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做额娘做嬷嬷的为了省事,总设法把他俩人隔开,把安静乖巧肯让着怡安的弘历塞到当中。这么着,怡安和弘历在一起的时候渐渐多了起来,到后来又一同被皇阿玛接进宫中抚养。
弘历性情温和,照理说配倔犟的怡安更合适,可胤禛冷眼看着,这个儿子恐怕是个会招惹女人的。眼下,他眼前只有怡安一个,心思自然只花在怡安身上,有朝一日拥有三宫六院,美女如云,还会不会把怡安当宝可不好说。怡安性子刚烈,不可能容得这样的丈夫。好事早晚得成坏事。
他子息不多,眼下只有这么四个阿哥。弘时——权当没生吧。福惠还小,不知长大如何,有着那样的外家,再怎么也不能让他继承大宝。弘历弘昼两个,他更喜欢弘昼。弘昼有心眼,但直爽,城府不深,不如弘历适合做皇帝,做儿子做女婿更贴心。
胤禛看得出,弘历对怡安的事更上心,可弘昼明显也在意着怡安,兴趣更相投。怡安对两兄弟一碗水端平,没有厚此薄彼,碰到正经事会找弘历,商量起玩耍闹事就找弘昼。虽说男女大防,可他们从小一处摸爬滚打,一桌吃饭,一床睡觉,知什么避讳?他和皇后教养严格,不让他们沾那些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东西。三个孩子年纪小,心思单纯,也想不到那上面去。
原本,他倒想让三个孩子晚些成亲,像现在这样多过两年,却怕纸包不住火,弘时胡闹被几个弟妹知道,弄得大家尴尬,倒不如早些敲定三人终身,以免生变。
弘历和弘昼都不可能只娶怡安一个。若让弘历娶怡安,怡安的出身注定不能册后,只能居妃位。怡安是他和皇后捧在手心里养大的女儿,有实无名的公主,不得不屈居下位,对一个臣下出身的女子行跪拜之礼,弄不好还要受气,他想着也觉得不痛快。况且,怡安的脾气,哪里受得了后宫诸般约束,又哪里经得住后宫女人的争斗?万一等到他和皇后不在了,弘历喜新厌旧,不再护着怡安,怡安可怎么办?
怡安的身份,亲王福晋怎么也能做得。哪怕弘昼弄来一院子女人,也不能爬到怡安头上。就算弘昼和怡安闹起来,弘历也会出面调停,不会让怡安吃亏。就算怡安闹出什么事,到底只是亲王府,有弘历帮忙掩盖,也出不了乱子。如此,才能三全其美。
弘昼的亲娘耿氏老实,一点管不了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这个儿子。皇后算怡安的亲娘。这事,只有他亲自出马提起个头。
他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养的儿子没一个肯给他面子。
听他说完,弘昼安静了一阵子,摇摇头:“我不娶怡安。”
胤禛一愣:“怡安哪里不好?”
“怡安是极好的。可,皇阿玛你想想,我和怡安一处长大,便如兄弟一般。叫我娶怡安,不是同叫我娶弘历一样?”
胤禛好气又好笑:“胡说!弘历是男子,和你一个亲阿玛,谁会让你娶他?怡安是女子,同你不一个姓,是你姑姑的女儿,自小养在我们家,就是血缘也是极远极远的。怡安性子纯真,生得又美,你们一处长大,情趣相投,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你以为这世上能有几个怡安这样的?阿玛疼你,想给你挑个好媳妇,也疼怡安,想给她挑个好丈夫。阿玛看来看去,对你,再没人比怡安更好,对怡安,再没人比你更好。这才问你。”
弘昼沉吟着:“皇阿玛怎不问弘历?他对怡安才好呢。”
“弘历也是好的,只是,阿玛为你们做亲,总得想得长远些。你和怡安更好些。”
“皇阿玛想得长远,可想过怡安嫁给我,却被做了皇帝的弘历抢走?那样也好么?”
胤禛大惊,死死地瞪着儿子,说不出话来。
弘昼象大人一样叹了口气:“皇阿玛,怡安是极好的女子。可我只当她是兄弟。怡安的婚事,皇阿玛怎不先问问她?”他觉得怡安也只把他和弘历当作兄弟,或者是朋友,并没男女之情。
胤禛被弘昼的话惊呆了,连儿子是什么时候走出去的也不清楚。弘历对怡安的情,到了那个地步?!
弘昼一向爱玩,正事上不肯上心,但胤禛心里明白,论到聪明敏锐,弘昼并不比弘历差。皇阿玛当初苦心教导,希望他们兄弟个个成才,结果倒是个个能折腾,争强斗狠,成了皇阿玛晚年抹不去的心病,也害他吃了许多苦头。他清楚弘昼才智能力不差,既已选定弘历,倒不想把他的心思从玩引导到“正事”上。想不到,弘昼敏感机灵还在他认识之上。他们三人一处长大,最了解彼此,弘昼的判断多半是不会错的。
胤禛按捺下心中不安,留心弘历与怡安的相处,又让皇后和熹妃分别拿婚事去试探两个孩子。熹妃为难吞吐的样子,已让他明白弘昼所言不虚,恐怕熹妃也早就察觉。怡安,弄不清是还懵懂着,还是别有情怀,总之对弘历无意,也不想成亲。
这当口,完全不知就里的怡安被卷进他和弘时和阿其那之间,让他十分头疼。怡安倔强冲动,再有人从旁煽风点火,一次不成还会闹第二次,只怕越陷越深,被人利用。想起策妄阿拉布坦的请求,让她远远离开京城,大约是最好的办法。去准噶尔,一来一回,至少一年,许多事尘埃落定,兴许解决他们三人婚事的法子也有了,也可防止弘时弘历因为怡安做出什么事。
像是生怕老爹还不清楚他的心意,弘历听说怡安触犯天威,赶紧跑来养心殿求情,愿意替怡安受罚,听说怡安要回准噶尔,又求去西北谈判的差事。
胤禛先受了一肚子气,再被怡安一场吵闹,弘历一顿蘑菇,满腹火气,头疼欲裂,正赶上皇后进来讲情,冲她发作了一顿,怪她无能,没教好孩子。
结果,怡安走了,皇后病了,弘历突然关心起朝政来,尤其对西北的事上心,有事没事总跑去缠着十三弟,明里暗里打听怡安的行程。
朝政头绪繁多,还可用霹雳手段。官员不肯尽心,好歹还敬畏天威。家里的事,孩子的事,更让他发愁烦恼。
他才养了几个,就弄成这样!皇阿玛要不是生养了他们二十几个兄弟,大概还能多活几年!
他的兄弟没几个省油的,可也没哪个真敢当面顶撞反抗皇阿玛。他养的这几个儿女,长大的四个,个个当面对他叫板。他的命怎么这么苦?
早知道她还活着,他无论如何也不会送走怡安。
这么多年,她音信全无,靖夷等人丝毫不露破绽,弄得他也信以为真。谁想到,他送走怡安,她就回来了。
终于他捉住了这片云,再也不会放手。可云的心思,他还是拿不住。
这些天,空下来他总会想起老十四那一问:他当她是什么人?更重要的是,她当他是什么人?
被皇阿玛册封为靖安公主的“妹妹”死了,回来的只是她,他的阿楚。她是女人,能让他心动冲动的女人,可她对他远不仅仅是女人。阿楚总能让他会心一笑,总能带给他温暖开怀。只要她能一直留在他身边,陪着他,关心着他,就像现在这样一天一天过下去,他已经满足。他喜欢看她笑,喜欢听她说话。她不喜欢的事,他不会强迫。
他们分开太久,他把她留在身边,一个屋檐下,一间屋子里,慢慢地让她习惯他,依靠他,慢慢地在她身上心上染上自己的气息,想让她习惯安逸,厌倦奔波,安分地留在他身边。她不是个计较名分的人,也不在意俗人的眼光,淡淡地坦然地接受这一切。
照理说,一切都很好,可阿其那的死,老十四一番话,又在他心里翻起波澜。
她是什么想法?什么打算?在她心里,他有多重要?
她忘不了阿格策望日朗,放不下一双儿女,可她不提。这么多年,她经历生离死别惊涛骇浪,可她不说。她的心里记挂着一些人,可她不问。她随遇而安地留在养心殿,淡定地接受他的安排,坦然地面对他的接近,却又始终小心地保持着距离,不许他一亲芳泽。
他猜不透她的心,因为她不想让他明白。他记得她本不愿回宫,不想见他。重重深宫,她身边没有一个亲信得用的人,他不该担心她溜走。可他记得她一次又一次出乎意料地出逃,他不放心,总怕哪一日醒来再也见不到她,无处可寻。
他得想个法子,圈住她的人,圈住她的心。
后宫女人那些毛病短处,她全没有。不在乎权势地位,不在意富贵荣华,甚至不把佟家衰荣放在心上。眼前倒有些她在意的人,可他若用那些来控制她,只会令她反感。等怡安回来,她见到女儿,定然欢喜。可他却拿不稳怡安回来,会拉近还是拉远她的心。
这些日子,她不提自己的事,他也不说他的家事,就是怕她不自在。一旦怡安回来,势必会把很多人很多事扯进他们中间,皇后,弘历,弘时,……
两个大人各怀心思,不说话。福惠有些不安,不知自己说错了什么。
“夫人,这鱼真好吃。”福惠咽下一口楚言夹到他碗里的红烧鱼,天真又开心地笑道。
楚言回过神,温柔地笑道:“好吃就多吃一些。”没想到福惠来,厨房按她的习惯烧了全鱼。担心福惠不会吐刺,楚言夹了一筷子,先放在小碟中,小心捡去鱼刺,才送到福惠碗里。
胤禛含笑看着,心中荡起柔情。她是个极好的母亲,不但温婉可亲,而且总能为孩子想得仔细做得周全。
他抚养怡安,视若己出,可惜怡安不是他的骨血。她疼爱福惠,亲切仔细,可惜福惠不是她亲生。倘若,有一个他二人的骨肉,不论阿哥格格,不知会是怎样的光景。
胤禛被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念头迷住了。
准噶尔
室内光线昏暗,空气混浊。浓烈的薰香药味盖不住长年卧床的病人身上散发出的腐朽味道。
怡安对于这样的情景并不陌生。这是死亡的气味,预示着榻上昏睡的老人不久人世。她静默地坐在床前,握着老人的一只手,注视着她的气息,等待着她醒来的时刻。北京那个寂寞宫廷,她送走了三位没有血缘的长辈。现在,她回到出生的准噶尔,送别嫡亲祖母,生父的生母。
服侍祖母几十年的嬷嬷说起当年,说她小时候与祖母很亲,是祖母最心爱的孙辈,说她每次总会带些可爱的小玩意送给祖母,祖母总会预先准备好她最喜欢的零食等着她,总是把她带来的鲜花珍藏,凋谢枯萎也舍不得扔掉。后来这些年,每到草原上鲜花盛开,祖母总要伤感,总要念叨远方的她。
她全无印象。她很小被带去遥远的北京,独自被留在那里,有了新的太祖母祖父祖母,享受着他们的疼爱呵护,忘记了血脉相连的亲人,留下祖母独个在怀念中寂寞,没想过她还会有回到准噶尔的一天。终于,她回来了,回到她本应该属于的地方,也许因为祖母十几年的默默呼唤。
嬷嬷向她展示祖母年轻时的画像,讲说祖母曾经的美丽和风韵,说她的鼻子眼睛宛然祖母年轻时的模样。她看向床上沉沉昏睡的祖母,白发苍苍,形容枯槁,颜色憔悴,奄奄一息,找不到一丝美丽的痕迹。京城里的人都说她生得像母亲,却也无法否认有那么点来自父亲那边的异族风。那就是通过父亲,从祖母这里承继的吧。
她侧转身拿起一只干净的碗,从水罐中倒出一点清水,将洁净的白棉布折出一个角,润湿了,轻柔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