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主席?是不是就是毛润之先生?”肖彦梁问了一句。当年,那毛泽东、周恩来等共匪头目的通缉令他可是亲手张贴了不少。
“正是。”余鸿春见肖彦梁语气里十分尊重自己的领袖,非常高兴:“肖局长的问题这篇文章就可以回答。毛主席在那篇文章里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全面批驳了贵党目前盛行的“速胜论”和“亡国论”等等错误观点,也批判了在我党内部的有一些人冀望于国军的正面抗战,轻视游击战争的论点。
在这篇著作中,毛主席分析了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还提出抗日战争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
余鸿春极为简单地把《论持久战》的内容说了一下,虽然不全,已经让肖彦梁、戴安平心动不已。
“有机会余老弟一定要把毛润之先生的这篇大作带来,让我们拜读一下。”肖彦梁诚恳地提出了要求。
“没问题的,这是我党公开发表的文章,目前已在大后方广为留传。”余鸿春答应了。
“不过,我倒还有个问题,”戴安平疑惑地问道:“这里面提到了三个阶段,和委员长提出的‘以空间换时间’是不是一样的?提出了‘人民战争’,和委员长说的‘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抗战守土之责任’是不是一样的?”
戴安平这话的意思有那么一点“毛泽东剽窃蒋介石”的含意。余鸿春显然没有准备。想了想,才问道:“蒋委员长说过这话吗?”
“当然说过……”戴安平还没有说完,肖彦梁已经打断他的话:
“安平兄,我是这么想的,委员长虽然这么说,却没有这么做。想起来,去年卢沟桥29路军抗击日本人的进攻,国共两党都发表了声明,你比较一下,
委员长说‘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
共产党却说:‘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 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驱逐日寇出中国!’ ”
说到这里,肖彦梁啐了一口,继续说道:“他妈的,什么‘以空间换时间’,我看是在等世界列强的调停吧?或者是在等日本人自己没力量再进攻吧?什么‘守土抗战之责’,除了国军,不准民众抗日,就连国军里的共产党军队,也不准抗日,这算那门子‘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
戴安平、余鸿春惊呆了。想不到一个小小的警察,就余鸿春那么一点点的转述,竟然有这么多的想法,而且这些观点还都有一些道理。
“老子算是明白了,”想起前些天和戴安平说起国军将领的一些表现,肖彦梁越发生气,不理会两人的目光,喝了一口茶说道:“敢情国民政府都他妈的的光说不练!委员长的话,文绉绉的,听不懂;毛先生的话,简单明了,就算不识字的人,也能明白三分。
只准国军抗日,不准民众抗日,武器差了那么多,素质差了那么多,全中国又有多少士兵去抗日?不发动民众抗日,日本人就可以腾出手来专门对付军队了。这种抗日,有什么意义在里面?就说我,要不是遇上文川大哥,说不定被委员长知道了,也要说我‘擅自抗日’吧?什么东西!”
“说得好!”余鸿春有一种鼓掌的冲动:“嘿嘿,‘擅自抗日’,委员长不就是这么职责我们新四军的吗?而我们新四军和北面的第八路军,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挺进敌后,深入发动民众的抗日积极性。真正实现‘全民抗战’。但是我们现在还很弱,只能开战敌后游击战,在战争中积蓄力量,在战争中发展力量,到最后与日军决一死战。”
激烈的言论,让戴安平选择了沉默。这些事他又何尝不知道?想当初,刚看到国共双方对去年卢沟桥事变所发表的声明,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堂堂国民政府的声明,字里行间无不充满了消极的思想,什么“应战”?日本人一步步在蚕食你,你一个政府不说“迎战”反倒说“应战”,这样的政府有什么用?人家一个小小的党派,说的话,那才叫理直气壮,振奋人心。那个态度就是完全两样!
回国后在情报部,他接触了不少的事。别的不说,就拿‘敌后游击战’来说,一年以来,国军在敌占区也有不少的‘游击队’,可是一年来,这些游击队,死的死,散的散,降的降,竟然没有一支部队得以发展,反管共产党,怎么就可以越打越大呢?
《论持久战》这篇文章,说实话,是他回国后接触的第一篇全面系统的抗日理论文章,虽然也就是余鸿春的那么一点只言片语,却让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
他所谓问的那些话,不过是心里的一点点疑惑罢了。想起来肖彦梁说的一点没错,国民政府的种种论调,不过是说说而已,又有那一条是坚决执行了的?怪不得上百万国军去剿灭共产党,不仅没有剿灭掉,反而让共产党越打越多。人家那是有高明的理论和纲领,执行的也很透彻。就连眼前这个共产党的基层人员,都理解的那么深刻!
他妈的,“擅自抗日”,这样的指责居然还好意思说出口,都不怕被骂死!
“二位老弟,我不是那个意思。”戴安平见自己的意思被误会了,解释道:“我戴安平一不是国民党,二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是我血管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学的是中国字,说的是中国话!我之所以放弃国外的学业回国,那是为了中家不受外国的侵略!”戴安平有些激动,微微仰起头:
“妈的,还是彦梁说得对,管他国民党,共产党,只要他能打日本人,我就支持他。毛先生的文章,我以前从来没有拜读过,可是就从余老弟的一番话里,我也能够感受到共产党坚决抗日的决心和勇气,也完全同意共产党抗日的方式方法。什么叫‘全民抗日’?彦梁老弟、德贵他们主动打击日本侵略者,这就叫‘全民抗日’。
我真的希望国民政府能接受共产党的劝告,改弦易辙,真正带领中国打败日本人吧。”戴安平最后沉重地结束了自己的发言。
眼前的这一切让余鸿春惊讶了。怎么也想不到,两个国民党的情报员,竟然说出这么同情共产党的话来。自己的理论水平不行,要是姜佑行在这里,这个以前的指导员说的话的效果怕是要比自己好上千倍万倍。
想到姜佑行,余鸿春才想起自己今天晚上来的目的。
正文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发现秘密
仔细听完余鸿春关于帮忙掩护运输一批药品的请求后,肖彦梁几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忠实地执行着“只要是在抗日,就无条件支持”的信条。
不过面对宽敏隆疯狗一般的搜捕,这个任务并不好完成。大介洋三死后的几天,宪兵队抓了不少人,日夜拷问。那几条狼狗因为吃人吃得多,身子养的肥肥胖胖的。
接下来十来天,风头渐渐过了,以高翠儿回家省亲,而必须有警察护送这个由头,得到了宽敏隆的签字通行证,大包小包的,这才浩浩荡荡地押运着药品走了。
妻子虽然身怀六甲,但是那种淳朴的性情和对日本人的仇恨,象上次一样,坚持自己出头的决定,使得最终让张旭不得不退一步,交待了一下,亲自和高翠儿一起出发了。
送走张旭,肖彦梁静下心来。这些天他一直在筹划两件事,一件是如何干掉宽敏隆,一件是如何得到一部收音机。
宽敏隆,这个王八蛋是必须干掉的。这个混蛋,每天的乐趣,就是打人,杀人,城里的气氛已经比大介洋三在的时候恐怖了许多。谁也不知道宪兵队下一个目标是不是自己。虽然宽敏隆是个粗人,他的所作所为,除了增加老百姓的反抗意识以外,没有任何效果。尽管如此,但是他对老百姓的损害,却是巨大的。
除掉这个屠夫,已经是事在必行。这件事和姜佑行他们已经达成共识。不过前两次都因为防守的严密,没有机会,现在大介洋三的死,让宽敏隆更加小心谨慎。肖彦梁对此也是一筹莫展。
得到收音机,这是肖彦梁自己的想法。对于整个抗战的局势,他们,这些敌占区的人,除了偶尔的道听途说,基本上没有任何消息来源。那个时候,收音机本身,是一个比较奢侈的东西,一般的人根本用不起,加之日本人对这玩意监控也很严,轻易之间想要得到它,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赵广文现在已经彻底完成了从一个情报员转化成一个军队领导的过程,只是连续几次的兵败,让他也看出来皇协军根本没有战斗力,典型的欺软怕硬,欺负老百姓还可以,一旦打仗,只能以“兵无斗志”来形容。那个叫“小野不二”的教官,虽然在上报的时候是说他“英勇作战,以身殉职”,其实他曾经得到密告,说是被皇协军的人趁乱从背后开枪打死的。
这件事他赵广文有几个脑袋敢如实上报?时候仅仅是秘密处决了那个告密和开枪的家伙,算是把这事给压下来了。
自从小野不二死了,皇协军基本上没有再参加过什么战斗,赵广文也乐得清闲,基本上不出门,而大介洋三在大街上公然被处决,吓得他更是小心谨慎。
这一日,接到宽敏隆的通知,让他派出一队皇协军,协助皇军,将一批物资运到前线。这是自曹荣发以后,皇协军的第二次担任运输物资的任务。
这一次赵广文决定亲自跑一趟,长时间窝在那个院子里,人都快憋疯了。出一趟远门,既可以散心,也可以争争表现,挺划得来的。
车队还要到医院去装东西,应该是装药品吧,可是有什么样的药品须要到一个小小的医院去呢?站在城门口的赵广文心里很疑惑。
“赵司令发什么愣呢?”身边的肖彦梁带着笑声的问话让赵广文一下子收回了遐想。和以前一样,这么重要的事情,肖彦梁必定是亲自带队在门口执勤。
尴尬地接过肖彦梁递过来的香烟,赵广文找到了借口:“唉,还不是因为曹荣发的事。上一次他出了事,这一次我还真有些担心。”
“赵司令过滤了。”肖彦梁吐出烟圈,笑嘻嘻地看着赵广文:“姓曹的吃里扒外,一个内奸,当然会出事。这一次你赵司令亲自出马,难道会有问题?”
赵广文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彦梁老弟就不要挖苦我了。你我心里都有数,说曹荣发贪财是真,当卧底,哼,我看未必。”
肖彦梁大吃一惊!原本以为自己设计曹荣发的事情天衣无缝,想不到赵广文竟然有所怀疑。这种怀疑如果宽敏隆已经知道,恐怕自己的处境就很危险了。
见肖彦梁沉默不语,赵广文像是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