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鲋拔瘢菜闶鞘抵撩椤�
电器分厂的厂长和书记人选的确定,标志着九车间改制正式开始,就在当天下午,张海山让厂办的人在公告栏上正式贴出了公告,凡是有意加入九车间这次改制中的职工和干部,明天和后天两天内将申请表交给赵东升,九车间不愿意参与的职工可以将调离申请交到厂办。
公告一贴出来就吸引了众多职工围观,大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七嘴八舌地谈论着九车间改制的事情:
两年内基本工资、两年后自负盈亏、落后老旧的机器、区区二十万元的改制资金以及陌生的电器领域等等,面对着九车间在改制中将遇到的那些不利因素,几乎没有人能看见它的希望在哪里,众人莫不对其持有怀疑和悲观的态度。
就在就九车间改制的公告贴出来不久,厂办的人在它的边上又贴上了另外一张公告,公告是关于那条流水线的,告诉厂里的人京城来的专家无法维修。
在这张公告的下方还整整齐齐地贴有那份评断书的复印件,在最后一夜的落款处,陈信的名字赫然签在了那里。
下午下班后,趁着去食堂吃饭的机会,赵东升来到告示栏前看了一遍评断书,然后神情轻松地起身走了,只不过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看来白克明这次可是吃了一个哑巴亏,只是不清楚武魁使用了什么方法搞定了鲁广平和陈信。
虽然事情的发展有些令赵东升失望,没能逼得武魁向白克明服软,进而写一些诬告白克明的材料寄到市委和市zhèng fǔ,以此来激化两人的矛盾。
不过这样也好,陈信的这份评断书就像是一个催化剂,使得白克明和武魁之间的矛盾上升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同时也是一个导火索,将把两人之间的恩怨彻底引爆。
赵东升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将这根导火索点燃,让白克明和武魁之间进行一场殊死搏斗,然后就等着张海山坐收渔翁之利。
至于说如何点燃导火索,那么将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写信向市里和省里告发流水线是翻修的二手货的事情,引起市里和省里的注意,那么心存芥蒂的白克明和武魁为了自保,一定会为此斗个你死我活的。
吃过晚饭后,赵东升去了技术科,在那里与孙勇等技术科的年轻人一起讨论九车间机器的改造办法,这一段时间来他们晚上一直在这里加班,大家兴致都很高。
虽说是一起讨论,但赵东升很显然是主导者,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讲解,周围的人只是在聆听而已,然后提出一些意见和疑问,再由赵东升解答。
经过这些天来的相处,孙勇等人对赵东升佩服得是五体投地,不得不承认赵东升的水平要比他们高上一筹,看来曾经在机械设计大赛中夺得最佳创新奖的燕大优等生果然不是等闲之辈。
技术科里有打字机和复印机,每当完成一部分的设计后,都会有人将其复印出来,这样的话孙勇等人就能带回去仔细研究,然后融会贯通了。
秦雨凝和王建军、汪媛媛自然也要来凑上一份热闹,三人虽然不懂得如何改造机器,但是却能为赵东升等人端茶倒水,准备宵夜。
临近午夜,技术科里的人相继离开回宿舍休息去了,房间里只剩下赵东升和秦雨凝两个人,赵东升要在今天晚上将一台机床的改造问题给解决了,秦雨凝自然要留下来陪他了。
凌晨两点多,趴在办公桌上画着设计图的赵东升抬头瞅了一眼旁边,原本在那里看着他忙活的秦雨凝实在是熬不住,抱着双膝,蜷缩在沙发上睡着了。
望着酣睡的秦雨凝,赵东升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他等了这么长时间,秦雨凝终于睡了。
现在已经是九月中旬,晚上的天气有些凉,赵东升将自己的外套给秦雨凝披上后去了隔壁,坐在了打字机前噼里啪啦地打起字来,将流水线的问题在纸上打了出来,一共打了两张纸,随后复印了数份。
这才是赵东升今天晚上留下来的主要目的,用打字机将字打出来的话,那么就不用担心留下笔迹的麻烦,jǐng方就是想找也找不到他的头上。
不仅如此,赵东升还打印了几个收信地址,例如市委、市zhèng fǔ和省委、省zhèng fǔ,至于寄信人的地址,他用的是黄州机械厂印制的信封,信的封面上留有寄信人的邮编和地址,根本就不用他写。
“起来了,我们该走了。”弄好了举报信的事情后,赵东升轻轻推醒了熟睡的秦雨凝。
“咦!我怎么睡着了?”秦雨凝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坐在沙发上懒洋洋地伸了一个懒腰。
秦雨凝今天穿着一身白sè的连衣裙,当她伸懒腰的时侯,胸前chūn光大泻,露出了雪白的胸脯和白花花的rǔ沟,使得居高临下的赵东升一览无遗。
赵东升连忙移开了目光,感觉嘴唇有些干燥,这孤男寡女的深更半夜在一起,确实有些不方便。
“哎哟!”秦雨凝随后站了起来,她的双脚刚落地,口中禁不住一声低呼,身体径直向站在前面的赵东升倒了下去。
赵东升见状下意识地伸出了双手,秦雨凝一下子就扑进了他的怀里,饱满的胸部紧紧地贴在了他的胸膛上。
由于两人穿的衣服都挺单薄的,赵东升立刻感觉到了秦雨凝胸前的那两团酥软的饱满,喉结一动,咕嘟一声咽下了一口口水。
“赵技术员,这么晚了还在忙呀……”正在这时,门口传来了一个声音,两名穿着没有jǐng衔jǐng服的青年推开了虚掩的房门,其中一个圆脸青年笑着说道,当看见赵东升搂着秦雨凝时,圆脸青年的声音不由得嘎然而止,两人怔在了那里,眼睛瞪得溜圆。
从两个青年惊讶的眼神中,赵东升感觉他们误会了,连忙松开了秦雨凝,并向后退了一步。
“哎哟!”他刚一松手,秦雨凝的身子就向前倒,她的双腿已经麻了,根本就用不上力。
“她的腿麻了。”赵东升不得已,再度上前扶住了宋雨凝,不无尴尬地向那两个青年解释。
“你们继续,就当我们没来过。”圆脸青年反应了过来,笑嘻嘻地冲着赵东升和秦雨凝咧嘴一笑,和身旁的青年扭头就走,两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暧昧:这个时侯赵东升和宋雨凝抱在一起,除了要亲热,两人实在想不出还有其他的理由。
至于赵东升说秦雨凝脚麻了,两人压根儿就不相信,认为是赵东升找的借口。
这两个青年是厂保卫处的保安员,刚才巡逻到这里,见技术科办公室的灯亮着,知道赵东升还在加班,于是上来打个招呼,顺便混点儿宵夜吃。
走的时侯,圆脸青年特意将门给关上了,看得赵东升是哭笑不得,刚才还不如不解释,现在倒好,越描越黑了。
尤其是圆脸青年,那可是厂里有名的大嘴巴,最喜欢嚼男女之间的那些事情,肯定会将刚才的误会给说出去,那样一来的话秦雨凝的名声可就要被毁了。
如果赵东升真的做过了,他并不怕承认,可是这莫须有的事情要是扣在他头上,这可真的是冤得慌。
“你等一下,我给他们解释一下,让他们别瞎说。”赵东升随即将秦雨凝扶在了沙发上,抬步就追向那两个青年。
“赵哥,清者自清,何必在意别人如何说呢?”赵东升刚走出一步,手就被秦雨凝拉住了,秦雨凝微笑着向他说道,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
其实,在厂里的那些人眼中,秦雨凝早已经是赵东升的人了,她心里爱着赵东升,自然不会介意。
第二十六章 任命
赵东升闻言怔了一下,随后就明白秦雨凝这是在安慰自己,不想自己有什么心理负担,心中顿时泛起了一股暖流:这个傻丫头竟然为了自己而不顾惜她的名誉。
秦雨凝见赵东升神情复杂地凝视着自己,于是冲着他嫣然一笑,示意自己没事。
“上来,我背你!”望着笑魇如花的秦雨凝,赵东升笑了起来,转过身蹲下了身子,笑着向秦雨凝拍了拍自己的肩头,这是他现在唯一能为秦雨凝做的事情,既然秦雨凝一个女孩家都不在意那些流言蜚语,那么他还在乎什么呢?
秦雨凝闻言微微怔了一下,随后脸颊上就泛起了娇羞的红晕,咬着嘴唇点了点头,起身趴在了赵东升的肩上。
夜空中挂着一轮圆月,皎洁的月光倾洒下来,笼罩住了走在厂里大道上的赵东升和秦雨凝。
赵东升背着秦雨凝,边走边和她谈笑着,他准备将秦雨凝送回女工宿舍。
现在是凌晨时分,四周万籁俱静,只有声声虫鸣从草丛中传来,增添了几分浪漫的气息。
“赵哥,大后天就是中秋节了,你有什么安排?”秦雨凝双手搂着赵东升的脖子,脸上洋溢着羞涩和兴奋,她忽然间想起了什么,柔声问道。
“中秋节?”赵东升这才想起来,再过两天就是八月十五了,这是个合家团圆的rì子,也是国家的法定假rì,厂里放假一天,他在黄州孤家寡人一个,根本就没有过节的必要,于是随口说道,“继续忙车间里的那些机器吧。”
“我妈说了,如果厂里没有应酬的话,到家里来吃饭。”秦雨凝闻言,微笑着说道,眼神里流露出一丝羞涩,同时还有几分紧张,生怕赵东升拒绝。
“好呀,我正愁到时候没地儿吃饭。”面对着秦雨凝的邀请,赵东升笑着说道,中秋节的时侯厂里的职工都要回家团聚,现在不是二十多年后,大家都非常重视家的团团,因此不仅厂里的食堂,就是街上的那些餐馆也都不开了,他一个人只能在宿舍煮面条吃。
“市里在中秋节下午在电影院举行一场文艺表演,厂里给了我两张票,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去看看吧。”秦雨凝见赵东升答应了,不由得暗中松了一口气,犹豫了一下后,她从裙子的口袋里掏出一张门票,伸到了赵东升的眼前,咬着嘴唇说道,脸颊红润yù滴。
“当然要去了,正好可以放松一下。”说实话,赵东升对文艺表演什么的没有什么兴趣,他刚要拒绝,猛然意识到这简直就是秦雨凝在约会他,因此话临出口时一转,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他实在不愿意让秦雨凝失望,不就是一场表演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可说定了。”秦雨凝的脸上流露出欣喜的神sè,她真的怕赵东升拒绝。
赵东升闻言笑了起来,腾出一只手做了一个ok的手势,给秦雨凝吃了一粒定心丸,秦雨凝的脸颊上顿时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第二天下午,厂里在小会议室召开了中层干部会议,在会议上,赵东升被白克明任命为电器分厂的厂长,牛保国被任命为书记,电器分厂的主要正式确立。
由于电器分厂现在一穷二白,只有一个空架子在那里,为了表示对电器分厂的支持,在上午召开的厂领导碰头会上,经白克明提议,一致通过了一项决议,将赵东升先前制定的,将电器分厂上交的四成纯利润下调了一成,改为了三成。
表面上看来,这是厂里从政策上对电器分厂的支持,实际上则是白克明对张海山的示好,他清楚张海山背景深厚,因此想借力打力,拉拢张海山。
现在看来,一成的纯利润好像没有多少,可是当电器分厂崛起后,当时参与决策的厂领导们这才发现他们犯了一个大错误,眼睁睁地看着那一笔本该进入机械厂账户的可观钱数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