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在刘璋扎住任城的第二日,接到了青州军机处鲁肃的来信。刘璋展开看罢,不由微微一笑,随即令人招来贾诩、庞统二人。
“嘿嘿,你们看看,这是鲁子敬刚刚派人传来的信件。其中,可谓字字诛心,声声泣血啊。”将信件递给贾诩,刘璋嘴角勾起,挂着一丝邪笑,对两人说道。
庞统眉头微微一挑,想说什么似地,却又若有所思的停住。贾诩却是面上毫无波动,就厅上展开白绢看了起来。看罢,眼皮儿一耷拉,顺手将之递给庞统,自己却仍是一言不发,静静的坐于一旁。
393章:鲁肃来信(2)(完)
第393章:鲁肃来信(3)
庞统接过白绢,略略一看,却是微微撇了撇嘴,面现不屑之色。
刘璋笑道:“怎么样,二位有何感想?”
庞统终是年轻,转眼瞥了眼仍是不为所动的贾诩,抢先道:“鲁子敬学识无双,本是当世翘楚。奈何稍嫌迂腐,其言不足一哂,主公万不可轻信之。”
刘璋轩了轩眉头,闻言只是点点头,不置可否。却又转向贾诩,笑道:“文和,你又有什么看法?何不说来听听。”
贾诩面皮微动,抬眼睇了刘璋一眼,没好气的淡然道:“士元都说了不足一哂,又有什么可说的?贾诩不过背些恶名罢了,世人不知难道天亦不知吗?”
刘璋笑容僵在脸上,狠狠的被噎了一下。连连咳了几声,借此掩饰那份尴尬,倒让一旁的庞统,不由的肚内暗暗好笑。
自当日曹操派人来要求罢战,并请刘璋共讨吕布之时,刘璋、贾诩、庞统三人都是肚子里能瞬间绕上一千个花的主儿,又哪会想不透其中的奥妙?
曹操其人,智略周备,目光深远。在汉末之时,于政治、军事上的才华,堪称不世出的奇才。
这样一个人物,献帝身死,吕布偷袭,固然让他愤怒,但又怎么可能让他就此低头,从而向刘璋主动求告?
其中之意,不过是想利用这个机会,达成自己的目的罢了。要知道,目前局势,四方烽火突起,所攻掠之处,都是指向曹操的所辖州郡。无形中,曹操已然成了四面楚歌,众人之共敌的局面。
这个时候,刘璋高调出击,亲率大军直指他兖州根本之地,等若是精准的在他要害上亮剑。
而因为应付四下攻掠的曹操,本军却被刘璋的动作,又牵制在兖州。这个时候,联合刘璋攻伐吕布,名义上虽是再正常不过,然则从实际出发,却是绝对不符合曹操的利益。胜了,只能让刘璋士气更旺,自今而后,更加难以抵挡。
而一旦败了,曹操的声望则会雪上加霜,落到难以挽回的低点。由此带来的后果,便是士气涣散,军心大乱。那么,原先拼尽力气抵挡四方,总算勉强保持的平衡,便会瞬间崩溃。
到那时,等待他的命运,便是被人分而食之,成为这个争霸天下的游戏中,第一个被出局的苦B之人。
这种局势,又岂是曹操能接受的?所以,此番主动求和,并联合共讨吕布之举,不过是个顺势而为的计。
其中,欲要让刘璋和吕布对上,让两**互相残杀,而他则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只是其一。
给吕布扣死弑君之名,然后号召诸侯共伐之,从而缓解各处压力,使各人之间的私斗,转移到□□弑君逆臣的天下共仇上,则是其更深一层的用意。
以目前情形来看,四面之敌中,荆州周瑜、江东沮授,都是青州的结盟**。虽可能不完全受刘璋指挥,但明面上,以刘璋马首是瞻,却是大有可能。
刘璋身为大汉皇叔,汉室宗亲,值此汉天子被逆臣所杀之际,若是弃公仇不顾,而仍咬着欲为汉帝复仇的曹操不妨,则定然大损其名,想必刘璋绝不会傻到那种程度,落人口实。
只要刘璋被这个名义缚住手脚,停下对自己的攻伐,想必荆州、江东这两处明面上受刘璋控辖的地方,也自会收敛,从而转向自己的另一个敌人——吕布。
如此,单只剩雍凉高顺、张辽,辽东公孙续两**,在让他当前压力大为缓解的同时,还能借口自保,只在□□吕布之时虚应故事,从而将主要精力,用于平定这两处敌人。
如果真的如此,便可最大限度的解除自身的危机。而无论讨吕之战中谁赢谁输,也都能借此削弱这两个对头的力量。此可谓一石三鸟之计。
而这些算计,都是建立于曹操还未了解,眼下四方之敌,实则早已都是刘璋所属的基础上。这番算计,便可谓老辣至极了。
是以,刘璋得了曹操递出的橄榄枝后,只不过略一寻思,便将计就计,顺势答应了下来。所存的目的,却是想利用曹操的这番心思,欲要划个大圈儿,狠狠的坑曹操一把。
消息传至青州军机处,留守的戏志才等人亦非等闲之辈。只看主公退军到任城,却并未返回青州,便将其心思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而戏志才也好,田丰也好,眼见是自个儿占便宜,当然是乐见其成的。
唯有对青州还有些隔阂的鲁肃,因其本身便极注重君子规范,对刘璋如此用计,深觉有失圣人之道。若如此而得天下,只恐遭人非议,这才作书一封送了过来。
而书信中,除了对自己的担忧详细阐述一遍,还借由来青州后对各人的了解,猜测这种纯以利益为主,毫不顾忌规则的计谋,定是出于毒士贾诩之手,字里行间,多有讥讽之词。
刘璋方才之所以得意,便也建立在这种,自个儿使坏,却瞅着别人背黑锅偷乐的龌龊心态上。只是贾诩一句“天知道”,却让某人的得意,顷刻化为浮云,再也不见踪影。
393章:鲁肃来信(3)(完)
第394章:难以改变的宿命(1)
荆、青两地之兵果然停住了,江东也仍谨守淮北一线,并未再有进一步的举动,这让曹操暗喜得计。只是,接下来收到刘璋的书信后,却又不由苦恼起来。
驻军河内的吕布,打从被曹操借机诬陷,脑袋上扣上了弑君之名后,倒也明白形势严峻,当即缩回并州。随即,分派麾下六健将,分派重兵,严守各处关隘,聚草屯粮,征召士卒,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
对此,曹操并不以为意,他头疼的,却是青州也好,荆州、江东也好,若要攻伐吕布,却都要穿过他所控辖的领地才行。
并州地处北方,被他所控的司隶、豫、兖、冀几州围在当中,本来这是地利之便,但换做面对刘璋等人,这会儿却简直成了七年之痒。
刘璋来信,大义凛然的表示要借路而进,担当攻伐吕布的主力。可是借路……。。,曹操心里不由的嘀咕。
三十六计自个人读的可熟极了,那有名的“假途灭虢”的典故,算起来,可也不算太过久远。相对于昔日的晋献公,今个儿的刘璋,那诡诈危险系数,在曹操心目中,却是只在其上不在其下。
给其让路,让他大军涌入自己境内,勒个去,到时候丫真个豁出脸面不要了,就此趁势留在自己地面上搞事,那岂不是引狼入室,自个儿找虐吗?
可是如果不答应,一来不符合先前共讨逆贼的大义之名;二来,不让他们和吕布接战,又怎么能达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目的呢?曹操有些苦恼。
最终,在聚集众谋士商议后,终是做出决断。时有荀攸进言,当前形势,自本身利益来计,退四方之敌为重,失残破几城为轻;陷青州入战事泥潭,借此削弱牵制其为上,放任其休养生息,旁观坐大为下。
荀攸所说之谋,其实不过就是后世许多人都知道的一句话,那就是:不以一城一地得失为主。
曹军当前首要战略目标,应当锁定在迅速脱离四面受敌的窘境,并借机将青州拖入战事,以达到疲乏削弱其根本的目的。
曹操与众谋士深以为然。但是为了防止对方耍阴谋,搞什么假途灭虢之计,这开放允许借路的选择,便当有所斟酌挑选。
在最大限度保护自身,并为之后能抽调更多力量反击的战略决策下,决定将浮阳、清河两地的曹洪、曹仁撤回来。开放冀州北边半数之地,以让青州通行。
冀州刚经大战,城池残破。在没得到休养生息之前,对于曹操来说,不见其利却先见其害。殆因想要令其休养生息,目前阶段,不但不能从中抽取利税、人口,还要适当调拨物资、钱财去安抚民众,修缮建筑。更因为了提防青州,足足驻扎七万大军在那儿,每日只这七万人马的消耗,便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这且不说,东北辽东的公孙续,此时也正趁所有人不暇顾及的时候,大举进攻幽西。眼看着幽西之地将要尽落其手,想必一旦得了整个幽州,下一步必然要觊觎冀州之地。到那时,冀北之地,便成了首当其冲之所。那么,此时的赈济安抚,岂不是为他人做了嫁衣,白白便宜了公孙续?
394章:难以改变的宿命(1)(完)
第394章:难以改变的宿命(2)
而如果放开冀州之地,一来能撤回七万精锐战卒,用于应付西北之战;二来可省却无数粮秣,减少负担,更是可摆脱冀北数个残破郡县的累赘;其三呢,一旦给刘璋让开冀北,其大军进入,其后必然将与气势正旺的公孙续遇上。那么,青州到时候,不但要面对并州的吕布,还要应付来自侧翼北方的公孙续。此,正合削弱青州的战略目的。
而因此不但一下子将并州吕布和青州一同拖入战争,更是又加了一个公孙续,则是意外之喜了。
这且不算,既然给青州开放了□□吕布的通路,那么,与其结盟的荆州、江东两地,也必然要经过青徐而进入冀北。
如此一来,诸侯集于一地,心思难测之下,说不定稍有异动,便可成燎原之势。到那时,原本该当曹丞相担忧的“假途灭虢”之计,就可活生生的发生到青州头上了。
以冀北数郡残破之地,而换来几**混战,既达到了谋略青州刘璋的目的,还有可能达到分化、离间荆襄、江东与青州的结盟,进而削弱几**的实力。
只要等到这边趁机喘过气来,时机成熟后,回头一击可定,这此时让出去的冀北之地,早晚还不是要回到己方之手?
眼下看似丢了半州之地,其实不过是吸引他人投入,再回到自己手中时,说不定还要比现在要省力许多。这等买卖,合算至极,岂有不做之理?
盘算已定,众人皆一致通过。与此同时,为激励士气,又正值天子薨毙,汉之一朝名存实亡之际,打着国不可一日无主的名头,便有华歆等人提议,由曹操进皇帝位,取汉而代之。
此议一出,众皆哗然。赞赏者自是华歆一派,引经据典,谀辞如潮,七嘴八舌之下,仿若曹操若不立即登至尊之位,实为天下臣民痛心疾首之事。
曹操口中自是坚决不允,面上却满是笑容,眼中更是大有得意之色。
推拒之间,目光扫过众人,但见除了这帮附和之人,大多数人却是低头不语,不由心中不快。
在他认为,自己现在虽不会去当什么皇帝,从而招致天下非议,但是论资格,论实力,要不是青州那边还有个刘璋,那可绝对是当仁不让的。
更何况,眼前这些人,并非汉臣而都是自己的臣子。如今,虽说此议有些过了,但这拥趸之心,却绝不可有半分落后。否则,岂不是说其心必有保留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