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高秀敏都一样,爱大了,受伤了。我决定把爱还给她。除非她坚决与你离婚再也不愿接受你不肯还俗,你回来我们正式登记结婚。现在我才体会到,真正爱一个人不在于占有和朝夕相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你过得比我好就是我的欣慰,这才是永远也不会转化为恨的真爱情。”
唐静一席话感动得猪八戒也掉下泪来,潘金莲善感是非通情达理正是八戒所爱之处,在这点上高秀敏与她唐静是天壤之别。猪八戒听着唐静的话频频点头,表示一定按着唐静要求的去做。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一架波音747从沈阳飞往深圳,飞鹰鸟瞰着祖国大地,一座高山连着一座高山,一片原野连着一片原野,一个城市连着一个城市,一座农村连着一座农村,啊!改革开放三十年祖国的变化真大啊!东方巨龙真的腾飞了,龙的传人真的大展宏图了。一片欣欣向荣啊!猪八戒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目不暇接向外张望,天气好没有云层,祖国大地就像沙盘盆景,又像立体地图。他经常坐飞机,但是赶上这么好的天气也是百次难遇。他尽管心怀很多乱麻但还是被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江山如此多娇”吸引了,极目楚地,舒心远望。他触景生情,相随心转,脑子里想起了毛泽东的几句诗词来:
……………………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疏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
22-1
22-1
星星星星阿姨你看见了啥?
一闪一闪一闪地把眼眨;
是不是看见这也有一颗星,
是不是看见这也有你的家。
星星星星阿姨你听到了啥?
挤在一起呀一起呀嘁嘁喳喳;
是不是听到这里有纺织机响,
是不是要派织女下凡学纺纱。
星星星星阿姨听我告诉你,
这儿这儿不是你们的家;
妈妈把这儿叫化纤城,
爸爸把这儿叫现代化。
……………………
星期天,小云龙奶声奶气的给爸爸妈妈唱着前几天在幼儿园里新学的儿歌,他晃荡着大脑袋手脚比划着认真地做着老师教给他的动作。他一会儿两只小手托腮望着星空,一会儿又眨着眼睛比比划划像个操作工换纱锭的动作,逗得孙乃正和李凤琴两口子开怀大笑。
“妈的大宝唱得太好了,妈妈爸爸都给鼓掌。”凤琴夸着给儿子鼓起了掌声。
“好儿子,你蹦蹦跳跳怎么不像个大小伙子,像个扭扭捏捏的小姑娘。”孙猴子看着儿子稚气的表演,开始享受人生天伦之乐,美的他不知怎样逗儿子才算开心。
“人家姚老师就这样教我们的,都拿来大奖状了,老师说俺们幼儿园演唱的最好。”童真心实,不知道是爸爸妈妈在逗他玩,蛮认真的回答。
“是嘛,我的大宝得了几朵小红花呀?”妈妈问。
“三个小红花还有三个笑脸。”小云龙晃着大脑袋洋洋得意地说。
“为什么得这么多呀?”
“姚老师说妈妈写的儿歌好听,还说奖励几朵小红花给她的宝贝儿子。我有会写儿歌的妈妈,小朋友可羡慕我了。”
“是吗,明个妈妈还给你们写儿歌,让你多得小红花好不好?”
“好!我的红花和笑脸最多。”
……………………
一九八四年,孙乃正和李凤琴两口子进入了最幸福最美满的年月。在销售行当里活得倍明白的孙科长真正成了纤维厂里的齐天大圣。从天宫到地狱他打开了一条条经济通道,用当时的广告词就是“发财轻松,路路畅通”。他发现现在的国营企业很多部门的财务管理都是一本良心账,用的人最是关键。机灵一点在这里能捞到许多实惠,有许多空子可钻。不机灵的就倒霉了,钻不好就进了死胡同赔了夫人又折兵。孙猴子在社会科学里滚了这么多年,吃了二百个豆了,腥味经验也总结了许多条了。“这年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有钱大伙花,吃亏是福保全家。”他悟出了这些俚语村言都是社会科学。尤其北京函授中文系毕业以后他孙猴子把这些话都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年头,只要不树敌再出手大方点,吃点喝点贪点占点都是无伤大雅的事。别去侵犯私人的利益,私人利益发生矛盾尽量退让,处处替别人着想。心思不要放在同事间利益相争上,一涨工资一评先进就寸利不让这是愚人。心思要放在多吃多占共产党身上,‘党的国营企业钱没腰,谁捞不着是熊蛋包’,大富大贵险中求这才是本事。”孙猴子就是这么想的也就是这么做的,别看两口子一个月工资加一块不到二百元钱,可小日子过得特别泰和。李凤琴对孙乃正给家里带来的经济实惠一开始惊恐一阵子,一再告诫他不要触犯法律。丈夫告诉妻子就是天下太平,让他一百个放心。他告诉老婆,孙猴子已经不是以前的冒傻气的傻猴子了,捉住他除非是如来佛。后来,李凤琴看得多了听的也多了,什么官倒、对缝在社会上都很盛行,也就对丈夫的行为见怪不怪了。
李凤琴还是老样子,一天就是接送孩子和上下班,闲着没事搞点文学创作,儿歌《爸爸把这叫现代化》就是应公司文联约稿写的。这是辽宁省文联和大连市文联为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举办的征文活动的一部分,在儿童文学征文组里获得了大连市政府奖和辽宁省儿童儿歌作品一等奖。文联还找个作曲家给谱上曲在幼儿园里教唱。大连市和大化公司的幼儿园都唱这支儿歌。难怪儿子在家一表演妈妈写的儿歌全家都特别高兴。
“大宝,还给爸爸妈妈表演什么节目呢?我的乖儿子会的节目可多了是不是呀?”
“嗯,我还会讲《小桃仁的故事》,我还会讲《小马过河》,我还会唱《我是一个蒲公英的种子》,我还会…………”
小孩子经不住夸奖,爸爸妈妈一夸,小云龙就开始如数家珍的翻腾他会的故事歌谣来,难怪教育学家说好孩子都是鼓励夸奖出来的,好孩子没有一个是逼出来的,说的很有道理。
“今天是礼拜天,再给爸爸妈妈唱个蒲公英的种子好吗?妈妈给你包饺子吃。”
妈妈话音刚落,小云龙就又奶声奶气的唱起来。
我是一棵蒲公英的种子,
飞呀飞呀在天空里飘荡。
爸爸妈妈给我一把小伞,
我高高兴兴地飞向蓝天。
……………………
三声敲门声立即停止了全家人天伦之乐节目。李凤琴去开门迎进来一个老熟人,孙猴子一看急忙走向前握手寒暄。
“哎呀呀,稀客稀客。陈部长,那阵祥风把您给吹来了,我顿感到蓬荜生辉,请进请进。凤琴,赶紧沏茶。”
“我说孙子,你太忘恩负义了,从农场出去就总也不回来看我,我不想你黑丽还想你呢。你小子又没人味又没狗味。不可交。”沉重还是那样,开口还是称呼孙乃正为孙子,好像这样叫亲近,又像是在五年前的农场似的。
“陈部长我实在对不起您,我实在工作太忙了,晚上咱俩喝酒我向你赔罪,来来来,先受我一拜。”
“你是不是看我退休了没用了就不想搭理我了,你孙子也不是这样的人呀,是我看错啦?”
“老部长,咱俩在一起相依为命两年多,别人不了解我您还不了解我吗?我是那种知恩不报答的人吗?我知道,你无事不登三宝殿,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说!咱虽然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有始终,我可以为君子朋友两肋插刀。”
“孙子,此话当真?”
“君无戏言。”
“走,进里屋单独谈。”
“对了,我明白了,你还是有第三人在跟前不说真话的毛病。我算记住了您的这个教导,‘不可靠的人不说真话,有第三者在不说真话’来个死无对证。”
“我这套管用不?孙子。”
“管用。你别说,这真是人际交往的座右铭。我以前傻了吧唧的总吃亏,只从接受您的指示我受益非浅,受益菲浅啊!”
“孙子你记住,第一咱不骗人,第二对谁都不能说真心实话,第三对谁只能说妥当的话。这是人际交往立于不败之地的诀窍。好马长在腿上,好人长在嘴上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会说妥当话就不会祸从口出。[奇+書网…QISuu。cOm]就做到了好人长在嘴上。”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姜还是老的辣。”
李凤琴把沏好的茶放在茶几上,房屋太小,李凤琴明白,来的熟人都是想对点缝的,不可告人不便旁听。“陈部长来了连烟都拿不出来,咱家里没有会吸烟的就不准备香烟,你们慢慢唠着,我下楼去买盒香烟。”
“弟妹你不要忙活,我也不会吸烟。”
“对,陈部长不吸烟,就是喝点小酒。凤琴,你带云龙下楼玩一会,我和陈部长唠点事。”
“用不着这样,弟妹也不是外人。咱都是光明正大磊落做人,都是熟人之间办点正事。弟妹,不怕你听。”
“我知道,孩子小太闹会影响你们叙旧,我还是带孩子下楼玩一会,顺便买点下酒菜,走,大宝。”
李凤琴和孩子下楼去了,还是随了陈部长的愿。他是这样一个人,找人办事不喜欢有旁人在场,尽管李凤琴不是外人但还是不在屋里听更好。
22-2
22-2
“小老弟,老哥哥今天真的有事来求你来了,我本来想退休后我和你嫂子在农场安个家过陶渊明的日子,可你两个小侄子正在念高中,我们离开城市无法照顾他们,我只好回城里住了。我和你嫂子都退休了生活就紧了,俩人退休金加在一起才一百四十多元。城里日用生活品物价总在涨,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都觉得很难。现在学校怎么那么多费用,这教育改革总是让家长掏钱,一天真让我犯愁。前几天在厂里我听到一个风,厂长说我们这些退休老家伙谁要是能搞到计划外的涤纶短丝,不用多一个月能搞到三吨就行,我就返聘他回厂上班,而且奖金优厚。我一听这不是给我一个机遇吗?我认识你呀,我估计你肯定会帮我实现返聘的梦想。兄弟,哥哥能不能返聘就看你的高抬贵手了。”
“每个月不都按计划给你们十吨短纤维吗?怎么十吨还不够吗?”
“不是这样嘛,现在混纺毛料特别好卖,质量好手感还细腻色彩还鲜艳。各大服装厂都看好这种料子,订单特别多。厂里停了几条别的布料生产线上这项布料生产,这样每个月就多需要几吨涤纶短纤维。”
“行,我保证一个月供应你三吨,不过不能按合同计划内出厂价,要按计划外规定价格出厂。一吨得多一千多元钱吧。”
“行,我们厂长说的就是计划外价格购买,五千一吨能挡住不?”
“用不了,现在计划内价格是三千四一吨,计划外四千五一吨。这东西在南方民营企业那里已经卖到八千多一吨了。你看官倒的、对缝的天天糊着我图个啥?一吨就赚三千多元啊。他们不是恭敬我而是恭敬财神爷。”
“我今天不也是来找财神爷来了吗?”
“别这么说嘛,咱两谁跟谁呀,可以说是患难之交的老朋友。你有求我的地方我要是不帮忙那不太不仗义了吗?再说这点事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
处世要道,不即不离。这是孙猴子多年交往中悟出来的道理。‘处世不宜与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