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帝库阁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掉敌人。

这在之前的辽东诸场战争,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但是,大汉国精锐的铁甲骑兵,却始终有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那就是战马的马力以及战士的体能。

在一般情况下,一匹合格的优秀的重装骑兵战马,每次冲锋,它的马力最多只能维持半个时辰,而且每次战斗后,它都必须休息三天,才可以继续战斗。

至于战士,由于铁浮屠装甲相当的沉重,尽管在设计上,李云已经尽可能的减轻它的重量。

但事实证明,一般的战士,是不可能一个人穿上它的。

在通常情况下,必须由二到三个士兵帮忙,一刻多钟,才可穿上。

而穿上装甲,到上马持枪,这过程又需要一刻钟。

当然,像高远那种整天穿着铁甲,不以为意的家伙实属天顶星人,不必考虑。

因此,在正常的战斗中,一名铁甲骑兵,需要三名辅兵,三匹战马,才可维持持续的战斗需要。

所以,铁甲骑兵的规模,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否则,以目前大汉国的产量,完全可以装备起十万以上的重装骑兵,足可横扫天下,一统世界了。

而且除却这些制约因素之外,实际上,重装骑兵在战斗中的表现,也并不能证明它的价值。

尤其是在和匈奴人的战争中。

根据前方报回的详细战报,每次战斗,铁甲骑兵的斩首数量根本不及轻骑兵,甚至不如步军,这些精锐的昂贵骑士,唯一的作用,就是冲散敌人的密集阵型,分割敌人,凿穿其防御,然后轻骑兵冲锋。在五十步时,轻骑兵将手中拉满的弓射出,步军跟进,轻骑兵下马,拔刀,白仞战,步军冲锋。白仞战!

至于昂贵的重骑兵,此时,人马都已经劳顿了,只能骑着战马,游过敌阵,返回!

这些战报,顿时令李云汗颜无比。

要知道,之前,由于一直是骑兵与骑兵的对决,所以铁浮屠骑兵一直过的很不错,其对骑兵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又由于敌人没有配备马蹬与马鞍,更没有可以有效对付重骑兵防御的武器和战术,所以每每重骑兵一出,就可以迅速撕碎敌人的防御,消磨掉他们的作战意志,然后轻骑兵与步军,就只需要过来抓马抢人。

可是,在随着大汉军队不断的深入草原,再加上草原上战马数量的逐渐减少。

匈奴人居然开始用步军阵型对阵大汉骑兵了。

而实际上,在这之前,匈奴骑兵,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他们骑马,只不过是在发挥着骑兵的快速机动性。

临到最后战斗时,他们也是需要下马作战的。

所以,匈奴骑兵,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支步骑混用的军队。

此时,蒙古人的游骑战法,根本还没有形成,在汉匈历次战争中,边关守将回报朝廷的关于匈奴骑兵的形容,也根本没有所谓“骑射”。

有的只是形容他们野蛮和嗜血的词汇。

这也符合实际,毕竟,匈奴骑兵所拿的弓,连复合弓都算不上,有效杀伤力,仅仅不过三四十步,到了五十步的距离,那箭就软绵绵的,连纸都穿不过了。

即使是目前,大汉骑兵装备的弓,射程也只有五十步!

这是因为骑兵的弓与步兵的弓完全不同的原因。

骑兵弓,又叫角弓,这种弓在设计上就比步军的弓小,因为骑兵,不可能在骑马的时候,带着一具结构复杂,大小超过其身体的长弓。

所以,在大汉军中,骑兵的远程打击力量不是弓,而是弩,那种必须用脚才能拉上的脚踏弩。

这种弩,射程远,威力大,在八十步的距离上,还可以穿透半寸厚的木板,是大汉军队的制式装备。

但这种弩也有缺点,那就是装填困难,在战斗中,基本上只能射出一箭。

之后假如对方是骑兵的话,这一箭射完,就是拔刀对砍,而假如对方是步军的话,那么骑兵就只能下马战斗了。

因为,假如敌人是步军,那么步军的弓箭手就会装备上射程八十到一百步的劲弓。

而骑兵的弓的射程只有三十到五十步。

而且步军一般是用密集的人墙在防御骑兵的冲击。

在战斗中,当骑兵冲到步军之前时,由于这时候还没有弯刀等有利于马上砍杀步军的武器,所以,骑兵是必须下马战斗的。

当然,重骑兵是不需要的。

重骑兵在这个时代,最大的威力就是其强大的冲击力。

大汉军的重骑兵,一般是五十人一排,十排一队,十队一旅,通过连绵不断的冲击,将敌人的阵型切割开来。

在四月到五月间的战斗,大汉军队与匈奴军队交手三十一次,斩首三万多。

但是,自身也有严重的损失,一万多士兵,永远的躺在了草原之上,其中包括八百多重骑兵,而且更严重的是,重骑兵集群已经彻底的失去了战斗力了。

这里所说的失去战斗力,是指重骑兵的战士以及战马都已经到达极限了,再强行继续战斗,已经不明智,因为,那会使得绝大多的战马和战士,从此再也无法上战场。

所以,鉴于以上事实,田勇所部已经停止了继续前进,他们原地扎营,并派出信使,向高远求援。

而在长安的李云,也终于决定进宫说服刘彻,实施釜底抽薪的计划。

这个计划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匈奴人打匈奴人,月氏人打月氏人,钻匈奴与月氏等游牧民族在制度上的漏洞——奴隶制度。

如前所说,奴隶是可怜的,悲惨的。

但同样的,长期的压抑,以及凄惨的生活,使得他们可以为了一口饭,一小会休息时间,付出他们的一切。

在奴隶们眼中,他们根本不认为自己是匈奴人,抑或其他任何民族,他们只认自己的主人,或者说,给他们东西吃,房子住的人。

而对他们来说,最宝贵的东西,应该就是自由了。

所以,李云决定给草原上的奴隶们自由,点燃这把彻底烧毁奴隶制度的烈火。

最终,刘彻被说服了,因为李云告诉他,不需要担心大汉会没有奴隶来修筑道路,那些正在修筑道路,开垦荒地的奴隶们,完全可以换一个名字。

恩……战犯如何?

他们在战争中对大汉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所以……现在他们只不过是在孰还他们给大汉国造成的损失,用劳动来表达忏悔。

至于那些买来,或者贩卖来的奴隶,那可以算成雇工嘛……

尽管这样说有些无耻,但是……政治从来都是无耻的,更何况,在实际上,大汉国的奴隶至少可以保障生命安全,至少可以保障一日三餐,比起原先,确实好多了。

至于今后,武装贩奴是到了限制的时候了。

否则,这些私人武装很容易壮大,造成尾大不掉的事实。

建元五年,车骑将军威远侯臣云觐上。

上谓:卿所为何来?

云曰:臣之所为,固为陛下千古之名尔。

上苛之,望左右而言:此何意?

云俯而奏曰:今王师伐逆,然逆匪伊稚邪,凶残如虎,其附如狼,众逆常裹胁他众,掠他部人口,以供己之淫乐。陛下天之骄子,威远之君,皇皇之主,岂可任右逆匪横行(奇*书*网。整*理*提*供),祸害万民?

臣尝闻古之圣贤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濒,莫非王臣,然今陛下,安座于上,岂闻寨外万民,陷之于水火,终日嗷嚎?

上曰:此非吾民也!

云请奏:陛下缪也,王旗所到,既为王土,王旗之下,即为王民,彼匈奴者,残暴之族也,自古以他人之苦而为己之乐,然吾中央上朝,自古即文明之朝,岂可续之以彼之暴?

上悦,大喜,乃加云以护北将军,宣抚使,授其以便宜行事权。

七月,云至匈奴之境,废万奴枷锁,还之以自由身,塞北遂逐安。

太史公曰:上将之师,仁义之师也,所过处,万民不扰,猛将之师,虎狼也,所过者,片瓦不曾存,然名将之师,士如虎狼,律如铁。

呜呼!余观云之师,正所谓名将之师也,虽上古三贤之时,亦不得多见

——史记·威远侯列传。

卷八 大航海时代 

第十一节

李云是七月中旬到的河套草原。

在这里,他看到了十万多衣不遮体的匈奴奴隶,还有近二万战俘。

其实,绝大部分匈奴人,并不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凶勇斗狠,相反的,匈奴人一直有过当俘虏的传统。

当年,在那个月氏族称霸的岁月里,每每月氏军队袭击过来,大大小小的匈奴部落,便立刻投降,争当新主子的奴隶,更有甚者,为了争取到新主子的青睐,这些部落的酋长,甚至派出了自己的亲兵队,帮月氏人打匈奴人。

这是因为,在匈奴人的传统观念中,跟随强者战斗,永远是正确的。

大草原上恶劣的生存环境,已经充分的告诉生活在这片蓝天草原上的任何生物:要想活下去,繁衍下去,就必须学会战斗以及审时度势。

而在历史上,李云也依然记得,后来的霍去病北伐,其主力,不是汉军,而是熟悉大草原上环境,清楚匈奴人自己实力的那些投降的匈奴战俘。

譬如说,历史上说明确的记载了,有某位在匈奴曾经是贵族的年轻人,在投降了卫青后,受到重用,最后又投降伊稚邪,成为匈奴贵族中显赫的一员。

只是那人的名字,李云却是有些模糊了。

战争从三月初打到现在,斟酌上,匈奴伊稚邪部是失去了继续抵抗大汉军队的潜力,但是,田勇部的主力,也已经筋疲力尽,成了强弩之末。

据从前线回来的信使说,田勇将军已经决定向南撤退了,因为无论是粮草还是战士的体力,都已经不能再支撑他继续战斗下去了。

田勇不是傻瓜,尽管祁连山离他的中军已经不足三百里了。

但是,这三百里。却已是步步艰难。

更令田勇感到无奈的是,匈奴王庭的主事人阿布拉,似乎睡着了,他好像不记得曾经和大汉国有过协议的事情,相反地是,匈奴高级战俘曾经招认,王庭在六月份给伊稚邪提供了一次食物和战士补充。

这情况已经表明,即使是曾经生活在伊稚邪强大军事压力之下的匈奴王庭,即使是这个已经不足已抵抗伊稚邪全力攻击地匈奴名义上的核心。

也不希望大汉军队留在草原,他似乎更希望。大汉与伊稚邪两败俱伤。

再后来,事情的发展超越了田勇心脏的承受能力。

六月中,伊稚邪在靠近祁连山的地方,举行了单于登基大典,而就他举行典礼的前方不到三里的地方,王庭足足一万名骑兵就驻扎在那里。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挑衅王庭地位的举动。

阿布拉像个死人一样,没有丝毫的表示。

田勇不得不在给大汉天子的奏折中这样写“彼匈奴者,无信人也。臣愧首……”

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地。

事实是,阿布拉对伊稚邪公然挑衅其地位和权威的举动,感到了十万分的怒火。

多年之后的调查和卷宗表明。阿布拉甚至已经准备亲自率军对付伊稚邪这个狂妄的行为。

但是,历史是由无数偶然的事情推动的。

在其准备攻击伊稚邪的前一夜,这位匈奴王庭的精神领袖,在夜晚喝酒时,忽然发了急病。根据事后匈奴地医官记载表明,这位强壮的匈奴勇士,显然是阑尾炎发作。

急性阑尾炎毁掉了这位勇士出征的计划,连带大汉国朝野也对匈奴王庭感到失望,并最终决定放弃对其支持,转而全力支持李云的意见,用匈奴人打匈奴人。

但是在当时,整个匈奴王庭乱做一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