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松山、谭胜达、唐仁廉、谭胜达、王幼兵这些人在后世中都是彭玉麟手下的悍将,湘军的支柱将领。将来唯一要小心的是那个王幼兵,这家伙没有骨气,打了败仗就投敌了。不像彭玉麟被炮弹炸到脸,临终时还用最后一口气高呼,“我死不足惜,死后我不得入乡土。因为他没有看到发匪被剿灭,没有尽到一个将领的职责。”
张运兰,哈哈,又是一员大将!在湘军中与彭玉麟齐名,唯一的缺憾就是此人有些持才傲物。针对他这个缺点,我在军校里一定要好好敲打他一下,省得他死在自己大意的毛病之下。罗泽南、张树珊,此二人,一个是曾国藩手下小将不提也罢,另一个却是员虎将。杨岳斌!湘军历史上的水师大将,此人如今在我的洞庭湖水师中担任连长,希望他大有作为。李元度这也是后来清庭的一员大将,只是此人脾气怪怪,不合群,怎么用?不好办啊,要不先叫他去第二军?二军的宋仁军可不是一个大度的人,他在那要要被排挤,那就留在身边吧,我正好缺一个参谋。对于一个参谋来说合不合群没多大关系。等这些历史上的湘军系的将领从我的铁血军校毕业后,应该可以充实到二军了吧。这样二军的将领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省得宋仁军老来我这吵着要人。铁血军第一军的人我可一个都不能放啊,马上要打仗了,要是二军从我这拉去了一批将领,那第一军的战斗力如何保证呢?
除了湘军将领,后来历史上的淮军主要将领也被我一网打尽了,李鸿章、程学启、李昭庆、刘铭传、周盛传、周盛波两兄弟、潘鼎新、吴长庆、卫汝贵、叶志超、黄翼升……
李鸿章大名鼎鼎啊,在中学历史书上,他可以称得上是第一卖国贼,他的卖国事迹主要是签订诸如《中英烟台条约》,《辛丑条约》此类的卖国条约。不过清政府打了败仗,不签能行吗?李鸿章也是奉命前去签约的,就他本人而言并不想去签这些卖国条约。
刘铭传(1836_1895年),清末淮军将领,字省三,安徽合肥人。1865的镇压捻军,升直隶提督,1884年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法军,后升任台湾巡抚,(满清的第一任台湾巡抚),任内兴办铁路、煤矿。是洋务运动的积极分子。他和叶志超都是庐州人,不过一个是民族英雄一个却是临阵脱逃的狗熊,叶志超就是中学历史课本上,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担任平壤守城统帅时被日军打得弃城而逃的胆小鬼。
这些人或忠或奸,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都是些大有可为之人!不过这批淮军将领除黄冀升是青年,李鸿章是15岁的少年外,(李鸿章已派去西方学习海军)。其他人也太“年轻”一点了吧!刘铭传今年才二岁,其他的和刘铭传年龄不相上下,这些婴儿要我送回去,还真舍不得,看来只能进托儿所了。
黄翼升仅在军校学习了二个月,就因为成绩突出,再加人急需人才,所以调来广东水师,任广东水师的副师长,虽是一个副师长,但因为正师长我没有指派,所以他实际对广东水师有全权。现在广东水师还很弱小,其作用也仅仅是缉私。
历史上湘淮两系的将领主要集中在军事上,不是陆军就是水师。为了找到合适的从政人员,我将目光投向了魏源、龚自珍。这两人,魏源好办,其人就在广州,在我软磨硬泡之下,虽没有答应来我这效力,但他同意了他的爱徒郭嵩涛的请求,在使团做翻译长和英文教师。龚自珍就很难办了,因为他今年已是清朝的礼部主事,北方商队虽和他有过接触,但他还是抱着改良的思想不放,不肯来。这人才我是一定要的,绝不会放过,等我抽出时间来亲自去请,我就不信他经得住我的诱惑!
沈葆桢(1820-1879)清朝大臣,字幼丹、翰宇。福建闽侯(福州)人。进士。1874年日军侵台时,任钦差大臣,率舰到台。1875年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哈哈这是一个我现在就用得着的大才,今年虽只有十八岁,但在军校中已表现不俗,九龙水师军校成立之后,他根据自己的喜爱来到了九龙海军学院学习。从他在历史上的表面来看,此人正好是我管理南洋的理想军政大员。
关天培(1780…1841)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淮安)。曾任广东水师提督等职。协助林则徐禁烟。1841年2月,英舰进攻虎门,孤军死守,与400余将士英勇战死。这是一个我打小就佩服的民族英雄啊,有才干有血性,是一个难得的高级将领。由于我出其不易的攻下了广东,这位广东水师提督也就成了我的俘虏了。这样也正好救了他一命,免得他死于英军手中。这人骨头很硬,想要说服他很难,不过这人对林则徐佩服得紧,只要我将林则徐说服了,再由林则徐说服他,想必会水到渠成吧。
还有一个可在政治上担大任的人,我不得不说,这人就是现在还只有11岁的小孩王韬!后世历史上对其评价概括为一句话——学贯中西,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博学大家。1863年流亡英国时竟被牛津大学邀请为讲学!当时中国人想要在牛津上学都很难,更不用去当先生了。由此可见此人学识之博,冠绝晚清。王韬一生已刊未刊的著作共达50多种,体现了他关于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改革思想。在哲学、教育、社会、新闻、经济、文史、史学、民俗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第一个提出了“振兴中国”的口号,希望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其思想对于洋务运动有指导作用。
上面这些人还好办,但丁汝昌、张之洞、郑观应这三人就让我哭笑不得了。因为丁汝昌现在才二岁,是东方商贸队从安徽拣来的孤儿!而张之洞现在才一岁多一点,是情报部从贵州兴义府知府的官邸,也就是他老爸的家中,给偷来的!这两人现在已降临在这个世界上了,并不算是太离奇,离奇的是郑观应!这个人现在连胚胎都不存在,从历史上来看,他三年后才出生!更离谱的是他父母现在还没有结婚!而情报部的人却已经在中间牵线搭桥了,希望他父母按照历史上的时间结婚,然后按历史上的时间生子,出生后,一定要取名为官应,长大后再改名为观应!
根据蝴蝶效应,“南美的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在其它地方造成一场风暴”来计算。我们在这个时空已经不止是扇动翅膀了,而是发起了一场风暴,这对别的地方产生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天知道这郑观应还会不会降生下来?既使生下来,也不一定会在1894年写下《盛世危言》吧。
丁汝昌和张之洞的到来,给我出了个难题。不过老妈给我解决了这两个大麻烦。这段时间老妈总在给我说媒,还讲他想抱孙子了。正好,我自己先收养了这二个幼儿,这等于一下子给了老妈两个孙子抱。老妈开始还不大乐意,说不是亲孙子,等我告诉老妈,这二人在历史上创造的丰功伟绩之后,大为惊叹,乐呵呵的带去抚养了。不过孩子生长在二个老人的溺爱之下,很难说会长成什么样。这促使我想起了半年前,在自己想象中的天才婴儿计划。那庞大的托儿所限于当时条件搞不起来,现在我已占了湖广,白银大堆,应该有条件搞了。
呵呵,从婴儿甚至还在胎儿时期就进行科学合理的哺育,然后再施以新式教育,想不成为天才都不可能啊。第一批是计划抚育三千婴儿,等这批婴儿长大了。我们极有可能拥有三千个世界顶级的精英人物,也许是科学家、政治家、经济学者、军事家、发明家、文豪……
拥有他们我国要长期保持科技领先,也就有了可能!这是一副多么美好的前景啊。这个计划一定要实行了,不管有多困难!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在我们所创造的世界里,这绝不能变成一句空话!只是不知那托儿学校建得怎样了,还有负责这个计划前期工作的黄校长现在准备得怎么样了。抽出时间来,我一定要在近期去视察一下。
第一部起点 第二十八章 新军(1)
(更新时间:2006…1…26 17:24:00 本章字数:2769)
北京紫禁城御书房,道光帝正拿着林则徐最后的奏折,反复阅览仔细推测,不断的发出叹息: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谨奏陛下,
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农历)出现教匪以来,以龙居士为匪首的“寿佛教”在臣辖区以妖术蛊惑人心,仅三月已达百万之众。教匪发展之快堪称空前!
教匪生性狡诈行动隐秘,又借着寿佛之名迷惑湖广官员,以至于臣等未能及时遣兵扑灭,终酿成大患。臣罪该万死,请陛下降罪。
湖南巡抚叶铭琛探知了教匪不轨之处,于六月(农历)亲率二万绿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向叛匪,以图灭匪。然教匪乱兵已有十万之众,又得“佛霹雳”这样的利器相助,于路设下埋伏,叶铭琛一时不察,至使全军覆没,叶也不慎落入敌手。叶铭琛被俘后宁死不屈,先是严词拒决了教匪的百般利诱,后又绝食以明心志。及臣上奏之日,叶铭琛已绝食多日,恐不久于人世矣。臣肯请陛下看在叶铭琛忠心为国,绝食以成臣节的风骨上赐谥号,封赏叶铭琛及家人。如此必能激起大清上下同抗教匪之心。
臣奉命于七月(农历)集结粤兵十万于韶关,只等钦差大人琦鄯一声令下。粤军必会同其它四路大军杀奔教匪,然臣等了二个月未见琦鄯大人的号令,臣见教匪一日强盛一日,灭匪心切之下,未得号令,自选了一千忠勇之士,潜入匪区,教匪不及有防,打死打伤匪民三千余众。奈何孤军深入,陷入重围,最终寡不敌众,全部英勇殉国,其碧血可照丹青。此一战,令匪首恼羞成怒,挟怨报复,集重兵,围我韶关,及我上奏之日,韶关城已被团团围住。吾观教匪火器之利,前所未有,粤军将士在教匪火器之下死伤惨重。
教匪之枪曰佛霹雳,比弓能及远,其速比逾弓数倍,发射时声震天地,可取人性命于三百步之外。又有佛炮,全钢制作,重不过百斤,然其发出的炮弹可及城墙之后,炮炮开花,每一炮下都要取数十人性命,万斤红衣大炮亦不如也。
其匪首龙居士,不知何故,刀枪不入,立于城之下整日,在我十几门红衣大炮轰击之下,安然无恙。在炮声隆隆之中,龙居士面不改色,尚还能与下官谈笑自如。其状之怪异,令微臣惶恐不安。待其进攻之时,吾之红衣大炮片刻之间毁于教匪的佛炮,韶关城墙虽固,也在倏间倒塌。然我粤军将干忠心为国,悍不畏死,用自己的身躯铸成了一道血肉城墙,用自己的性命,挡住了教匪的攻势。在教匪利器的进攻之下,吾粤兵伤亡惨重,仅一日便死亡一万,地为之赤,血可飘杵,天地变色……微臣知事不可为,誓与城同亡……”
“爱卿——”道光又看完一遍,和前几遍一样,看到“誓与城同亡”时就会发出一声凄厉的哭声。
“启禀万岁,军机处及大学士,穆彰阿、潘世恩、王鼎、隆文、何汝霖、汤金钊等在外面候着,请陛见。”太监小李子,拉着他那特有的嗓子,呱噪出一句话来。
“准!”道光无神的挥了挥手,示意可。
“喳!”
“宣,穆彰阿、潘世恩、王鼎、隆文、何汝霖、汤金钊陛见。”太监小李子的�