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最终国防部选定的目标,是澳大利亚北部的达尔文,汤斯维尔和东部的布里斯班…
比较麻烦的是布里斯班,那里距离最近的一处机场也差不多有着2000公里的距离,想要轰炸那里的话只能用40轰炸机才行。
另外为了避免被日本人察觉到国防军的主攻目标,也必须要多轰炸几个目标来迷惑一下日本人。
好在除了布里斯班外,剩下的城市基本上和国防军已经占领的南洋群岛并不是很远,因此除了布里斯班外,剩下的地方只要普通的轰炸机也就够了。
说起来布里斯班也挺冤的,毕竟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全国最大海港,昆士兰州首府,主要工商业中心。
北缘阳光海岸。南邻国际观光胜地黄金海岸市。大都会区人口215万余,是澳大利亚人口第三大都会,仅次于悉尼与墨尔本。
布里斯班之名源于殖民时代新南威尔士殖民区总督官的名字。当年在这里发现了一条河,并命名为布里斯班河。以纪念促使这一地区殖民化的当时总督托马斯?麦克都格?布里斯班,市因此得名。
布里斯班是通往亚太地区最近的交通要塞,是昆士兰州是澳大利亚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最富饶的地区,盛产煤、天然气、铝土、铜、银、铅、锌、镍、矿沙、木材等,以及糖、牛肉、海产品、原木、小麦和水果等食品也十分丰富。
然而由于悉尼和墨尔本的关系。布里斯班一直都只能作为第三大城市存在着,存在感非常的小…
不过就算这么说,布里斯班毕竟也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地广人稀的澳大利亚,这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最重要的是,布里斯班是一个非呈合做南下前往悉尼和墨尔本的中转站,所以布里斯班成为了三个目标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必须要拿下的一个…
————————————————————
在计划被确定下来后。大量的轰炸机开始沿着澳大利亚的海岸下进行密集轰炸。基本上海岸线上的每座城市,甚至每个村庄和小镇都遭到了轰炸——————至于有没有误伤?战争时期这个却是管不了那么多了。
不过另一方面,国防军却是不再使用vx毒气一类的化学武器了。
毕竟在澳大利亚还是有着为数众多的澳大利亚人,误伤一两万个到不要紧,可要是多了的话,毕竟国际舆论也是需要考虑的。
最重要的是。日军已经开始将全身性的防护服装备给部队,换句话说vx毒气已经不再有那么大的威力了。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投入使用vx毒气也只是一种浪费,到不如直接使用燃烧弹或普通的航弹要来的更好一些。
“不过中国人还真是富裕啊…”
看着在轰炸过后。逐渐离开的中国轰炸机,东尼摇着头苦笑道。
“是啊,几乎每天都要轰炸一遍,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哪来的那么多的炸弹…”
听到东尼的话,一旁的一名军官也点点头道。
“听说现在不止我们这里,其他地区也都已经遭到轰炸了。”
“差不多有其七八个地区吧,我也听到了类似的消息…”
或许是打开了话匣子吧,其他的人也都一言一语的讨论了起来。
“那现在找到中国人的主攻方向了吗?”
“还没有,不过目前遭到轰炸的几个地区,相信应该就是了…”
“你刚刚不是还在说是七八个地区吗?这么大的范围怎么守啊?我们又没有那么多的兵力!!!”
的确如此,在整个二战期间日本差不多动员了**百万的兵力,要知道当时日本的总人口也不过才七千三百多万而已♀种动员力度甚至已经超过了日本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但是实际上日本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装备去装备这么多的人口,所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任何武器的——————如果竹刀和竹枪也能算武器的话。
另一方面,由于相继在印度、台湾和南洋战场上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另外也还需要在夏威夷战场上布置一定兵力的关系,所以眼下日本的兵力相当的稀缺,尤其是有战斗力的部队更是十分的缺乏。
这也是为什么蔡锷会提议多路进攻的关系,如果对手是过去的日本的话,蔡锷是绝对不会这么提议的,毕竟日本人的战斗力还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既然是现在这样的日本部队,那么多路进攻也就没什么了…
另一方面,军官们也在互相讨论着。然而在讨论的同时,话题也越发的显得悲观,甚至不少的军官觉得这场战争很有可能不会获胜了——————这要是在过去是绝对不会允许的。但是在现在这么个情况下,虽然上面严令禁止军官和士兵讨论这方面的事,但是下面的军官们却是不管的,反正也不会有人去举报他们…
“难道c的要失败了吗…”
听着身旁同僚们的讨论声,东尼突然觉得十分的悲哀…
要知道就在两年前,他们还在讨论着究竟能否杀上美国本土,进而实现大东亚共荣,得到和中国同等的地位。可是现在…
他们却是被曾经认为是最佳盟友的中国,给逼到了绝路啊…
“或许,这次真的无法在回去了吧…”
————————————————————
一股气氛已经开始在日军内部弥漫,不过日军的战斗力却并没有因此而丧失。相反,日本人就像是被逼到绝路的野兽一样,困兽犹斗…
对于这些野兽而言,或许在绝望的情况下反而会更疯狂。
甚至一些部队,已经开始给低级的士兵们准备自爆用的**。只想等到国防军登陆的时候。能够多带一些人一起下地狱…
在见识过了南洋的一些事情后,他们反倒是有了一种不死不休的意思。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国防军也差不多准备好了对澳大利亚发起攻势的准备。
三百多万部队,想要为三百多万部队准备好所需的物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这次还是跨瑚战,去攻打一座**的大陆。
为此国防军也是绞尽脑汁。不但出动了大量的运输机,海军的运输舰也是差不多全部出动□至就连民间的一些运输船也得到了征集。
尤其是运输船,他们的贡献或许是最大的。
而在这中间。贡献最大的却是滚装船…
滚装船又称“开上开下”船,或称“滚上滚下”船,是利用运货车辆来载运货物的专用船舶,用牵引车牵引载有箱货或其他件货的半挂车或轮式托盘直接进出货舱装卸的运输船舶。
滚装船是在汽车轮渡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二战后,英国曾用退役的登陆艇开辟一条通往德国汉堡的定期航线,装载货物的车辆可直接登上陆岸。尽管用登陆艇运输经济性差,没有推广价值,但是,这却是在交通运输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因为由此在后运输方式中开创了新的形式——————滚装运输。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英自从集装箱船诞生后,人们在使用集装箱船过程中,发现装卸集装箱并不方便,要动用许多吊货装置和起重设备。人们设想将集装箱的装卸方式改为用运货车辆直接上下集装箱船,将货物装卸方式从吊上吊下改为水平方向的作业。
20世纪60年代末,在集装箱船基础上,有些国家又出现了一种新型船舶‘滚装船’♀样可以省去许多装卸、起重设备,简化装卸程序,还可以使集装箱船能在一般码头停靠,不需要对港口码头进行大规模改造♀样就出现了集装箱滚装船,现代货运船舶中的滚装船就是指这种集装箱滚装船。
世界上第一艘滚装船‘彗星‘号,是美国于1958年建造的。直到1966年,丹麦才建成了北欧第一艘滚装船‘苏墨赛特‘号。由于北欧地区海岸的潮差较小,公路运输网稠密,利用滚装船可构成合运输和公路运输的集成运输系统,所以滚装船在北欧迅速发展,自1958年美国建造第一艘滚装船后,在北欧发展应用较多,世界海运发达国家也在使用。
在后世,世界第一艘滚装船是由美国人建造的,不过在这个时代第一艘滚装船却是由严光名下的一家造船厂所造。
当时严光在造船厂视察的时候,发现如今的运输舰使用极为麻烦,同时严光也总觉得运输舰中似乎像是缺少了什么一般,一直到他在造船厂中看到了一艘登陆舰时,他才恍然大悟,明白了过来。
事实上滚装船是和风雪级两栖登陆舰一起建造的,只不过由于滚装船的建造技术比较简单,所以滚装船要比风雪级更早出现。
另一方面,由于滚装船的效率极高,至少比如今的那些运输舰高出好几倍,也因此这次滚装船在军事行动中出力甚多。
不过由于滚装船也是最近才出现的,所以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中国才有,而且数量也不算特别多,仅仅差不多是现有运输舰的三分之一而已。
事实上滚装船也的确是有极强的军事用途,在后世中国建造的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首艘5000车位汽车滚装船舶‘盛世号’滚装船,在几个小时内甚至可以卸下一个装甲旅。
如此强大的运载能力和军事用途,使得军方也介入其中。
要知道哪怕是这个时代,号称能够运载几万几万人的玛丽皇后号和伊丽莎白女王号等,也只是能运人而已。像是坦克或装甲车什么的,却是想也别想的事情…
也正是在这些新型装备的帮助下,国防军也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如此多的物资运往战区。而且滚装船不但能装物资,在攻下了港口后,滚装船甚至能直接将一支处于战斗状态的部队也卸下…
而在物资全部准备好了后,战争开始了…
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天,一切都和往常一样,依然是大量的轰炸机开始对目标地点轰炸,对此日本人也已经习以为乘。
毕竟哪怕是一吨重的重型航弹,只要躲在坚固的工事里,并且不是被直接命中的话,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事的。
然而没多久,日本人就发现今天的轰炸似乎强了许多。
同时在悉尼的日军指挥部,也得到了反应,那就是原本的几处被轰炸的地方,今天并没有遭到轰炸…
“看来,中国人的主攻位置就是这三个地方了…”
这么说着,一名军官在地图上标出了达尔文,汤斯维尔和布里斯班三个地方…
“到是在预料之中…”
看着地图上的三个地方,一个军官点了点头。
这些的确是早在意料之中,因为澳大利亚北部适合登陆的地方也就那么几个,而其中最合适的就是达尔文和汤斯维尔。
只不过原本大量的轰炸,的确起到了一定的干扰目的,使得日本人也不敢妄下判断,毕竟要是有一个偏差的话,都会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不过就算如此,日本人还是在这三个位置上布置了相对较多的兵力。
“那三个地方能守住吗?”
“谁知道呢…”
这么说着,一个军官苦笑了一下。
“这给看中国人的攻势如何了…”
虽说在拿下澳大利亚后,日本的工业实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但是想要装备日本现如今依然剩下的七八百万的部队却依然不够。而此时此刻,在澳大利亚的部队一共有才两百多万,想要凭着两百多万部队手下偌大的澳大利亚,这帮人是真的没有信心…
毕竟哪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