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好说值多少钱,唔……反正和黄金挂钩吧,反正现在一盎司黄金值35美元,也值50明洋。”
35美元值1盎司黄金,50明洋也值1盎司黄金,嗯,向小强心算一下,差不多是1比1块4的样子。
……
“那……那一盎司又是多少呢?”
“唔……”秋湫又想了一下,“一盎司大概是31点几克吧。”
向小强心中嘭嘭跳着,计算着小妮子这身衣服值多少钱,她当艇长,一个月薪水到底多少钱。
后世1克黄金大概值200块钱,1盎司就算31克,值6200元;1盎司值50明洋,6200除以50,得124。也就是说,这种叫“明洋”的玩意儿,1块钱相当于后世的124块人民币!
向小强当然知道不能完全这么算,但就算除去了生产力、购买力等差异,那也相当多了!
小妮子这身行头30明洋,就相当于3720块人民币!这还只是她半个月薪水,那小妮子一个月薪水岂不就相当于7440块人民币!刚才还怕刺伤她,靠,人家摆明了就是高薪一族呀!
想想也是,人家在潜艇部队,又是艇长。就算在后世中国,在一艘潜艇上当艇长,工资能少得了?
“那个……”向小强想搞清楚她这种收入,在明朝究竟算什么水平,“那其他一般的人,一个月都挣多少钱?”
秋湫觉得他刚从清朝过来,不清楚明朝的收入和购买力水平,想尽快搞清楚是很正常的。她歪着脑袋想了一下,慢慢说道:
“这个……不一定啦,像我艇上的人,她们有的拿30多,有的拿40多,还有的拿20多。要是普通步兵嘛,就只有几块钱,士官稍多一些,军官就更多了,有的能拿到好几十块呢。还有飞行员,也能拿到好几十块。”
“那平民呢?”
秋湫摇摇头:
“这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普通工人的话,男工一般能拿到十来块,女工只有几块钱。这几年大萧条,他们工人很可怜的,都找不到工作,找到的工资也都降了很多。”
向小强算是明白小妮子怎么敢这么大手大脚花钱了。她本来就挣得多,再加上现在全世界都处在1929年后的大萧条中,别人失业的失业、破产的破产,但她这种吃皇粮的还是该拿多少钱拿多少钱。一减一增,别人都成了穷人,她自然就成了富人。
到什么时候都是这样,在后世中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疯狂增长、遍地是黄金的时候,大家都羡慕下海的。但是这几年,失业激增、社会保障缺失的时候,大家又都羡慕公务员、教师、医生、军官这些人了。
向小强没费什么事就让秋湫“主动”借给了自己一百块钱,自己付了账。虽然没什么两样,但他心里却好受许多。买了一套西装,几件替换衣服,毛衣、鞋子,另外,这时候的男人时兴戴帽子,他也给自己买了顶帽子。虽然都是捡便宜的买,但这些东西还是花了将近四十块钱。
秋湫个小妮子自己又看中了一顶帽子,九块钱。向小强要给她买,小妮子欣然接受。向小强在心里换算成人民币,吓了一大跳。就这么小小的一顶帽子啊!但大丈夫一言既出,他还是咬着牙付了账。
没想到小妮子又接二连三地看上东西,都是价钱不菲。向小强还要硬着头皮给她买,但小妮子挺懂事,说什么也不让他掏钱了。向小强准备待会儿中午请秋湫吃饭,花上一两块钱,找个有情调的地方。
这样,口袋里还剩差不多五十块钱,换算成人民币有六千多了,靠这笔钱度过眼下难关、暂时立足,应该够了吧?
望着眼前的大包小包,向小强正发愁,这可怎么逛街。就看秋湫一招手,叫过大堂经理,写下一个地址,让把东西都送过去。向小强有样学样,也写下一个地址,叫他们把大棉袄送回大明军事情报局。
……
“咳咳,先生,”经理很尴尬,挠挠后脑,谦恭地指着纸条,“劳驾,这字怎么念?”
“唔?怎么了,这字念‘军’,军队的军。”
“哦哦,明白了……那这个呢?”
向小强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道:
“这字念‘报’啊,报纸的报。怎么,经理……你……不大认得字?”
经理眼神怪怪地看着他,很尴尬地咳嗽两声,拿起笔,在向小强写的“大明军事情报局”下面,重新写上“大明軍事情報局”,这才交给下边人。
“啊……”向小强瞟了一眼,马上明白了,自己又火星了一把。既然这时候都用繁体字,自己不会写,还真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
两人衣冠楚楚、一身轻盈地走出百货公司的时候,向小强算了一下,连借给自己的一百块钱,加上小妮子自己花掉的将近一百块钱,这个数目已经让人很乍舌了。就算小妮子薪水多,也经不住这样挥霍啊!别说一个月挣60块钱,就是挣160块钱,那也是远远不够。但看秋湫,仍是满不在乎,像没事人一样。
“狗顺,”一辆黑色小轿车里,蜗牛偏过头对身边一个小弟说,“那两个刚出来的,就是大小姐和咱们姑爷。看清了没?”
狗顺点点头:“看清了!”
“好,去吧!”
狗顺出溜下车,戴上圆墨镜,又把帽沿向下拉了拉,看看四周,甩掉烟头,跟了上去。
……
秋湫像个导游一样,唧唧呱呱,看到什么讲解什么。她觉得向小强刚从清朝过来,什么都不知道,自己有责任为他补齐基本知识。向小强也如饥似渴地听着,结合后世经验,一点一滴地建立起对这个明朝的认识。
后世南京,最大的商业中心就是新街口。但在现在,据秋湫所说,南京的商业中心有两处,一处是北边的鼓楼商业区,另一个是南边的夫子庙商业区,就是十里秦淮一带。
南北之间的这个新街口广场,虽然繁华,但更多的是南京的政治中心,就像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一样。从这里向东延伸的长平路,沿途坐落了明朝的大多数军、政、法单位,市政府、国会大厦、最高法院、警察局、帝国银行、外交部、工商部、财政部、首都卫戍部队司令部、陆军部、海军部、督察院……等等,一直到最东头,被称作“长平路一号”的紫禁城,和被称作“长平路二号”的首辅大臣官邸。
说来也怪,一般中国历朝历代,皇宫都在京城的正中央,可就是明朝的南京紫禁城不一样,偏偏在南京城的东南边,就是后世中山东路和御道街交汇处、被称作“明故宫”的那个地方。几乎就在紫金山的山脚下,离半山腰的孝陵只有十分钟车程。
倒不是明朝的皇帝特别孝顺,这也是因为南京地处丘陵地带,又被江、河、湖、山环绕,从城市形状到规划布局,都没法像北方的北京、西安那样规整。可是话说回来,目前这种两岸军事对峙的情况下,这种重心偏东南的城市布局,反而有利于防御。一旦打起仗来,这里距离江边防线还有十几千米,属于浅纵深地带,一般的小口径炮弹落不到这里。就算清军打过江来,也来得及组织防御,不至于一下就被人家冲到皇宫。
……
向小强站在新街口圆形广场的巨型雕塑下,仰头瞻仰着,胸中不禁涌起波涛。他在后世参加过红色旅游,也瞻仰过不少纪念碑,不知为什么,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心潮澎湃。
这个西式雕塑纪念碑实在太形象、太煽情了。想想看,把失掉的版图比作夭折的孩子,让一个悲痛欲绝的母亲跪在这里抱着哭,这让来来往往的中外游客看了,该多受触动、多同情明朝啊!
“这座雕塑叫做‘江北沦亡悼念碑’,”秋湫轻声说,“1900年,世纪初立的,当年还是请大雕塑家罗丹来弄的呢。这是复制品,原作小得多,收藏在‘大屠杀纪念馆’里。”
“唔?什么纪念馆?”
“清军江南大屠杀纪念馆。有机会我带你去看。”
“哦,”向小强想起来了,“就是纪念当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吧?”
秋湫眼中露出悲愤,默默地道:
“又何止扬州和嘉定?当年鞑子杀入江南,又有那一州哪一县没有被屠?一直到现在,报纸上还经常登,哪里哪里盖房子打地基,挖出千人坑、万人坑来。”
向小强点点头,也沉默了。他暗自悲叹,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总是被外族屠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被外族反复屠杀的血泪史。一次又一次,大大小小,从未断过:匈奴、突厥、回鹘、党项、契丹、女真、蒙古、满清……不知几年后,会不会还有日本?
应该不会吧?小强想着,在标准历史中,中国这个时候已是极度积贫积弱,可以说长得一副被人侵略的样子;但看现在,清朝这么强大,明朝能和它对峙,说明也不弱。小强盘算,自己这次穿越为期五年,算来要到1940年末才回去。标准历史中,1937年也就是后年,日本就要全面侵华了。虽说现在局势不是标准历史的那个样子,但会不会发生,他心里也没准。向小强不想让战争毁了自己的穿越。虽然小说中很多大大们的穿越经历,都少不了战火纷飞、金戈铁马,但向小强只想这五年太太平平的,守着他的“回明十二打”们幸福地生活就行。可别来一次兵荒马乱,国破家亡。
……就算是五年后俺走了,也千万不要啊……
向小强望着在纪念碑前默默伫立、表情圣洁得像天使一样的秋湫,心里这样想着。
第二卷 初到大明 第7集 十二张麻将牌
纪念碑两侧,各有一座一米来高的铸铁烛台,上面是汉白玉的长明烛造型,蜡烛芯像是钢管子,大概通着煤气,喷着火苗。秋湫说,这对蜡烛自从1900年纪念碑建成后,就一直未熄灭过。
“白蜡烛”上火苗跳动着,就像是为沦亡的江北国土日夜守灵。
汉白玉烛台的两侧,两名挺拔的仪仗兵扛枪伫立,任眼前游人来来往往,依然目不斜视,一动不动。
纪念碑的花岗石台前,堆放着鲜花,有一支支的,也有一束束的。不远处蹲着一个卖鲜花的老婆婆,时不时有参观者买了鲜花,默默放到台前。
向小强不禁赞叹:就是后世苏联红场的无名英雄纪念碑,也不过如此吧!他抑不住胸中激动,也过去花五分钱买了支鲜花,恭恭敬敬放在台前。
一低头,看到地上有只皮夹子。
向小强抬起头,迅速四处望望,周围人依旧熙熙攘攘,谁也没注意这边。至于那两个仪仗兵,永远是目不斜视,雕塑一般,别说地上有钱包,就是地上有眼镜蛇,大概也不会转一下眼球的。
皮夹子鼓囊囊的,好像装了不少。现在他正是缺钱的关口,拣是不拣?要是在后世,闹市区碰见这种“好事”,肯定不能理会。问题是现在,人好像都还比较单纯,不至于是圈套吧?
从遍地是骗子的后世穿越来的向小强,用“鹰隼般地眼睛”余光扫了一圈,明显感到有人正在盯着自己。他飞快一瞥,十米开外的石凳上,一顶鸭舌帽下,有张戴墨镜的獐头鼠目的脸,迅速地躲开了他的目光,装得若无其事地低头看报。
他大爷的。这孙子还嫩点儿。
行了,有数了。向小强心中暗笑,转身离开。
狗顺目光从墨镜上面瞥出去,拿着报纸的手开始抖起来,牙咬得咯咯的。
这皮夹子里装了500明洋。他本来想的是,姑爷捡起来自己昧了最好,这样最省事;要是这姑爷的品行和一个刚放出来的人实在不符,居然会拾金不昧的话,那么自己就扮成一个感激涕零的失主,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