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云龙见师父飞剑一出即杀了对方一员悍将,大大打击了敌军士气,吴军也是士气大振,于是大喊一声“冲啊”,率军冲了出去。
两军眨眼即胶在一起,好一场大战。
数万人马交战在一起,只见尘烟滚滚,人马翻腾。
沈飞扬在战场外面,飞剑不时收割着梁国军队将领的性命,两军正在交战,梁军哪里知道己方的将领正被沈飞扬驱使飞剑秒杀,等到发现将领几乎全都死去,梁军主将急令鸣金收兵。却不料眼前青光一闪,就永远失去知觉。
冯云龙纵马冲过来,将梁军主将的脑袋一刀割下,挑起来大声喝道:“丁峰已死,速速投降。”吴军军威大振;众将士也齐声喝道:“丁峰已死,速速投降。”
梁军见主将已死,而军中将领也大都被杀,于是大乱,纷纷四散逃跑。
这也是冯云龙事先想好的策略,留着主将指挥梁军,先将其他将领杀掉,最后再杀对方主将,既能使对方的军队无将领指挥,可以一举击败敌军,也可以在击败梁军之后,使吴军能顺势攻下牧威城。
此时梁军纷纷逃走,逃不掉的就将武器一扔,投降了,战场已是一边倒的局面,吴军大胜。
冯云龙见此,指挥吴军趁势进攻牧威城,由于城中的将士大都在城外的战斗中要么战死要么投降,城中并无多少兵力,而吴军又有沈飞扬这等修真高手相助,冯云龙指挥吴军一举收复牧威城。
此战,梁军大败,只有数千人逃回梁国,除去投降的万余人外,还有两万多人战死。而吴军仅仅伤亡四千余人。
一时间,吴国军威大振,国君武廉派使臣慰劳边境军士,并任命冯云龙为振威将军,统帅边境十余万人马。
冯云龙趁势将师父沈飞扬的功劳报上去,国君又任命沈飞扬为扬威将军,辅佐冯云龙。
却说梁军逃回去的将士流传吴军军中有奇人相助,这件事情不久就散播出去,一传十,十传百的,传到最后竟然被说成了吴军有神仙相助,于是,“梁国要亡”的言论在梁国的民众中四处传播,最后许多富豪竟随时准备举家搬迁。弄得梁国的将士也是人心惶惶,将领都愁眉苦脸的,军队成了一盘散沙。
梁国君主梁发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刚即位时,梁国常常是受吴国的打压,梁发一心想要使梁国强大起来,为此,他勤政爱民,国家一天比一天强盛。
终于,梁发认为已经有足够实力可以将吴国打垮,凭着几倍于吴国的实力,在一年前,梁军向吴国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顺利的拿下了吴国的三座边境重镇中的两座,只要再给一年年时间,梁军就可以夺下另一座边境重镇,然后长驱直入,一举灭掉吴国,永远解决这个讨厌的敌人。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边境的一次败仗,就丢掉了一座好不容易才拿下的牧威城,而且逃回的士兵还散布谣言,以至于梁国现在竟处在崩溃的边缘。
梁发气的三尸神暴跳,立马下令将散布这谣言的将士都抓起来,在都城城墙斩首示众,并发布命令:传播谣言,立斩无赦。就这样强制性将此谣言压制下来。
那次牧威城梁国军队的大败让梁发心里很是纳闷:对方也只是五六万人,主将也都是原来的冯云龙,为什么以前经常阵前败退以至于死守不出的吴军,这次和梁军面对面对阵,却还赢得了胜利,还是吴军大胜,而梁军几乎全军覆没?
“难道吴军真有神仙相助?”梁发喃喃自语。
接着又坚定地摇摇头道:“这是不可能的事,如果真有神仙相助,吴军早就打过来了,哪里轮得到自己对吴军连连进攻,还拿下吴国两座城池啊,这是那些丢失城池的将士为自己找的借口罢了。”转念一想:莫非吴国是在最近请来的高手助阵,才导致牧威城将士的这次大败?梁发越想越觉得有此可能,于是立马召见大臣商议此事。
而边关的梁军自那次大败后,便退守耀关城。
梁军坚守不出,吴军也是无可奈何,只是经常跑到耀关城前骂阵,而梁军无论吴军如何辱骂,却是坚决不出战。
如此对峙了几个月,冯云龙见梁军坚守不出,非常郁闷,自己只是中级武士的修为,连城都难进,只要有高级武士的修为,偷偷进城那倒也不难,只是在守城大军的冲杀中,高级武士却也难开城门,更何况对方也有高级武士境界的高手。
在损失了四名高级武士境界的将领后,冯云龙也不愿意派人送死了,毕竟军中高级武士境界的高手是少之又少,损失了那四名将领后,自己身边只有五名高级武士境界的高手了。而且梁军经过这两次,也加强了防守,城墙上日夜都有高级武士境界的高手在。没有飞天遁地的神通,怎样能攻下这耀关城?
想到这,忽地,记起来师傅可不就有这飞天遁地的神通吗,不知道师傅出关没,于是急忙去找师傅商量。自从拜沈飞扬为师后,也接触到修真的一些知识,冯云龙知道师傅的法力是多么高深,有师傅在,破此耀关城却不是什么难事。
自从吴军攻下牧威城,自战斗一结束,沈飞扬就一直在闭关。在那次大战中也耗费了一些法力,本来在南方没必要这么麻烦的,可是北方比南方灵气要稀薄数倍,沈飞扬只好在洞府外面布上阵法,暂时闭关,恢复法力。
算起来师徒两人也是数月未见了,吴国国君任命沈飞扬为扬威将军的任命状都没有送到沈飞扬的手中,并非冯云龙不想送,而是压根就不知道沈飞扬的所在,虽然猜想沈飞扬应该在曾经带自己去过的那个洞府,可是连沈飞扬都要御剑飞行半个小时,自己怎么去找?
冯云龙想着这计划的时候,沈飞扬正好出关。
出关后,沈飞扬就直接御剑来到了冯云龙帐前。
侍卫见了,知道沈飞扬乃是一位神通广大的神仙,而且和将军关系非同一般,也不阻拦,直接就让沈飞扬进去了。
冯云龙见师父进来,忙上前见礼,见礼过后,冯云龙将国君的任命状恭敬地递给沈飞扬,生怕师傅不满意,见师父没有不愉之色,才松了口气。而后,把自己进攻耀关城的想法告诉了沈飞扬,并希望师傅帮自己拿下耀关城。
沈飞扬听了之后点点头,告诉冯云龙自己明天的晚上就过去,为吴军打开耀关城城门。到时冯云龙只须将所有兵马埋伏在城门近处,等自己将耀关城的城门打开,就率领伏兵一拥而上,便可将此耀关城拿下。
得到师傅肯定的答案后,冯云龙终于是安心了,看来拿下耀关城就在明天了,这是毋庸置疑的。收复耀关之后,接下来就是梁国境内了。
时间很快过去,第二天晚上,耀关城城墙上,一道白色遁光一闪,沈飞扬的身影就出现在遁光中。御使飞剑一扫就将还未反应过来的数名守卫城门的普通士兵轻松地解决,但是,事情远没有结束,接着又有无数梁国士兵冲过来,沈飞扬几乎没有机会去打开城门,见此情况,沈飞扬一咬牙,一下飞上半空中,一层白色光圈护着周身,许多梁军惊的不知所措,而一些清醒的将领指挥梁军射来的箭矢皆被挡在圈外,沈飞扬右手一扬,只见飞剑迅速变大,竟施展巨剑术来,沈飞扬驱使巨剑朝城门上狠狠地击去。
只见坚实的铁铸城门在飞剑的撞击下马上出现裂痕,飞剑撞击了三次后,“轰轰……”,巨剑第四次撞击,城门顿时被击破。
随后将城门推开,城外的冯云龙很默契的发动攻击,一举攻进城,全歼守城的梁国将士。
第十一章进阶先天
听到此捷报,吴国国君武廉很是高兴,在位时被梁国欺负了这么多年,这下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武廉下令大加封赏此次作战有功的将士,狠狠地嘉奖了冯云龙上奏的将士一番,独独留守烈火城的李全没有封赏,而那些得到封赏的将士对武廉没多少感激,却是对冯云龙是感恩戴德。
一时间,冯云龙的威望在吴国和军中都是无人可及,连林忠国和李百离都比不上了。毕竟林忠国二人只是守边有功,却从未有过冯云龙这般攻下两城,杀敌数万的大捷,相比之下,吴国无论朝廷还是军民自然都看好冯云龙了,而冯太师在朝廷的威风也是一时无两。
看见林忠国和李百离一伙人摇头叹息的样子,冯太师很是得意:你们不是说我二儿子不成器吗,可我还有大儿子,我这大儿子可是比你们那些个废物强多了。
林忠国等人却是很无奈,冯云龙的军功是无可非议的,自己久历沙场,自然知道其中的难处,只是可惜自己这边却没有什么武将能人,李全这次没有封赏,只因没有出战,虽然明显是冯云龙在打压李全,却也找不出冯云龙不上报的漏洞。自己和李百离都是一把年纪了,不可能请命亲上战场吧。两人只能无奈地摇头。
见到父亲这些天经常是愁眉不展,林桦心中明白这是为何,心里暗暗为自己加油,继续努力修炼,自己还有几个月就可以参军入伍了,到时自己也会努力建军功,让父亲开心。
这些天来,林桦任督二脉已是时时剧痛,让林桦很是吃不消,林忠国见此,暂时放下朝廷上的那些争端,随时在林桦身边,以便出现什么紧急情况可以照应。
这样又过了几天,这天,在林桦入定之后,一阵剧痛袭来,林桦措手不及,竟然痛晕过去,林忠国正在身边,忙将内力输入林桦体内,慢慢梳理林桦那絮乱的内力,随着时间的渐渐流逝,林桦悠悠醒来,见父亲坐在一旁紧张的看着自己,脸色一片苍白,见自己醒来,轻轻舒了口气,所有的兴奋都写在了那苍白的脸上。
想了想便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一运内力,磅礴的威压散开来,不知不觉间,竟已进阶先天境界了,林桦高兴地一声大喝,声音飘出老远老远……。
林中国见儿子如此模样,不禁想起自己突破至先天的时候,那时的自己比林桦此时还要兴奋。不禁为儿子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自己有这么一个天才般的儿子感到自豪。
冯云龙率军攻下耀关城后,有了沈飞扬的帮助,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又连连攻下梁国境内的两座边境城池,梁国上下震动,此前的那些谣言再次蔓延,而梁国国君梁发此时也有些束手无策了,为了克制吴国,自己曾派人多方寻求高人相助,可是去寻的使者每每一无所获。梁国上下到处都在找寻,可是高手却杳无音讯。
梁发召集梁国的大臣们商量接下来怎么办,倘若再想不出个办法来,吴国军队就要打到梁国国都里来了。
平时滔滔不绝的大臣们此时个个都成了哑巴,一言不发地站在那,表面上是如何的着急,心里却是想着有什么办法能和吴国的那位冯将军联系上。
梁发见此,怒道:“你们平时不是滔滔不绝的讲个不停吗?现在要你们讲,你们反倒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见国君发怒,一位文官站出来道:“陛下,臣认为只要给吴国足够的好处,多送些金银财宝,他们自会退兵的。”
他的话立即遭到另一位大臣的反击:“给吴国足够的好处,怎样才算足够?他们现在有能力打过来,什么利益要你给,他们自己不会拿?”
话还未说完,立即遭到别人的批评:“这是什么话,吴军还没打过来呢?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莫非是吴国奸细不成?”
“我说的本来是实话,你们到现在还在欺骗谁呀,我看你才是奸细,你个卖国贼。”那人立即遭到反骂。
本来静静地朝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