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汉青欣慰地点着头,这个陈复文确实有才,这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关节。接口说道:“成立商号以后,带得货就不会重复,还可以多设几条航线。这样,做得更大,赚得更多,商号就会象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壮大,并且我们还可以租船帮别人带货,等水师建好后,还可以让他们出钱雇水师护航。”
泉州通商海外六十余国(地),素有“涨潮声里十万商”的美誉。海洋贸易,最为赚钱。每年趁着季风从泉州出发,一路上将漆器、丝绸、刺绣、茶叶向麻逸(马尼拉)、渤泥兜售,然后带上各地特产,经麻古喇、小天竺各国(孟加拉湾)、锡兰,到大天竺的加祖拉特,买上胡椒、印度布(印度棉花比中国棉花绒长,所以布质软而优),紫檀、樟脑等、珍珠、金器(黄金艺术品),然后沿途兜售回来,一个来回,每船至少能赚万余两,若本钱足,机会好,赚上三、五万两也非难事。
“对,这样好。蒲家之所以兴旺发达,完全是因为他们兄弟利用水师的船舶资源,大做买卖,中饱私囊。但普通商户,纵是些大富豪门,也就是有十几艘船。一些小商人,甚至几人搭伴,租了人家的船跑买卖。所以众商经常扼腕叹息,白白让大好商机从眼前飘过。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他们还不抢破头才怪。”
“还有,我提过的《物权法》《公平交易法》也要尽快完成,其它的几个法先暂时放一放吧,如果这些法律能颁布实施,对我们以后的发展将有很大的益处。”许汉青继续说道。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常年来往中国做生意的胡商非常非常多,然而,在中国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的却非常非常少,对这一奇怪现象,后人曾做过许多猜想和考证,也提出过很多的看法。在许汉青自己看来,主要是中国没有“物权法”所造成的。世界历史中,最后一个颁布“物权法”的国家就是中国,商人崇尚的是利益和钱财,辛辛苦苦费尽周折远渡重洋,冒了巨大的风险,赚了钱财,就是为安安稳稳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所得。但当时的中国主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通俗地讲,就是你的财产不属于你,你的劳动所得跟你没关系,天下的财产都是皇帝的。中国的官员便是秉承这种思想,皇帝不知道你,没关系,我是皇帝任命的官员,我可以替天子来享受你的财产。不愿意,叛逆,杀你全家,诛你九族,这下行了吧。
没有一个商人愿意接受这种待遇,所以历史上中国优秀工匠前赴后继地外逃,离中国最近的倭国便成了第一选择,这在日本历史上都有记录。
一个人需要有两种安全感,一个是人身安全,一个是财产安全。财产权是公民生命权实现的前提。公民的生命权是一切权利的源泉,任何权利均以生命权的实现为前提,没有财产权制度的社会或财产权不确保的社会,就没有生命权和自由权存在的可能。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今天,要实现法律和社会公正,要实现法的平等价值,必然要求尊重和保护公民的权利尤其是私人财产权。
西方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毁灭一个城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战争,另一种方法是取消城市中所有人的产权。如果人人都没有了产权,那么整座城市就是一个人的村庄,村庄里其它的所有人都是奴隶。这不值得快乐,更不什得纪念。
许汉青急于把这两部法律颁布实施,主要是想给泉州的胡商吃一颗定心丸,如果明年再打退元军的大举反扑,那么人心安定下来,会有更多的胡商来此投资经营,这就是许汉青的招商引资。
“这个要耗费一些时间,虽然大人给了一些大概框架,但大家从来没看见过、听到过这些法律法规,所以…”陈复文有些为难地答道。这个时代的人们都是以儒学为主,许汉青看来很正常的事情,他们理解就是离经叛道,无君无父,即使是陈复文和许汉青着力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对此颇有微词,况且法律的颁布是一件大事,如果朝令夕改,反倒更容易让人产生不信任感,所以陈复文也不得不谨慎从事,力求完善。
唉,许汉青轻轻地叹了口气,没办法,慢慢来吧,毕竟罗马也不是一天就建起来的。
看到许汉青情绪有些低落,陈复文转换了话题,“大人,属下来之前,戴云山那边按照大人所说的办法,已经造出了合格的炮管,造炮的速度提高了很多。”
“哦,这是个好事。”许汉青喜上眉梢,“没想到,这么快便成功了,马上封赏那些工匠。”
中国的管阀技术一直落后,直到明初还在使用卷绕法制造,就是把铁皮一圈一圈绕成管状,费时费力,而根据许汉青描述的用铁和青铜两种金属不同的热胀冷缩系数来制造管子,省时省力,而且质量上乘,完全可以用来制造炮管。而且有了这项技术突破,火枪的制造也开始了攻关。
不仅如此,戴云山那边还制造出了天然水泥(石灰掺上粘土锻烧),又叫“波特兰水泥”。而在“波特兰水泥”中掺上火山灰,就是火山灰混凝土,防水效果连后世高品质的防水水泥都比不上。没有火山灰怎么办,将破损的陶器研成粉末,代替火山灰掺入“波特兰水泥”,防水效果接近后世高品质的防水水泥。
有了水泥,城池会造得更快更坚固,有了防水水泥,又能在海边建盐池晒盐。
科技的威力不可想象,而科技的巨大进步有时只需一句话的提示,一个灵感的爆发。
第二卷 名震天下 第二十三章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三天后,光复报创刊了,这份报纸详尽揭露了蒙古人的残暴,鼓舞大宋百姓众志成城,奋起一击。并且将光复军的战绩,方针政策做了详实的介绍。上面还分别刊载了许汉青和陈复文亲自撰写的两篇文章,《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汉奸,扯下你们的遮羞布!》。这两篇文章犹如石头突然投进平静的水面,激起层层涟漪,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片大潮。
许汉青在文章中第一次把“国家”和“中华民族”提了出来,并做了精确的定义。以平等友善待我之民族,皆为中华民族;国家也不再是传统所定义的国家,在古代国家没有明确的定义,讲究的是“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国家就是皇帝,皇帝所管辖的地方就是国家的范围。
文章中说道:中国人向来是驯良温顺,能够忍耐的种族,非到活不下去的关头是绝不会挺身而出,反抗压在头顶上的强权暴政的。即使再怎么被欺压,被蹂躏,被欺骗,被杀戮。他们也只能默默的低下头忍受,沉默,等待,彷徨,只有在面临生死关头的时候,他们才会吃力的抬起头,从早已龟裂的唇缝中流露出濒死的痛苦呻吟。
也许,每个忍耐的人都怀着一个幻想,希望有一天忽然出现一位绝世的救世主,踏着七色的云彩来拯救他们。也许,他们每个人都抱着一个希望,等待着别人先站出来。
但救世主终于没有出现,而也没有人率先勇敢的站出来。于是他们都成了鞑子和压迫者皮鞭弯刀下的牺牲品,在地面上爬着,挣扎着,就算在临死前的一刻,也从未有人想到过要直起身子来,给欺压他们的人予以哪怕一丝一毫的反抗。于是这不公平的压迫还要继续下去,直到他们的儿子,他们的孙子,他们的曾孙。。。。都要世世代代的被奴役下去。
我们鲜红的血到底还要流多久?这难忍的痛苦何时才是尽头?
现在终于有一群人人站起来了。面对着蒙古鞑子的欺压和杀戮,面对着鲜血淋淋的刀枪,他们没有胆怯,而是挺起胸脯,堂堂正正的大声疾呼道:“我不做奴隶,我要反抗!”
原来真正的救世主就是我们自己。原来我们可以反抗自己的不公的命运。起来吧,反抗吧,千千万万渴求着自由和平等的苦难同胞,以及挣扎在尸山血海,水深火热中那万万千千的孤苦冤魂。让鞑子在我们的怒吼中颤抖吧!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中华民族向往自由平等的心,永远不会被杀戮和暴力所抹消!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後的吼声!
这篇文章是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发表后它激励着千万同胞团结一致,前仆后继,为挽救国家的危亡而斗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也成为了千万反元志士的箴言和座右铭。
许汉青和陈复文曾经探讨过很长时间,当陈复文把许汉青关于后世的“汉奸”“狗腿子”等一些新名词,新思路综合吸收之后,一篇让卖国者和为虎作伥者无地自容,遭千夫所指,为万人唾弃的《汉奸,扯下你的遮羞布!》便应运而生了。这些来源于数百年后著名政治人物笔下的论点,非但新颖,而且引经据典,让人难以辩驳。
文章中写道:汉奸,泛指投靠侵略者,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中华民族的败类。
他们是汉奸,所以被我们所唾弃!我们可以容忍那些“顺民”,却绝对不会原谅那些“汉奸狗腿子!”是什么原因竟能够让他们如此丧尽天良,为虎作伥?他们到底又是怎样的一群人,竟能如此心安理得地面对同胞的惨痛?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是为了日后他们不会再出现……。。
中华文明光华璀璨。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多少次金剑沉埋,黄沙血染。而抗击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们,星罗棋布,跃然纸上。伴随着英杰们高大形象的是一些晦暗的影子,在入侵者的铁蹄下,他们吓破了胆,为敌人押粮运草,曲意逢迎,进而引狼入室,屠戮同胞,邪佞丑恶,无以复加,謦竹难书!
这些人,是在民族危亡中变异了的妖孽,无耻的投机者,民族的败类!人们一直在指点着他们无根的身影,赠其两个字,“汉奸”!只这一叫,天上地下,百代千年!
举凡奸佞之辈,大都巧言令色,当然穷凶极恶,牛头马面之人,也多栖身于此中。但前者更具欺骗性!当国家倾覆,山河破碎,英雄豪杰们以血肉筑长城时,汉奸们对此嗤之以鼻!他们暗自计算着投机的成本,窥测着时机,以求一逞!
什么天命所归,什么气数已尽,全是这些无耻汉奸助纣为虐的借口,现在我们就是要扯下他们的遮羞布,让世人看清他们卑鄙的真面目。
……………………
光复报还写道:要编著一本汉奸录,让这些无耻的汉奸和后人受世人唾骂,载入史册。特请各地学者大儒来泉州帮助编写。
一石激起千层浪,传播过来的报纸打了元朝一个措手不及。看到报纸后,几个在朝廷里供职的理学名家,集体请辞。忽必烈好言劝慰,可这些厚脸皮的家伙突然珍惜起了名声,哭天抢地的回答说,要回故乡去,以死来报答忽必烈的知遇之恩,并证明自己赤心为民的清白。
关于所谓的身后声名,忽必烈无法理解。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向来以为,一个人活得精彩已经足够,至于死后,那是别人的事情,反正那些评价自己也看不到,何必管青史上如何记载。实在不开心了,自己找人趁活着的时候历史篡改一下,把黑的说成白的,方的说成圆的,也就罢了。若有人敢说个不字,一刀子下去,砍了他了事,扯那么多干什么。
对于这几个理学教授,忽必烈本来也只是视作玩偶。闲时抓来逗弄逗弄,让他们长篇大论地为自己杀人找一些理由。但对于理学,忽必烈却非常重视。他的江山来路不正,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