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总是当慈禧太后,八戒老是李莲英。你想想,他差啥忍气吞声这么多年,就是你俩夫妻的缘分没尽。结夫妻都是缘分,不管是良缘还是孽缘无缘不结,八戒前世我看就是李莲英。”
“那我前世就是慈禧太后啦,你怎么和沙喜福一样,尽说我的不是。他要像你和沙喜福那样对你们的老婆那么好,不在外头采花盗柳,我能对她这样吗?”高秀敏愤愤不平。
“这话说得好,我回敬你一句逆定理,你要象司马凤和李凤琴那样爱着老公,八戒他能跑吗?夫妻就像地球和月亮的关系,要有互相吸引的磁场,保持好向心力和离心力,月亮始终被外星吸引要挣脱出去,地球始终有一种磁力让他围着自己转。从爱情疲劳、爱情积累、爱情排他的心理特性来讲,每对夫妻都要经过这三道心理关卡,处理不好就会来个家庭宇宙大爆炸。”
“头一回听说这新鲜词,孙大哥你给我讲讲,怎么理解这爱情三关?”
“这是心理学,从人的本性和生理需求来讲,谁都有这种心理矛盾意识,不管男女都有找情人心里,这就是爱情疲劳的副作用。比方说你确实爱吃自己家里做的饺子,但是让你天天吃顿顿吃你就腻歪了,就想换换样;这就是爱情疲劳心里。这种换样心里能找回自己初恋的那种痴情,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结婚是恋爱的高潮,也是走向没落的开始。’现在我走在大街上,商店里以及游乐场地,是夫妻还是情侣我一目了然。”
“有什么特点吗?”
“有,你看,两个人没有初恋表情,一方对另一方总是心不在焉,甚至对对方做的事总提出不同见解的就是一对老夫妻,反之就是情人。”
“爱情积累什么表现?”
“野花没有家花长就是爱情积累的表现,虽然都想吃顿新鲜的尝尝,但毕竟还是爱吃家里的饺子呀,一比较,还是饺子好啊。所以在外头吃几顿就够了,吃别人的食品只是偶尔尝尝鲜而已,因为多年积累的习惯他不愿意抛弃。所以不管男的还是女的都喜欢拥有这些,用一句现代的流行词就是‘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在自己爱人身上找不到的在别人身上得到弥补。当然,家花压根就是个狗尾巴花,一比较,野花比家花强多了,完了,那就会流连忘返了。”
“爱情排他又是怎么回事?”高秀敏似乎赞同了孙猴子的观点,听出道道来了,紧接着问第三个爱情心理。
“爱情排他心理恰恰是约束爱情疲劳和爱情积累心里释放的一种制约。人类从共产共妻的母系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以后,开始规范了一些三纲五常之类的礼教,使人的心理形成了宁穿朋友衣,不占朋友妻;爱情的独木桥只许一个人通过的理念,大大束缚了动物本能的天性,认为偷情是不道德的。所以多年夫妻不管怎么打闹,不离婚就得守着一个过。俗语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种理念桎梏,大大束缚了人的天性,改革开放以后,有些人砸碎了千年桎梏,大胆追求自我解放和一时拥有,回归了天性,这是社会发展必然阶段。所以高秀敏,你应该看到这一点,没必要耿耿于怀,我孙猴子还是那句话,顺其自然。其实,从原始共产主义到理想共产主义,这是人类发展全过程,是人类之必然。我相信人类世界到了理想共产主义末日,一定是性欲的彻底解放,也就是共产共妻。束缚人类的一切国家、政党、法律统统灭亡。最后地球变迁毁灭一切生灵回到混沌初始新纪元。”
“孙大哥,你这是什么狗屁逻辑,那还要一夫一妻制干什么?要婚姻法干什么?”
“所以离婚率越来越高,非法同居的到处都是,这就是对婚姻法一夫一妻制度的叛逆。制度归制度,行为归行为,你看全世界黑白黄三个人种,哪个人种热衷于束缚天性的制度?几乎都是红旗和彩旗同时飘扬,世世代代人们关心的、歌颂的也都是爱情这个永恒的主题,也就在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还图腾着捆绑夫妻。尽管这样,还会有人勇敢地写出《红楼梦》《西厢记》《金瓶梅》《孔雀东南飞》等等歌颂追求自由爱情的唱本去唤醒人们去粉碎束缚天性的封建礼教观念。所以我劝你不要哀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当今社会,未婚就同居已成普遍之举,一夜情将成为遍地黄花,社会交往日益频繁,异性相吸这是规律。见异思迁,是人类的普遍心理,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骨子里都有拈花惹草的本性,只不过被封建桎梏束缚在克己复礼,别看你一心守着八戒从来没红杏出墙,我就不相信你就没有这种想法。”
“李凤琴死了十三年了你一直也不找个新伴,你懂得这么多,是不是已经跳出捆绑圈子做着与情人非法同居的勾当?”
“高秀敏,你太放肆了,你也这样看我吗?不怪八戒说你整天凭想当然疑神疑鬼,话不投机半句多,你走吧。”
高秀敏看孙乃正已经不悦,十分尴尬,后悔自己来这自讨没趣,借着孙猴子的逐客令也没再说什么,有点灰溜溜地走了。
高秀敏提起李凤琴确实刺痛了他的心,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二十多年夫妻岁月让他老泪纵横,勾起了他的思念。
他手有些颤抖地走到床边,把放在床柜里的多年尘封的小皮箱拿出来打开,拿出来一本厚厚的旧影集,这里定格着他和李凤琴的青春岁月,定格着他们的初恋,定格着婚后共建小家苦熬日子的酸甜苦辣。
他把影集打开,用手抚摸着李凤琴的脸,梳着两条大辫子美人凝望着他,她在他脑海里活了起来,脑海里出现了蒙太奇画面,把他俩嵌入了青春年华。
“风琴啊,这是我给你拍的第一张照片,是用海鸥相机拍的,那时我刚学照相,光圈和快门都掌握不准,你这张景深太长了,背景太清晰,特写效果不佳,'奇Qisuu。com书'你还说照得好,你一直珍藏着它。你这两条大辫子真有回头率,文革破四旧都剪成五号革命头了,你却保存下来你的大辫子,你告诉我为了这个大辫子你藏在山区姥姥家一年多。我特爱看你这张照片,眉眼清秀朴实善良。还有这一张,在稻田里拔稗子草,这是我偷着抓拍的镜头,你看你笑得多甜呀,这时我摄影技术提高了,会用景深了,也会根据题材需要设计光圈和快门了,这张照片几家报社都给用了。我用这稿费还给你买了一条围巾,我至今不忘送给你围巾时的情景,你脸红红的,眼睛深情地看着我,又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说:‘我给你什么呀’,接着你让我闭上眼睛,放我嘴里一块高粱贻软糖。那时糖块很不好买,我心里感到可甜可甜了,还记得我抢完镜头那天,你两条腿上被几条蚂蝗(水蛭)死死地钉住,吓得你哇哇大哭。我把你背到田边,用手去揪蚂蝗,怎么也揪不下来,社员告诉我用鞋底子狠狠打,我不忍心用鞋打你的小白腿,就用手去拍蚂蝗。真好使,细长的蚂蝗叫我拍成一个个球蛋蛋从你腿上滚落下来。我还用嘴吮吸你腿上伤口的血,当时你闭着眼睛哭着不敢看,直到社员笑着告诉你蚂蝗都打掉了你才敢睁开眼睛,当时看你害怕得像个小鸟依人的样子真想把你楼在怀里。”
孙乃正一页一页翻着影集,思绪就跟着时光定格融入了那个年代,他忘不了结婚二十多年里凤琴对他始终如一的爱恋,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她从来没有一次对丈夫不满意过,总是相敬如宾恩恩爱爱。“听老辈子人说,两口子感情太好了太亲密太恩爱了寿命就不会长,仔细一考察,虽然找不到科学道理但还真是这样。孙猴子和沙和尚夫妻感情都好,结果李凤琴走了十三年了,司马凤半植物人也六七年了情同死人;就八戒两口子唧唧咯咯一辈子,身体都硬邦邦的。”孙乃正想着,翻着,翻到了他们结婚十年的一张纪念照,照片后面写着一首诗:“苦海无边浪中游,去日坎坷多苦愁;十年积得一回笑,捧作家珍画里留。”他在这张照片前停住了,诗和像把他又带回到痛苦的回忆里去。
13-2
13-2
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四年,王家堡子知青点十名知青调回城里工作和念书的就有八个,朱晓杰和依兰文七二年成了工农兵大学生,司马凤和沙喜福、张丽华七三年被大连一个石化大项工程招去做工了,李太原、马春花、徐桂枝七四年也被他们父亲所在的企事业单位调回去工作了,青年点里就剩下了孙乃正和李凤琴两个人。
孙乃正决心不走是当时他已经是王家堡子大队党支部书记,抚顺市学习马列、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和农业劳动模范以及省市革命接班人进修学习班的骨干分子(当时被称为虎班和猫班);他的这种背景势必要他在农村扎根一辈子;李凤琴没走的原因是他父亲还是个走资派,而且还成了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做像章没做出功来反而因为使用大量合金铝罪加一等,说他打着红旗反红旗。李凤琴这种家庭背景让她也抬不起头来,规规矩矩劳动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她对王家堡子社员都不歧视她很满足,对大队书记兼点长(点长已经空有其名)的孙乃正关心照顾的情分非常感激。她有些妄自菲薄不敢显露自我,这段时光把她蹂躏成一个温柔处下的水姑娘,对谁都不多言不多语百依百顺的服从领导听从分配。恰恰就是李凤琴这一点窈窕淑女的味道大大吸引了孙乃正,一天夜里,二十七岁的孙乃正实在挺不过煎熬终于借治病为由向二十四岁的李凤琴表达了爱情。受宠若惊的李凤琴流下了热泪,她万万没想到大队书记会爱她。她顺从了他,让他拥抱让他亲吻,让他睡进了自己的被窝。
七五年夏天,农林水利各局领导来王家堡子开现场会,孙乃正硬是求领导把李凤琴送回城去,他为李凤琴着想,不能让她在农村过一辈子。
就在李凤琴调走半年以后,国家开始从重从快打击农村干部迫害女知识青年的犯罪行动,有很多公社生产队的队长、书记因勾引奸污女知青被枪毙和判刑。孙乃正也被匿名检举,信里说他强奸而后又多次霸占了李凤琴。当公安局调查到李凤琴本人时,李凤琴却从容不迫地说:“孙乃正是我的爱人,我正在市里布置新家,布置好了我们就结婚。”她接受调查以后,立即到单位开个申请结婚介绍信来到王家堡子同孙乃正登记结婚,使孙书记躲过了死难一劫。
“凤琴呀,你真是救了我一命啊,当时那种形势,你要是说我迫害你,无疑就把我送上断头台啊!当初是你理解我的真情,知道我是真心爱你,你是呵护我的贵人。你总是给我温馨、安宁、恬淡的爱,让我们小家的港湾永远充满和煦的阳光。你抚慰我的心灵不让我痛苦,一次次我的心灵总是在你的抚慰中得到温暖。我大红大紫时你跟着我高兴,我一落千丈时你替我分忧。凤琴,你走后,别人都劝我再找一个,我坚决不找,你知道吗凤琴,谁都比不上你啊!你在阴曹地府等着我,千万别改嫁,我还是非你不娶啊!”孙乃正伤心,伤心他有钱了李凤琴却走了,没跟他过上民营企业家夫人的阔太太日子。全是和他苦熬劳动改造般的岁月,这一幕幕怎能让他忘怀?
一九七六年,偶尔露峥嵘的四人帮下台以后,知青点开始清点,在农村抗战八年的孙乃正也结束了在农村的蹉跎岁月,在李凤琴叔叔的帮助下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