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抗战悍将-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武器如山炮、野炮等都还没有。士兵们身上的装备也很简陋,除了一枝步枪、两颗手榴弹外,背后还插着一把大刀。

第二十二集团军出川之前,邓锡侯听说日军有飞机、大炮、坦克。觉得自己部队装备那么土,怎么上前线和日本鬼子打呢?于是,他给蒋介石发了一份电报,要求换武器。蒋介石很快回电说,前方紧急,时间紧迫,可先出发,途经西安,准予补发。

邓锡侯手持电报,兴奋地对部队动员说:“弟兄们,蒋委员长来电报了,他要我们先到西安,到了那里,就给我们换发新武器了。蒋委员长是一国之主,说话算话。弟兄们,我们从明天起出川作战。一路上要拿出精神来,要走出我们川军的威风来!”

9月5日,他们沿着当年诸葛亮兵出祁山伐魏的路线,一路疾驰。10月上旬,先头部队抵达西安。可是,当他们向西安当局要新武器补充部队时,西安当局回答他们,不知道有这样的事。邓锡侯急了,再次发电报向蒋介石要新武器。蒋介石回电说,当速东进,过潼关,渡黄河,到达太原加入第二战区战斗序列,武器也由第二战区发放。

第二十二集团军向山西开进,途中在汾西、灵石、介休遭遇日军,因缺乏思想准备,同日军打了七八天,损失很大。他们艰辛地走到太原,阎锡山却不拿正眼看他们,说他们是叫花子军。邓锡侯气得嗷嗷怪叫,跺脚骂蒋介石和阎锡山是骗子。其实,邓锡侯早就应该料想得到,阎锡山这个山西老土财主,怎么可能把自己的太原兵工厂的新武器装备给不是自己嫡系的川军?留着给自己的晋绥军还差不多。骂了几天,阎锡山躲着不见,邓锡侯找不到人,火气更大了,他对官兵们说:“现在我们是没娘的孩子,蒋介石骗我们,阎锡山躲着不见我们,从今天起,你们自己找米下锅,找武器仓库,能者多得,谁找得多就归谁!”

邓锡侯这番话等于是下了抢劫令,顿时,太原城内城外,处处是川军抢东西的士兵,一天下来,既找到了粮食,又抢到了弹药。但却把阎锡山气得胡子翘上了天。他连发三份急电,向蒋介石告邓锡侯的状,说川军抗日不足,扰民有余。他强烈要求蒋介石将川军速速调走。蒋介石很难理解阎锡山的心情,如今抗战急需兵力,部队多多益善,阎锡山为何给他部队他不要?蒋介石拿着阎锡山的电报,心下想到,你阎锡山不知好歹,你不要,还会没有人要吗?他当即发电报给河南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问他要不要川军。程潜接电,双眉微皱,心中诧异。作为长期以来的民国元老,军政两界的不倒翁,又是和蒋委员长长期不和,曾经被软禁过的程潜,自然要对蒋委员长的行动多长一个心眼。川军千里迢迢到达山西,阎锡山为何将他们拒之门外?他觉得蹊跷,怀疑里面大有文章。他决定别人不要的他也不能要,因此,给蒋介石复电:阎锡山不要的为何推给我?

蒋介石看着程潜的电报,雷霆大发,拍着桌子生气地说:“娘希皮,这里不要,那里不要,打起仗来天天跟我要兵,现在给他们他们却拒之门外,这阎锡山、程潜搞什么名堂?”也难怪蒋委员长生气,阎锡山长期以来把自己的山西和绥远,搞得像铁桶一样,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连铁路路轨的轨距都和外面不一样。要不是红军渡过黄河发动东征,晋绥军实在抵挡不住,中央军根本进不了山西。程潜是民国元老,做过大元帅府陆军部长的,当时,蒋委员长不过是大元帅府的一个参谋军官。程潜和蒋介石长期政见不和,虽然手上没有基本部队,但是,门生众多,名望甚高,蒋委员长虽然曾经把他软禁在汤山,可是在民国其他元老的一致压力下,没有多久又把他放了出来。

军令次长林蔚在一旁说:“这样吧,既然他们都不肯要,还不如让他们回四川算了。”

“对!”蒋介石觉得有理,不再发火,自语道,“就让他们回四川,我迟早都要到四川去的,让他们回四川为我打基础。”

蒋介石正准备下令,副参谋总长白崇禧走了进来,他听到了这两个人的对话,便对蒋介石说:“我看把川军调到五战区去,德邻常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只有没出息的将,没有没出息的兵。”

蒋介石顺水推舟,随口说道:“那你就打个电话问问德邻,看他要不要。”

接到白崇禧电话的李宗仁非常高兴,他说:“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你们给我多少,我就接受多少。让他们来得越快越好,诸葛亮还扎草人做疑兵呢,我想,川军总比草人强几倍了吧。”

就这样,这支川军来到了徐州。他们一到徐州,邓锡侯和集团军副总司令孙震安置好部队,兴高采烈地来拜见李宗仁。一进门,邓锡侯就苦笑着说:“阎锡山、程潜不要我们,我们当时都成了没娘的娃子。”孙震接过话茬说:“我们身上好像有臭虫似的,他们不肯靠近我们,其实,我们川军生在天府之国,平时吃大米,个个身强力壮,人人能打仗的,你要了我们,绝不会吃亏的。”

“是啊,谢谢李长官收留我们,我们保证绝对服从命令,绝对保证乐意打大仗打硬仗,你尽管下命令吧。”

李宗仁热情地欢迎他们,笑着说:“过去打内战,分什么川军、桂军、中央军,如今抗日都是一家人。我向你们保证,对所有官兵一视同仁,不搞这个派那个派。”他一手拉着邓锡侯一手拉着孙震的手说,“如今抗日了,我们同是患难弟兄,脑子里除了抗日救国,别的什么都没有。”

李宗仁和他们交谈后,将他们送出门外,然后发电报给武汉的蒋介石,要求调拨武器给第二十二集团军。不久,从武汉调来几十箱刚出厂的新式步枪。李宗仁又从五战区拨了18箱子弹和79箱手榴弹交给川军。邓锡侯、孙震回想起在山西遭到的冷遇,对李宗仁更加感激。更令他们感动的是,1月14日,川军由徐州北上那天,李宗仁带着五战区的机关参谋,来到第二十二集团军住处,为官兵们举办了欢送大会。大会以后,李宗仁摆了简单的酒筵宴请官兵们,官兵们感触万端,都说到了五战区才真正体会到李长官把他们当人看,当亲弟兄看。他们发誓一定要拼命抗日,用热血和身躯筑成防线。

李宗仁给川军的战斗任务是看好徐州的北大门。川军奉命来到临城,邓锡侯便下达了各师的任务。以第四十一军防守津浦路邹县至沙沟沿线的各战略要点,其中第四十一军的王铭章一二二师防守滕县,第四十五军一二五师向滕县以北界河前进,阻敌于两下店、张庄一线。

当时南路兄弟部队在蚌埠一带阻击敌人,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五战区内普遍产生了轻敌思想,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鬼子是个豆腐渣不禁打。

邓锡侯下达任务后,对各师领导说:“流行感冒病传染很快,至多毒害人的身体,现在流行鬼子是豆腐渣的说法,对我们的斗志腐蚀极大。我们要把豆腐渣当铁打,不能大意,不可轻敌,说不定对手是块硬骨头,各师在制定方案时要留好预备队。”他挥舞着拳头说,“弟兄们,这是我们出师抗日的第一仗,各师的师长、团长要认真总结第一仗的经验教训,摸清日军的作战特点,以后好对症下药。”

1月底,川康绥靖主任兼第七战区司令官刘湘病逝武汉。邓锡侯因抗战有功,蒋介石调他回四川,接替了刘湘的职务。邓锡侯离开徐州那天,对孙震及第四十一军总指挥王铭章说:“川军的好名声是弟兄们用血汗打出来的,你们要好好爱惜。多打胜仗,就是最好的爱惜。”

日军矶谷师团长命令由他指挥的第十师团和配属的第一○六师团、第一○八师团各一部,总计4万余人,在45架飞机的掩护下,南下扫荡界河、滕县,打通延津浦铁路直下徐州的通路。

接替邓锡侯职务的孙震在作战会议上,把战局和敌情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他怀着从未有过的**,号召大家说:“弟兄们,前几天打了胜仗,我们不能骄傲,不能背上这个骄傲的包袱,我们一定要再立新功。要打几个大胜仗给蒋委员长看看,给全国民众一个振奋人心的鼓舞!”接着,他下达了作战任务,由第四十五军在津浦路左侧布防阻击,由第四十一军负责在沙河至滕县一线布防阻击,王铭章为前线总指挥,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

3月14日一清早,矶谷指挥部队发起全线进攻。一时间,烟尘四处腾起,火药味弥漫在山岭田野上空。第四十五军之一二五师和一二七师最先与敌人交上火,官兵们高声地呼喊着,将手榴弹雨点似地朝鬼子的头上扔去。反扑的鬼子付出不小的代价,一批一批地倒在铁路边。

14、15日,日军连续两天的进攻,都没有占到便宜。16日,矶谷以3000余兵力,向第四十五军的右后方龙山、普阳山迂回包抄。他的这一招很快被第四十五军识破,立即抽出一个团将迂回的日军顶了回去。

17日一早,矶谷改变了战术,集中5000步兵,猛攻滕县,守军浴血奋战,但是兵力单薄,苦力支撑到下午4时,伤亡过半,迫不得已且战且退,当他们退到距滕县县城不到10公里时,王铭章打电话给临城的孙震求援。孙震当时手中只有一个特务营,其中只有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手枪连兵力。接到求援电话,孙震二话没说,留下一个手枪连,命令三个步兵连火速开到滕县。他对王铭章说:“战区调汤恩伯部来增援,明天就会赶到,你务必要固守到明天午后。”

远水解不了近渴,怎么办呢?王铭章只得自己内部调整部署,他命令在滕县以北沙河的第七二七团张宣武团长,留下两个营在原地担负阻击,抽出一个营由张团长带队,跑步赶回滕县布置城防。太阳下山时,张团长率部到达滕县北门,王铭章上前握着他的手说:“估计明天一早敌人就会光顾滕县,我命令你担任城防司令。我负责对上联系,争取向总部和我区多要援兵和弹药。我们俩分工,你负责指挥守城,我负责侦察敌情,提供兵力和弹药,如果没有兵力和弹药,你就打我的屁股。”张团长连夜指挥官兵们构筑工事,加固城墙。他还抽出一部分兵力,在内城墙边挖防空洞和绑云梯。这样,在敌人飞机投弹或**时,城墙上留下少数哨兵担负瞭望哨,多数人隐蔽在防空洞内。如果敌人步兵攻城,防空洞内的官兵便迅速通过云梯,爬上城墙战斗。

后半夜,从徐州方向开来一列火车。车子停稳后,驾驶员告诉王铭章,奉第五战区的命令,给他们运来了两车皮子弹和五车皮手榴弹。

听到这个消息,把王铭章兴奋得紧紧握住驾驶员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谢谢,这真是雪中送炭啊!”他转身对卫兵说,“快去拿一条香烟来,我要送给这位驾驶员,算是奖励。”

子弹和手榴弹很快下发到士兵手中,平均每个士兵发了一箱子弹和两箱手榴弹。有谁知道,这是直到滕县失守,122师得到的最后的援助。

3月18日,天刚麻麻亮,矶谷就集中了万余兵力,由25架飞机掩护,向滕县发起攻击。敌人兵力超过中国守军的半数,还有飞机、坦克配合,这对中国守军来说,几一场恶战。飞机轮番地轰炸着滕县城,半个小时的轰炸,不但炸毁了房屋,城东南关士寨被炸开了一个15米宽的大缺口。敌人如狂潮般涌进城内。守军奋勇还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