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一下而已。”
绿鸟没有拒绝:“我的主人,我只服务于你,当然不会拒绝你了。我就告诉你,《乾坤秘笈》最终会落到你手上的。”
他欣喜若狂,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真的吗?真的吗?那我该怎样得到它?”
“不说了不说了,有人来了。”绿鸟迅速回到他的袍子上,化作了一片龙鳞。果然有门侍禀告:“启奏陛下,郑公公求见。”
“郑和?几个月没有消息,怎么突然一下子又冒出来了呢?”他摸不清原由,也只有宣他进来亲自过问的份儿了。
郑和、王景弘、“人妖王”及“连体双雄”几人走了进来,一齐跪下去行跪拜礼。皇帝朱棣让他们起身,匆忙问道:“你们不是早就说要回朝了吗?怎么一下子拖了那么久?”
皇帝派郑和此次下西洋,一是为了将各国前来出访大明的使节送回去,以炫耀大国之雄风;二来也是掩人耳目,以显示郑和下西洋并非要去刺杀建文帝。然而在回来的路上惨遭南海之心芙蓉岛一劫,带去的兵士死得所剩无几,同时各国进供的宝物被黎麟洗劫一空,可谓狼狈之极,自然没有脸面光明正大地回国,所以回国之后并没有事先上报朝廷,只是径自回到京师参见皇帝。郑和几次痛哭失声,把他们在南海上的遭遇向皇帝从头到尾叙述了一遍。事出意外,情有可原,朱棣并没有过于追究责罚,只是叫他们安顿好各国使节。同时,郑和还朝,朱棣求之不得,眼下道衍南征麓山寺受阻,道衍受伤,剩下的如高忠、王贵、何颖等人跟麓山寺里面所藏的反贼相比,武功低微,而且士兵长时间征战已经疲惫不堪、军心涣散了。与之相比,郑和寻访各国,网络各国奇能异士众多,自己也是当今为数甚少的武林高手,剿灭乱党、除建文帝、夺取《乾坤秘笈》的重任当然就非他莫属了。
朱棣道:“郑卿家,你可知朕出兵麓山寺一事?”
郑和道:“皇上,此事人人皆知。白莲教残孽、清风寨、苗人、福建的两个妖道还有武林其他各派的那些别有用心的人齐聚麓山寺,人数众多,皇上派一万大军前去镇剿未果,还连主帅道衍大师都被寻影的‘意杀’击中,命悬一线。”
朱棣向他诉苦:“三宝啊,你知道就好!东边晦朔盟正闹得沸沸扬扬,西边阿鲁台不老实蠢蠢欲动,南边黎氏死灰复燃……朝中能够带兵打仗的也只有你了。”
郑和迟疑了片刻,道:“皇上是想派我去剿灭藏在麓山寺里的乱党?”
朱棣淡然一笑:“对,郑爱卿真知我心意啊!”
郑和无法再说下去了,怔在那里。到麓山寺剿灭乱党,就是跟麓山寺作对,跟麓山寺作对就是跟寻影作对,撇开寻影练就了旷世奇功他不是他对手不说,单拿寻影在旋流区舍身救了那么多人,他郑和也不好意思跟自己的救命恩人作对。他此时正左右为难。
朱棣提醒他:“郑和!三宝!”
他回过神来:“皇……上……”
朱棣对郑和的一反常态表示不满,抱怨道:“郑公公,你怎么了?你不会是被寻影那小子的‘意杀’给吓倒了吧?道衍虽然受伤,但贼人的损失更为严重已经所剩无几了。我再拨给你五千人马,寻影那小子再怎么厉害,我相信他也抵挡不住千军万马,总之,我要他们人头落地,我要《乾坤秘笈》完好无损地归属于我。”
郑和踟躇不决:“皇上……只是……”
朱棣突然露出愁苦的面孔:“三宝你知道吗?朕的气数将尽了,朕要死了,朕死了朕幸幸苦苦打出来的万里江山怎么办?朕得好好地把它保护好,交给朕的后人啊!”他的声音又突然变得高亢:“不要再犹豫了,我心意已决,你必须得去,那些使节交予王景弘安顿,而且朕也去,随军出征。”
覆劫(16)
(四十六)
应文沉思之后,把寻影从愁思中唤醒过来:“寻影,你可知你最近的功力有长进?”
寻影回答:“回二师傅话,我现在膂力大增,臂能扛鼎;步伐明显轻盈,身轻如燕。”
应文点点头:“你可知道这一切从何时开始?”
寻影思索片刻:“自从看过《乾坤秘笈》之后,我每一次运功,总感觉到丹田之内有一股浩然之气蓄势待发,叫人好不难受。”
应文有些欣慰地要求寻影:“你按照《乾坤秘笈》所说的演示一遍给我看看!”
寻影盘坐榻上,闭目运功,只见他身体由白转黄,黄比铸佛,焕发着金光。又仿佛一团正在熊熊燃烧的火。他感觉到那一股浩然之气开始化解进入他的全身,顿而舒服了许多。继而真气四逼,阵阵风起,茶杯从桌上移到桌沿上,窗户一一被打开。一收功,一切又归于平静。他睁开眼睛,神态怡然地望着应文。
应文不可置信,心忖:我练了近三十年才练到青层,而他一下子就练到了黄层,真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啊!这本来是令他这位师傅欣喜的事儿,但是,当他的目光移到请柬上,又愁上眉梢:“寻影,你一定要答应为师一件事!”
寻影有些迷惑:“二师傅,什么事情,您说啊?”
“答应我以后千万不要使用‘乾坤秘笈’,为师也是为你考虑。”
“二师傅,这是为什么吗?这么好的功夫不用浪费了怪可惜的。”
“因为他会给你带来杀身之祸。”
“我还是不太明白。”
“你不用明白,懂得多了痛苦就会增多,烦恼就会增多。”
“您说啊,您说啊!您不说我这一辈子就不会安神的。”
“你真的想知道?你不后悔?”
寻影坚定地点点头。
应文正色道:“我就是大明前皇帝朱允文。”
寻影顿觉一惊。
应文继续道来:“你方丈师伯就是近臣叶烯贤,你大师傅就是杨应能。”
寻影大悟为何应贤应能对他那么恭敬。
应文继续:“当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几位大臣放火烧了皇宫,并找了一个替身掷入火中烧死,制造出我已被烧死的假象。金蝉脱壳,我打扮成士兵模样,杀出重围。看到国破家亡,心灰意冷,决心遁入空门,法号应文。因躲避朱棣的追杀,一度下西洋,展转安南、暹罗、真腊各国。后因思乡情切,于是归来,落脚麓山寺,十几年光阴,弹指一挥间。”说完,两行浊泪流了下来。
寻影急忙掏出手帕为他拭泪,他用手拦住,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寻影啊,此秘密关系到麓山寺一百多条人命,以及跟我和麓山寺有关的所有人,事情一旦败露,这些人就会人头落地。从今以后,你就担负起了保护这个秘密的重任,你愿意担负起保护这个秘密的重任吗?”
寻影答应道:“我愿意。”
应文见罢,拿起那封请柬:“你知道吗?武林又将有大乱了!”
寻影摇摇头,表示不解。
应文解释:“弥勒教教主朱空在他教主就职那天,施展了‘乾坤秘笈’,弄得江湖沸沸扬扬,惊动了朝廷,于是朝廷派兵镇压,后因白莲教插手方才解围。现在他大摆婚宴,江湖群雄聚集,如果朝廷再次派兵镇压,武林必遭大劫啊。”
寻影问:“难道这一切都是《乾坤秘笈》引起的吗?”
应文略点了一下头:“‘乾坤秘笈’是太祖皇帝打江山时神仙所赠,为的是让他匡扶乱世、解救苍生,于是,我大明取代胡元也就天命所归。后来人们就把拥有《乾坤秘笈》作为称霸宇内的象征,朱棣虽然当了皇帝,因为我把这本密笈带走,许多人仍然不承认这个皇帝,于是他派郑和四处追杀我,为的就是得到《乾坤秘笈》。同时,一些武林人士也想得到这本书以练就盖世神功,独霸武林。为师不让你使用此功,也是不愿看见你卷入这场纷争里面,不能自拔,你懂吗?”
寻影哦了一声。
应文又说:“一些消息称朱空会把教主之位传给他女婿,一定是在逃避祸乱,不然,以他的德性是绝对不会把得来不易的权力拱让给别人的。”
寻影又生疑惑地问:“二师傅,有件事我还是不懂,朱空为什么也会‘乾坤秘笈’,莫非他是……”
应文毫无迟疑地回答:“没错,他是我的儿子。当年,我们一起逃出来之后,我就劝他遁入空门,但是他不甘心,于是投靠弥勒妖教,我们父子从此分道扬镳。至于他会‘乾坤秘笈’,完全是他偷学而成。现在他误用了此功,才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为师要求你从此之后绝对不能在公众面前使用此功,只能把它作为养身之法!”
寻影不情愿地答应了一声嗯。
天色已晚,二人正要散去,应贤应能二僧匆匆赶来。
二僧知道了这一消息,焦躁不安,便赶来与应文商议。方丈应贤见寻影在,就示意叫他回避。
应文摆手:“他都知道了,我一五一十地全都告诉了他。”
二僧惊惶。
应文道:“二位师兄不必担心,该知道的终究会知道,不该知道的知道了也没用。”
应能听罢,郑重地要求:“寻影啊,你一定要严守这一秘密。”他停顿了一下:“否则,你只有死路一条,谁也救不了你,包括我,也包括你二师傅,知道吗?”
寻影见一直吊儿郎当的应能就对这事保持严肃,可知这事非同小可。
对于这件事,应文表示既然朱空是他的儿子,他就应当负责任,尽管他早已料到这个婚礼将是杀机重重。
应贤应能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应文此去一定会暴露目标,并且他跟朱空已经断绝了父子关系。
而应文坚决要去,尽管二僧跪下来求他。他已经是风烛残年的人了,他再也不想龟缩于麓山寺内,同时他也坚信自己一定会伪装好,不会被人察觉。
二僧知道不能劝阻,就要求伴他一起去。
应文觉得连方丈就出面,未免动静太大。于是决定应能和寻影陪他去。
覆劫(17)
(十七)
大雨最终还是下了下来。
皇帝朱棣御驾亲征,携刚从西洋赶回来的郑和等人几乎跟雨水同时抵达岳麓山。
“二师傅……”寻影跪于应文的灵柩前,早已泪流满面,大声喊了一声。
应文慢慢地推开棺盖,从里面出来走到寻影面前,蹲下去把他扶起,哽咽着说:“寻……影……我的好徒儿,二师傅还活着呢!二师傅还没有死,《乾坤秘笈》保住了为师的命。我可终于又能见到你了!”
“二师傅,都怪我不好,要不是我在弥勒教误用‘乾坤秘笈’,朝廷也就不会找到麓山寺来,也就不会害死寺里那么多人,都是我害了他们哪!”寻影开始自责。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面对的迟早要面对,你无需自责。”应文安慰他。
寻影从怀里掏出舍利递给应文,应文接过舍利,顿然生起许多伤心往事,热泪涌出。
而当寻影将舍利交给应文的那一刻时,突然从脚底自下而上冲起一股灼热之气,他头脑一昏,几乎要昏厥过去,幸亏他及时攥起一股内力,才没有倒地,随即也就还原如初了。他见应文那般情态,便问:“二师傅,睹物思情吧?”
应文回神过来,脱口而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寻影又问:“您很向往过去吗?”
应文道:“阿弥陀佛,寻影啊,出家人本应六根清静,不应该存在七情六欲,不应该重提那些陈年旧事,可有些人就是霸道,他连叫人忘记往事的机会就不给,为师哪里是在向往往事啊?为师只是在想,朱棣已经从我手中得到了江山,他为什么还不满足,非要将我赶尽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