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九一章 浮生半日闲四
古朴典雅的松鹤楼座落在苏州有名的食府一条街太监弄,因为去年年底淞沪抗战的顺利结束,两三个月来,苏州这座美轮美奂的江南小城,再次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太监弄里,人来人往,体现出一派畸形的繁荣景象。
不过许多松鹤楼的老食客,今天可都要失望而归了。
今晚的松鹤楼,可是被寻淮洲包场了。尽管如此,周家亲友团能够上得了台面的人就有近百人,加上前来欢迎的亲友,最终居然摆出了二十桌,将松鹤楼上下安排得满满当当。
松鹤楼传统的苏帮菜肴是那么美味,最为拿手的松鼠桂鱼端上台面的时候,更是显得非常精美诱人。
可是今天参加宴会的人,几乎都没心思品尝菜肴精美与否。
大多数周家人可都是第一次见到寻淮洲这个传奇般的周家女婿,虽然寻淮洲经过这么多年的熏陶,早已养成了一股上位者不怒自威的气势,不过在寻淮洲自己的刻意压制下,寻淮洲身上还是满溢着平易近人,直扑可亲的味道。哪有一点指挥千军万马,一战歼灭日军四十多万人的统帅架势啊。
寻淮洲的这番表现,使得周家人对寻淮洲的好感度更是直线上升。一下就成了周家年轻一代中,最具人气的偶像级人物。
能够参加这次亲友团的周家人,自然都是几房周家最嫡系的子弟。
因此,对寻淮洲和周涛相识、相爱的经历也多有所耳闻,大家在没见到寻淮洲之前,心中或多或少为周涛这个周家小公主居然会屈尊倒追着爱上一个只知道打杀的武夫而感觉有些惋惜和不屑。
等到这些人真正见到寻淮洲的面,才知道,周涛这个周家小公主的眼光有多么毒辣和精准。
看着寻淮洲那英俊无比的相貌,笔直挺拔的身材,谦恭礼貌的仪态,淡定平和的气质,无不让和他接触的人感觉如沐春风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心生敬仰。
几个周家年轻人更是很是好奇地围在寻淮洲身边,不停地问这问那,当然他们最关心的还是寻淮洲这么年轻,怎么就能够统帅千军万马,在疆场上与敌人厮杀了,这些生长在美国这个自由开放国度的年轻人对这一点最是觉得好奇和不可思议。
这帮年轻人种种幼稚率真的问题,将寻淮洲弄得很是汗颜,最后还是在周家年轻人当中已经是绝对权威的周波出面,才帮寻淮洲解了围。
可是,寻淮洲刚刚从几个好奇宝宝的天真问题中解脱出来,却又被周家几个老人给逮了个正着,周涛的二爷爷周浩明夫妇和姑奶奶周倩夫妇可是对寻淮洲这个传奇将军同样充满了好奇。
当然,他们对寻淮洲的认识可远比那帮年轻人要深刻了许多。
在他们眼里,没有人会将寻淮洲当成一个才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对待,而是真正地将他当成了中华大国的主要国家领导人和军事领导人来对待的。
不过,寻淮洲在周家老人面前却坚决地执后辈礼,完全地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周家后辈女婿的普通人身份上,非常小意和谦恭地回答的长辈的各种问题。
对于一些敏感和不方便回答的问题,寻淮洲也不失幽默地用巧妙的言语轻轻带过,让长辈们一点也感觉不到寻淮洲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主要领导人的显赫身份。这也让寻淮洲在周家核心人物心里的好感度更是大增。
当然周浩明他们的心中,都非常清楚的知道,寻淮洲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因为自家小公主在他心目中的位置。而不是刻意来巴结讨好他们。
以寻淮洲现时的身份地位,不要说自己这些人,就算是周家老爷子,也还不够资格和人家对等。
若是等到不远的将来,中华联合政府重新立国,寻淮洲这样的角色,可绝对是开国元勋,以中国当前的发展速度和军事装备水平,在当今世界也已经具有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寻淮洲的身份可不单单是在中国如何尊崇了,就算是放在世界范围,想来,寻淮洲也该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了。
所以,尽管寻淮洲在周家老人面前显得非常谦恭,周家老人们可却一点也不敢托大。倒是拉住寻淮洲,很是亲热地用平辈的语言交流了许多话题。
当寻淮洲在周家人中间大受欢迎的时候,周涛却在国内亲友团面前弄得娇羞不堪。
晚宴开始不久,周涛就被周母拖到了宋庆龄和宋美龄这些周家国内亲友团的女眷一桌上。
宋家姐妹看着周涛这个两年多没见,就完全长大成人,显得美艳不可方物的姑娘,感觉可是各不相同。
宋庆龄自然是对周涛欢喜之极,和周母关系极好的宋庆龄也将周涛当成自己女儿一样看待,看到周涛现在如此一脸幸福的小女生模样,自然是拉住周涛一阵夸奖的同时,还很是逗趣了周涛和寻淮洲这对准夫妻一番。
将周涛说得满面飞霞,娇羞不堪,偏偏周母陈欣然似乎很享受自己女儿被人家逗趣的感觉,还在边上一脸得意地帮衬着一起打趣自己的女儿。弄得周涛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给钻进去。
宋美龄虽然也在一边凑趣地和周涛开着玩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不禁暗叹着,这个周家小公主还真是个贵人啊,想来当年老道士那一句:贵家、贵国、贵天下的评语的确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言之有物啊。
以宋美龄的身份,当然隐然知道波涛公司和周涛的关系。更知道周涛现在的身价已经是当今世界当之无愧的首富了。
而周家这两年也因为她的原因,家族财富几乎翻翻。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隐性富豪家族。这已经可以算是典型的贵家了。
而自从周涛在三五年夏天认识了寻淮洲以后,共产党的事业在周涛控制的波涛公司的全力支持和帮助下,取得了不可思议的进步。
不论在武器给养还是在控制区的经济建设方面,都因为有了波涛公司这个雄厚财团的支撑,使得共产党在这些方便应付的游刃有余。
这也使得共产党能够在短短的几年间就夺取了全国的政权,而且在对日抗战中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使得全国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自己丈夫控制的国民党政权迅速冰崩瓦解。
周涛这样的表现也可以算是实实在在的贵了共产党,贵了中国了。当然,对自己和丈夫来说,这实在是一场悲剧。
宋美龄其实早在三年前就有想法,到周家去给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提亲。可是因为当时因为周涛还小,加上自己这边暗示过去,周家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回应姿态,所以才暂时搁置了。
哪里想到,这短短的两三年间,突然冒出了个传奇般的人物寻淮洲,不但将自己丈夫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还将周家小公主的心一下子就俘虏了。
使得周涛这个贵女,一下子就站在了自己丈夫的对立面。这难道真是上天的安排,是天意吗?宋美龄每想到这里,心里就感觉无比憋屈。可是在憋屈又如何呢。
蒋介石和宋美龄这样身份的人物,当然都能隐隐地知道,共产党这两年的主要大政方针,受寻淮洲的影响巨大,甚至许多非常新颖却极其合理的方针政策明显就直接是出自寻淮洲之手。
现在不论是蒋介石还是宋美龄都能隐隐地感觉得到。寻淮洲这几年来,在制定一系列战略方针政策时,在对国民党步步进逼的同时,也几乎都给蒋介石留有了余地。
若是以寻淮洲表现出来的真实能力,和共产党的实际力量,解放军若是需要,完全可以在三六年年底之前,就可以用武力和政治相结合的方式,彻底解决国民党军队问题,将国民党和蒋介石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可是,从寻淮洲代表共产党和解放军制定的种种战略方针中,总是在对国民党作出步步进逼,迫使国民党最终不得不解散军队,让出中华民族的实际控制政权的同时,也给国民党留下了改组自救,从新焕青春,成为一个中华民族纯粹政治上的参政党的机会。
从而避免了国民党和蒋介石彻底被打入地狱的恐怖下场。
虽然,蒋介石和宋美龄也知道,寻淮洲在制定这些政策是主要角度应该是为了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利益,和全国的抗日大局着想。
可是两人的内心深处,有实在没法否定,寻淮洲之所以制定出这样的方针政策,和寻淮洲的心目中至始至终就没有将蒋介石当成共产党最大的敌人,反而是将日本侵略者始终放在第一位,甚而至于,寻淮洲在某些方面,还隐隐表现出了对蒋介石的一些好感,和应有的尊重。
这在最近这两个多月的谈判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对于这一点,蒋介石和宋美龄心中一直也难以解释,到最后不得不将功劳归结到周涛身上,认为寻淮洲这是因为看在周家和蒋家的深厚渊源上,才有意放了蒋介石一马。
正因为有些诸多的想法在心里,宋美龄才会在面对周涛的时候,心情是如此的复杂。
当然,经历过无数大场面的宋美龄自然也能够应付得了自己现在的角色。而在座的一桌人同样也都是社交圈里的高手,当然会将很小心地不将话题引向当前国内最为敏感的国共两党关系问题。
--------------分隔线----------------
今日第一更,继续求推荐!
第一九二章 浮生半日闲五
和宋美龄一样心情复杂的还有已经成为国内有名的记者名笔的陈滢,陈滢这个周涛的小表姐也很是清雅地坐在这一桌上。
表面上,陈滢和周涛这对小姐妹还一如既往的亲近,两人也会不时交头接耳地交换着一些小女生的特有话题。
可是陈滢在浅笑盈盈的眼中却流露出一丝别人难以觉察的酸楚。
对寻淮洲情根深种的陈滢不能不将那无限的相思紧紧锁在内心最深处,而在自己的心中给寻淮洲和周涛这一对璧人送上了最美好的祝福。
当寻淮洲和周涛这两面忙于应付的时候,周浩荣和周元清正陪着周总理,给他介绍这次随团以私人身份前来国内考察的美国高官。
当然,双方均非常谨慎地以纯私人的身份经行着交流,刻意回避了一些敏感话题,尽管如此,这次的见面,意义也是巨大的。
为了这次纯私人性质的出访,美国政府其实还是做足准备的。
这次前往中国最重要的人员就是在寻淮洲后世号称罗斯福的影子总统的罗斯福特别助理哈里·劳埃德·霍普金斯。
霍普金斯可谓是天才的外交家,也和周家有着较深的私人友谊,一次罗斯福这次派他以私人的名义出访中国,自然是最合适的。
在后世,霍普金斯就是偏向于自由和孤立主义的,这一世在有心人的影响下,霍普金斯更是倾向于保守的孤立主义思潮。
因此,在这一世,美国当前介入世界纠纷的意愿很不强烈。
这也为即将爆发的世界大战带来的比较大的变数。
当然,这也是寻淮洲和周涛所乐于见到的局面。
东方日本在经过连番大战后,中国地区挑起战端的势头,已经明显被中国军队给遏制住了。
但是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不不会改变,和不可能改变的,而且,当前日军除了在中国华北和华东地区经历了两场惨痛的失败外,就再也没有败绩了。
在北方战场,日军和苏联作战节节胜利,许多胜利甚至让她们自己都觉得来得不可思议,大战之中,每每在关键时刻,苏军就会犯下莫名其妙的过错,使得日军牢牢地把握了战场的主动。
自从三七年七月份日军和苏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