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从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开始,俄罗斯走上了对外炫耀武力,侵吞他国的扩张道路。
一五五二年,灭喀山汗国;一五五六年,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国,占领了整个伏尔加河流域。
长达二十六年的立窝尼亚战争,企图把将于扩展到波罗的海,终告失败。
随后,于一六五四年,趁乌克兰人民反抗波兰统治的时机,入侵乌克兰;东部,俄罗斯则深入西伯利亚,直达鄂霍刺克海,并于十七世纪中,入侵黑龙江流域。
十八世纪一开始,俄罗斯就发动了一连串的对外战争,一七零零年爆发的北方战争,持续长达二十一年,先后与瑞典、土耳其交战,占领大片领土,在这片领土上修建新都圣彼得堡。在瑞军反攻时,占领波兰;与土耳其交战时,又转进芬兰,占领赫尔辛基等地。二十多年战争,俄罗斯如愿侵占了大片波罗的海土地和入海口,跻身欧洲强国行列。
十八世纪中叶爆发的奥地利王位争夺战中,英法在美国广大的领土上为争夺殖民地而大打出手,俄罗斯则与奥地利组成联军,屡屡重创英国盟友普鲁士,先于一七五九年,将先后参战的四点八万普鲁士军,打得只剩三千人,后于一七六零年占领了柏林。
此后的俄罗斯,越发以国际宪兵自居,几次针对法国大革命的干涉战争,它都大肆派兵,在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出兵四十万,镇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革命。
十九世纪下半,自身也经历了资产阶级改造的俄罗斯,对外侵略的步伐并没有放慢。
从一八五零年开始,通过一系列侵略战争,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天津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堪分西北界约记》、《中俄伊利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胃口不断扩大,侵吞了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一八七七年,对土耳其作战,夺取部分土耳其倏地;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完成对中亚的全面占领,把布哈拉、浩罕、希瓦以及土库曼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苏维埃成立之初,是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盟所组成的联盟国家,在二战结束后,迅速扩大为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二十个自治共和国、八个自治州、十个自治区、一百二十九个边疆州或区,成为世界上领土最为广大的国家。
这样一个庞大,并且充满扩张性的国家,拥有五百一十万军队,曾在中苏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发出了入侵威胁,萧强就算不希望被国家所控制,也没有一点点和他们合作的可能性!
相反,它的解体,更能让人放心!
只要它还具有对西方集团的威慑力,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就足够了!
契索涅夫对他的态度突然变化愣了一下,微一思索,明白了为什么,脸上不觉流露出苦涩的笑容。
“如果可以拯救苏维埃,我会毫不犹豫采取行动,可这是不可能的……”
萧强不发一言,缓缓移动身体,挡在林怡的身前。
“现在的国家,从上层到老百姓,已经完全丧失了信仰。早在勃列日涅夫时代,他就对共产主义的未来失去了信心,他曾亲口对弟弟说:‘什么共产主义,只是哄老百姓的。’
可是,现在连老百姓也哄不了了,他们只看到,能够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越来越紧缺,什么都要排队,产品质量低劣,工人酗酒窝工,医疗事故频发,在这个国家,都有一种船要沉了的感觉。
我们共有一百二十多个民族,总人口二点九亿,其中俄罗斯人只占百分之五十一,刚刚过半。
这么多民族,大多是在近三百年加入俄罗斯帝国的……,为了保持国家的完整,我们也采取了许多强制措施,所以俄罗斯人和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
契索涅夫说得很慢。
萧强心中冷笑,什么叫采取了强制措施?
由于俄罗斯的庞大,建立在几百年持续不断地征服基础上,历代沙皇对被占领地,都采取的是奴役、掠夺的方针,鼓励“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情绪,唆使俄罗斯人对其他民族鄙视、仇恨、压迫,还多次实行屠杀等手段,致使沙皇俄国成为世界历史上,民族矛盾最深刻的国家。
苏联成立后,民族问题虽有少许改善,但始终无法解决。
虽然俄罗斯人在苏联占据主体地位,但大多数俄罗斯人,都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其他地方的俄罗斯人在当地只占百分之十九,反而成为少数民族。
这些俄罗斯人被当地民族指责为“占领军”“殖民者”,而他们也是一肚子的怨气,认为俄罗斯承担了太多的义务,还要受气挨骂,纷纷要求不管其他少数民族,任他们自生自灭。
戈尔巴乔夫实行的全面民主,使得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日趋减弱,这些反对的声音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越加强烈,各加盟共和国,对上面的命令,也渐渐阳奉阴违,离心力不断增大。
就是各民族之间,也是矛盾重重。
摩尔达维亚共和国,要求把摩尔达维亚语作为官方语言,遭到了包括俄罗斯人在内的其他所有民族的反对;更有不少加盟共和国内部的少数民族,要求脱离所在共和国独立。
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莫斯科反应迟钝,措施无力,不但没有制止事态的扩大,反让地方的胆子更大,肆意妄为。
去年,阿塞拜疆德纳卡州,因为亚美尼亚人在多数,强烈要求脱离阿塞拜疆,加入亚美尼亚,地方苏维埃甚至发起了公民投票行动,并在之前,和涌入的阿塞拜疆人发生了暴力冲突,造成二十六名阿族人、六名亚美尼亚人死亡。
这样冲突不断的国家,关系紧张都是修饰之词,应该说地下的岩浆压力正在累计,只是在等待一个临界点,然后爆发出冲天的动能。
在戈尔巴乔夫对西方抱有幻想的时候,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三国,因为历来和西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到西方集团的挑拨,认为加入苏联后吃了亏,本来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北欧国家相近,可是为了平衡全苏联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大大落后于北欧诸国。
为此,他们屡次游行示威,要求更多的自治权,最终脱离苏联。
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苏联高层却一厢情愿地认为民族问题,已经得到了彻底解决。斯大林说“各民族已经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以一种坚固的友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赫鲁晓夫宣称“在苏联已经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民族人们的新的历史共同体——苏联人民”,勃列日涅夫吹嘘“民族问题彻底地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种种鸵鸟心态,使得各种民族矛盾更加激化,以至不可调和!
契索涅夫也知道自己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尴尬地笑了笑:“其实民族问题,只要肯花力气,还是能够解决的。但是戈尔巴乔夫,太差了,不是个好领导!
苏联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突然推行的全面市场经济,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没有专门的经济人才,造成人民不知所措,大量的国家资产,被一些人非法侵吞,生产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大幅下降,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困难。
几年改革下来,苏联的赤字翻了一番,为了弥补赤字,国家大量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老百姓怨气极大。
为此,中央被迫把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国内的经济上来。
然而,改革失败以后,戈尔巴乔夫更加不顾实际情况,又在政治上全面推翻旧有模式,号召向西方学习,建立民主的、人道的新政体,于是从上倒下,都无所适从,国家陷入了极端的混乱状态,无数的极端思潮,像潮水一样,冲击着人民的大脑。
就在这个时候,戈尔巴乔夫再次表现出一个不成熟领导人的特质,他居然宣称;战争是政治延续的论调,已经过时了,未来是属于全人类的,苏联要以全人类的利益为重。率领苏联,全面倒向西方,放下手中的武器,乖乖投降。
裁军、削减核武器、控制地区冲突,最后演变到签订撤军协议,准备从整个欧洲,撤回到国内。
这样,人民最后一点点自豪感,也被无情地剥夺,以这次从阿富汗撤军为序幕,人民的愤怒达到顶点,未来的社会动荡,指日可待!”
萧强听着他条理清晰地分析,连连点头,心里暗爽不已。
动荡是好事啊,只要不是在自己国家,这就是大快人心的好事。
他还是虚伪地安慰道:“或许事情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糟糕,也许,戈尔巴乔夫还是能领导苏联,迎来最终的胜利。我相信苏联人民,有勇气、有信心、有毅力,将苏联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的新国家!”
契索涅夫定睛看着他,良久才说道:“你的话,很无耻,就和西方那些政治家们说的一样!”
萧强无辜地耸了耸肩膀,摊开手,对他不能理解自己的真诚而感到遗憾。
契索涅夫叹了口气,疲倦地揉着面颊,低声道:“对于戈尔巴乔夫的全面亲西,上面有很大一批人看不惯,当临界点到来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和亲西派发生严重冲突,说不定,还会发生一场内战!
可是,被西方政治家蛊惑的老百姓,必然会支持亲西派。所以,最后的结局,我几乎可以想象得出:亲西派全面获胜,各加盟共和国趁机宣布独立,苏联就此瓦解,甚至被进一步肢解,伟大的苏维埃,将成为历史中的一个名词……”
萧强不能不佩服他的推理能力,可是,他对此毫无感觉。
他残缺的前世记忆,并不能告诉他,苏联崩溃的过程,是否如契索涅夫的推断一样,能够得到印证的,只是苏联却是成为了历史名词,还是他没有记住的一个历史名词。
也许苏联的崩溃,会让许多苏联认为它肝肠寸断,但萧强不会,那不是他的国家,不是他感情倾注的地方。
他只知道,前世的中国正在稳步向前,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国家已成为世界强国。
这就意味着,苏联的崩溃,对中国并没带来坏的影响,说不定,还能对中国的强大起到促进作用。
所以,他仅仅是就契索涅夫无懈可击地推断,表示了惊讶,并稍稍表露出,对契索涅夫感情的理解,仅此而已。
“那么,你想要提前离开这艘沉船吗?”他轻轻地问道。
既然契索涅夫都说苏联是艘正在下沉的破船,他也毫无顾忌地这样称呼道。
他有些理解契索涅夫的举动了,只有这样,才能说明,他为何如此卖力地帮助自己——他想要找一个新的庇护所!
契索涅夫阴沉着脸,摇了摇头。
“为什么?”萧强真的惊讶了,契索涅夫说了他对苏联不再抱有幻想,又积极帮助自己,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说明他没有再以特工的使命,作为最高指导原则。
他对苏联未来的分析,萧强就是一个局外人,也听得惊心动魄,可是,他却否定了逃离苏联的想法,这实在让人费解。
“苏联的崩溃,其灾难性后果,最终还是要老百姓来承担。西方政客们满口对我们的改革大力赞扬,实际上在背后嘲笑我们的愚蠢!
当初他们骂我们是北极熊,残暴粗鲁,可是,他们仍然尊敬我们!
而现在,他们对我们改变了口气,媒体对我们充满了表扬,看见我们,也一个劲地夸奖,说从此以后,我们就是真正的同志兄弟。可是,我在这些笑容的背后,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