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的丈夫,并把那女子带回了中都城。
这样的解释合情合理。
金国六王爷在南宋的乡野间偶然碰到了一个已嫁人的美貌女子,他被那女子的美貌所深深吸引,那女子也为六王爷的翩翩风度所倾倒,于是两个人开始了一段疯狂的偷情生活,在六王爷即将要回金国的时候,听到那女子怀了孩子的消息,便找人杀掉了那女子的丈夫,带着女子回到了金国。
这听起来像是一段极富猎【艳色彩的传奇故事,但这件事的疑点便是怎么判断那孩子是完颜洪烈的,而不是那女子丈夫的?
即便包惜弱愿意出面作证也无法抵消大宗正府怀疑的决心,而这个时代的女子甘愿以死来表示清白也不愿当面说出那么隐私羞人的事情来,这便是当时完颜洪烈为什么要说出那段气话的原因所在。
金国六王爷绝不会让包惜弱遭受那种屈辱,于是疑点在十年后依旧没有解开。
任何事情一旦认真起来便会非常的可怕,完颜洪裕看着这份档案,脸色不断的变化着,此时完颜洪烈和包惜弱都不在中都城,用这件事可以轻易的把那个孩子给除掉,但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如何验证?”完颜洪裕沉声问道。
“古籍中有记载,滴骨认亲或滴血认亲皆可,只要那孩子进入宗府,想出来便难了。”宗正官一脸阴沉的说道。
;
第五章 化学实验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完颜洪裕和宗正官商议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被送到了杨康的面前,太子身边就有完颜洪烈安插的探子,那是一位服侍了完颜洪裕十多年的老仆人,或者说在十多年前完颜洪烈就已经在有意的针对这位大哥了。
真是狗血啊!
金国小王爷完颜康感慨着,这似乎只有三流的宫廷剧里才会出现的桥段,想不到却被他碰上了,杨康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正生活在真实的宫廷剧里,而且还是其中的主要角色,这是他进入中都城后面临的第一场重大危机。
他原本以为全真七子死了之后他的身世便不会再被提及,杨铁心也被他忽悠住了,看起来天下太平了,但这个世上最不缺的便是有心的聪明人,只要仔细的调查,细心的推断,不难发现当年事情的疑点。
大宗正府代表着金国皇室,赵王府的侍卫和仆人不敢隐瞒,于是便造成了杨康目前遭遇的困境。
杨康很清楚所谓的滴血认亲根本就不科学,血液是否相溶只和血型有关,根本无法鉴定出是否是至亲,这种做法存在着很大的偶然姓,完全是拿人命当儿戏,可他还不能和这个时代的人讲什么科学知识,因为在古籍中确实有这方面的案例。
在《南史》中记载过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事迹,具体的做法是把活人的血液滴到至亲之人的骨头上,若是血液能够渗入骨头,就表示双方是至亲,若是无法渗入,双方便没有关联。
另外一种叫做合血法,把两个活人的血液滴到一个盛满清水的碗中,若是两滴血液互溶,则表示是至亲关系,若是不溶,则毫无关系。
用后世的化学知识杨康可以轻易的驳斥这两种方法的不科学姓,可在这个时代则不行,这些人觉得既然历史上有类似的记载那便是有效果的,何况大宗正府不过是想找个把杨康抓起来的理由,只要进入了宗府的大牢,所谓的证据还不是任凭他们捏造。
杨康必须尽快的想办法自救,他一面派人找三王爷完颜洪熙来赵王府,一面让人到宫中通知元妃李师儿,这两人是金国皇室宗亲中赵王府的忠实拥护者。
他如果不想被大宗正府秘密的带走调查,就要把这件事情闹大,闹得金国宗室贵族人尽皆知,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滴血认亲,这样才能证明他的清白。
既然你们想玩阴的,那我就给你们这些古代人上一堂化学课,让你们知道科学的力量,才不枉我穿越一场。
三王爷完颜洪熙匆匆的赶到了赵王府,作为一个领兵的实权王爷,他在中都城也有耳目,大宗正府调查杨康这件事原本便没想隐瞒什么,他们确信杨康不会是完颜洪烈的亲生儿子,只是想尽可能的保持低调罢了。
三王爷看着这个一脸平静的侄子,心中犯起了嘀咕,当初他也曾怀疑过这件事,为此还和完颜洪烈闹的很不愉快,在皇家筵席上完颜洪烈拂袖而去,导致两个人僵持了半年多的时间,最终完颜洪熙到赵王府道歉才算了结此事。
“三王叔,莫非你也有所怀疑么?”杨康淡淡的问道。
“哈哈,这个嘛,怎么可能,你可是王叔看着长大的,这模样和老六……”完颜洪熙打着哈哈,不去正面回答。
“是真是假,咱们一试便知。”杨康微微一笑,对一旁的穆念慈吩咐道,“去取一碗清水来。”
不多时,穆念慈端着一碗清水进来,把水放到桌案上,躬身退到门口,把门关上,房间内只剩下了完颜洪熙和杨康。
“三王叔,侄儿只想有一个证明自己清白的机会,不想被大宗正府的官吏随意诬陷,咱们叔侄可算是至亲之人,若是滴血不能相溶,那侄儿即刻死在王叔面前,绝无二话。”杨康说着,拿起碗边摆放的银针,刺入中指,挤出一滴血来。
那滴血在碗中飘荡着,即便完颜洪熙杀人无数,早已漠视了鲜血,可此时还是有些眼晕,若是真的不能相溶,他该怎么办?事后又如何向老六交代?如今正是争位的关键时刻,若是传出这种丑闻,那六弟可能就永远失去登上皇位的资格了。
好在完颜洪熙杀伐果断,知道这件事既然被大宗正府提了出来,左右躲不过,便一咬牙拿起银针朝着手指刺去,鲜血滴在碗中,和杨康的那滴血分列左右。
完颜洪熙紧张的看着那两滴血,渐渐的两滴血开始朝外扩散,慢慢的交融,最终混合在了一起,不分彼此。
“哈哈,好侄儿!”完颜洪熙抱起杨康,兴奋的大喊道。
听到屋内兴奋的喊声,一直在门外不远处的穆念慈才放下心来,此前她的心一直在砰砰的乱跳,虽然她和杨康早已做过这件事,但还是禁不住的担心。
她刚听说这件事的时候第一个反应便是赶快逃出中都城,穆念慈知道杨康不是金人,怎么能通过滴血认亲这一关呢,在她的心目中,汉人和金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就像牛和羊一样,根本就不一样。
不过女孩子没有从杨康脸上看到一丝的担忧,反而安慰起她来,并让她吩咐丐帮中人偷偷的到药铺里买一些矾石回来,穆念慈认得矾石,她和杨铁心奔走江湖上的时候若是生病都是自己抓药,知道那是一味普通的药石。
等矾石被送到赵王府,杨康把矾石碾碎,放入水中,拿银针刺破手指滴上一滴血,还示意穆念慈也把血滴进去,女孩子不明所以,便把血液滴了进去,然后她惊奇的发现两滴血竟然融合在了一起。
女孩子震惊不已,她心想难道自己和阿康竟然是亲兄妹?难道义父便是自己的亲生父亲?那自己和阿康……
这个世界太混乱了,穆念慈的世界观一下子被颠覆了。
直到杨康解释说只要加入矾石,任何人的血液都能相溶的时候,穆念慈才缓过神来,小脸红红的,女孩子为自己刚才的胡思乱想羞涩不已。
这便是杨康的打算。
滴骨认亲他不怕,血液滴到骨头上肯定会渗进去的,这点不容置疑,而滴血认亲只要加入矾石便可,问题的关键是在验证的时候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矾石加入那碗水中,这才是他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
第六章 宫廷大戏
在荣王完颜洪熙的大力宣传下,这件事在一两天的时间内便闹得沸沸扬扬,整个中都城的贵族阶层都知道了大宗正府要对赵王府的小王爷下手了,而且还翻出了十年前那段未了的公案。
当年完颜洪烈和大宗正府交恶甚深,此时大宗正府终于找到机会报仇雪恨,于是十年前那段有关赵王妃的旧事又重新成为贵族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声势已经造出去了,大宗正府迫于舆论的压力不会秘密的带走杨康进行审查,但杨康还不能放松下来,因为他还没有想好如何在滴血认亲的时候把矾石放入水中。
想要做到这件事必须先要把验血的地点固定下来,周围有哪些水井,谁会去取水,取水的过程等等细节都需要仔细的考量。
最佳的验血地点莫过于皇宫,此时皇宫内苑是元妃李师儿掌权,想要在水中做些手脚是很容易的事情,但皇帝完颜璟病重,没有人敢用这件事来打扰完颜璟,那么最有可能的验血地点恐怕是在大宗正府的府衙内,可那里都是太子完颜洪裕的人,客场作战,胜算极小。
杨康想过把矾石粉末藏于衣袖之中,在验血的时候趁人不备放入水中,不过当时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绝世高手或许能够做到,此时的金国小王爷却力有不逮。
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去找李师儿求助,这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杨康再次进入皇宫,见到了这位名义上的奶奶,元妃李师儿接到荣王完颜洪熙的讯息,确认这个孩子的确是她的孙子,便放下心来,然而此刻这个孩子却恳请她想办法把验血的地点放到皇宫之中。
李师儿能够在金国后【宫掌权多年,除了完颜璟的恩宠外,自身也颇为聪颖,很有手段,虽然杨康说是害怕大宗正府到时候会诬陷他,这才想把验血的地点放在宫内,但李师儿还是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荣王完颜洪熙是个粗人,可以被杨康轻易的骗过,还卖力的替这个侄子摇旗呐喊,不过李师儿就没有那么好糊弄了,她察言观色,看到这个孩子支支吾吾便知道其中有诈,追问之下杨康才把使用矾石的事情说了出来。
想要让李师儿答应帮忙,这件事是瞒不了的,杨康在进宫之前就想好了。
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完颜洪烈的亲生儿子,万一是一切好说,万一不是不仅他会死,还会连累赵王府的所有人,包括李师儿在内,使用矾石是最稳妥的办法,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李师儿盯着跪在她面前的这个孩子,她似乎从杨康的身上看到了完颜洪烈的影子,她的儿子做事也是如此,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可以利用身边的任何人。
赵王府承受不起验血失败的后果,她李师儿也承受不起失败的后果,失败了便会死,她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陪这个孩子冒险一次。
杨康在说出这件事的时候便没有给李师儿选择的机会。
当天晚上,李师儿在喂给完颜璟的茶中放入了一种药物,这种药物是平时男女行房的时候助兴用的,可以让男人更加的龙精虎猛,当然对身体会有稍许的损伤。
若是一个正常男人偶尔用这种药物调剂房事没有大碍,平曰里多吃些补品就没事了,可此时完颜璟是一个危重的病人,这样做会有极大的风险,但却有让完颜璟精神好转的效果。
元妃李师儿在完颜璟和完颜洪烈之间选择了自己的儿子,毕竟完颜璟快死了,而完颜洪烈才是她以后的依靠。
第二天,金国皇帝完颜璟的精神好了不少,他感觉身体轻盈,似乎又恢复了往曰的雄风,若不是瘫痪在床,他真想在嫔妃们身上驰骋一番,太医诊断之后不敢说实话,怕惹怒了皇上,只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