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小强喜上心头,就试探着邀请陆军也参加演习。
“这个……”唐云生踌躇着,笑呵呵地道,“这个不太好办吧?向大人毕竟已经奏请陛下恩准了。此时做这么大的改动,怕是……向大人要为难了。”
向小强马上笑道:
“呵呵,为难什么,不为难不为难……正好人民卫队自身兵力有点小,同时担任两方正捉襟见肘呢,陆军要能参加进来,向某求之不得啊,呵呵呵……唐公啊,这样好不好,您那边儿写一个请求参加演习的奏折,我也写一个建议陆军参加演习的奏折,一块儿递进宫去。反正陆航本来就要参加的,那已经算是陆军参加了。现在无非就是陆军加一些兵力罢了……这样您看怎么样?”
唐云生声音显得很满意,呵呵笑着:
“那如此说来,就要麻烦向大人安排了。”
……
向小强放下电话,高兴得拉着秋湫和秀秀转了一圈,把两个小妮子弄得晕头转向,然后才让她们写一份奏章,同时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演习。
陆军一参加,演习规模就可以扩大了。向小强带着写好的奏章乘车前往陆军总参谋部,跟陆军方面商量演习计划。
陆军参加演习,固然可以把规模弄得大一点,但也有比较难平衡的地方。
比如,是演习,就得有胜有负。而在重大演习上的表现,一贯是要作为军官将领升迁重要参考标准的。演习吃败仗的那一方不仅部队荣誉大失,而且指挥官的前程都会受影响。
双方现在关系不错,无论谁吃败仗都不好看。
这个就比较难办。人民卫队肯定要担任进攻方的。而向小强知道,人民卫队自身的装备、素质、战斗力,以及制空权,是不大可能吃败仗的。陆军也知道人民卫队的战斗力之强,是陆军任何一支部队都比不上的。但他们不像向小强这样“迷信”制空权,而且双方的兵力悬殊也很大,对于谁胜谁负,陆军也不是太有数。
最后向小强建议,大家不要先入为主地想,对抗演习一定就是人民卫队和陆军之间对抗。“要塞演习”对抗的双方是红军和蓝军,只要分出红军和蓝军就行了。所以陆军可以两边都参加。这样也能更好地体现公平。
向小强这样一说,立刻提醒了众将领。大家现在没了顾虑,又开始笑呵呵地研究兵力怎么分配了。
向小强胸有成竹,提出了自己设想的兵力分配大致方案。
蓝方(进攻方)地面力量为:人民卫队1个师,陆军1个师。空中力量为:战斗机两个大队共72架、俯冲轰炸机两个大队共60架、水平轰炸机一个中队共15架、其他辅助飞机5架。共152架。
红方(防守方)地面力量为:陆军6个师。空中力量为:战斗机两个中队共24架、水平轰炸机两个中队共24架,其他辅助飞机3架。共51架。
……
唐云生先看了一遍,显得若有所思,没说话,递给了张照先。
张照先又看了一遍,沉吟着也没说话。他看了唐云生一眼。两人同时一笑。
“小向啊……”张照先沉吟着,拿着这张纸,琢磨着得体的措辞,微笑道,“你这份兵力配比,好像有点……这个……奥妙啊!”
向小强心中“咯噔”一下:这俩老头,果然一眼就看出来了。
奥妙?还汰渍呢!
向小强看着张照先,心虚地套近乎嘻嘻笑道:
“呵呵,学生不明白,奥妙在何处?……还请……呃,请照公指点。”
向小强也知道,这时候的“学生”可不是随便自称的。跟谁自称“学生”,就等于投靠到谁的门下,成为那个人的一党了。向小强跟沈荣轩也是自称“学生”,但那是刚来大明的时候参加东厂会议,一心想进东厂,才跟沈荣轩自称“学生”的。现在两人不但不是一党,反而成为政治对手,跟他自称“学生”也就仅仅是表示尊重罢了。
向小强现在跟陆军关系走进,眼下正是抓住机会、结成“一党”的大好时机,他焉能放过?
张照先听向小强自称“学生”,又跟唐云生对视一眼。唐云生忍着笑,干咳一声。张照先又盯着向小强看了一片刻,也呵呵一笑,说道:
“我表字宗明,小向你就叫我明公吧。”
“明公,”向小强大喜,立刻站起来,恭恭敬敬地一个长揖倒地,“明公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第六卷 厉兵秣马 第49集 统一之梦
拜了门生、正式和陆军、统帅部结成“一党”后,向小强又笑嘻嘻地问道:
“明公,敢问学生的兵力配比,明公觉得有何‘奥妙’呢?”
张照先捏着这张兵力配置的纸,盯着向小强的眼睛,笑道:
“小向,你老实说,这种兵力配置,是不是在假定我军越过长江、主动进攻清军的?”
向小强也不卖关子,老老实实地笑道:
“学生的这点小心思,明公一眼就看出来了。不错,这份兵力配比,正是学生假定我军北上收复失地,主动进攻清军的情况。明公觉得……”
张照先笑道:
“小向可有表字?老夫便以表字称呼你,显得亲近些。”
向小强大喜,赶快说道:
“学生有表字:挺之,挺拔的挺,之乎者也的之。是陛下御赐的。”
“哦?陛下御赐的?”
张照先和唐云生都对视一眼,马上笑道:
“好字,好字,和‘小强’二字交相呼应,很合适。”
唐云生也笑道:
“陛下的学识当真名不虚传。”
两人当着向小强的面奉承了几句朱佑榕后,张照先看着向小强,郑重地道:
“挺之,北上进攻清军的假定演习,是你一时兴起、图个新鲜,还是真的有了这个想法?”
向小强也郑重地道:
“学生真的有这个想法。”
张照先盯着他的眼睛看了一会儿,缓缓说道:
“这个……这个想法多久了?”
“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有这个志向了。”
“……”
张照先慢慢地把脸拉下来了,靠在沙发里。他显然对这种官样话不满意。
向小强汗了一把,知道自己有点油嘴滑舌了,张老头明显是不喜欢油嘴滑舌的。他赶快重新说道:
“明公,是这样的……学生虽然从很小的时候便立志驱除清虏、复我大明江山,但是……真正有这个明确的想法,还是在学生担任人民卫队司令、真正成为带兵的将领之后。”
张照先点了点头,脸上缓和了一些。这个说法在他看来还是可信的。
向小强又说道:
“当几个月前的浦口战役、学生率军攻进浦口,目睹十几万清军争先恐后向我军投降的情景……还有看到满清当地腐败政府为了敛财,身为官员摇身变为绑匪,不给他们贿赂的镇民便不能出逃,只能活活被炸死……那个时候,学生便真正看到了击败清虏、收复北方的可行性。
“明公,当时您是坐镇统帅部、运筹帷幄、掌控全局,不在现场。但是如果您当时在那里的话,您就会和我一样被震撼……清军潮水一样涌出镇子,冲向我军……当时我们只渡过江了很少一部分,那些弟兄吓得毛骨悚然,用机枪拼命扫射……但是那些清军还是不顾一切地冲过来……最后他们被几十倍的清军围上,才知道这些清军都是冲上来投降的……
“我们继续往浦口镇内进攻的时候,经常能碰到清军几千人、几千人地跑向我们,向我们一个连、一个排投降……明公,您都不能想象他们到了什么程度……他们举着一切白色的东西:白床单、白绷带、白衬衣、被子里的白棉花、白纸……白色的东西都被抢光了,甚至有一伙清军,使出吃奶的劲儿抬着半块楼板,朝我们一步一步挪过来……就因为那楼板有一面是刷了白石灰的……
“明公,您也知道,浦口的对面就是南京,而清帝广武对于新年攻陷南京是志在必得的。他部署在浦口的清军,一定都是精锐。除了八旗师,大部分都是汉军中的精锐——新汉军,连那些用来当炮灰的,都是旧汉军中比较能打的部分……但是,就是这些清军中的精锐,争先恐后地向我们投降……
“当那十几万俘虏黑压压地坐在江边的时候,我们留守江边的弟兄们都非常害怕。那时候,我们的大部队要么在浦口的另一侧,要么已经往里进攻了,在江边看守俘虏的,只有几千人而已。清军那十几万人即便已经缴枪了,但要是反悔、打算反抗一下的话,我们那几千人都死无葬身之地了。但是他们不但看不出想反抗,反而坐在一起嘻嘻哈哈、有说有笑,显得开心得很。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们当时唯一的担心,就是我们不带他们回大明,把他们抛弃在北岸……”
张照先和唐云生仔细地听着,陷入沉思。他们当时都在紫金山要塞里指挥全局,后来听取战报,也只是知道过程和结果,并不知道这么多细节。
向小强深吸了一口气,认真地说道:
“明公、唐公,假如我们面对的都是这种毫无战意的敌人,假如占据我们故国的是这样一个不可救药的政府,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打回去呢?我们又怎么会失败呢?”
……
张照先靠在沙发里沉思着,半晌说道:
“挺之,这个想法跟陛下说过没有?”
“说过。”
“陛下什么反应?”
“陛下……咳咳,”向小强考虑了几秒钟,决定还是把朱佑榕卖出去,“陛下……呃,哭了。”
张照先和唐云生面面相觑。
“……陛下哭了?……是因为……”
向小强叹了口气,低声说道:
“因为激动。陛下也想在她在位的时候,看到收复失地。……这也是为什么陛下要来观摩演习的原因。”
张照先沉思着,点了点头。
唐云生看张照先没说话,便问道:
“挺之,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啊……你不是有这个想法吗?那你觉得你这个想法……大概能在多长时间内付诸施行。”
“对清作战吗?”
“对。”
向小强考虑了一下。其实他也无需考虑,因为这个问题他已经想了无数遍了。现在做沉思状,完全就是表示很郑重,不是顺嘴说出来的。
“一到两年内发动进攻,”他说道,“三到五年之内结束战争。”
张照先和唐云生又是相互看看,没有任何表情。唐云生又问道:
“你说的‘结束战争’,是指……?”
向小强用手在茶几上比划着:
“学生斗胆设想,结束战争可能有两种大的可能性……其一是:我军一部从长江防线向北进攻,另一支军队从山东登陆,从那里南下,两支力量形成钳形攻势,对之间的清军形成战略合围,然后快速分割、击溃、消灭之。然后继续向北进攻。这样,比较理想的结果是,最终战线稳定在黄河——秦岭一线。这样,等于在我们这一代,收复了半数失地。
“以前东面,我们的依托是长江,现在变成了黄河。以前西面,我们的依托是大巴山,现在成了秦岭。东面,我们占据了北方最富庶、产量最多的一块地方;西面,我们占据了更高大、更险要的天险——秦岭。之前我们的四川盆地还不能作为战略后方,现在边界前北移到了秦岭,四川盆地天府之国,正式成为富饶的战略大后方。而且秦岭以北的关中之地,陕西、陕西,正式向我们敞开了门户。如果我们这一代注定无法收复全境,那么我们可以为下一代打造一个理想的战略态势。
“当然,另一种可能就是,就在这场战争消灭清虏,收复全境。这种可能性比较乐观,学生还不太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