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还是找个女人吧,管那么多干什么,在喜欢女人这一点上,他有点像我,有这一点就够了。
假历史(真假史料混编)
贞观元年,传说中的安平公主的师傅南华真人突然出现在了公主府,太宗皇上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先派尚书仆射长孙无忌去见真人,之后长孙皇后娘娘又亲自去公主府拜见南华真人为国家皇上祈福,回来之后见到皇上说,真的是传说中的仙人啊!太宗皇上不相信,自己亲自去公主府和真人见面,和他谈了很久,出来之后说道,我的统治之下居然出现了这样子的人,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周围的人都安慰他说这是天在帮助李唐才让仙人出世。
朝廷虽然认为南华真人是真正的有道行的高人,但是却不敢命令封赏,南华真人也不在意这些,只是住在安平公主帮他盖的小道观里面,没有事的时候就在道观里面教小孩子念书识字,但是每当遇见了国家大事,太宗皇上就会派人来请安平公主和真人。
贞观三年底任命兼任并州都督的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华州刺史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合兵力十余万,均受李靖节度,分兵进攻突厥。之前的时候,因为我朝的强大,依附突厥的部落已经有不少归附了中原,突厥的势力越加的衰落。之前颉利企图用不支持梁都师来换取归附的契丹部落的人口,被太宗拒绝了,太宗说,梁都师是我们的敌人,被我们讨伐是应该的,至于你们支不支持,完全没有关系。
出师之前太宗召真人和公主问之,真人说:好啊,一定大获全胜,生俘颉利。太宗拍着手掌笑到,如果真的如此的话,我就给真人你盖一间大大的道观。
安平公主之兄中府折冲校尉郑思悦在军中,很为自己妹妹的言论而担心,上府折冲校尉庞玉和郑思悦交好,安慰他说,公主说的话,到现在没有不中的,这次是她师傅说的话,就更加不用担心了。郑思悦虽然表面上受到了安慰,但是心里面还是很担心。
十二月底突利投降了大唐,接着一月初李靖率领三千骁骑从马邑出发,进驻恶阳岭,当夜,突袭定襄城,取得大胜。突厥颉利可汗想不到李靖出兵如此神速,大惊失色道:“唐朝没有倾全国兵力北来,李靖怎么敢孤军深入到这里。”突厥兵一天内数次受惊,于是将牙帐迁移至碛口。
李绩出兵云中城,与突厥兵大战于白道,突厥大败。
二月初八,李靖在阴山大败突厥颉利可汗的军队。
先前,颉利兵败后,逃窜到铁山,残余兵力尚有数万人。颉利派执失思力谒见太宗,当面谢罪,请求倾国降附,自己入朝抵罪。太宗派鸿胪寺卿唐俭等人抚慰,又令李靖领兵迎接颉利。
李靖率领兵马与李世在白道会合,相互谋划说,突厥人虽然被打败了,但是颉利的势力还很强大,如果借着机会逃走的话,在碛北一带,还可依靠旧部族,道路阻隔而且遥远,恐怕一时很难追上。所以不如趁着现在使者在突厥的营帐里面,突厥人放下心来的时候,派遣一万勇士带着二十天的粮草直接突袭,生擒颉利之后就再无边关之祸了。
两人将计谋告诉给张公瑾,张公瑾者没有仁德,不答应。李靖说这是韩信当年的做法,根本不必怜惜出使的使者。李靖和李绩召集部下,部下们都奋勇争先,最后决定让武邑人苏定方、庞玉和郑思悦领兵一千作前锋,李靖和李绩带兵随后。
全军趁大雾秘密行军,距离突厥牙帐只有七里,突厥兵才发现,颉利乘千里马先逃,李靖大军赶到,突厥兵纷纷溃败。唐俭及时脱身回到唐朝。李靖军队杀死突厥兵一万多人,俘虏男女十余万人,得牲畜数十万头,杀掉隋义成公主,生俘她的儿子叠罗施。颉利率领一万多人想要渡过沙漠,李绩军队守住碛口,颉利兵至,通不过去,手下的部族首领均率兵众投降。
在此战中,苏定方、庞玉、郑思悦均作战勇猛,庞玉杀掉了义成公主,郑思悦带兵逼迫了颉利投降,苏定方俘获了萧皇后。李绩俘虏五万多人还朝。开拓土地从阴山北到沙漠,捷报迅速传到了朝廷。
突厥颉利可汗被押送到长安。夏季,四月,戊戌(初三),太宗在顺天门城楼,陈列大量文物,召见颉利,责备他说,你借父兄立下的功业,骄奢淫逸自取灭亡,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几次与我订盟而反复背约,这是第二条罪状。你自恃强大崇武好战,造成白骨遍野,这是第三条罪状。践踏我大唐土地上的庄稼,抢夺人口,这是第四条罪状。我原宥你的罪过,保存你的社稷江山,而你却数次拖延不来朝,这是第五条罪状。自从武德九年我与你在渭水便桥订盟以来,没有大规模的入侵行为。就因这一点可免你一死。颉利痛哭谢罪,退下宫去。太宗下诏让其住在太仆寺,赐给丰厚的食物。
太上皇李渊听说擒住了颉利可汗,感叹道,当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城,不能报仇;现在我的儿子能一举剿灭突厥,证明我托付的人是对的,我还有什么忧虑呢!太上皇召集太宗皇帝与十几位显贵大臣,以及诸王、王妃、公主等,在凌烟阁摆下酒宴,酒喝到兴处,太上皇自己弹奏琵琶,太宗翩翩起舞,公卿大臣纷纷起身祝寿,一直到深夜。
之后太宗皇上专门召见安平公主和真人,笑着对真人说道,你当初说的话都应验了,现在朕说的话也要应验,于是就在长安城边上盖了一间很宏大的道观。真人说,太富丽堂皇了,虽然世间也要尊神敬鬼,但是治国的根本还是在于民心。修真之人本来就是方外之人,不可不在意人间的奢华,于是上书请求把这间道观改成学院,让国子监的学生使用,自己仍然住在公主府旁边的小道观里面。太宗看了他上的书觉得很对,于是赏赐他了很多财物,这些都被真人换成了书送到各个道观的义学里面去了。
突厥灭亡后,其属下的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者向西投奔西域,投降唐朝的还有十万户,太宗下诏让郡臣商议如何处置。
大臣们都说:北方狄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的祸患,现在很幸运他们已经败亡,应当全部迁徙到河南兖、豫之间,分别各个种族部落,让他们分散居住在各州县,教他们耕种织布,将他们转为农民,使塞北地区永远空旷无人。
中书侍郎颜师古认为:突厥、铁勒族自古以来很难臣服,陛下既然使他们称臣,请将他们安置在河北地区。分别设立酋长,统领其部落,则可以永无祸患。
礼部侍郎李百药认为:“突厥虽然称为一个国家,但它的各部族划分都有其部族首领。现今应当乘其离散,各以本部族设首领,使其不互为臣属,纵使想立阿史那氏为首领,也只可领有其本部族而已。国家分为几部分则力量削弱,容易控制,几部分势均力敌则难以相互吞并,各自力图保全,必不能与大唐相抗衡。请求仍然在定襄置都护府,作为节度该地区的机构,这是安定边防的长久之计。”
夏州都督窦静认为:戎狄的本性,如同禽兽一般,不能用刑罚法令威服,不能用仁义道德教化,况且他们留恋故土的心情也不易忘却。将他们安置在中原一带,只有损害大唐而没有益处,恐怕一旦陡生变故,对大唐政权构成威胁。不如借着它将要灭亡的时机,施加意外的恩宠,封他们王侯称号,将宗室女嫁给他们,分割他们的土地,离析他们的部落,使其权势分化削弱,易于钳制,可让他们永为藩臣,使边塞永保平定。
温彦博认为:将突厥人迁徙到兖、豫之间,则违背其本性,这不是让他们生存的办法。请求依照汉光武帝时的办法,将投降的匈奴人安置在塞外,保全其部落,顺应其风俗习惯,以充斥空旷之地,使其成为中原的屏障,这是较完善的策略。
魏徵认为:突厥世代为寇盗,是老百姓的敌人。如今幸而灭亡,陛下因为他们投降归附,不忍心将他们全部杀掉,应当将他们放归故土,不能留在大唐境内。戎狄人面兽心,力量削弱则请求归服,强盛则重又叛乱,这是其本性。现在投降的将近十万人,几年之后,发展到几倍之多,必是心腹大患,后悔都来不及。西晋初年胡族与汉民在中原混居在一起,郭钦、江统都劝晋武帝将胡族驱逐出塞外,以杜绝由此产生祸乱,武帝不听。此后二十余年,伊水、洛水之间,遂为北方戎狄聚居之地,此乃前代的明鉴!
温彦博说:君王对于天地万物,事无巨细,都要有所包容。现在突厥困窘,前来归附我大唐,为什么抛弃而不予接受呢。孔子说:对于教育对象不应区分亲疏贵贱。如果拯救他们于将亡之际,教他们生产生活,教他们仁义礼教,几年之后,全都变成我大唐民众。选择他们中间的部落首领,使其入朝充任宿卫官兵,畏惧皇威留恋皇恩,有什么后患呢!
期间,太宗召见真人与安平公主,告诉他们大臣们的意见,问他们应该怎么选择。安平公主不说话,真人说,如果要选择的话,我赞同魏征的说法。公主给真人使眼色,真人当作没有看见。太宗不悦,说我泱泱大国怎么能够没有容人之量,讥讽真人是修真之人,却没有慈悲为怀的心肠。
真人说不可以妇人之仁,一时之仁必成千古之祸,君不见东郭先生乎?太宗不高兴,等到真人和公主都走了之后,太宗在房间里面指责说真人是妖人,同时也开始恨上了安平公主。
当初,安平公主和真人所说的话,十有八九后来都被证明是正确的。后来长孙皇后带着自己的儿女去见安平公主,希望能够让公主帮忙看相祈福,公主从来都是推脱不说。真人来了以后,长孙皇后同样带着儿女去见真人,真人指着当时的太子李承乾说,没有当皇帝的模样;指着魏王李泰说气量不足;指着长乐公主说无福;指着城阳公主说不利夫;指着刚刚出生不久的后高宗说道这就是这个病秧子继承李唐的江山吗?
长孙皇后当时没有说什么,这个话传到了太宗的耳朵里面,太宗愤怒地说我要杀了这个妖人,但是被长孙皇后阻止了,从此,太宗开始渐渐疏远了安平公主和真人。
长孙无忌授尚书仆射之后,真人就在外面说长孙无忌做人不知道收敛,将来一定会有大祸,这番话得罪了长孙无忌,恰巧这个时候李纲升任太子少师,真人在外面讲说李纲是个腐儒,命中注定了克死各种太子。这番话被长孙无忌上报给了太宗,太宗听后大怒,把南华真人和安平公主一起拿下问罪。
真人说:李纲王珪这个两个人是忠臣,但是不是良师,如果这两个人真的能够教好太子的话,我愿意砍下我自己的头。
长孙皇后认为安平公主是皇亲,向来被太上皇所喜爱,又是国家重臣的子女,素有功绩于国家,而且上柱国太常卿郑和开国侯归德将军郑思悦都愿意辞去自己的官职爵位来赎取公主的罪,因此不可以重罚。太宗皇上听从了皇后的建议,把真人杖责三十赶出了长安一年,将安平公主降为了县主,并且消减了她的封邑。
贞观六年,长乐公主和宗正少卿长孙冲前订婚,安平县主向长孙皇后提到说公主不可以早嫁被太宗皇上所斥责,从此,安平县主和南华真人于公主府深居简入,以写书教人自娱。
长乐公主将要出嫁长孙仲,太宗以公主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