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进步党政府在“国债计划”中遭遇挫折后就再也没有爬起来。黎元洪总统也由中立的立场也完成倒向了袁世凯。
陆军部在蔡锷领导下所制订的“全国陆军整编计划”由北洋系和同仁们接手,原新编1师成了北洋军未来的样版师,袁克定担任新1师师长,兼“全国陆军整编计划”领导办公室主任委员。
冯国璋不愿意离开江苏,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黎总统就让他回北京,让他担蔡锷的副手,这让冯国璋有些不爽。
蔡锷算什么玩意,冯国璋他这个上将可是实打实靠军功垒出来的,总统为了儿子,这是要对老臣子们下手。
正是“外敌未灭,先诛良臣。”
接任江苏都督一职的是北洋“名将”李纯。
这个北洋的罪人,正是他丢掉了江西,导致北洋南征全线崩盘,逼的老头子被迫下野,现在老头子却要用他来担当江苏省都督,冯国璋有些失望、有些不满。
对于杨洪森的应对策略袁世凯由原来的一味武力讨伐改变为政治引诱。
杨洪森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军事和经济实力,让袁世凯不得不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
北洋系统与皖军系统私下的军备竞赛自停战后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杨洪森向美国借款购买军火,整合武装,他也就只好向日、英借款增兵添械,加紧战备。如湖北的王占元,都在近几乎于疯狂的刮着地皮,冯国璋也是紧紧抱着上海。
德州、上海两地兵工厂,枪枝弹药的生产每个月都在刷新中。
根据安庆兵工厂内的英国顾问透露,1至4日份,兵工厂共生产步枪约9,000枝,弹药约1,700万发,炮弹约5万发,手榴弹21万枚,地雷,…,…。
另外,杨洪森使用美国贷款,增设了福建春田兵工厂、江西南昌兵工厂。
南方军火生产能力远超过北方,而且未来这个差距将会越变越大。
北洋的经济让袁世凯尤为忧虑,北方各省都是各自为政,杨洪森则把四个省牢牢的捆在了一起,他与张勋控制着两淮的盐税,中国绝对的钢铁产量,三分之一的铁路命脉等等。他手中握有大量的,可抵押的优良资产。
在洋务方面袁世凯远远比不上他的老上级李鸿章,也就更别提杨洪森了,所以当南方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增涨势头时,北方的经济形势持续低靡中。南方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合作优于对抗,否则中国将走入分裂,长期的分裂将最终导致北洋的自我覆灭。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袁世凯的谋臣杨度频繁地以个人名义与社会人民党议员接触,他在为老袁出山做准备,社会人民党目前在国会中的议席数仅次于进步党,为全国第二大党派,在政治上主张多党合作下的联合政府,而受到诸多小党派的拥护。“国债推行议案中”他们的态度明确,只是在进步党妥协后才不得不放弃。在袁世凯重新上野的问题,社会人民党的态度也十分明确,保证临时约法,制订较为完善的宪法,建立清明政治。虽然这些袁世凯无法做到,但杨度仍满口答应了下来。
北京,呼吁袁世凯重新上野的“民声”越来越高,“请愿团”一波又一波,就好像马戏团的表演别提有多热闹了。
袁世凯公开声明,自己有腿疾,加上年纪大了,已经无心国事了。
袁记名下的文化名人们,筹建了“安国会”并且向国会上了一道“万民书”。对于北方热闹的场景,南方的反映却十分平淡,南方各家都在扫着门前雪,哪里会管袁记卖的是什么。
杨洪森最关心的是袁世凯何时与他交接苏南。
在苏南的问题上袁世凯很为难,如果把整个苏南让出来,杨洪森势必会更加如虎添翼,
但是杨洪森在苏南的问题上不能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把湖南变成第二个福建。湖南的地理位置远比苏南重要的多,可是杨洪森得到了苏南后下一步必须是上海,如果把上海与广东、湖北相比较的话,上海又变的不再重要了,而且袁世凯最担心的是杨洪森与西南三省“草头王”搅在一起。
对于袁世凯可能放弃苏南、甚至上海,日本和英国都不知道,这是袁世凯与杨洪森私下的秘密。
民国二年5月18日,在黎元洪三请之下,袁世凯才勉为其难地出任了内阁总理,袁世凯的内阁名单第二天就公开出来了,社会人民党得到的尽是冷衙门,但却是货真价实的部长,内阁人数由原告的2人,增加5,其中有三个部长,二个副部长。
袁世凯出山之后,苏南的问题也自然被放到了提案上面,为了更好的履行口头协议,袁世凯提出了《苏南问题阶段性实现的计划》,杨洪森同意后得到了破败的南京城,在湖南问题上杨洪森也给袁世凯来了个阶段性实现。推荐汤芗铭任湖南都督,汤芗铭早年加入同盟会,后来又出卖过同盟会,与国民党结下深仇的“中将汤”,袁世凯推荐王瑚为湖南民政长,黎元洪一一照办,调谭延辏Ю淳┑H尾砍ぁ�
现在这种环境谭延辏睦锔胰ケ本朐揽运泻苌畹亩窀校绻チ吮本┠腔共皇亲酝堵尥虼苏依刺放嗟挛驶啊�
“都督,京师不可去,去则必遭袁世凯软禁。“
“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汤芗铭任湖南都督已成定局,都督可借病到上海医治为由,暂不去北京。”
“唉,也只好如此了。”
人人心理都有笔帐,不需要将事情说开,心理清楚就行/谭延辏睦砗芮宄詈樯谡饧碌某聊胫敖邮帜暇┏怯心蟮毓叵怠?醋潘较陆橇Φ脑揽脱詈樯费雨'轻叹一声,“那我把这片广阔地战场让给你们吧。”
第十七章
面对着袁世凯强势地位,越来越没有地位的黎元洪终于走到了总统生涯的尽头。
黎元洪以自己疾病缠身,医嘱“须择幽畅和暖地区居住,庶几病体可以挽回”为由,要求辞出中华大总统一职。
中华大地一片虚情假意挽留之声,而袁世凯也三请四推起来。
黎元洪公开声音,“今日唯有袁公您可主持大局,公当以天下苍生为重,务再推迟。“
接着北洋军中二十余员战将请求袁世岂出山,关外三省、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湖北十余省通电。袁世凯勉强在众人的“强推”之下重返政坛,日、英、美、法、德等十余国发电致贺。
袁世凯认为自己不是民选的,名不正言不顺,提请国会选举。
国会众议员们在北洋士兵枪托和5000元年傣中,选择了后者,最后的选择结果虽不是全票通过,便是拥有多数选择票的袁世凯成为了第二位中华民选总统。
对那些有“反袁”情绪和“反袁”嫌疑的议员,开始了血腥镇压。他授意军政执法处,以“串通乱党”为词,命军政执法处处长陆建章予以逮捕。军政执法处直接受袁世凯领导,由袁的心腹陆建章任处长、霍占一任侦探长。军政执法处设在西单牌楼石虎胡同附近,为北京著名“四大山宅”之一。
1914年6月1日,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就职宣誓仪式。
袁世凯宣誓就职仪式搞的很隆重,他效仿前朝选择在太和殿举行大总统就职典礼。
上午举行就职典礼,晚上9时30分在石大人胡同外交部大楼举行茶舞会。规定参加典礼的文官,一律穿燕尾服;武官将军,一律穿军礼服;参加舞会时,一律穿晚礼服。
上午10时,320名卫士列队走入大殿,他们戴全金线军盔,穿蓝色军服,佩带军刀,分两排站在距东西席前约十数步处,形成了一个警卫的胡同。
两文两武四位官员分别乘坐四座4人抬彩舆,彩舆至大殿前落地后,走出总统府秘书长梁士诒、秘书夏寿田。这两位文官皆穿燕尾服;侍从武官长荫昌、军事处参议代理处长唐在礼,这两位武官皆穿钴蓝色军礼服,戴叠羽帽,佩参谋带。
接着,袁世凯乘着8人抬彩轿至。袁世凯身穿钴蓝色陆海军大元帅礼服,下轿后,由梁士诒、夏寿田、荫昌、唐在礼文武四官拥护前行,他那大元帅礼服上的金线装饰熠熠闪光。
袁世凯登上主席台入座后,赞礼官程克引吭赞礼。
袁世凯应声而起,面向议长议员席宣誓:
“余誓以至诚,谨守宪法,执行中华民国大总统之职务,谨誓。”
誓毕,向议长议员席鞠躬。
文武百官高呼“万岁”,袁世凯脸上挂着笑意,沉醉迷恋的神色,舞于眉间。
赞礼官继续唱礼,由大礼官黄开文呈上就职宣言书,袁世凯又重行起立,宣读,宣读声激烈、低沉有致。读完,再行礼,礼毕,开始接见各国公使以及清皇室代表。其余一干人等,则由招待人员引至武英殿茶点。
袁世凯午睡后,乘二人肩舆登上天安门城楼,由王士珍、荫昌、唐在礼等大员陪同参加阅兵仪式。
2万余人军队集结在天安门广场上。将军们结队登上天安门城楼谒见袁世凯,汇报受阅军队情况。袁世凯向将军们训话,尔后将军们下城楼归队,分别传达袁世凯的训辞。
阅兵仪式开始后,由于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袁世凯没看几眼阅兵仪式,便回去休息,陪同官员们也一轰而散,阅兵台上空寂无人,但士兵们仍然冒雨按照程序行走着。
6月1日杨洪森在安庆礼节性的致电北京祝贺袁世凯当选总统,随后闽、浙、赣三省致电祝贺。
湖北汤芗铭、广东龙济光、接接西南三都均致电祝贺,而梁启超很臭屁地拒绝了袁世凯的邀请,也谢绝来客,闭门看书。
从上海转到香港的孙中山秘密会见了正在香港做着投机生意的陈炯明,请他回广东驱逐龙济光,并许诺从福建调许崇智支援他,对此陈炯明半信半疑。
孙中山的确派人联系过许崇智,要求他配合陈炯明驱逐龙济光,但是许崇智认为陈炯明这个人靠不住,而且他擅自把部队拉到广东打龙济光,这事可不能这么办,怎么也要有个将令才好。
“先生已经到香港会见陈炯明,陈其美已经到安庆去见杨洪森,等你把部队开进广州,命令也就到了。”
“此事,待我召集各部军官商量后才能给你答复,胡先生先在泉州小住几日。”
许崇智他不敢把部队私自拉到广东去,皖军治军尤重军纪、军风、军貌,擅自拉部队这是违纪行为。另外,如果事情不能如胡汉民所说成行的话,福建陆军第1师就会变成叛军。
所以,许崇智与各团团长商量后,先发了一份电报给福州杜汉平。杜汉平接到电报后一阵心惊,立即将电报转发至安徽。
杨洪森大半夜刚躺下就是一阵急促敲门声。
“什么事啊!”
“福建方面的急电。”
张二喜披着衣服关好门把来人拉到一边,“大哥房间的灯才刚熄,说说是什么急事,没什么大不了就明天吧。”
“孙先生要调福建许崇智部去广东配合陈炯明驱逐龙济龙,福建杜部长正等着委员长回电。”
张二喜知道这必定是大事,不然人家部长也不会大半夜的在哪侯着,“你等着,我叫大哥起来。”
刚准备敲门,杨洪森推门走了出来,“什么急电?”
“报告,委员长,福建杜部长的争电。”
审阅着杜汉平发来的急电,杨洪森在屋里来回踱步,“乱弹琴,拟电让许崇智给我睡觉。”
杨洪森还是一肚子窝火,两党还没有正式合并改组,他就把手伸起来,军队的事情对杨洪森来说可是大事,没有他的“兵符”谁敢调动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