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改革又点点头,算是在听。依旧让众臣发表自己的意见,自己去讨论。
    陈于廷倒是反对的主力,在这个事上,倒是和不少大臣都争起来,大谈军管的坏处,不赞成加强军管。
    不少大臣倒是和陈于廷斗得不亦乐乎。争论起来,也不怕什么,大家也都习惯了这种风气,该争论的时候争论,该议论的时候议论,并不存在谁怕谁,当然,前提是言之有物,不要放空炮,说些不着边际的事就是。至于皇帝接纳不接纳,那是另外一码事了。
    杨改革见讨论得差不多了,又压了压手,准备总结收工了。
    “诸位卿家也都议论得差不多了,朕参详了一下诸位卿家的意见,觉得加强军管虽然有些弊端,犹如韩阁老,陈总宪说的,不利于官府管束,可其他诸位卿家也都说得不错,朝廷支撑不起如此庞大的兵费,也只能藏兵于民,如今最主要的还是防备再出现东虏为最重要,前事之失,后事之师,以前我大明在关外养出了东虏这个祸害,如今,切不可再重蹈覆辙了,关外的事,朕看,也就如此吧,继续加强军管,强制持枪,让我朝百姓在关外保持强势,但应加强控制,枪支等等和户籍挂钩,以免出现意外……”杨改革总结道。杨改革倒是希望,大明朝的老百姓犹如美国西进运动那样,不断的为自己开疆拓土,好过自己组织大军去到处开疆拓土,那样实在伤不起。强制持枪,也是杨改革无奈的选择,要争夺土地,争夺利益,没有几分血性,没有些勇气,是不行的,既然是这样,杨改革倒是愿意强制推行持枪的政策。
    其实,这件事要论对错,要论出个输赢,还真的很难,双方都有自己的理由,都站得住脚,但事情到底怎么办,还是看双方的力量对比,那边的力量强些,那边就能赢,光靠说道理,显然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
    这件事,杨改革已经很明显的偏向同意这件事了,又事先和几个主心骨打过招呼,这事,也就得出了结论,结果就是继续加强军管,但加强对关外的控制,也就是加强户籍的管理。
    陈于廷依旧有些不服气,可也没办法,明显的赞成的人多,皇帝也是赞成的,这件事,已近是板上钉钉了。
    “陛下圣明……”韩爌倒是早早的偃旗息鼓了,今天,皇帝没针对他骂,没有重复上次的倒霉事,已经够幸运了,韩爌实在是不想节外生枝,既然已经和皇帝谈妥了,那就如此吧。韩爌见皇帝做了总结,赶紧来句陛下圣明。
    陈于廷更是没辙。
    “陛下圣明。”众臣道。
    “此事既然已有定论,那辽东卖地的事,也就如此定下来了……”说过了辽东军管的事,杨改革又回头,说道了辽东卖地的事上。
    群臣见皇帝又说到了这件事上,心里直叹,这卖地,可是拿到了朝堂上公开来说了,再不是大家sī底下说说了。众臣都觉得怪怪的,这事,怎么就成了这样呢?怎么不知不觉中,事情就到了这一步呢?
    “户部可在。”杨改革说道。
    “臣在。”毕自严出来答道。
    “辽东卖地之事,和户部息息相关,就由户部挑头来办这件事吧,卿家全面主持,朕派出内臣参与协调,所得银钱,户部可拿三成,其余的,朕拿去做移民,兵费之用,此事颇为复杂艰难,卿家可有把握?”杨改革说道。
    杨改革这话一出口,众臣都有些目瞪口呆起来,皇帝分三成出来给朝廷?不是自己独吞了?这可真的是大大的超乎了朝臣们的预料。
    虽然大臣们都知道,皇帝拿了钱都是办正事去了,要说皇帝拿了钱为了自己花,那倒是未必。可皇帝光明正大的分出三成来给朝廷,这还是让在场的大臣们震惊了!只能难以想象来说此事,换了他们,他们未必舍得拿出三成银子分给朝廷,这得多大一笔钱啊?众臣看向皇帝的目光,除了敬畏,还多了些佩服。
    毕自严却是知道的,只是没料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皇帝当初跟他说过,会把一部分的收入转到户部名下,毕自严高兴了好久,说实话,他的生财手段,和皇帝差得太远,皇帝随便一摆弄,就是成百上千万的银钱过手,比他强太多,他就等着这一天呢,本以为要等很久,甚至是皇帝老了才会做这件事,没料到,这一天会来的这样快,辽东卖地收入的三成,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皇帝可说过拿卖地的钱补贴军费和移民费用呢,能补这两个大窟窿的,能是小钱?虽然他只得了三成,可也知道,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臣领旨谢恩!”毕自严直接谢恩了,生怕这件事出现反复,让人搅局。说完,整个人都是喜洋洋的。
    朝臣们看得那个羡慕,都说毕自严的命好,跟着皇帝,几乎就没做什么事,就有数不出的政绩出来,先是盐课,现在又得三成卖地的收入,户部的收入跟着大涨,凭着这些功绩,在整个大明朝,那都是有名有姓的。
    “陛下圣明!”群臣这次是真的拜服了,不管这卖地的是不知道是怎么的就抬到台面上来的,但,皇帝能分出三成给户部,这一点,就值得他们佩服,值得他们衷心的说声陛下圣明。到了户部的钱,基本算是朝廷的了,不再是皇帝的sī房钱了,理论上他们也是可以管的。
    杨改革坐在宝座上,好好的体位了一番众臣的恭维。给户部三成,杨改革也有自己的考量,整个大明朝的财政,除开那些就地花销掉的,入中央的,实际分两部分,皇帝手里攥着一部分,户部攥着一部分。这两部分,实际一直都是有着某些平衡的,一直以来,不存在某一部分过强,某一部分过弱的情况,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杨改革自己手攥的那一部分,已经超过户部太多太多了,户部只有自己这边的一个零头,如果情况一直这么发展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一方太强势,另外一边,太过于弱势,不利于平衡,户部太过于势弱,无疑是在架空户部,如果再加上参谋部已经在架空兵部,这数种情况综合起来,这朝廷实际已经给杨改革架空了……。这种情况,杨改革又不乐意见到,明朝现有的这种体制毕竟是经历过很长时间考验的,是比较可靠和稳定的制度架构,在没有一个新的可靠的组织架构来代替之前,杨改革不希望把这个原有的组织架构架得太空,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即便要对现有的架构改革,那也是日后的事了。
    现在,不说让两边一样大,至少也不能让户部那边太弱,显得太过于“空”,所以,杨改革决定给户部注资。
    说过了这两件事,杨改革心头去了很重的压力,只觉得心头一松,这两件关系深远的事,总算是成了。
    ……
    处理了这两件事。
    杨改革觉得,浑身的压力都松了下来,如今才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所有政治上的,军事上的准备工作才算完结,接下来,才是打仗。
    出了文华殿。
    杨改革又回乾清宫,这卖地的事搞定了,还得通知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毛文龙,毛文龙的东江镇,聚集着大批从辽东逃难出来的老百姓,大多数人都憋着一口气要杀回老家去,要报血仇,这也是毛文龙那边的战力比辽东锦宁这边要高的原因,也是敢于和东虏死拼的原因。执行遮蔽战场也好,打斥候战也好,东江镇的人绝对比锦宁这边的人更卖力,更加的不怕死,东江镇和锦宁这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多了一份血仇。
    这次辽东卖地的事,实际,还和这批人有很大的关系,辽东的地论卖,这是毋庸置疑的,却也有必要安抚好毛文龙那边的人,将那批人的诉求纳入自己的统筹里。以前自己是许诺过那些人,打会老家,报血仇的,这里面,自然就包含了打回老家之后,追回土地的问题。
    杨改革静下心来,开始想如何给毛文龙去信,想了想,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了,还是兑现以前那套承诺,按军功算,有军功的多给土地,但凡逃出来的人人人都有份,一个都不少。杨改革觉得,能有勇气从后金那里逃出来,说明了一个起码的态度问题,自己应该培植这种明是非态度,不能让心向大明的人吃亏。所得的土地,如果愿意,可以以土地入股,也可以自己耕种,但都需要经过自己这边统筹安排,不可随意自己圈地,这是重中之重。
    杨改革匆匆的写了给毛文龙的信,说了辽东卖地的事,继续承诺以前的承诺有效,让毛文龙放心,也让东江镇的人马放心,安心打仗,写过了信,杨改革又一密匣封好。叫人快马送到毛文龙那里去。
    处理了这件事,杨改革又觉得轻松不少。RO!。

第六百八十四章 联蒙抗明
    随着北方卖地之事的尘埃落定,辽东卖地,已成定局。
    户部也参与进来,可以分得三成收入,此事,算是开了先河,有着极其浓厚的言利sè彩。
    毕竟户部能得三成,这是一份不小的收入,百官对这件事的态度,更多的是默认,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风浪。
    就如同皇帝说的“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护辽土”一般,这其中不过是加入了一道变成银子的手续罢了,实际还是用辽东的土地养那边的人,用那边的人护辽东的地,实际,道理还是和以前那个一样,没有本质的变化,以前那个“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护辽土”在朝廷上,可是很主流的观点,如今稍加变化,也并无不可。
    这个消具随着天下即将大旱的昭告一同颁布了出去,到辽东买地,也成了天下人皆知的事。
    即将大旱,今年可能更加难熬,日子可能过不下去,如何活下去,成了很多老百姓担心的事。到京城去,移民去,跟着皇帝走,总有一条活路,皇帝不会看着大家饿死的,皇帝说过不会抛弃大家,不会放弃大家的,这是天下百姓念叨的最多的,心中有了主心骨,有了信念,也就乐观得多。
    已经开年,大战已经拉开序幕,杨改革虽然也每天依旧投入不少精力在战事上,可不得不说,站在皇帝这个层次,和战争的实际指挥者要做的事,有着十分大的区别,战争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更多的是在战前的调兵遣将准备粮草,草火器械,准备好适当的策略这些,才是战争中皇帝该做的,而真正打起来,更多的是看自己调兵遣将,选中的这些人的了。要一个基本没出个京城的皇帝实际指挥大战,这个要求不是一般的高。
    所以,杨改革到了此时更多的是关注大战的消息,等待结果,
    协调各方,而不是再指手画脚的去指挥。
    看过了各方汇报上的情况,杨改革没做什么指示,既然别承宗是实际指挥者,杨改革更信任别承宗除了必要的协调,杨改革不打算过多的干涉别承宗。
    看过了战事的汇报,杨改革想起什么事来,问道:“大伴,那些要退役安置的官军现在如何了?”杨改革忽然想起这个,如今辽东买地的事已经成了定局,并且是光明正大的卖。那么,作为把向外扩张、
    投资的触角延伸到大明朝乡间角落的这个纽带,杨改革觉得,到了该出场的时候了如今也算是准备多时了,现在辽东卖地的事正火红,这批人刚好乘机安置下去。
    “回禀陛下一切都好,如今正在接受训练呢”王承恩答应道。
    “训练得如何了?能派上用场吗?”杨改革问道。
    “回禀陛下也就是个能初知礼仪罢了”王承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