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赵将刘显叛赵,送石袛父子于城,北赵灭亡地消息终于传到了龙城。一直在忙碌地楚铭和薰椎心中大喜,知道机会终于到了。
九月初,一块玉板在大棘城被一名百姓挖掘发现,并发现上面有“岁在申酉,不绝如线。岁在子,真人乃见。”地古篆文。
玉板被送到龙城,燕国群臣震惊,因为这块玉板出土的地方太神奇了,大棘城是慕容鲜卑的发家之地,先主慕容皝就是在那里称燕王的。而且这玉板上的一段话正好应了燕代赵入主中原之意。于是群臣纷纷上书慕容俊,请他称帝。慕容俊心中更是犹豫不定,但是他这次却比任何时候神往称帝了。
慕容恪和阳骛却劝道:“今燕国仅收幽、平两州而已,如果贸然称帝,恐怕为天下嗤笑,中原百姓弃之。”听到这话,慕容俊准备称帝的心又冷了下去。
听到这消息,楚铭连忙收拾了一袋珍宝连夜入了慕容评的府中,经过两年地“结交”,慕容评早就把楚铭当成自己人。
“大人,听说朝中劝大王称帝的呼声很大呀!”楚铭在慕容评盯着一件南郑琉璃瓶心花怒放时“不经意”地说道。
“是啊,”慕容评知道楚铭平时经常出入亲贵府中,而且这件事又不是什么秘密,于是顺口答道,“大臣们都希望大王称帝,但是老四和阳先生都不同意,于是大王也就下不了决心了。”
楚铭连忙接口道:“听说大棘城出了祥瑞,天命已经授予我大燕,大王为何还要犹豫?”
“是啊,是这个理,但是大王的心思不好猜测呀!”
“大人,依小的看,这对大人来说不失为一个机会。”顿了一会,楚铭小心翼翼地说道。
慕容评心中一动,眼睛一转,故意随口问道:“如何说呢?”
“大人,大王继位之时就并立大人为三辅之一。但是依小的看来,以大人的才干、威望和资历来算,应当是首辅才对,而不是什么并立。”楚铭先来上一记马屁。
“不要这样说,老四和阳先生的才干远在我之上呀!”慕容评虽然这样自谦地答道,但是脸上那种深以为然的样子早就被楚铭看在眼里。
“大人,大王称帝是件大好事,而且是顺应天命地事情,不能耽搁。依小民看来,这祥瑞早不出晚不出,在赵国灭亡地时候出,这意味什么?这意味着我大燕正是代北赵入主中原的天命。而今赵国已灭,中原无主,燕王不称帝,就是将天命大义拱手让给魏国的冉闵。一旦日久,中原百姓民心归了魏国,我大燕再想顺应天命恐怕就有难度。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我燕王不称帝,该如何去讨伐魏国,入主中原呢?”
说到这里,楚铭看到慕容评地眼睛一亮,不由继续说了下去:“大人应该劝大王顺应天命,早日称帝,这对燕国和大人都是大有好处的事情呀!”
慕容评摇头一笑,故作轻松地说道:“大王称帝对我大燕是千秋大业的事情,我只不过是顺应天命上书而已,什么好处不好处我是不会计较的。”
楚铭连忙低头说道:“大人心胸豁达,不计名利,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不过小的愚钝,却也是听说过拥戴之功的。”
听到这里,慕容评眼中不由喷出一团火来,坐在那里竟然不语了。
楚铭一看,知道今天的目的达到了。
不几日,慕容评、封弈、张希、宋活、韩恆等重臣联名上书请慕容俊称尊号,而王妃可足浑氏也在后宫中盛服请慕容俊顺应天命。
这次慕容俊欣然接受天命,于十月丁卯僭即皇帝位,大赦境内,建元曰元玉,署置百官。以封弈为太尉,慕容评为司徒,慕容恪为侍中,阳为尚书令,皇甫真为尚书左仆射,张希为尚书右仆射,宋活为中书监,韩恆为中书令,其余封授各有差。追尊慕容廆为高祖武宣皇帝,慕容皝为太祖文明皇帝。建留台于龙都,以玄太守乙逸为尚书,专委留务。十一月庚子,慕容俊立王妃可足浑氏为皇后,世子为皇太子,皆自龙城迁于蓟城宫中。
楚铭和董椎看着自己的伙计在“长顺兴”忙进忙出,燕国迁都了,“长顺兴”总号也要跟着迁走,而董椎也要回关陇,准备给燕国上下亲贵们再进一批好东西来。
“鲁朴兄,你说长安为什么会如此迫切地希望燕王称帝呢?”楚铭悄声地问道。
“永念兄,这个就不是我等所能猜测的了。”董椎摇摇头低声答道。
“好久没有听到军主出兵的消息了。”默然许久,楚铭望着南边悠然地低声说道。
“恐怕那时天下又要震惊了!”董椎点头低声答道。
第九十五章 … 姚襄
丘,河水北岸,举目望去全是一片白色。以数万计城城下,满脸戚色,白色的孝服,白色的招魂幡,整个天地在一片白色中充满了悲切,众人都低头嘤嘤地低声哭泣着,四面八方的哭声慢慢地汇集成一股巨大的声音,悄然地和白色一起弥漫在天地之间。旁边的河水似乎也感受到了这种悲切,也低声地哽咽着向前黯然流去。
从天上向下俯视而去,你可以看到众人都紧紧地围着一个地方,卫城城南的一个小山包。山包周围最前面密密麻麻跪着数百人,他们都面向山包上停着的一副棺木顿首嚎哭。
这时,一个瘦高男子从人群中奔了出来,离山包还有数百尺时就跪了下来,一边顿首叩地,一边跪地匍匐而行,哭声撕心裂肺,不一会他的脸上满是灰土和泪水。但是没有人取笑他可笑狼狈的模样,众人的心都和他一样沉痛。
“西平公呀!西平公!想你英雄一世,却为何如此离我等而去。”此人跪行到山包下,悲声更切,匍匐在地,双手捶地。
“西平公,想当年你在李城拥彭城王石遵为帝,讨伐城。我却鬼迷心窍投了城石世张豹,充任尚书郎,甘为走狗爪牙。后石世张豹事败,我被执于公前,原以为绝无生还之理,那曾知西平公你却说道,今正是招才纳奇之日,当收其力用,不足害也,依然以我为参军。如此宽恕仁德。怎么不叫我感恩肺腑呢?如此大恩大德,你叫我如此得报呀?”
旁边跪着的一位年轻却又高大英武男子一把扶住了那人,也是泪流满面地说道:“马先生,不必太悲伤了!”
马先生闻声抬起头来,看到扶住自己地男子,泪水又止不住地哗哗直流:“少将军,少将军!西平公就这样离我等而去,叫我如此回报他的恩德呢?”
旁边众人一起劝道:“马先生。不必太哀伤了。西平公爷仙去了。不是还有少将军吗?”
马先生一听。马上止住了哭声,他抬头看向年轻男子,也不顾身上的朊脏,正色向年轻男子隆重叩首行礼,并大声说道:“我马何罗在西平公灵前发誓,愿誓死跟随少将军!’
悲伤的众人听到这里,也不由纷纷转向年轻男子。俯首叩地道:“我等愿誓死跟随少将军!“
年轻男子眼里满是泪水,望着满地向他跪着的众人,许久才哽咽地答道:“我姚襄何德何能?竟然能得诸位信赖和相助!”
此人就是姚戈仲的第五子姚襄。姚襄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雄武多才艺,明察善抚纳,姚部众人皆爱敬之,纷纷请姚戈仲立为嗣子。但是姚弋仲以其母不显弗许。于是百姓每天都有上千人到姚戈仲帐前请命。要求立姚襄为世子。姚戈仲见众情汹涌。群意难违,便默许了,并开始将兵权交于姚襄。
姚戈仲性格狷直刚正。无论尊卑都是以汝称之,就是面见赵主石虎的时候也是称汝。石虎知其性格,反而更喜之,曾暗中言及左右道:“我喜羌姚甚于蒲。”
今年初石袛于襄国求援于顿丘,而以前声势很盛的姚部先连败于抢先西迁而占据河洛地周苻,而后又在东平连战于段龛,其势大衰,兵马散失。但姚戈仲还是凑了八千骑兵交于姚襄,要他带兵北上驰援襄国。
但是在襄国一战,冉闵神勇无比,加上魏兵势众,姚襄被杀得大败,八千骑仅余千余,仓皇奔回顿丘。
姚戈仲见到此次惨败,一口鲜血骤然喷出来,溅得胡子胸口都是。待他醒转过来后,连声传令要把姚襄推出去斩首。姚襄也不多言,只是低首任凭父亲处置。
众将和其兄弟纷纷跪下,苦苦哀求。消息传出后,姚部数万百姓纷纷结伴而来,围跪在大帐周围,向姚戈仲求情饶命。
随姚襄出战地将士也闻讯纷纷带伤忍痛赶来,跪在姚戈仲面前直述实情。当时姚襄与邯郸地石合兵一处,援救襄国。姚襄曾劝石说自军不过五万人,而魏军有十万之众,不宜贸然直攻,宜先扎营襄国城外,于襄国城内取得联系,然后伺机里外响应,一举破敌。
但是石却不允,执意攻冉闵。姚襄无奈,只好以为前锋,直冲魏营。而冉闵闻讯后点起五万人马迎敌。姚襄与冉闵交战不过十回合就败下阵来,要不是众副将拼死挡住冉闵的双刃刀,估计姚襄就回不来了。
谁知道与魏军接战之后,不但襄国的石袛没有出一兵一卒,而一起杀入魏军的石军在没多久之后就溃散了,石更是一马当先,掩面向邯郸逃去。于是八千姚部骑兵就成了魏军的重点打击对象,被数倍于己的魏军精锐团团围住,直杀得天昏地暗。最后要不是燕军突然出现在魏军的身后,杀得冉闵措手不及,不要说一千骑,就是一千根毛都没得剩。
说到这里,众将士纷纷顿首哭泣道:“大人,少将军拼死殿后,这才有我等千余骑芶且回来,要不然就全折在襄国城下了。此役不是少将军无用,也不是少将军不力,而是石家他娘地太没用了,这才害得我们如此之惨。大人,你如果要杀少将军,我等愿意一同赴死,反正我等性命都是少将军救下的。”
姚戈仲听到这里,不由骇然,默然许久才流泪仰天长叹道:“陛下,不是我不救赵国,而是天要灭石氏呀!”最后,姚戈仲还是以损兵折将之罪杖姚襄一百,是夜却又亲自给自己这位最有出息的儿子上伤药。
但是经过此役后,姚戈仲一下子苍老了许多,看上去终于象七十多岁的人了。这天。姚戈仲将自己地四十二个儿子汇集在一起,黯然地说道:“我等本来应该早回关右故里,只是我念及这石氏待我等不薄,于是准备讨伐贼子乱臣为其报仇之后再回关陇,结果一再延误,才酿成如此尴尬局面,让苻健小儿走在了前面,这是我的过错。而今石氏是无法相救了。中原又无主了。我虽然是粗鄙之人。也知道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后,汝等与其挫顿于此,不如归于晋室,当竭尽臣节,不要行不义之事。”
见众子含泪答应,姚戈仲继续说道:“景国深得众心,可以继嗣我位。你们兄弟一定要团结一心,不可暗生祸端。”
赐宝刀于姚襄,以示立其为世子,然后再遣使者去江
七月,赵石灭亡的消息传到顿丘,一直卧在病榻上的姚戈仲老泪纵横,连夜哀叹。不几日便含恨离世。时年七十二。
姚戈仲治理其部多年,深受其部众爱戴,消息一传出。顿丘、濮阳一片哀嚎,众人无不哀伤,于是今日就汇集在这里一起哀悼姚戈仲。
众人拜过新主姚襄后,又相拥大哭一场。这时,一骑从南边骤然驰来,众人纷纷让开。来人老远就翻身下马,边哭边喊道:“老大人!老大人!权翼回来了!你怎么不等等小地呀!等等朝廷地诏书呀!”
权翼在众人面前展开带来的黄绫书绢,含泪高声念道:“拜弋仲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