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火河山-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德亲王也知道王亚樵说的是实情,咬着牙的他开枪杀了两个想逃跑的部下,狂叫道:“他妈的,给我顶住,大不了大家一起死在这里!”

在德亲王近乎于红了眼的残酷弹压下,他的部下倒稳住了阵脚,死守在那么一小块地方,疯狂反击,靠着李国勇增援给他们的先进武器,还算能勉强守住。

代苫见局面趋于缓和,急忙命令侍卫进宫通知慈禧和光绪,准备出逃。

王亚樵见对方调动频繁,又在战场上拉出了一条隔离带,估计这是慈禧要跑了,他叫过了所有的特工和帝国军官,说道:“一会只要看到紫禁城里有人出来,见到个老太太模样的,给我打,别管伤亡,无论如何不能让慈禧跑了!”

命令是下了,但要在严密地防范下打中慈禧,王亚樵也不抱什么希望。

就在最危急的时候,清兵包围圈的外围忽然响起了一阵紧似一阵的枪声,夹杂着一片“活捉慈禧”,“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呼声,间或还响起一两声手榴弹爆炸的声音。

王亚樵欣喜若狂,这声音他实在太熟悉了,他忘情地一把抓住德亲王的手:“我们的部队,是我们的部队,帝国陆军到了!”

德亲王从大喜到大悲,又从大悲到大喜,再也控制不住的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抹去满头的汗水,口中连声叫道:“我的妈呀,终于来了,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王亚樵听的没有错,冲进北京城的就是帝国陆军2师的37团。

在冯旭东地催促下,37团日夜兼程,克服了巨大的疲劳,用最短的时间赶到了北京,其中掉队的士兵不计其数,顺利到达北京城外的只有2000余人。

而这时贺融祥在其中又一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安插在城守军中的内线,贺融祥以金钱利诱和武力威胁的双重手段,成功说服了守城军官,控制住了北京城的西门。因此37团一到城下,贺融祥第一时间就打开了城门,使得37团迅速进入到了城区。

随着37地进城,满城响起了“叛军进城啦”的惊呼,不明真相的老百姓纷纷躲进了家中,紧闭房门,嘴里念叨着“菩萨保佑,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期望叛军不要冲进自己的房子。不少家里有年轻女儿,美貌老婆的,因为听信了满清地宣传,有地方藏的藏起,实在没有地方藏的,也要把锅灰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

冯旭东可没有心思去理会老百姓的心思,带着部队直扑紫禁城。清兵虽然人多,但哪里经得起帝国士兵的冲击,没几个会合,防线就被勇猛的士兵冲垮,清军象被赶散了架的鸭子一样四散逃命,37团的士兵也没空去抓什么俘虏,他们的任务就是控制住紫禁城。

见势不秒的代苫急忙命侍卫带着慈禧再次退了回去,这时他的一个部下对他说道:“大人,北京没有了,您快些走吧,我们护着您冲出去!”

代苫面如寒冰:“做臣子的,只有尽忠捐躯,哪有弃主逃跑的,今天就是我代苫的毙命之日!”

那部下一把抓住了代苫:“大人,您醒醒吧,咱大清亡了,叛军凶猛,再不出去就晚了,。我们知道您忠心,但您为大清留点火种吧!将来才有为太后和皇上报仇的机会啊!”

这话象重锤一样敲打在代苫的心头。是啊,为大清留下火种,报仇,报仇!他呆了一会,向着皇宫的方向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到磕了三个头,眼泪刷刷地流下:“太后,皇上,非是奴才不忠,奴才走了,代苫在这里发誓,必报此奇耻大辱,必杀李国勇,为我大清复仇!”

“大人,走吧!”代苫的亲信一边一个架起了代苫,趁着对方合围还没有完成,凭着对道路的熟悉,很快消失在了北京城中。

(晚上蜘蛛有个饭局,会晚回来,这章就发的早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 京城风云 (完)

并不知道代苫逃跑的冯旭东,快速结束了宫门外的战斗,找到了王亚樵。

王亚樵喘着气说道:“还好你们来得及时,不然真得让慈禧跑了。”

冯旭东笑道:“要不是你们在这死死地拖住慈禧,我们可就算是来得晚了,还好没有辜负元首的期望,这么多的辛苦也没有白费。”

死里逃生,容光焕发的德亲王又恢复了往日的神气,没想到自己居然成功了,大清虽然亡了,可自己全家的富贵前途终于保住了,他上来奉承道:“帝国大军真如神兵天降,本王佩服得五体投地!”

看了看一口一个“本王”的德亲王,冯旭东淡淡地道:‘德亲王客气,这次你的功劳也不小,元首必有嘉奖,现在紫禁城里还有多少守军?“

被冯旭东一夸,德亲王更加得意:“本来几万人是有的,可前头里派去河北去了大半,又死了跑了一批,现在里面估计四、五千还是有的。”

王亚樵说道:“现在就冲进去?”

冯旭东摇了摇头:“我们的任务是围住慈禧,来之前柳师长再三交代了,紫禁城是民族瑰宝,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强攻。慈禧是肯定跑不掉的了,一切等师座来了再说吧。”

一个团的兵力要想包围住整个紫禁城还是有困难的,王亚樵和贺融祥动员了所有的内外勤特工,加上德亲王组织起来的一批人,才勉强够用。

此时只要谁能组织起一支队伍,对37团骚扰作战将会使37团疲于应付,好在清军人心已散,谁也起不了抵抗的念头。这时候北京城的情况非常奇怪,37团根本没有力量控制北京城,但却牢牢地包围着皇宫,大街上也慢慢多了些老百姓,对这支部队指指点点。

那些满清的老少爷们,见这些大兵也不凶狠,个个摆出一副忠臣的样子,跪倒在皇宫门口失声痛哭,哭起来比死了自己的亲生爹娘还要痛苦,更过分的是有些人居然还像模像样的要自杀,要为主子尽忠。37团士兵本来还上去劝下,后来看得多了,也就随便他们去了。

到了第2天下午,4旅的先头营也赶到了北京,冯旭东的人手这才充足了一点。但同样是在第2天下午,冯旭东接到一封由南京发出的奇怪的电报,这封总参谋部拍来的电报,命令冯旭东接到电报后立刻挑选100名25岁以下,有文化,体格健壮的士兵,即日起程,赶往南京,至帝国航空部报到,具体工作由航空部部长冯如安排,而37团则由王亚樵暂时接替指挥。

这封电报让冯旭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眼看着就要生擒慈禧了,却又要把自己调到航空部去做什么,自己又不懂那些复杂的机器。但军令如山倒,冯旭东虽然千般不情愿,还是在第一时间执行了命令。

他去后不到两天,2师主力和4旅都相继开进了北京,至此,北京这座千古名城终于纳入了中华帝国的版图。

2师长柳波成始终没有下达攻击紫禁城的命令,而是几次派出了代表要求谈判,但都被慈禧拒绝了。师长的举动也让2师的官兵迷惑不解,4旅旅长秋成最是性急,实在忍不住的他终于向师长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师长,就这地方你交给我们4旅,半个小时内,我给你拿下来!”

柳波成淡淡地道:“我可以把任务交给你,但你必须答应我一件事。”

听到任务给了自己,秋成立刻兴奋了起来:“没有问题,师长要我做什么,我都照做!”

柳波成注视着面前巍峨矗立的紫禁城说道:“你拿下紫禁城的同时,你不许损坏里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你可以做到吗?”

秋成张了张嘴,终究还是没有说出话来,师长这条件也太苛刻了,打仗死人都不能避免,不碰坏东西又怎么能够保证?

“秋成啊,”柳波成的话里带着很深的感情:“要打下这里实在是太容易了,放上几门大炮一分钟就能把城门炸开个大洞,可是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啊!为了建造它经历了多少代的君王,死了多少的民夫,花了多少的银子?里面的每样东西都是无价之宝,我们是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而不是毁灭,这样的责任,谁也担当不起!”

秋成似乎有点懂了:“师座,咱们总不能围而不打啊,慈禧那个老妖婆冥顽不灵,咱们派出去的几批代表可都给她赶出来了。”

“发电报给南京,让元首来处理吧。”柳波成说道。

接到电报的李国勇,也很为难,毫无疑问,柳波成的做法是绝对正确的,但事情长久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愁眉不展的他最终还是请来了杨度。

杨度静静地看完电报,等他抬起头来,李国勇竟然在他眼中看到了一颗晶莹的泪珠。

“我们赢了?”杨度握住电报的手似乎有些微微颤抖。

“我们赢了!”李国勇平静地说道,但他发现自己的声音也在发抖。

杨度一屁股坐了下来,自言自语地道:“1898年进江苏,1903年起事,1905年北伐,现在是1906年,整整8年,8年啊!郑彪死了,英士死了,大山死了;苏州,南京,再到北京;苏州兵变,南京被围,台儿庄血战,明逸,我们终于赢了啊!”

已经有点语无伦次的总理,忽然呜咽着低下头哭泣了出来。

第一次看到杨度如此失态的李国勇,也不禁伤感起来,他不想去劝杨度,哭吧,男儿有泪不轻弹,他走到窗前,推开了窗子,看着外面的一轮红日。

从一个小混混,小流氓,到江苏巡抚,两江总督,再到三省军政府大元帅,中华帝国最高元首,他觉得自己就象在梦中。他最初来到这个时代,想的无非就是保命,想的就是荣华富贵,升官发财,无论如何当时的他也想不到,自己的肩膀竟会担上整个国家的重担。

赢了,是的,我们赢了!但这两个字却包含了多少忠诚将士的鲜血?江西血战的4师,台儿庄血战的2师,厦门血战的战斗工兵团,在这片土地上,埋下了多少优秀中华儿女的忠骨?

他的身边,象是又响起了那首“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皙子,我们是赢了,但中国的强盛,却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看着窗外的李国勇淡淡的,却坚强地说道。

第一百四十章 … 杀或者放

李国勇深深地吸了口气,关上了窗子。

抬起头来的杨度,已经擦干了泪水,现在的杨度,又恢复成了那个坚忍不拔,沉着冷静的总理。是的,胜利了,但这一页即将翻过,历史前进的步伐不会等待那些沉湎在往事中的人,只会回忆者,将被历史滚滚的车轮远远地抛下。

“皙子,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处理那个躲在皇宫里的老太婆。”李国勇说出了他叫杨度来的目的。

杨度看着他:“你的意思呢?”

“难啊,按照我的脾气,直接一刀杀了了事。”李国勇说出这句话,随即又自我解嘲地摇了摇头:“杀了容易,可不行啊,北京是拿下来了,进入紫禁城也是十天八天之内的事,但中国还没有完全平定。在山东,有袁世凯的几万精兵尚在顽抗,西藏,东北等等,这些地方还都不在我们的手中,忠于大清的人大有人在,杀了她,嘿嘿,只怕有人借着这个话题,拖我们前进的后腿啊。”

杨度若有所思地看着李国勇,元首成熟了,八年的政治生涯,让他不会再意气用事,能够从各个方面去思考了问题了:“你说的是这理,可放了也更加不成,随便把她安放到哪,兴许她都能兴风作浪,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