她从小性子强,也不是那等要人抱咬人哄的性子,在这一次之前,三姨娘几乎都有七八年没有抱过女儿了。

    她慢慢地住了口,却依然并不发问,只是轻轻地抚着蕙娘的肩背,好似在哄她入睡一般,力道轻柔而从容……过了一会,蕙娘开腔了。

    “姨娘……”她的声音闷在三姨娘腿上,瓮声瓮气的,“我心里烦得厉害。”

    “嗯。”三姨娘说。“是因为姑爷吧?”

    蕙娘一下又沉默了下来,过了许久,她才轻轻地、叹息一样地说,“是因为他……”

    “姑爷待你不好?”三姨娘问。

    “他待我挺好的……”蕙娘立刻就否认了她的说法,她反复说,“他待我很好……是我自己贪心,他待我越好,我就、我就越想要更多,我总觉得不够,我不安心,我……我难受得很……我倒宁愿他待我坏些,别待我这么好……”

    三姨娘又是好笑、又是感慨,她捏着女儿僵硬的肩背,柔声道,“这又是为什么?姑爷待你好,难道还做错了不成?”

    蕙娘乌鸦鸦的头颅轻轻地摇了摇,她断断续续地道,“他待我太好了,是我……是我待他很坏。可我没有办法,我……我没有办法,姨娘,我又坏、又贪心、又恶毒,我、我……”

    她忽然轻轻地抽泣起来,再说不下去了,只是反复地道,“姨娘,我好怕、我好怕……”

    三姨娘极尽温柔地搂着女儿的肩膀,她说,“好、好,哭出来就没事了,不怕、不怕。”

    这个素日里沉默而温顺的妇人,慢慢地直起了脊背,她满是慈爱地望着女儿的头顶心,旋即,又将眼神调向天棚,若有所思地沉吟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亲情永远比爱情更可靠呀,比起小七和三妞,可以说蕙娘和亲人的感情是更纯粹的,也许是因为她的亲人本就不多。







☆、116退休
 
    焦阁老今天在廷内耽搁得的确是比较久;几乎日暮西山时才回了小书房;他还带回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就是蕙娘;也还是头回见到这个在京城已是闻名遐迩的人物——虽说,两家之间曲曲折折,还算是扯得上亲戚的。

    “这就是老首辅视若掌上明珠的女公子吧?”杨阁老一手抚须;欣然道;“快请起,大家都是亲戚,寒舍受子殷恩惠颇多,也可说是他的老病号了。我常和善久说;这一代这么多亲戚;唯独他二姐夫同子殷这个大舅子,那是一定要常来常往的,能学到几成本事,都算是他的福气了。就是他七姐夫,比起这两位来,都有所不如呢。”

    杨善久的七姐夫,那就是下一代平国公,刚受封的镇海将军许凤佳。二姐夫孙立泉已经继承了侯位,现在领着上万人的船队,权仲白一个医生居然能压住一个,和另一个相提并论,不要说蕙娘,连焦阁老都笑道,“乐都,你是见外了,仲白说来也是你的晚辈,哪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杨阁老大号杨海东,字为乐都。不过,以他的身份,如今会用名、字来称呼他的人,也并不多了。入阁之后,多半都以阁老呼之,即使有人唤他表字,起码也要加个先生——可在焦阁老跟前,他却显得极为谦逊,“您也是见外了,平时在朝中,彼此以职位相称也就罢了。这私底下还不叫我一声海东,您是和先泰山一辈儿的,这一声乐都,简直就是在骂我嘛。”

    除非很亲近的关系,不然,一般来说大名,那都是长辈用来叫晚辈的。杨阁老这么说,是在表明自己的后进身份。

    焦阁老呵呵笑,从善如流。“海东你这是在提醒我年纪啊,的确,人生七十古来稀呢,这都八十多岁了,老了老了,精力是真的跟不上啦。”

    焦阁老最近也的确是在闹着要乞骸骨,闹来闹去,皇上就是不许:东南大乱,朝廷里不能有大的变动了。他这致仕闹的,倒是把杨阁老越闹越被动。随着东南军费猛增,朝廷银库见紧,这个地丁合一的事,看来似乎又要被搁置了。——要知道凡是改革,就没有不花钱的,即使地丁合一是开源节流的好事,可这事严重地触犯了各阶层的利益,一旦实行下去,民间很可能会起动乱。起码那些地方豪强,没几个愿意缴纳如此暴增的赋税……没有钱,怎么劳军,不劳军,谁来镇压这起刁民?

    蕙娘虽然幽居府内,但一直很关心朝廷局势,对杨阁老的处境,她心里有数:在他们这个高度,成败那也就是一翻手的事,要不是杨阁老被逼得有点不安定了,他未必会对祖父这么客气……在权力顶峰,什么先学后进、长幼有序的空话,可是半点都不顶用。

    “您可多心了。”杨阁老果然有点不安,忙给焦阁老顺胡须,“您这是老当益壮、老而弥辣,后生们可离不得您的指点,少了您,别说我们了,皇上都吃不香睡不着——”

    “没有的事,”焦阁老一指墙角,蕙娘便会意地挪步过去,将小厮儿遣退,亲自在红泥小火炉上烹热了一壶水,端过来淋杯、暖壶……给两位绝对的朝中大佬沏一道繁复的茶。“也就是放不下后人,这才又硬撑了几年,这不是,眼看着要往下退了,还惦记着让她来认认人呢。往后我们家要有事请海东照拂,少不得是她上门来求了。”

    “这是哪里话。”杨阁老立刻表态,“大家都是亲戚,有什么事您派人送句话就行了,至于这么客气吗,您这么说,我连坐都坐不稳了!”

    两人免不得虚情假意地客气一番,杨阁老又拍着胸脯,把‘日后有任何事情,只需一句话,不论看在谁的份上,这忙都是非帮不可的,但凡皱一皱眉头,我就不姓杨’这么一个意思,用文绉绉的言语给蕙娘表达了出来。老太爷这才笑道,“好啦,时间也不早,我知道海东家去还有许多人要见——我这里又何尝不是?来年就是京察了,好些学生心里也是不安定得很……咱们还是先谈谈正事吧,孙侯那边,你可有收到什么消息?”

    杨阁老面上闪过一线担忧,字斟句酌,“按说这时候,应该也已经往回走了。从前朝来看,三宝太监走得最远的那一次,来回也不过就是两年多……”

    孙侯出海,也已经有两年多了。虽然消息传递不便,很可能他已经就在大秦左近,可报信的船队却还没能靠岸。可按东南一带海盗肆虐的情况来看,这一支两万多人的船队,起码还没有回到吕宋附近,不然,海寇是腹背受敌两面夹击,这一起乌合之众,哪里受得住几万人的压力?

    什么事,都是先算败再算胜,皇上可以不愿去想,军队们可以只顾练兵,但这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