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到环坤宫来过夜,还要装出一副旁若无事的样子来,这种遮遮掩掩示好的小把戏……算了,就诚心诚意地接受好了。
于是皇后默默一笑,也不拆穿皇帝正在暗爽的心思,稍一弯腰,就把下巴搁在了皇帝的脑袋上,同样仰视着夜空中的星月,随意说了一句:“记得臣妾嫁入东宫的那天,也是十五吧!”
“好像是……”
转眼之间,十余个念头匆匆而过,然而在他们之前,已有无数个十余年成为过去;在他们直呼,亦有无数个十余年即将到来。终有一天,他们也会变成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或者史书上平淡无奇的几行墨迹,如同前人一般,隐没在这宫城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之间。
江月年年总相似,人生却代代变换……不过,那又如何?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只需惜今日,莫待悔明朝。
(正文完)
番外篇(一)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就收 脑白金。”
在电视上出现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句的同时,我们把历史的时钟再往回倒拨几个朝代,某位皇帝正寻思着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给宫里众人发发礼物,感谢大家在过去一年中的勤劳苦干,勉励大家在新的一年再接再厉。
“母后,您老想要什么礼物啊?”皇帝一副拍马屁的笑脸问道。
“哀家想要喝喜酒。”太后很不客气地说出了她的新年愿望——同时也是她人生中一直不曾中断过的追求。
但是最近没有人要结婚啊……皇帝犯难地思考着:“母后……这个喜酒也不是想要喝就能随时喝到的啊!”
“果然不是亲的就是有隔阂啊!口口声声要给哀家送礼,哀家说出来了又不干!”
面对太后的悲情攻势,皇帝立马告饶,商量着妥协的办法。
“那就从皇子公主中挑一个出来赐婚嘛,别人不好做主,自己的孩子总可以做主吧!”太后退让了一步,皇帝却依然眉头紧锁。他的一子五女,最大的九岁,最小的还不到一岁,全都属于法律婚龄之外。
“要是这也不行,那皇上你就自己再纳一次妃啦!”太后看见儿子还是那副唯唯诺诺的样子,不禁来气地抛出了最后的招数。
“那个……依朕看还是筹划羡儿他们的婚事好了……”
“裕妃,新年想要什么礼物?”
“臣妾真的可以要什么有什么?”
“那当然!”皇帝自豪地点了点头。
“那臣妾想要天上的星星,皇上您给不给啊?”裕妃撒娇地往皇帝怀里蹭着,其实就是想听皇帝说说好话,哄哄自己。
“给,晚上你看见的星星就全都归你了!”皇帝出去一趟,端回一盆水给裕妃,同时满脸坏笑地欣赏着裕妃又气又怨又憋屈的表情。
“淑妃,新年想要什么礼物?”
“臣妾真的可以有求必应?”
“那当然!”
“那臣妾要是要天上的月亮呢?”
切!果然是物以类聚啊!皇帝也端了一盆水给淑妃。
“康妃,新年想要什么礼物啊?说吧,这次又是什么书?”康妃每年提的礼物名单都是书,皇帝对这点已经烂熟于心了。
“臣妾今年想要一部《妙法莲花经》,也好祈祷宫中诸事平安。”
“爱妃果然是见解非凡,品味超群啊!”康妃今年既不要孤本也不要善本,只要了本市面上寻常可见的经书,又加之她还有心为宫中诸人祈福,皇帝怎能不欣慰呢?当然是无比地欣慰。
“可是要皇上亲手抄写的才最有效用哟!”还没等皇帝欣慰完,康妃的一句详解顿时让皇帝愣在当场。
“最好是汉语、藏语各一遍。”康妃最后补充道。
“恭妃,新年想要什么?”
“臣妾想要熏香。”
“那简单啊!说说看,想要哪种?”
“臣妾要的这种熏香原料是春天开的白牡丹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还要雨水这日的天落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了,和着花蕊研磨的粉末盛在旧瓷坛里,埋在梨树根底下,待到春分时再取出……”
皇帝听得目瞪口呆:“这……这是熏香?”(作者注:不好意思,这其实是冷香丸)
“怎么了嘛,不行?”恭妃很小媳妇样儿地贴近皇帝埋怨道。
恭妃平时就会自然地散发出一种媚人的娇态,电力十足,此时她有意散发这种电波,那更是无人能挡啊!皇帝眼看着就又要被攻陷了:“那个,那个爱妃啊,要不……再换一个吧?”
“那好吧!”恭妃的表情是“看在皇帝的面子上退而求其次”的潜台词,“臣妾前些日子看到皇后那儿有人进贡了一瓶世上难寻的百日香,皇上替臣妾要一份来吧!”
看到恭妃确确实实为自己做出了让步,皇帝很高兴,殊不知,这才是恭妃真正想要的东西。
“惠妃,新年想要什么礼物?”
“皇上,臣妾想要治好自己酒后无德的毛病。”惠妃诚心诚意地乞求道。
皇上头摇得像拨浪鼓。莫说他办不到,他本身也绝对不想把这难得的乐趣给抹杀了,于是作为“补偿”,皇帝送了惠妃一瓶内府珍藏多年的极品美酒。
“宁妃,新年想要什么礼物?”
“臣妾什么也不要,臣妾只要皇上身体康寿,姐妹们相处融洽,孩子们平安长大就好了。”宁妃温柔温柔再温柔地小声说道。
如果知道客套话来听,这是个很讨喜的“礼物”,但若当成具体任务来听,这又是个任重而道远的世纪工程,所以皇帝的心情实际上是既感动又叹息。
“皇后,新年想要什么礼物?”皇帝每次都是最后才来问皇后,每次也是来到皇后这里最紧张。
“奇珍异宝,绫罗织锦,荣华富贵,臣妾都已拥有,但都是皇上所赐……”皇后以一种类似忧愁的口气自言自语,眼睛盯着皇帝一动不动,而皇帝也便跟着越来越心里没数,“因此,臣妾最想要的,就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得到的东西。”
“嗯……然后呢?”皇帝弱弱地问了一句。果然……皇后又开始提这种宏观飘渺,微观广泛的愿望了。
“然后请陛下先闭上眼睛。”看到皇帝忐忑地闭上双眼,皇后露出了宠溺的笑容,在皇帝的嘴唇上迅速地啵了一下。
(二)帝后相性五十问
2009年的五一节,某记者采访了一对本不该存在的夫妻,但鉴于作者相当于万能神一般的存在,这个假设实现了。
1、请问你们的名字?
记者:啊,对了,好像大家到现在都不知道陛下你们一家究竟姓什么啊!
皇帝:事关国体,不能告诉你。
记者:那陛下的名讳?
皇帝:事关国体,不能告诉你。
记者:陛下,您现在是在接受采访,请不要用糊弄您儿子的那手来糊弄群众。
皇帝:(面色不善)……朕也不知道。
记者:怎么可能?
皇帝:(恼羞成怒)连作者都没想过,朕怎么可能知道!
记者:(发现触了逆鳞,赶紧转换话题)那皇后娘娘呢?
皇后:(端庄一笑)本宫娘家霍氏。
记者:闺名呢?
皇后:(还是端庄一笑)不知道。
记着:……(得,又是作者没想过吧)
2、年龄?
皇帝:开篇二十七,现在二十八。
皇后:(有点儿为难)根据后文推断,似乎是二十六。
记着:明白明白,这不怪娘娘您。(都怪那个什么也不想的作者!)
3、性别?
皇帝:这不是废话嘛!
皇后:皇上,风度!风度!
皇帝:(很勉强)男。
皇后:女。
记者:(感动)还是皇后识大体啊。
4、请问您自己的性格怎么样?
皇帝:从后宫来看嘛……比较中庸吧!
记者:(插嘴)也比较倒霉吧?
皇帝:(被揭短后的气急败坏)那跟性格有关系吗?
记者:(理直气壮)性格决定命运嘛!
皇帝:来人啊!
记者:(再次快速转移话题)皇后娘娘呢?
皇后:秀外慧中,端庄大方,举止得体。
记者:(汗颜)……娘娘,有必要这样吗?大家都知道你明明是那种卖了人还让人帮你数钱的类型。
皇后:关键是皇上不知道啊!
5、你们觉得对方的性格如何呢?
皇帝:善解人意,进退有度,端庄贤惠……但是奇怪的是,朕有时候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害怕……
记者:……很好,看来陛下您的第六感还没有完全退化。
皇后:(思索良久)很好……
记者:……(您是不是想说很好骗?)
6、两个人是什么时候相遇的?在哪里?
皇帝:东宫大婚的时候见面的,所以当然是在洞房里。
皇后:本宫也一样。
记着:(睁大双眼)也就是说结婚前你们都不知道对方长得什么样子吗?
皇帝:怎么?你有意见!
记者:(堆笑)岂敢岂敢,草民只是觉得两位胆子倒也挺大的。
7、对对方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皇帝:(仰头望天)……当时朕喝多了。记不太清楚。
皇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皇上可是让臣妾印象很深刻。
记者:(偷笑)小的明白了。
8、当时对方是初恋吗?
皇帝:不是。
皇后:不是。
记者:(兴奋)陛下的暂且不说,难道皇后娘娘入宫前也有心上人?难道是那个赵景和?
皇后:没有的事!本宫的意思是,大婚之时我还没喜欢上皇上,所以不能算初恋。
记者:(继续紧迫盯人)哦?那么现在呢?
皇后:……(意义不明地笑了一下)
9、喜欢对方的哪一点呢?
皇帝:皇后很明白朕的想法。
记者:……您真是被吃定了还不自知啊!
皇后:(温柔地看着皇帝)都挺喜欢的。
皇帝:(激动地握住皇后的手)真的吗?真的吗?
记者:……(切,又要被骗了)
10、最讨厌对方的哪一点?
皇帝:目前还没有发现有什么讨厌的地方。
皇后:(难得严肃地看着皇帝)皇上,臣妾不得不说,您有时候会干些少根筋的事,希望您能有所察觉。
皇帝:(像个听教导主任训话的小学生)哦,知道了。
记者:……(家庭关系一目了然啊)
11、您觉得自己与对方相性好吗?
皇帝/皇后:那是什么?
记者:就是两位觉得跟对方配不配。
皇帝:(语调不详)你说呢?
记者:很好!很好!
12、你们怎么称呼对方?
皇帝:皇后。
皇后:皇上或者是陛下。
13、希望被对方怎样称呼呢?
皇帝:叫“皇上”就挺好的啊!
记者:难道您就从来没为那个很少被人叫的姓名感到悲哀嘛?
皇帝:你的想法还真奇怪,整天被喊“皇上”不是挺爽的嘛!
记着:……明白了,您就是一骨子眼里的统治阶级。
皇后:皇后,梓潼,爱卿……随便啦,不就是个称呼吗!
记者:娘娘果然是干大事的人,不拘小节!
皇帝:等等,朕发现同样的回答你对皇后和对朕的态度不一样啊!为什么?
记者:(假春风的笑容)这是您的错觉!错觉!
14、如果以动物比喻的话,你们觉得对方是?
皇帝:(思考良久)……朕可不可以找不存在的动物来比喻?
记者:说说看啊。
皇帝;狼和羊的混合体……
皇后:比较像狗。
记者:哦?娘娘您不混合一下?
皇后:家狗和野狗混,还是狗。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