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太太哪里会想到这个,若是来贺喜就抬高了她这个庶女的地位,何况现在李贵人封了静妃,大太太有了新的依靠。
“母亲现在能不能下床了?”
廖氏道:“今天早晨我看大嫂的时候大嫂正要从床上起来,却还是吃不得力,不过整个人看起来倒是好了许多,不像是大姑奶奶才没的那几日,多亏有瑶华在身边照顾,舅太太时常来给宽心,大嫂娘家又有了喜事,之前的贵人已经封了静妃,舅爷又在京里置了新宅子,过两日要宴请本家亲过去热闹。”说着看看容华,“前几日六姑爷回来似是和你父亲说了什么,说是秋闱要提前找人才能……你父亲叫了你三叔父过去说,让我回娘家打听打听。”
廖氏皱起眉头,“我父亲的脾气如何我是知道的,哪肯听这种话,这次来我也想问问你,这该如何是好。”
又是孟家。
孟家已经不是第一次提起秋闱的事,之前已经让六姐来跟她说,让她探听薛明睿的口风,现在又明明白白地去陶家说。
三婶的父亲是翰林院侍讲,打听这些事看似方便,其实若果然有这种事又岂会就摆在明面上弄得众所周知。
不管是孟家怎么得来的消息,容华看看廖氏,“三婶现在有孕在身,有诸多不便,不好总是过于劳累。”
廖氏眼睛一亮,“是啊,再说你三叔父经常去我娘家借些书籍来看,我父亲只是督促你三叔父的学问也没有其他话,想来一定是不知道的。”
容华点点头。
廖氏笑了,拉起容华的手,“你这个孩子,心地真好。”
容华脸颊微微一红。
很快马车停在陶家门口,二太太王氏和瑶华已经等在垂花门。
容华下了车,王氏上前行礼道:“我今天有些不舒服,却让了三弟妹跑这一趟。”
廖氏道:“我也是顺路,容华本来也是要回来的。”
王氏小心翼翼地看容华脸上没有别的神情,这才松口气,笑着道:“快进门吧,天气热小心晒着了。”一直等着容华向前走了,王氏才跟在后面。
王氏道:“老太太有些不舒服,正躺着呢,姑奶奶一会儿再过去吧!”边说边看着容华身后丫鬟婆子捧的物件,东西真是不少,到底是一品夫人,每次回娘家都少不了礼数。
容华侧头看看,陶府的丫鬟、婆子都忙着去拿东西。她这次回来,不光给老太太、大太太带了药、补品、尺头,几乎给府里所有人都带了东西,包括二婶、三婶和众位兄弟姐妹她都想了个周全,难不成做到这样大太太还能堵住悠悠众口,说她为女不孝?
雅琴上前打了帘儿,容华和王氏、廖氏进到屋子里。
瑶华坐在锦杌上和大太太说话,见到容华立即起身行礼,大太太上下打量了容华一番,立即露出慈母的表情来,“快过来让我瞧瞧,怎么像是瘦了一些。”
容华上前坐在大太太身边,丫鬟、婆子这才将礼物都摆上了桌子。
大太太看着这些东西不禁道:“就是回趟家,你这孩子,让夫家人看到多笑话。”
容华笑道:“女儿这是孝顺母亲的,哪里能让人笑呢。”
大太太不由地想起淑华回家时的情景,眼睛顿时一红。
王氏笑道:“大嫂是好福气,应该高兴才是。”
大太太用绢子擦擦眼角,“我可不就是高兴的。”
容华目光落到大太太身上,“母亲的病如何了?我早些时候找了太医院的人,应该一会儿就会来了,让御医给母亲看看,我也能安心。”
本来看向一旁的瑶华,目光顿时转到容华身上,眼睛一亮。
话音刚落,锦秀从外面进来回道:“太医院的黄御医已经来了。”
廖氏笑道:“正说着就来了。”
容华站起身扶着大太太躺下,又放下幔帐。
瑶华看着房里忙碌的丫鬟和一脸淡然的容华,微微皱起了眉头,正思量着,耳边传来二婶王氏的声音,“二侄女先去里面避一避,外面有姑奶奶呢。”
瑶华点点头,转身走向内室,心里冷笑,容华真是用的好手段。
第二百零一章 侯爷之威(中)
黄御医给大太太诊了脉,又看看容华拿来的药,躬身道:“武穆侯夫人拿来的都是上好的伤药,大太太只要按时用了,很快就会好了。”
容华隔着屏风问,“要什么时候才能活动?”
黄御医道:“按理说要养些日子,只是大太太的伤休养的好,加之一开始虽伤骨却并不十分重,这两日感觉疼痛轻了就可以活动。”
容华微微一笑,王氏请黄御医出去开方子,容华吩咐锦秀送去打赏的银钱,然后才来到大太太床前。
大太太脸上也有些喜意,“早上我还不敢试着吃力,恐怕会再伤了,现在听黄御医这样说,我还真想站起来试一试。”
旁边的陈妈妈立即上前道:“奴婢去多叫几个婆子来扶着太太。”
大太太笑着点点头。
陈妈妈忙出去安排,几个婆子刚进了屋,瑶华也从内室里出来,一脸关切道:“母亲要小心些,要是疼痛就不要吃力了。”
大太太道:“我知道。”
说着几个婆子上前去搀扶,大太太微微动了动脚,似是就要站起身,忽听外面一阵嘈杂的声响,屋子里的人分了神,陈妈妈刚要出去看,只听传来芮青的声音道:“老太太不好了。”
满屋子的人顿时一惊,大太太听得这话也皱起眉头,脚上不慎吃力,顿时一阵疼痛,“哎哟”一声跌坐下来。
屋子里眨眼功夫鸦雀无声。
容华上前去查看大太太有没有伤到,屋子里的众人似是才缓过神来。
大太太喘几口气道:“没关系,只是不小心……你祖母……”
容华道:“母亲别急,我先出去问问,黄御医经常给老夫人看脉的,医术高明为人妥当,老太太不舒服,就让黄御医去给老太太看看。”
大太太脸上一阴,似是有什么话却又不好说,转头看向瑶华。
瑶华也露出担忧的表情来,“我和八妹妹一起去看看。”
王氏道:“早上娘还好好的……”微微一顿道,“我们都去瞧瞧。”
廖氏也跟着点点头。
容华转身向前走,特意看了一眼陈妈妈,陈妈妈目光闪烁。
容华心里一惊。
容华出了门,只见芮青通红的眼睛里半含着泪,整个人似是已经不管不顾,看到容华脸上有浮起一丝期望,嘴上急忙道:“八姑奶奶,快去瞧瞧老太太吧。”
容华看向拉扯芮青。
芮青上前几步到容华跟前,刚要开口,只看到八姑奶奶目光清澈、坚定,“别着急,慢慢说。”
芮青这才猛然回过神来,再看看容华身后的瑶华、王氏、廖氏,长喘了一口气,“老太太胸口闷,刚才忽然昏了过去。”
容华早已经给锦秀使了眼色让锦秀去请黄御医,这边也就不耽搁,和芮青一起往老太太院子里去。
走到月亮门,芮青道:“老太太这几日只是喜欢睡一些,进的饭食也少,我还以为是夏天天气热的缘故。”说着顿了顿,咬咬嘴唇,“大太太也请了郎中来给老太太看,郎中也没说出什么,只拿了些平日里吃的药。”
容华点点头。
芮青接着说:“刚才老太太觉得头疼,我化了药丸给老太太吃,却不见效的,老太太要从炕上起来,我正扶着,谁知道老太太就晕了过去。”
容华问道:“现在怎么样了?谁在那边看着?”
芮青道:“老太太缓过气来了,我就让一个得力的丫鬟伺候着,我忙过来禀告大太太。”
芮青已经镇定下来,容华道:“别急,让黄御医看看到底怎么样。”
几个人径直走向千禧居,容华进了门直接走向内室,丫鬟见八姑奶奶来了,急忙让出老太太床前的位置,容华走上前去看,老太太躺在迎枕上,脸色苍白,呼吸还算平稳,容华还没说话,陶老太太已经睁开眼睛,看到容华点点头,慢慢地道:“容华回来了。”
容华点点头,“祖母哪里不舒服。”
陶老太太摇摇头,“别的倒是也没什么,只是头晕的很。”说着看向床边的其他人,目光在廖氏和瑶华脸上稍作停留,然后看看王氏。
王氏道:“娘,八姑奶奶请了御医过来,让御医给娘看看脉。”
陶老太太道:“就是老毛病,不用看了。”
芮青听了哭起来,“老太太这几日总是这样说,这才将病延误了。”
瑶华等人也急忙劝老太太,老太太却摆摆手,“你们先下去吧,容华好不容易回来,我跟容华说说话。”
王氏立即看了一眼容华,瑶华手指猛然一缩,抬起头道:“我也留下伺候祖母吧!”
陶老太太看向瑶华,“好孩子,你先出去,我问问你八妹妹些事。”
瑶华目光一闪,这才站起身,一步三回头地和王氏、廖氏几个出去了,屋子里只留下容华和芮青。
芮青给陶老太太换了一个稍高的引枕,容华帮着芮青一起将老太太扶靠在引枕上,容华手还没拿下来,被陶老太太一把握住,容华抬眼望过去,陶老太太睁开眼睛,目光清亮,“容华,你是不是怨恨过我,之前弘哥抓住马道婆,我却没有将事情问清楚,就将马道婆放走了?”
容华摇摇头,“没有。”
老太太是骄纵了瑶华,却没有到让她怨恨的地步,如果老太太想要插手帮瑶华,她也不会顺利地嫁去薛家。
陶老太太松开手指,目光柔和起来,“好孩子,到底是一品夫人的命。”说着看看芮青,芮青急忙走到外面去。
陶老太太长出一口气。
容华道:“祖母的病还是要看看。”
陶老太太道:“看也没用,我知道自己的病,我这病之前已经发过一次,一位老先生给我诊过脉,说的清楚只要第二次再发,就是药石无效,虽然能熬过一年半载,也是难得清明,这些日子我已经昏昏沉沉睡过一些时候,我嘱咐芮青,只要你回来务必要喂我吃那老先生留下的药丸,让我支持些时候好跟你说说话。”
陶老太太面沉如水,“你大姐已经没了,好多事已经弄不清楚,没有真凭实据谁又能怎么样?我只是后悔,抓住马道婆的时侯没有狠下心来,总觉得给她个教训让她知道,却没想到她并不知悔改。”说着淡淡地道,“要是之前能狠下心来,也不会有今日。”
容华没想过老太太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陶老太太叹口气,“现在我能让她留下来尽孝道,恐怕她不会不答应,只是假以时日我难以言语之时就不知如何了。”
“你大姐给她选过一个人,我也知道。只是那人……”陶老太太脸上露出冷冷的笑容,“发妻死时是那般,将来能如何?我本来想既是你大姐选的人,就让她嫁过去,将来若是应了佛家说的因果,也算是公平。”
陶老太太拉起容华的手哀叹,“我嫁到陶家六十几年,没有将陶家……愧对你祖父,我不一定能看清楚了,陶家将来若是这样下去,少不了要出事,就看你肯不肯……”说着喘息起来。
容华急忙上前用手顺抚老太太的胸口。
老太太道:“一时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